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大漢光明的未來

船隊返回青州之後,大量貨物卸下。

農學院第一時間就過來接收那些高產農作物種子,並且與船隊裡的農學專家們匯合,拿回去準備開搞。

遠洋船隊上可不止有水手,還有大量的科研人員以及學院的專業團隊。

如天文學院的專家爲船隊導航實行星象研究。

地理學院的專家到了地方後,就研究當地的水文波動、氣候變化、礦產資源、地形地貌。

農學院的專家研究當地特產植物的作用,醫學院的專家當隨船醫生, 甚至還有兵學院的軍官組織士兵,充當隨船護衛。

美洲大地的那些種子到岸後,已經通過當地人知道如何耕種的專家們就得立即拿回去做實驗。

畢竟“橘生淮南則爲橘,生於淮北則爲枳”的道理古人早就已經明白。

萬一玉米紅薯土豆這些東西在美洲高產,畝產千斤,到了大漢就畝產百漢斤,還不如粟和麥能畝產三四百漢斤, 那豈不是令人尷尬?

不過目前這些東西都要經過實驗, 還不能立即就下結論。要看看這些農作物是否適應大漢的氣候,可不可以推廣。

而薛州裴潛等人則是馬不停蹄,到了下船後的第三日,就立即西去洛陽。

順着黃河逆流而上,沿途各縣都出工出力,用縴夫拉的方式,十日後,大船終於抵達了大漢首都。

劉備派了太尉楊彪,雲臺殿大學士,內閣閣老荀彧,以及另外三名九卿前來迎接。

這接待規格用來迎接關羽張飛陳暮都足夠了,可見朝廷的重視。

薛州與裴潛受寵若驚,在公卿們的帶領下,一路進入洛陽皇宮,將成車成車的貢品拉到了崇德殿外的廣場上,準備用來進獻給天子。

一行人浩浩蕩蕩來到了正對着章臺門的崇德殿外。

殿外廣場上數十輛馬車,裝載的貨物達數噸之多, 這還只是其中一部分,更多的還在船上沒帶下來。

中常侍王植早就已經在殿外等候,

見到他們過來,立即出來迎接。

“二位就是薛校尉與裴主事吧。”

王植笑眯眯地彎腰拱手行禮,向裡面伸手說道:“陛下已經在等着二位了。”

“有勞常侍。”

二人連忙回禮,跟着王植進入了崇德殿大殿。

大殿極爲空曠,兩邊的席上坐着一些公卿,主位上一人穿着黑紅相間的龍袍,頭戴冠冕,正俯瞰着他們。

兩人忙不迭叩拜道:“臣參見陛下。”

“起來吧。”

劉備笑道:“賜座。”

立即就有侍從拿了一條蒲席過來鋪在中央的地板上,二人跪坐在席上。

其餘楊彪、趙溫、種拂等公卿亦左右就坐,荀彧、荀攸、賈詡等內閣大臣,亦坐在旁邊的席上。

等大家都坐好之後,劉備才說道:“二卿一路奔波,勞苦功高,爲大漢開闢海外,實乃乾坤之功,航海校尉薛州何在?”

“卑職在。”

薛州連忙起身拱手。

劉備笑道:“朕任你爲平波中郎將,領海軍少將軍銜,爲正四品。”

“多謝陛下。”

薛州感激萬分,磕頭行禮。

劉備又道:“航海司主事裴潛何在?”

“臣在。”

裴潛亦急忙出列。

劉備沉吟道:“你的功勞不菲,本應該遷爲航海司司長, 不過現任司長和鎮海衛衛使亦是在背後爲爾等保駕護航,勞苦功高,不好輕動,這樣,說說你的想法,是繼續留在航海司,還是想去地方爲官?”

裴潛爲河東裴氏出身,如今家族稍顯沒落,急需要一門兩千石來鎮守家族底蘊,因而毫不猶豫道:“臣願去地方爲官。”

“嗯。”

劉備想了想道:“代郡最近有些亂象,當地烏丸與鮮卑時而寇略漢民,你可爲代郡太守,鎮壓邊境。”

“臣遵旨。”

裴潛連忙領命。

他來的時候也聽說過了。

如今朝廷分官員九品,地方長官太守爲正四品,成爲了中高級官員當中的一員。

原來他是鎮海衛下屬的航海司一名主事,正六品。

航海司的司長是從四品。

鎮海衛的衛使則是正三品。

現在連升四級,品級還在航海司司長之上,待遇優渥,讓他十分滿意,心中感嘆這十多年的努力,總算是沒有白費。

封賞二人之後,劉備便俯身看着他們說道:“聽聞你們從海外帶來無數珍奇之物,朕能否觀之呀。”

薛州與裴潛在來的路上就已經商量過,由裴潛來一一介紹。

因此裴潛立即起身道:“容臣爲陛下講解。”

門口的王植揮揮手。

外面廣場上的馬車早已經卸下,宮中侍衛將東西從馬車上取下來,然後由宦官一一裝盤,站在門外排隊。

等王植揮手後,第一個宦官走進來,手上的托盤裡擺放着一些褐色果實。

裴潛介紹道:“陛下,這是美洲特產,丞相聽聞它的模樣之後,起名叫落花生,可榨油,也可生吃、或蒸、或蒸、或炸都可,正常漚肥,畝產約四到六石。”

“四到六石?”

劉備高興地撫摸着下頜山羊鬚,點點頭道:“不錯不錯。”

裴潛見他喜悅,連忙擺擺手,示意下一個,等第二個托盤上來,又指着上面的玉米道:“陛下,此物金黃,丞相起名爲玉米,畝產約六到十石。”

“哦?六到十石?”

劉備的眼睛頓時亮了起來,說道:“那豈不是畝產千斤?”

裴潛應道:“是的陛下,這是美洲百姓常用食物,在美洲那邊產量比較低,當地人只會隨意灑落種子,看天收成,畝產只有四五石。我們在當地利用糞便草灰漚肥,施肥之後最高能到十石,平均也在八石左右。”

“哈哈哈哈。”

劉備滿意地點點頭,左右看看,對荀彧荀攸楊彪趙溫等人說道:“不枉丞相花費鉅額錢財,去海外尋找此等良種呀。有了此物,大漢就少了很多饑民了。”

楊彪笑着拱手道:“恭喜陛下,賀喜陛下。此趟出海,堪比神農嘗百草也,這都是神人之功,皆陛下與丞相之功績也。”

“誒,這皆是丞相高瞻遠矚,朕又無甚麼功勞。”

劉備嘴上這麼說,表情卻更加高興。

自家四弟有遠見,臉上有光的同時,也證明了自己的識人之明嘛。

然而裴潛卻笑着說道:“陛下,這花生與玉米產量雖豐,與另外兩樣東西相比,卻是差了許多。”

“哦?”

劉備驚訝道:“還有東西?”

裴潛指着下一樣東西笑道:“陛下,此物丞相命名爲土豆,畝產十二石到二十石之間。”

“十二石到二十石?”

劉備與滿朝大臣都倒吸了一口冷氣。

漢朝一石等於120漢斤,這樣算起來,最高產量二十石,能達到2400漢斤,相當於1000現代公斤。

而當時漢朝的粟和麥,畝產基本維持在兩到四石之間,平均在三石左右。

換算下來的話,即便是按最高產量四石算,也不過是畝產200公斤而已,跟土豆產量相比,差了五倍!

這讓從未見過如此高產作物的漢朝君臣們怎麼能不驚訝?

然而這還不止。

裴潛又指着另外一樣東西道:“陛下,此物丞相命名爲紅薯,畝產二十到三十石之間。”

“二十......到三十石?”

君臣們傻眼了。

這等產量,簡直是不可想象!

做夢都不敢想象大漢土地上能有這種產量作物。

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其實這些東西的產量已經算是很低的了。

因爲後世產量比現在要高很多。

如花生米正常情況下,後世畝產一般在三百到四百公斤左右。

換算成漢朝單位,就是六石到八石之間,也就是750漢斤到1000漢斤。

但那是在後世擁有充足化肥的情況下。

以漢朝的農業水平,就只能靠人工漚肥,增產完全達不到化肥的程度。

而且漢朝的漚肥技術還很落後,要到明清時期,漚肥技術才能達到封建王朝的巔峰。

這種漚肥技術,後世80後90後的農村小孩應該記得。

茅廁建在豬圈裡,在茅廁下方挖一個糞池,人和豬產出的糞便排進糞池當中,然後摻入草木灰之類的東西進行發酵。

種糧食的時候,再用一個長柄的勺子從糞池中舀糞水進桶,挑到菜地或者田地裡去澆灌。

聽起來噁心,但這確實是後世明清時期,乃至於民國和建國七八十年代的常態,甚至到九十年代二十一世紀初,很多偏遠農村依舊保留着這種習慣。

只能說還算幸運的是陳暮倒是知道這種漚肥的方法,畢竟他並不算城裡人,老家就在農村,小時候還跟着爺爺奶奶生活過幾年。

在陳暮當青州刺史的時候,他就在青州大力推廣這種漚肥方式,纔算是把漢朝的漚肥技術提高了一大截,達到明清時期以及我國建國初年的水準。

可即便如此,人工漚肥增加的產量也遠遠比不上化肥的增產。

如果說化肥能夠給農作物帶來40%-60%的產量提升的話,那陳暮推廣的漚肥技術,可能在10%到30%左右。

因此正常情況下能畝產三百到四百公斤的花生,在漢朝只能畝產兩百到三百公斤。

同理也作用於玉米、土豆、紅薯身上。

玉米一般畝產400-600公斤,在漢朝只有300到500公斤。

土豆一般畝產1500-2500公斤,在漢朝則只有600到1000公斤。

紅薯一般畝產2500-3500公斤,在漢朝則只有1000到1400公斤。

所有糧食產量基本都要縮水個20%到50%之間,甚至因爲品種、雜交、育苗技術等問題,產量會更低。

但即便如此,在漢朝這種環境下,如此大產量的農作物,也已經是驚人的恐怖。

如此誇張的畝產數量,把沒見過世面的君臣們驚得不行。

片刻劉備冷靜下來,認真想了想,又很快陷入狂喜當中,興奮大笑:“哈哈哈哈,有了這些東西,我大漢豈不興盛?”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我大漢如今正是亂世方平時期,正嚴重缺少糧食,這些作物解決了我等需求急迫呀。”

“這是天佑我大漢,陛下承祖制而再興炎漢,乃是天理昭昭!”

諸多朝臣們紛紛發來賀電。

然而裴潛還沒完。

“陛下,這些只是其中一部分,美洲之地,不比大漢小,其中多有珍奇之物。”

裴潛又讓下一位宦官托盤上來,指着那物道:“這是美洲人蔘,隨船的醫學院教習說此物與我國人蔘藥效相同,頗爲奇妙。”

“嗯,不錯不錯。”

劉備連連點頭。

“此物丞相起名叫辣椒,與川蜀產的花椒一樣帶辛辣味道,只是川蜀爲麻辣,此物則只有辣味,可爲飯菜調劑品。”

“很好很好。”

“此物丞相起名叫南瓜,味道甘甜,產量也很大。”

“甚妙甚妙。”

“此物名叫.......”

一口氣介紹了二三十多樣美洲特產,有些是保存好的種子,有些是在船上種植的果實,還有些乾脆是醃製或者風乾的蔬菜或肉製品,都是異域風情,讓劉備連連稱讚。

一直到介紹菸草的時候,裴潛自己也在船上抽菸,煙癮犯了,當即用他們手工打造的煙桿進行試抽,弄得殿內煙霧繚繞,衆臣不斷咳嗽。

要不說古人有智慧,去往美洲的漢人在當地跟着土著學會抽菸後,因爲不習慣土著們是點燃之後湊近吸,或者用葉子卷着抽,所以無師自通,自制了菸斗。

利用船上的冶金爐,自己打造了一個煙鍋裝上煙桿,有些像《鐵齒銅牙紀曉嵐》裡紀曉嵐用的那種長杆菸斗,天天在船上吞雲吐霧,緩解壓力。

雖說抽菸有害健康,但別說漢人認識不了它的危害,即便是認識到它危害的人,比如陳暮本人,也不會對他們說什麼。

因爲船上的生活枯燥乏味,整日就是看一望無際的大海。甚至曾經有水手承受不住壓力,絕望跳海自殺了。

有了菸草之後,這種情況就得到了緩解,爲水手們的心理壓力找到了一個宣泄口。

這種情況下,使得菸草迅速在水手們之間蔓延,三十多艘遠洋大船,每艘船上都有一百多名水手,幾乎三四千多人,人人都抽菸。

即便是煙癮人傳人,可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得知此物在美洲是當地土著用來治病的所謂“神藥”,劉備自己也好奇抽了幾口,因爲太嗆而咳嗽了幾聲,忍過之後,就有些飄飄欲仙,也上了癮。

當下君臣們紛紛傳播,在薛州等人進獻的菸斗當中,一個個吞雲吐霧,弄得碩大的崇德殿內一片烏煙瘴氣,這是陳暮始料未及的事情。

“嗯, 不錯。”

抽了幾口煙,徹底陷入其中之後,劉備本着好東西要儘快給兄弟分享的想法,對身邊的宦官說道:“讓軍情司給雲長、翼德和子歸送去,告訴他們,此物鮮美無比,不可不嘗。”

“是。”

宦官連忙出去,分了一部分烤制和曬乾的菸草,還有幾桿菸斗,準備給長安的關羽,幷州的張飛,揚州的陳暮送去。

吩咐下去之後,劉備就又說道:“這些作物,便在洛陽耕種吧,我大漢盛世,就從此開始!”

“唯!”

羣臣同時起身拱手行禮。

彷彿有了這些新興作物之後,大漢未來前途,將一片光明。

第八十八章 攔個張郃折磨第一百零七章 賣兒賣女第三十四章 養蠱第七十九章 奪冀州的第二步戰略第二十二章 董卓之死,王允掌權第五十一章 青州諸子家第一十八章 天命在我第五十八章 勢如破竹第七十四章 廢帝第七十五章 臥底的自我修養第一十二章 一口雞湯第二百七十八章 我之罪也第二百零五章 自毀城牆第七十三章 呂布第三十五章 學宮最後一天(3)第九十七章 高順VS麴義第九十二章 滹沱河驚變第三十二章 呂布東逃第一百三十章 青史一筆第三十六章 雞澤設伏第六十一章 人命如草芥第五十六章 剛而犯上第一十七章 盜掘陵墓第五十三章 一夜成長第七十二章 真假周泰第一十八章 我曾一言而禍亂天下!第五十四章 軍情司第七十九章 局勢明朗第九十六章 腥風血雨第一百五十八章 有他在,袁紹怎麼贏?第一百六十七章 僵局!第四十八章 與礦山打仗第五十八章 奇襲浚儀第二百六十九章 抵達倭奴國第五章 父子情深(2)第六十七章 李儒第二十二章 曲樑城破第三十五章 西涼亂第一百九十九章 會獵於冀州第二百零七章 十勝十敗第四章 半個大漢人第三十四章 大戰閻行第三十四章 大亂將至第二百零一章 誰能繼承大統?第一十六章 有內鬼第二十七章 智者交鋒第一百四十二章 誘餌第三十二章 呂布東逃第五十二章 借東風第六十二章 宮廷亂第一百三十三章 攻山第四十六章 小細節第一百一十三章 留畫雕像第三十九章鍾繇第一百三十一章 斬將搴旗請假條第五章 賄賂第四十三章 王朗第六十九章 農業規劃第六十六章 科學,從數學開始第五十一章 青州諸子家第二百四十六章 其心可誅第四十三章 慘勝第五十九章 起風了第二百一十二章 誘餌第四十六章 人皆螻蟻第一百三十八章 出兵第一十五章 陳暮之謀第三十四章 祭祀第六十章 陳暮發動技能——萬箭齊發第七十三章 心病第一十一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三十五章 天下無主第二十一章 楊賜第一十六章 奇襲曲樑第三十章 一十八路諸侯響應號召第二百一十九章 突襲魏橋第二百四十四章 洛陽的意圖(感謝歆帥帥大佬的盟主打賞)第九十七章 高順VS麴義說明第三十一章 先發制人第七十六章 名滿天下第八十三章 有誰能知我心第四章 推諉第九十九章 二聲巨響第二百三十八章 平陽相會第四十章 人心所向,優勢在我第六章 漢末毒師第一十二章 一口雞湯第二百一十三章 連環擊與火起第六十三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二十四章 聽四叔的話第三章 雙面間諜第六十八章 赤子之心第九十一章 張飛戰呂布第一百八十一章 決戰前後第一十五章 替天子背鍋通知第三章 未來方向第二百五十三章 受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