第七章 內政改制

章武元年的大漢王朝遠比往年任何時候都要平靜。

冀州收復回來之後,劉備就再也沒有爲接下來的戰爭做準備,朝廷開始了內政與外交的模式。

一封封公文不僅往全國各地送去,自己治下也同樣在不斷轉達。尚書檯全力啓動,由於尚書令鍾繇去了青州,所以尚書令空缺。

但三公錄事尚書,陳暮也輔佐着三公進行公文事務處理,因此一切都有條不紊地進行,尚書檯徹底成爲了轉運機構,真正的掌權者變成了三公府以及少府。

劉虞時期,三公九卿成爲了擺設,到了劉備時期,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在陳暮的建議下,恢復三公九卿的職權,開啓了政務管理模式。

這麼做的原因首先是安撫朝中老一派大臣的情緒,恢復他們的權力有助於朝廷機構正式運行,同時也能讓劉備集團不需要再處理其它事務,否則養着那麼多閒人明顯就是尸位素餐。

從這一點上來看,劉備集團掌權和歷史上曹操集團控制漢獻帝掌權截然不同,這是因爲劉備是皇帝,曹操是權臣,二者的立場不同,就代表了二者的掌權方式也不同。

曹操不是皇帝,所以他必須把所有權利攥在自己手裡。

而劉備是皇帝,按照陳暮的說法,他只需要做兩件事——握緊錢袋子,控制刀把子。

也就是控制財政和兵權。

至於筆桿子,就交給別的大臣去做就行。

三公九卿的職權得到恢復,冀州青州以及關中各地官員的派遣也提上了日程。

這一點很好辦,

最近這些年泰山學宮聞名天下,無數世家豪族一來爲了家族子弟能有個好前程,二來間接抱上劉備的大腿,方便下注,因此紛紛把優秀子弟送往學宮讀書。

學宮每四年一屆畢業生,如今已經發展十多年,優秀畢業生數萬,這些人有些被培養成了物理學家,有些被培養成了化學家,更多的卻是學儒學政,進入了青州政務臺,然後被分配到各地擔任低級官吏,管轄百姓。

由於當時劉備只控制了青州和半個徐州,可安插的官員位置數量有限,而每年又有大量畢業生畢業,導致僧多粥少,因此就連三韓半島、日本九州島這些窮鄉僻壤,也有大量的學生被送過去。

那些地方世家豪強子弟肯定不願意去,去的大多數窮苦人家的學生,陳暮曾經承諾過,如果能在那邊幹出成績,升遷速度要比大漢本土官員要快,以至於去的普通家庭出身的學生絡繹不絕,很快控制了三韓以及日本九州島各處。

現在冀州和關中到手,需要大量的官員補充,在青州僧多粥少的環境下,現在空缺了那麼多官員,自然很順利的就有了替補。

而這些官員得到分配之後,陳暮就立即聯合三公九卿,開始推動政務改革,或者說,也不算改革,而是把青州的模式直接照搬過來,分出更多的職權部門,精簡官僚機構,明確他們的職責,減少尸位素餐的發生。

陳暮打造了一個嚴謹的官僚體系,最上層的自然是三公九卿,俗稱爲公卿集團,然後是三獨坐體系,原本的御史臺形同虛設,現在加入了青州監察體系,重設御史大夫,類似於後世紀委。

首先是公檢法分離,設檢察機構,各縣立都察院,大理院,尉院。

大漢的訴訟和審案權力在地方由縣尉和縣令控制,中央則是廷尉掌管,所以最高機構並沒有實行權力分離,也就是像後世出現最高法院,最高檢察院這樣的機構。

因此對公檢法分離之後,就得重新進行職能分配。在地方上,剝奪各縣、州郡長官對於抓捕罪犯,調查案件的權力,改爲各縣縣尉、各郡國中尉。

這樣就相當於縣尉是縣公安局長,郡國中尉則是市公安局局長,還有州府都尉就是省公安廳廳長,一層一層,有上下級領導職能。

而他們的最高權力領導則是九卿當中的衛尉,原來的衛尉職權很低,相當於守衛宮門的長官,宮中的禁軍由衛尉執掌,但如今改爲掌管天下尉院,不再控制皇宮禁衛,相當於公安部部長。

大理院就簡單很多,相當於後世的法院,負責審理案件,有縣大理院、郡國大理院以及州大理院,最高領導則是廷尉。

都察院則負責刑獄訴訟,都察地方尉院案件查辦過程,確認無誤之後,由都察院向大理院提起訴訟,對標的是後世的檢察院,最高領導是光祿勳,也就是將光祿勳的職能提高到監察地方刑獄訴訟以及審查案件的問題。

沒辦法,東漢的監察體系只有一個,那就是御史,所謂的地方刺史,其實就是被朝廷中央派過去的御史,所以刺史又被稱爲御史,他們的上司就是御史臺,如果刺史發現地方長官違法亂紀,就會上書到御史臺,然後再由御史臺轉交到三公審覈,最後給地方官定罪。

Wшw тт kān ¢o

如果將都察院的職能也放到御史臺去的話,那御史臺的權力就會空前膨脹,所以必須進行權力分割。公檢法的最高領導人對標的是最高法院院長、最高檢察院院長以及公安部部長,三法司平權,職務必須相當,所以就都由九卿擔任。

衛尉和廷尉進行了權力變更,原本就與衛尉職權有些重疊的光祿勳,自然也要進行職權變更,因此地方都察院的職能就交到了光祿勳的手裡,負責地方刑獄訴訟以及審查案件。

除此之外,陳暮還新設立了監察院,最高領導是御史臺。

監察院的職能就相當於紀委,御史大夫由一位三公兼職,三公的級別要比九卿高,這樣就能行使監察的權力,監督天下百官。

這樣從公檢法方面,不管是在地方還是在中央層面,大家都基本同級,互相沒有領導職能。就不會發生權力聚集,有地方官員一手遮天的事情。

而公檢法以及地方官吏又同時受到監察院的監督,監察院的最高領導又比公檢法的最高領導級別高,就相當於紀高官肯定要比公安局長官大是一個道理。

如此就差不多完善了目前的公檢法,減少各地冤假錯案發生。

聽上去這個體系似乎是抄襲後世共和國的官員體系,但實際上這是漢朝自古就有的三司體系。

只是漢朝的三司體系並不成熟,地方上並沒有做到公檢法分離,只有中央有廷尉、御史中丞和司隸校尉組成最高三司領導,只負責重大案件,地方案件不管。

而到了唐朝開始,我們國家的公檢法制度就已經相當成熟,公檢法逐步分離,有大理寺卿、刑部尚書、御史中丞這三名官員執掌,稱爲三司推事。

到明清時就基本完善,由大理寺、刑部、都察院組成三司,大理寺負責審案,刑部負責破案,都察院負責檢察。

所以陳暮並不是抄襲後世共和國體制,而是將漢朝官僚體系,逐漸往明清時代發展。

不要以爲明清制度很落後,明清屬於封建時期的巔峰朝代,各類體制相當完善,特別是清代,整個官僚體系的運轉效率非常發達。

乾隆這種人玩了幾十年,江山還是穩如泰山,可見大大小小事務已經基本不需要由皇帝親自處理,都有各自職權部門處置。

陳暮把制度慢慢推進到明清時期的制度,其實本身就是一種進步,而且還是現有體制下的一種飛躍。

同時地方公檢法,除了都察院,大理院,尉院三司以及負責監察的紀委機構以外,還另外設置了一個吏治院。

這個機構相當於唐朝三省六部的吏部下屬機構,它的存在並不是起監察職能,而是起審查職能。官員成績幹得好不好,道德水準高不高,都由他們記錄,送到中央進行審查。

漢朝是一個高道德要求的時代,人們普遍尊敬道德水準高的人,一個人如果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和睦鄉鄰,那麼這個人很容易就被推舉爲孝廉做官。

因此在順應時代的同時,陳暮也必須要求官員不僅有治理地方的才能,還要有極高的道德準則。

如果是在唐宋以後設置這個機構,估計大概率起不了什麼作用。

官員該貪腐就貪腐,該枉法就枉法。

但在漢朝,官員都非常注重鄉里名望,如果一個人的名望很高,像李膺那樣,被稱爲天下楷模,那麼走到哪裡都會被人尊敬。

像如今青州就有大儒王烈,堪稱漢末品德高尚模範典型,爲人剛正不阿,公平處事,在青州名望極高,因此被陳暮推舉爲青州吏治院州院長。

他在青州,青州不管百姓還是官員,都必須注意自己的道德水準,大大提高了德治。

正因爲漢朝的特殊風氣和情況,讓陳暮才決定治理地方就用德治與法治。

用品德約束官員和百姓,有法律來嚴懲罪犯,同時公檢法分離,剝奪縣令縣丞等對案件的一手遮天能力,防止冤假錯案,對於制度相對落後的漢朝來說,這已經是一個非常大的進步。

吏治院的最高領導由三公中的司徒兼任,東漢並沒有一個吏部機構,官員的升遷貶謫基本是靠皇帝一句話,所以設立吏部就非常有必要。

但還是那句話,如果直接推翻三公九卿制度,過於激進,所以只能重新劃分職權,來間接達到這個目的。

三公當中,太尉執掌兵權,相當於兵部,司徒執掌教化,相當於禮部,司空執掌水利建設和土木建設,相當於工部。

而這只是名義,在實際生活當中,他們基本都是個空架子,太尉控制不了士兵,司徒管不了教化,司空也控制不了水利和土木。

因此陳暮將他們的職權進行變更,從而讓三公有了實權。太尉不再掌控兵事,兼職御史大夫,如此一來,太尉就成爲了監察院最高領導人,相當於後世******。

司徒兼職中央吏院院長,相當於三省六部當中的吏部尚書和後世的組織部部長,控制全國官員的升遷,審查官員的政績,監督官員的道德水準。

而司空則兼職新設立的民院院長,把將作大匠分配到他治下,相當於戶部尚書和工部尚書,管理建設、打造和戶籍。

同時九卿的職能也進行了適當變化。

太常原本負責祭祀,掌宗廟禮儀,現在又增加一份職能,就是原本屬於司徒的教化,相當於三省六部當中的禮部尚書以及後世的教育部部長,管國家祭祀權和全國教育事業。

衛尉原本是統率衛士守衛宮禁之官,現在改爲刑事官員,相當於三省六部的刑部尚書以及後世公安部部長。

廷尉原本就是審判機構,所以職能不變,相當於大理寺和後世的最高法院。

光祿勳原本爲負責宮門宿衛以及總領宮內事務的大臣,相當於大內總管,現在有領導都察院的職能,負責監督地方法制。

太僕是掌皇帝輿馬和馬政的官員,現在設置交通院,負責公路和水路建設,相當於交通部。

大鴻臚職責不變,相當於外交部。

少府職責強化,原本是管理皇室私財和生活事務的職能機構,現在改爲全國財政機構,負責皇室財產和國庫財產,相當於財政部。

宗正職能不變,負責全國宗室管理,但也加強了對宗室的管轄權和人事變動權。

大司農削掉了財政職能,保留農業職能,依舊負責全國農業發展。

這就是目前陳暮對於內政方面的改革,雖然機構和後世共和國那麼細分不能相比,但也初步有了唐朝三省六部的職能,完善了國家治理層面的問題,解決了原本三公九卿過於混亂的職能機構。

而這些僅僅只是內政,地方縣令、郡守、州牧也都被分掉了手中大量的權力,兵權、財政、刑事,現在只留下民生治理的權力,他們的最高負責人就是皇帝。

劉備素來以民爲本,所以民生治理對於他來說是一件大事,各地是不是風調雨順,百姓是不是安居樂業,都是他關心的事情。

因此削掉了地方官員一些職能後,就讓他們把重心都放到民生問題上,他們遇到問題就會上交到尚書檯,由尚書令進行處置,實在處置不了,最後再交由皇帝處理。

至於兵權。

設立元帥府,增添軍銜制度,元帥由皇帝兼任,掌管全國兵權。

元帥這個詞在《左傳》當中就由,但它當時並不是官職專用名詞,只是表示對“將帥之長”的稱呼,有些類似於都督這個臨時職務。

現在正式設立元帥職,職能相當於從前的太尉和大將軍,全國軍事部隊必須無條件服從元帥府的命令。

元帥之下,設立大將軍軍銜三名,分別爲驃騎將軍,車騎將軍,以及衛將軍,官秩爲秩萬石,稍次於三公,他們組成最高軍事會議,幫助皇帝統領全國軍事。

軍銜制度其實早在春秋就已經存在,當時已經劃分爲將軍、校尉、司馬,對標的是後世將、校、尉三級。

只是這個軍銜制度並沒有明確的概念,重號將軍、雜號將軍、重號校尉、雜號校尉十分複雜,體系並不明朗,所以現在陳暮只是將這個制度由虛爲實,將職權從模糊變得清晰。

在大將軍之下,又設置九名上將軍,前後左右中以及東南、東北、西南、西北。

在上將之下,設立十六名將軍銜,分別爲四徵四鎮四安四平。

將軍銜之下,設立郎將軍,最後就是偏將軍。

同時校尉級、司馬級也重新改制,將司馬級官員取消,改爲校級軍官和尉級軍官。

如果對標後世的話,元帥職務相當於天下兵馬大元帥,大將軍相當於元帥,上將軍相當於大將,將軍相當於上將,郎將軍相當於中將,偏將軍相當於少將,校級軍官和尉級軍官同理。

這樣一來並不是新建立秩序,而是在原有的職務和官職名稱上重新明確了職責劃分。二來是把原本混亂的軍制變得清晰,明確上下尊卑,以及命令管理。

除此之外,又設立軍師部以及軍務部,軍師部不用多說,可以理解爲參謀部,是軍隊長官的副手和戰略戰術佈置者,其中軍師又分爲大將軍軍師,上將軍軍師,將軍軍師,郎將軍軍師以及偏將軍軍師,負責與軍隊長官共同商量戰略戰術。

軍務部則是原來的軍隊協從機構,原來軍隊當中有主簿、曹吏、軍糧官、軍械官等等,這些人員安排也沒有明確劃分。所以現在統一歸軍務部,相當於後勤部門。

三名大將軍由關羽、張飛、陳暮擔任,九名上將軍,分別爲典韋、太史慈、臧霸、張遼、高順、黃忠、趙雲、牽招,以及化名徐正的徐榮。

這些人加入時間早,資歷深,戰功多,所以可以擔任上將,都擁有獨自領兵的權力。

而十六將軍則沒有獨自領軍的權力,目前有徐晃、管亥、武安國、韓浩、孫觀、蔡陽、張燕等,資歷和戰功都不如上將軍,但也基本都是從劉備討董前後時期加入,頗有戰功,因此可以勝任。

並且張燕還比較特殊,之前並沒有參與過劉備軍隊,但因爲帶着幾十萬人口投靠,且之前就是朝廷的平難中郎將,如果降級會寒了衆心,因此列入十六將之列。

至於郎將軍和偏將軍,便是原來那一批校尉,如徐和、司馬俱、李波、管承、王丹、張饒、吳敦、尹禮、孫康、文謖、許褚、秦琪、羅顥、李蘭等,資歷和戰功都比較淺,很多都是黃巾或者敵方降將,現在差不多升任將軍。

如此就構成了軍隊體系。

至於沮授荀攸荀彧田豐等高級謀士,並沒有加入軍師部,讓他們去軍師部屬於屈才,所以陳暮又重新改制了漢朝的郎官顧問體系,將原本的中散大夫、諫議大夫、議郎、侍中等皇帝顧問官員,進行了統籌規劃。

設置內閣,增添內閣大臣,承旨出政,票擬本章,負責幫助皇帝處理天下政務。對標的是明朝內閣以及清朝軍機處,強化中央集權,加強中央統治。

包括陳暮沮授荀攸荀彧田豐等人,都是內閣大臣。將來諸葛亮司馬懿這些人,或許也會是。

這樣一來,陳暮就完成了在名稱不變的情況下,從漢朝制度到接近明清制度的飛躍改變,完成了文官集團和武官集團的職權劃分,同時三公九卿權力分明,再有內閣限制,然後由皇權統一管轄。各部門相互制約,相互監督,形成了一套高效率體系。

當然。

再完善的制度到後面肯定也會變差。

唐朝藩鎮制度導致藩鎮割據;宋朝打壓武官制度導致武德衰敗;明朝內閣制度導致後期官員黨爭扯皮不斷,腐敗橫行;清朝軍機制度導致皇權過大,軍機大臣只需要討好皇帝則權力通天。

所以從唐到清,都是一個制度不斷進化的過程而已。

只不過漢朝制度實在太落後了,至少現在進行改制,效率和能力肯定會大大提升,遠比當前情況要好得多。

正所謂此一時彼一時。

制度本身就需要不斷順應時代的變化而變化,至少後人已經摸索出了經驗,唐朝三省六部制比漢朝三公九卿制要好,明清內閣和軍機處更能加強皇權,自然需要時時變通。

所以陳暮現在改制,對於眼下的大漢來說,肯定是利大於弊。

至於將來如果出現了宋明清那樣的弊端問題,也是一兩百年後的統治者要頭痛的事情,現在便這樣。

另外,陳暮也規定,告誡天下各官員,不要死抱着什麼祖宗之法不可變的說法,拿商鞅變法的例子告訴大家,一旦某個制度出現僵化,成爲了禍害人民百姓的壞政,就必須馬上進行改革。

而內閣最大的權力,就是擁有向皇帝提出改革的權力。

如此一來,陳暮從上到下,將朝廷變換一新。

各機構運轉效率大大增強,內政方面,民生治理、農業耕種、修橋鋪路、戰後重建工作迅速展開。

軍事方面,各將軍各司其職, 在三大將軍的統籌之下,相互協作,明確上下等級。

同時軍隊數量、精銳變動、裁減人數和招募新兵,都有條不紊。

原本劉備大軍數量一直不太明確,青州在徵兵,洛陽也在徵兵,經過合理統籌安排之後,由軍務部裁撤大量老弱,安置田土,分配工作。

並且不斷徵召年輕精壯,進行訓練,將軍隊數量維持在了三十萬左右,籌建三大集團軍,由三名大將負責管理,旗下又管轄着九名上將,號稱九虎上將,打造出一支強大的軍隊。

當然。

這一切從章武元年也就是一個開始,剛剛進行改制的時候稍微有些混亂,需要時間開始整頓,所以這對於陳暮以及整個內閣來說,都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

第六十一章 陰謀、陽謀、明爭、暗鬥第十章 收斂屍體第三十六章 雞澤設伏第一百五十六章 上鉤了第二十五章 一聖一龍一虎一狐第八十四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鄃縣之戰第四章 運籌帷幄,決勝裡之外第八十八章 一十五規劃(2)第一百六十五章 破計!第六十七章 天子賜劍第一十八章 溫柔鄉,英雄冢第七十二章 閻忠第六十八章 上陣父子兵第一百零七章 賣兒賣女第二十三章 南陽之戰(完)第六十五章 人心叵測第二百零六章 感情牌第一十二章 滅爸第三十九章 公孫瓚第一百五十九章 算計第一百一十六章 陛下第五十二章 天下五君,笑對蒼穹(新年快樂)第六十七章 自然課第八十九章 臨時變陣第一百零四章 章武七年第一百八十八章 崩潰第一百二十五章 天命難違第四十四章 我也是有兄弟的第八十五章 炮!第八十四章 他來了第二百四十四章 洛陽的意圖(感謝歆帥帥大佬的盟主打賞)第一十一章 大事業第四十七章 答應聯盟第一百二十六章 東征高句麗第八十六章 科研指導第六十六章 科學,從數學開始第一章 黃河以北,三分之勢第三十一章 陳暮辭職第一十一章 正義的夥伴陳子歸第一百一十一章 泰山封禪第六十九章 沈亭之戰(1)古無雙,國之功勳。第一百七十八章 羛陽截擊第一百二十章 開關一按,便是半個盛漢第一十五章 替天子背鍋第七十一章 給年輕的周瑜上一課第四十六章 各自戰略第一百一十三章 留畫雕像說明第三十三章 此間涼第一百八十章 姓的智慧第六十四章 暗箭第七十三章 洛陽第六十章 孫策第六十一章 怒擒馬超第五十二章 三戰三勝第五章 賄賂第十章 西討關中,北伐幽州,南取南陽。第四十五章 大方向第七十章 出兵第二百六十四章 入宮第五章 父子情深(2)第五十章 天下五君,離心離德第七十五章 從地獄裡回來第九章 給曹操送口棺材第一十四章 反間計第九十章 呂布的選擇第九十七章 漢口水戰第八章 我們是兄弟第六十五章 邙山救駕第六十五章 邙山救駕第二十二章 南陽之戰(4)第一百九十七章 張郃投降第四十九章 洛陽大火第一十九章 底褲都被看穿了第二百零一章 誰能繼承大統?第九十一章 魚死網破,今晚就走第一十六章 朝堂驚變第二十八章 廣年對(4)第二百六十六章 袁紹北上,呂布東歸第二十二章 曲樑城破第三十一章 暗處交鋒第四十四章 兄弟相聚第二百二十章 意外第二十六章 試探第三十四章 大亂將至第一十六章 世界級帝國的開始第二十章 地暖經濟第五十九章 內部壓力第六十七章 不打了第一百三十一章 始於桃園,終於桃園(大結局)說明第二百零二章 大決戰開始第一百零九章 西域風雲第一百八十五 將計就計第七十四章 張讓第六十三章 進軍第五十四章 軍情司第五十一章 二戰管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