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第二步,親征曹操

打仗當然不是幾十萬大軍一窩蜂往前衝就完事。

即便是官渡之戰,袁紹的戰術打法已經十分粗糙,但他還是分別派兵馬從河內、青州方向夾擊河南。

只不過曹操採取了應對措施,分別派遣于禁和臧霸守衛河內的延津以及青州地區。

因此戰爭雙方,都得認真對待,考慮可能會出現的情況,從而針對。

現在第一個問題好解決, 那就是以什麼樣的藉口開戰。

逼迫曹操造反之後,戰爭自然正式準備打響。

那麼第二步呢?

軍隊要怎麼進發,要如何防備可能的敵人援軍,以及要怎麼才能殲滅敵人主力,達到戰勝敵人的目的?

衆人思索片刻,就有人說道:“現在是我強敵弱, 不若大軍壓境, 突襲定陶?”

陳暮看去,見是目前擔任大鴻臚丞的左繼,便笑着說道:“那鴻臚丞有沒有考慮過行軍路線,會不會被人伏擊,糧草該怎麼運輸,是大軍主力匯聚到洛陽再進攻,還是從別的地方聚集?”

左繼猶豫道:“這都是確定戰略之後的細節,選擇大軍壓境之後,再細細研究便是。”

陳暮點點頭:“這確實是確定之後的細節,可若是細節之處都還沒有想好,就冒然選擇戰略。到時候研究之後發現此方案不可行,又得推倒重來,豈不是浪費時間?更重要的是大軍主力若是集結,很多地方都空虛,若敵人襲擾怎麼辦?”

“額.......”

左繼就沒有說話了。

又有人道:“可以分兵騷擾,自河內、河南、潁川、魏郡、清河、濟南、東海等諸郡國共同進軍,讓曹操自顧不暇。”

“這主意不錯, 而且這麼打的話,糧草運輸相對要輕鬆許多, 各部人員不多,攜帶的糧草物資也較少,不至於出現糧草大規模囤積,可能引起敵人偷襲的情況。”

“我覺得不太好,兵力過於分散了難以形成規模。可以派兵馬入駐豫州,逼迫曹操主力來決戰,

此時我大軍再南下,南北夾擊,必然根除。”

“打仗嘛,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消滅敵人的主力,完成佔領地區的目的,曹操主力現在在濟陰,不若直接突襲濟陰,四面包圍。”

“你們說得輕鬆,沒那麼簡單.......”

衆人七嘴八舌,各有說法。

等了片刻,見衆人似乎都沒有什麼好主意,陳暮才輕輕敲擊了一下桌案, 說道:“諸位請先靜一靜。”

說罷目光在臺下衆人之間梭巡, 忽然看到一人,頓時笑了起來:“尚書令不妨說說?”

賈詡被架到火上烤, 不情不願地起身道:“回丞相,我並無什麼良策。”

陳暮不悅道:“我知道尚書令爲人謙遜,但自尚書令迴歸朝廷以來,尚未立下寸尺功勞,諸多同僚頗有微詞,現在就是一個機會。”

賈詡知道再想低調已經不行了,只好說道:“我以爲,打仗的第一步雖然是如何確定戰爭打響,但在此之前,還是得分析一下敵我具體實力,瞭解我方可以動用多少兵馬和物資比較重要。”

荀攸微微點頭,可算是有一個人說到點子上了,便說道:“如今朝廷各地留守兵馬加起來二十五萬餘人,包括洛陽三萬,潁川五萬,冀州五萬,青州五萬,徐州兩萬,另外河內一萬人,南陽兩萬,還有河南等地也有一些軍隊。”

“若是拋開留守隊伍,朝廷可以動用的兵馬應該在十萬人以上。”

賈詡說道。

陳暮便道:“此戰具體動用多少人馬,陛下已經確定了。”

劉備沉聲道:“朕欲親征曹操,南北二軍,再加上冀州與青州人馬,總計十八萬大軍可以調用。”

“司隸不留守嗎?”

“把河內的守軍調回來,留一兩萬人足矣。”

面對賈詡的提問,陳暮給出了答案。

“陛下,臣認爲,應該三路並進,第一路應先以濟南佯攻東郡,實則青州兵馬南下徐州,自徐州一路攻山陽。”

得知此時,賈詡思索起來,片刻後說道:“第二路則自魏郡黎陽出發,沿延津、白馬,南下取東郡,威逼濟陰。第三路從潁川河南出發,取陳留,最終將曹軍主力困在濟陰,最好逼迫他們南下逃遁至豫州。”

“哦?這是爲何?”

陳暮饒有興趣地問道:“之前廷尉右監說要先取豫州,然後南北夾攻。怎麼尚書令的意思,好像是要放棄豫州?”

賈詡沉聲道:“確實應該放棄豫州。”

“爲何?”

“很簡單,若是我軍得豫州,就得承受三面進攻。劉表、孫策,都可以把兵馬派到豫州來和我們交戰,到時候就得同時對付三個敵人。”

“你的意思是如果我們派兵去豫州,劉表和孫策也可以就近派兵來援是吧。”

陳暮提出疑慮道:“可即便是不去豫州,他們也會來援。”

賈詡笑道:“來援的方式就有很大區別,如果我們佔據豫州夾擊曹操,孫策主力在豫章、九江等地,可以就近來援,這樣既不耽誤他取江東,還有可能被他利用孫氏在豫州十餘年的經營,有地利之惠。”

“而若是把戰場放在陳留、東郡以及山陽等地,這些地方離荊州和揚州較遠,劉表和孫策的補給線就會拉得極長,不利於他們大規模行軍。同時最重要的就是孫策現在還在攻伐江東,如果離得太遠,對於他儘快奪取江東的計劃就很不利,來援助的力量就會小很多。”

漢朝的交通程度遠比後世差了不知道多少倍,物資運輸往往取就近原則,比如曹操打潼關的時候是利用洛陽作爲糧草中轉站,打漢中的時候,糧草輜重來源就是從關中就近獲取,打赤壁之戰的時候是從南陽盆地挖了運河直通荊州。

當時大規模糧草運輸,基本是靠水運。所以我們能夠通過觀察歷史得出一個很有意思的結論,那就是所有大規模戰爭的發生,只有兩個情況,一是就近原則,雙方離得近。二是漕運原則,必須挖漕渠。

唯一的意外就是白狼山之戰,但那是一場打得很險的奇襲戰鬥。曹軍拋棄大量軍備物資,花了一個月的時間翻越燕山山脈,突襲柳城,打了蹋頓一個措手不及才取得了勝利。

可以說,如果蹋頓當時不選擇與曹軍正面決戰,而是立即選擇下令撤兵,跟曹軍利用騎兵優勢打游擊,到最後死的一定是曹操,不會有第二個結果。

歷史上就有失敗案例,如唐軍進攻朝鮮,因補給線太長而失敗。後來遠征西域,還是補給線問題,於怛羅斯之戰大敗而歸。

因此補給線對於一支軍隊來說,尤爲重要與關鍵。

賈詡的戰術打法就很聰明,他認爲戰場應該安排在陳留、東郡以及山陽一帶。

這些地方距離荊州和揚州有數百公里距離,最近的都是山陽到九江,也就是後世山東濟寧市到安徽淮南市,直線距離都有四百公里,實際距離在五百公里以上。

劉表就更遠,如果是按照陳留戰場來算,也就是後世的襄陽到開封,直線距離也是四百多公里。但這是從南陽盆地過來,在南陽盆地被朝廷佔據的情況下。如果繞道大別山,得走一千多公里路。

如此長途跋涉,補給線會拉得非常長。朝廷兵馬啥都不用幹,把他們的補給線一斷,劉表和孫策就得乾瞪眼,因此朝廷可以就近進攻曹操,但劉表和孫策卻離得遠,不可能大規模來援。

陳暮聽到賈詡的建議,十分讚賞,笑道:“不錯,這就是地利。豫州離荊州、揚州都比較近,戰場放在這裡,適合劉表孫策來援,戰場放在大河南岸,他們勞師遠征,必然疲憊。”

“善!”

劉備稍微思索,也明白了問題的關鍵,點點頭道:“此策甚妙,就依尚書令所言。”

賈詡連忙說道:“其實這個方法也是在座諸位大臣提醒了臣,臣纔想出來的,而且依臣之見,丞相和副相恐怕也早就已經做出了決議。”

陳暮和荀攸對視一眼,相視一笑。

他們確實是這麼想的,而且已經打算讓荀彧回來中央坐鎮後方,因爲劉備親征,除非陳暮坐鎮洛陽,不然後方需要有人留守統籌全局。

但陳暮自然要和劉備一起親征曹操,因此荀彧就必須回來,荀彧回來的話,冀州那邊就缺少一位統籌各部門的軍師。

荀攸可以去,可洛陽這邊的進攻方式會由河南、潁川兩郡同時進發,兩邊都需要有人進行戰術安排。

劉備跟陳暮從河南進攻陳留,荀攸就得和趙雲從潁川進攻,所以荀攸也離不開身。

這次朝會的目的,自然是要物色一位可以擔當大任的戰術軍師。

諸葛亮或許可以勝任,作爲陳暮最出色的弟子,他已經有了不錯的底子。奈何年齡太輕,鎮不住冀州那幫老兵油子。

因而得找一位威望比較高,可以勝任的人選。

賈詡自然不行,他年齡是夠,威望不足,那麼剩下的就比較簡單。

陳暮親自去潁川,荀攸去冀州統籌張遼、高順、黃忠、徐榮四大虎將,鍾繇在青州,安排臧霸、太史慈、蔡陽等人。

這樣劉備身邊就留下一名出色的隨軍參謀就行,現在就是考驗大家的水平,目前來看,現在的二十多位二等參議博士當中,賈詡是獨一檔超一流謀士,智力在96以上。

董昭、毛玠爲次一檔,在90-95之間,一流謀士,其餘王修、邴原、孫邵、崔琰、王朗、國淵、公孫方、王朗、左繼、劉謙等人則差一些,大多都在90以下。

因此到時候劉備帶上賈詡董昭毛玠以及一部分隨軍文士,陳暮到時候再把諸葛亮、徐庶、龐統等人塞進去,做中下級參謀,這樣就應該萬無一失了。

確定了戰術安排,接下來就做細緻規劃,比如第一戰略是什麼,先取陳留,扼住曹操西面門戶,再從延津渡河,佔領白馬取東郡。

最後從山陽襲擊曹操後方,這樣三面夾擊,把戰場全都收縮在兗州以北的區域,加大敵人援軍的補給線,延緩敵人援軍腳步,如此就能夠在戰略上把曹操擠壓在濟陰一帶,逼迫他南逃。

陳暮還就不擔心曹操南逃,他去豫州,依舊會被擠壓生存空間,河南沒有什麼險要的地勢,他在汝南撐不了多久,而江東和荊州不太可能會接納他,最終還是難逃滅亡。

內閣會議從午後一直到傍晚,確定了很多細節末枝,一系列的安排都佈置下去,朝廷已經開始做戰爭動員,前期的準備工作在這個月內基本就能夠完善。

下一步棋,自然是按照計劃行事。

數日之後,朝廷放出風聲,決定派一位新的豫州牧前往豫州。

這對於曹操來說,無疑是件很絕望的事情。

他現在對於孫策的離開持猶豫態度,孫策一走,他就獨自面對朝廷的壓力,自然很慌。

可人家走都走了,該怎麼辦?

爛攤子全部留給他,接不接手就是個很大問題。

接手吧,跟朝廷撕破臉皮。

不接手吧,自己的兗州徹底被朝廷勢力包圍,插翅難飛。

現在朝廷打算派人接手豫州,如果他再不行動,等過個兩三月,朝廷大軍入駐豫州,穩固下來,他就徹底沒法活了。

因此沒有辦法,他只能宣佈與孫策劉表結盟,同時派兵馬佔據豫州,正式與朝廷撕破臉皮。

這裡其實要強調一下爲什麼朝廷一定要選擇逼反曹操之後,再出兵。

很簡單。

因爲朝廷和曹操還沒有徹底決裂。

從當初天下五君開始,一直到劉虞登基,曹操都是表面維護朝廷的。

投桃報李, 劉虞也是任命他爲兗州牧,讓他有了根基。

所以一直以來,曹操和劉備屬於盟友關係。

就跟官渡之戰前,曹操和袁紹是盟友,與袁術公孫瓚是敵對關係一樣。

但現在歷史改變,由於劉備這個強敵出現,導致二袁相爭的局面不復存在,變成二袁結盟。

雖說這種結盟純粹是表面兄弟,二袁互相之間勾心鬥角,互相背叛,聯盟關係並不牢固,但這也間接促成劉備孫堅曹操的聯盟關係。

這導致如果沒有合理的藉口,朝廷其實很難對孫堅和曹操開刀。

而現在,這個藉口就有了。

到章武三年六月末,荀彧被調回中央擔任副相。

七月初,劉備正式準備御駕親征曹操!

第七十八章 淮水之戰第八十五章 全面戰爭的開端第九章 羅市賊第一百二十三章 巔峰關羽第六十五章 人心叵測第一百五十四章 南方大亂再起第二十七章 三英戰呂布第三章 雙面間諜第六十一章 洛陽亂第五十八章 勢如破竹第三十八章 合縱連橫第七十五章 給老大哥擦屁股第一百零二章 章武五年第七十一章 開會第五十六章 繁星點點第一百二十七章 哺時定策第一十一章 招募第一百九十九章 會獵於冀州第六十一章 陳毒士又開始了第一十八章 忍一手第七十四章 張讓第三十九章 最後一功第八十五章 炮!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人,時代變了第三十四章 養蠱第二百二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七十章 司馬懿第八十三章 有誰能知我心第二章 孟德第六章 呂布的處境第七十八章 淮水之戰第二百零二章 大決戰開始第五十四章 鬥法第六十四章 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第七十九章 天下惡名,由我劉玄德來背!第四十五章 逼走公孫瓚第一百零八章 敲山震虎第一百零四章 章武七年第七十一章 民族認同感第七十一章 莽夫會套路,誰也擋不住第五十二章 魑魅魍魎(一)第八十三章 浮陽之戰(2)第三十二章 清君側第九十七章 漢口水戰第一百二十四章 溘然長逝第二十七章 父母第四十二章 一聲大哥,一生大哥第五十章 鬥將第三十三章 此間涼第七十三章 亂世一鍋粥(1)第二十一章 追擊第十章 收斂屍體第九章 集思廣益第二百一十二章 誘餌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戰略與郭圖的神助攻第二十七章 廣年對(3)第一十六章 世界級帝國的開始第四十六 叔慈侄孝第二百一十四章 請君入甕第五章 漢末羣雄之紅馬董仲穎第四十章 奇襲第一百零一章 取漢中第五十二章 泰山書院第八章 瘋狂的何氏第八十章 土崩瓦解第四十八章 與礦山打仗第八十四章 兵臨城下第五十章 官渡對峙第三十七章 廢史立牧第九十八章 平安縣城內的呂奉先第二章 反間計第二十八章 船老闆第二百六十四章 入宮第一百三十章 青史一筆第三十二章 仁義無雙劉玄德,忠孝二全陳子歸第五十九章 曹操無路可逃第一百八十七章 決戰之日第六十七章 自然課第六十二章 關中大勝第八十一章 埋伏第七十三章 銍縣會盟第五十四章 知識的力量第三十一章 王者之路第二百五十五章 高興得太早了第一百三十九章 鄃縣之戰第四十三章 幕後黑手第一百三十一章 斬將搴旗第三十六章 陣斬蹋頓第五十四章 周瑜第五十六章 打潁川第二百三十二章 袁紹不能死第六十二章 宮廷亂第三十章 青梅煮酒論英雄第一百四十一章 鐵鎖橫江第一十六章 朝堂驚變第八十六章 科研指導請假條第五章 定策第一百一十二章 胸有蒼穹第一十二章 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