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1章 且末秘辛

酒菜重新換過之後,鍾殷讓幾名屬下守在門外,笑道:“將軍軍務繁忙,在下叨擾了。”

劉封笑道:“我也是今日猜到伊循,正在閒逛,今日並無鑰匙。”

“如此在下便放心了,”鍾殷微微點頭,嘆了口氣:“原本打算早日能到于闐,未料且末不識時勢,螳臂當車,又害了不少人。”

劉封淡笑道:“且末陳兵相抗,並非因其國力雄厚,而是另有陰謀,如今計謀破敗,已成風中之燭,隨時可滅。”

鍾殷點頭道:“以大漢兵馬之強盛,攻打且末自然如犂庭掃穴,將軍此番來到伊循,想必也是爲出兵準備。”

劉封嘆道:“方纔在大街之上,看到有人因爲商路阻塞而破產,這也是無奈之事,只能儘快出兵,早日平定西域,將來這西域之地,當如中原一般通暢,再無關隘阻塞了。”

“我等等的就是這一天!”

鍾殷舉杯大笑,“將軍爲漢室奔走,數十年南征北戰平定中原,如今又親征西域,比之那些將士拋頭顱、灑熱血,以命相搏,些許財物又算得了什麼?”

二人共飲一杯,鍾殷言道:“我等本是粗莽草野之人,本不該多問官府之事,但此番將軍去且末,在下還是要多言一句,若是將軍招降且末官員,千萬小心東川王和金雕大將軍。”

劉封端着酒杯放到脣邊,掃了一眼鍾殷:“哦?”

鍾殷言道:“據我所知,此二人其實早已暗中投降鄯善國,只是外人不知,在下有一好友在東川王府當護院,故而略知一二。”

劉封眼神微動:“怪不得鄯善早已吞併若羌、精絕等地,唯獨且末尚存,原來其中另有隱情,如此說來,且末國王豈非也是個傀儡?”

鍾殷搖頭道:“這個在下就不知道了,只是今日正好遇到將軍,想起此事,便提醒一二,他日兵進且末城,將軍還是多留些心思爲好。”

劉封微微點頭,如果鍾殷所言不假,那這個東川王和金雕大將軍肯定就是和安末真達暗中勾結之人,扜泥城的事情剛剛結束,這兩人還未得到消息,所以且末才一直按兵不動,靜觀其變。

鍾殷又道:“那金雕大將軍武藝高強,麾下有一支金雕衛士十分勇猛,聽說此人確實養了一隻金雕,能夠在九天之上巡視且末境內一切動靜,任何敵人、商隊都無法逃過它的監視,只是少有人見過此物。”

“還有此物?”

劉封倒有些意外,忽然想起來在羌地的時候見過匈奴人馴養的飛鷹,笑道,“倒要見識見識。”

“另外還有一事,將軍當小心留意,”鍾殷又道,“且末人人都可投降,但唯獨東川王絕對不會,若是其虛與委蛇,或許別有所圖。”

“何以見得?”

鍾殷低聲道:“前幾日在伊循城外被殺死的且末使者母歸籲,乃是東川王的私生子。”

“哦?”

劉封眉毛一挑,想不到竟還有這樣的秘聞,卻又笑道,“堂堂一個王爵,何必還搞個私生子?

就算是婢女下人,升爲妃子光明正大豈不更好?”

“這可大不相同!”

鍾殷搖搖頭,苦笑道,“此事說來連在下都覺得匪夷所思,那母歸籲乃是且末三王妃所生,東川王哪裡敢相認?”

劉封一怔,失笑道:“看來這東川王膽子還不小,敢在皇宮內胡作非爲。”

鍾殷嘆了口氣,又緩緩說道:“外人都以爲東川王乏嗣無後,其實僅此一子存活,沒想到又被班將軍給殺了,東川王老來喪子,豈會投降?”

劉封眉頭微蹙:“這可是不共戴天之仇啊!”

鍾殷也無奈道:“在下也十分疑惑,如此冒險之事,那東川王怎會讓母歸籲去冒險。”

劉封微哼一聲,冷笑道:“但此事若做成,母歸籲的功勞豈非最大?

將來分得好處,也自然是母歸籲最多。”

鍾殷大笑道:“哈哈哈,這大概就是富貴險中求吧?”

二人推杯換盞,鍾殷將所知的西域各國事都簡要介紹一番,雖說有些情報劉封已經知道,但鍾殷所知的一些信息也是細作無法打探到的。

臨別之際,鍾殷才從懷中掏出一枚玉佩,起身施禮道:“將軍此番兵進且末,我等草民不能同行,但有一事想勞煩大將軍,若蒙承救,在下沒齒不忘。”

劉封擺手道:“今日相會,我們都以江湖規矩相見,鍾鏢頭何必如此?

有話請講。”

鍾殷言道:“在下摯友數代追隨且末王族,此番在東川王府中效命,也是身不由己,將軍將來問罪東川王,若是他有什麼過錯,還望將軍能夠擔待一二。”

“原來是此事,這倒無妨!”

劉封點點頭,接過信物笑道,“正所謂各爲其主,忠人之事,只要此人有心棄暗投明,我不會追責,不知他叫什麼名字。”

“說起來他祖上也是忠良之後,常懷報國大志,奈何無有門路,”鍾殷輕聲一嘆,“此人名叫蒙虎,現爲東川王護衛之首,其祖便是大秦開國功勳蒙恬。”

“竟是名將之後?”

劉封倒有些意外,不過蒙恬距今數百年過去,子孫後代本事如何其實與先人已經沒有任何關係了。

鍾殷言道:“當年趙構矯詔政變,賜死蒙恬在陽周,其親信保着一名子嗣遠遁西域,最終落腳且末境內,一直延續至今。

吾兄蒙虎常懷大志,也有迴歸中原之意,奈何時代委身且末王室,不得脫身法,如籠中之鳥難以展翅,此番王室破滅,也是他的機會,但願他能明辨是非,從此完成夙願,認祖歸宗。”

劉封摩挲着手中的玉佩,慨然嘆道:“古來征戰,不知多少人流離失所,權力之爭,多少功臣含冤而死,蒙恬北逐戎人,威振大漠,首築長城,萬里安邊,流功於後世,其後代迴歸家鄉,也是理所應當。”

鍾殷大喜,再次躬身抱拳:“多謝大將軍成全,在下先代蒙兄謝過將軍,他若見到此物,定能回心轉意。”

“能爲朋友如此,鍾鏢頭之赤誠,也令人歎服,”劉封起身舉杯,大聲道,“此等情誼,當浮一大杯!”

第388章 全力攻城第1357章 陸家算計第1754章 遁甲天書第131章 關羽動向第425章 浴血死守第1226章 最後決心第1995章 關下鏖戰第536章 擺擂炒作第1948章 引蛇出洞第1970章 止戰之殤第46章 和談條件第129章 兩軍對壘第1065章 綠林之變第1451章 五大軍團第752章 受人之託第1412章 麒麟眼第365章 再換旗幟第746章 脫胎換骨第574章 擒賊計劃第1677章 沿途阻擊第41章 趙廣的煩惱第224章 故友託付第1707章 滿盤皆輸第794章 暗中勢力第459章 巾幗女將第553章 兵不血刃第574章 擒賊計劃第1143章 無聲入侵第1065章 綠林之變第1270章 談笑風生第1047章 唐林靠山第1685章 誘敵深入第883章 潰不成軍第40章 兄弟榮辱第413章 親耕大典第1279章 佈局江東第1836章 敗軍之將第1911章 虎頭蛇尾第986章 涅槃重生第1122章 東海巨賈第324章 一國兩制第1718章 一無所有第1912章 新政改革第1485章 長安四俊第46章 和談條件第1451章 五大軍團第482章 三路齊出第634章 各自算計第1780章 爲民除害第830章 燕王使者第1862章 回馬槍第555章 自食其果第2119章 刀兵相見第1839章 國士之風第363章 再造僞書第763章 荊州小聚第680章 飛鴿走狗第1764章 故佈疑陣第1195章 弩車之威第1973章 受降入城第1600章 處處受制第2081章 父女爭執第98章 大獲全勝第612章 各懷心思第72章 娘子軍第464章 惡戰第837章 勞苦奔波第1811章 智取關隘第1488章 事先安排第1596章 前軍遇挫第1346章 意外結局第1229章 虎父犬子第396章 借道第1904章 漫無頭緒第696章 一蹶不振第153章 隆中求才第997章 干戈平息第2052章 夜渡計式水第1465章 代號刺客第2007章 于闐情報第2057章 宮內之謎第1994章 主動獻計第1301章 腹背受敵第545章 吐鯁清喉第1676章 自己動手第1439章 圓滿歸程第1526章 出城再戰第1354章 山中遭伏第334章 徐庶元直第1415章 捉鱉計劃第2079章 營救之策第226章 收服二將第1192章 遭受重創第1603章 前後夾擊第1681章 宏圖大志第1418章 絕倭島第159章 交戰魏兵第1515章 拆穿陰謀第1768章 重整旗鼓第1588章 僵持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