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5章 逆襲之路

能激怒夏侯楙,劉封就知道他還有幾分雄心,要是徹底沉淪,只怕會對這些流言蜚語無動於衷,一笑置之,劉封需要的就是他的這份不屈之心。

其實說起夏侯楙的經歷,也着實令人同情,身爲夏侯惇的長子,當朝駙馬,在家中本應該一言九鼎,卻反遭陷害,外戰又不勝,更是遭人唾棄,可謂內外煎熬。

對於夏侯楙的韌性,劉封反而有幾分敬服,見他橫眉怒目,笑道:“吾振興漢室,乃是順承天意,下撫民心,百姓歡慶,如此利國利民之事,焉能不勝?”

夏侯楙顯然無心聽劉封講這些大道理,蠻橫地打斷他:“劉封,你找我來,到底又和事要說?若只是來送行,便罷了,我已經決意留在長安了。”

劉封微微點頭,言道:“本王此次來,不但是爲將軍送行,還要爲將軍正名,讓天下人皆知將軍之能,不墮昔年夏侯元讓之威名,以戰正名,堵住悠悠衆口。”

“嗯?”夏侯楙微微張着嘴巴,頓了一下又搖頭道,“你若是讓我爲大漢領兵,那也是萬萬不能,叫我到九泉之下,如何去見家父和太祖?”

劉封笑道:“本王方纔說過,要爲閣下送行,自然是要送你回河北去,自不必爲我大漢領兵!”

夏侯楙被劉封一番話說得滿頭霧水,狐疑地看着他:“你究竟有何陰謀,快說出來。”

劉封不答反問道:“卻不知閣下與大將軍曹爽,關係如何?”

“昭伯?”夏侯楙一怔,低頭思索片刻,“倒還不錯,吾與他、夏侯霸、曹泰幾人一同長大,昔年在長安之時,也與子丹叔叔多有來往,算是至交吧!”

“這就最好!”劉封微微點頭,“你先前能領兵留守洛陽,便足見氣度非凡,想當時,只怕朝中無一人願意留下,所以閣下雖敗猶榮,曹爽心中自有分寸。”

“哼!”聽到這個,夏侯楙又臉色一黑,這些敗績都是他心中的痛,不願任何人提起。“閣下被妻子背叛,被兄弟陷害,更被天下人恥笑,也有本王的一份責任,”劉封喟然搖頭,見夏侯楙又瞪起眼睛,擡手道,“稍安勿躁,聽我把話說完,我這次是想助你一

臂之力,讓你成功逆襲,狠狠地打那些笑話你的人臉,也不枉名將之後的名號。”

夏侯楙依然對劉封保持着警惕,瞪眼問道:“你?你如何幫我?”

劉封笑問道:“你可曾想有朝一日,清河公主請你回府,你那不成器的兩兄弟想要以你爲榮,卻被你斷然拒絕,拂袖而去,讓他們追悔無極,惱恨終身?”

“想,我做夢都想!”夏侯楙這次倒是毫無掩飾,但旋即卻又像泄了氣的皮球,苦笑道,“但我現在一無所有,無人信任,又能如何?”“這正是本王來見你的原因!”劉封狡黠一笑,言道,“這一次我不但爲你選擇了合適的對手,更能讓你一戰正名,成爲魏國炙手可熱的大將,讓所有人都閉上嘴巴,你看如

何?”

“當真?”夏侯楙顯然還不太相信劉封會幫助他,緩緩坐了下來,問道:“我的對手又是誰?”

“只要你有這份雄心,何愁大事不成?”劉封滿意而笑,“這一次我爲你挑選的對手乃是東吳之人,助你奪回徐州,若是運用得當,甚至取下揚州,也不算難!”

“奪徐州,取揚州?”夏侯楙再次瞪大了眼睛,眼中漸漸有光亮出現,帶着希冀之色,忙問道,“你有何妙計?”

劉封笑道:“計策還需從長計議,此事非將軍不能完成,我此次來,便是先試探將軍的心意,若是將軍有意正名,自當爲你謀劃出兵之策。”

“原來只是紙上談兵而已!”夏侯楙一陣失望,又一次看着劉封,“天下人都知道你劉封從不做虧本的事情,你如此助我,對你有什麼好處?”

劉封一陣愕然,摸着鼻子無聲而笑:“三國之爭,必有一敗,本王既助將軍正名,又能打擊東吳,給孫權這個朝三暮四的昏君迎頭一擊,何樂而不爲?”

“僅此而已?”夏侯楙看着劉封的眼睛。

劉封平靜而笑,舉杯道;“僅此而已!”

夏侯楙將信將疑,勉強喝了一口酒,手指已經按捺不住地顫抖起來,追問道:“究竟是什麼計策?”“且稍安勿躁!”劉封微微搖頭,“爲將統帥,務必沉穩持重,如此重大之事,豈能草率而定?待登基大典結束之後,我自當與將軍商議良策,但在此之前,將軍麾下還需有

一些可用之才方可,否則孤身一人,焉能成事?”

夏侯楙點頭道:“這倒不假,只是魏國中可用之人只怕不會任我調用。”

劉封言道:“若將軍相信我的眼光,本王倒可推薦幾人,將軍回去之後,一旦說動曹爽啓用於你,便將這幾人招致麾下,必能成事。”

“你且說來看看!”劉封識人之能,天下人盡皆知,多少行伍之中,甚至降服的士兵將領,都能被他發現,量才錄用,夏侯楙自然也有期待。

劉封言道:“先前司馬懿麾下有一名武將名叫胡質,此人有萬夫不當之勇,因司馬懿之事受到牽連,定遭排擠,你若能提拔,其必定感激用命。”

夏侯楙記在心中,又問道:“還有何人?”劉封言道:“先前司馬懿派遣一人到虎牢關企圖勸說鄧艾反叛,反被我軍擒拿,但此人始終不肯歸順,此次便一併放回,他原本便是徐州都尉,名叫石苞,有大將之材,不

可錯過。”

夏侯楙皺眉道:“莫非都是司馬懿的手下不成?”

劉封搖頭道:“倒也不盡然,只是司馬懿善於用人,他看重之人,必定有過人之處,如今又處於嫌隙之地,將軍善加重用,必定忠心用命。”

“倒也有理!”夏侯楙知道司馬懿用兵如神,但也仗着麾下文武的實力。劉封又道:“除此之外,郭嘉之子郭奕、河東人衛瓘、徐晃之子徐蓋、樂進之子樂綝,皆可調用,另外還有王基、周旨等皆不顯名,可徵辟錄用。”

第351章 佛道之爭第1222章 再發援兵第631章 東進洛陽第1655章 故技重施第1935章 建言獻策第25章 重新佈局第202章 孫權決策第224章 故友託付第50章 心理戰術第1355章 不忘初心第1267章 盛情款待第934章 挑燈夜戰第884章 合縱連橫第76章 忙碌的工坊第1080章 拯救愛情第85章 關府家宴第970章 巧取國寶第1149章 全面反擊第242章 故友相逢第1779章 自相殘殺第1447章 全軍撤退第665章 奇恥大辱第1782章 雛鷹試飛第1658章 不請自來第1798章 誘兵之計第1312章 踏入江東第1228章 得隴望蜀第231章 窮寇莫追第126章 運籌帷幄第390章 河西局勢第362章 破城之策第319章 初次出手第1347章 憂患交加第1722章 重歸陣前第758章 甄家調查第854章 喪心病狂第1455章 養虎爲患第1771章 闖陣救人第97章 殺敵立威第123章 離間之計第780章城內兵變第191章 倭寇消息第177章 再斬魏將第2093章 趁機要挾第1568章 未雨綢繆第1611章 反咬一口第2040章 傳經佈道第961章 未央朝會第681章 破敵之策第122章 貌合神離第1136章 立功心切第1741章 人心惶惶第356章 毒士復出第2035章 親自上陣第1736章 錯失良機第44章 兵強馬壯第351章 佛道之爭第797章 寸步難行第1068章 不請自來第183章 進逼長安第932章 開設錢莊第40章 兄弟榮辱第1018章 改變策略第1296章 威名如斯第70章 孔明心思第1107章 卓而不羣第1226章 最後決心第1778章 幽禁之城第948章 舊事重提第839章 傲嬌女子第551章 水陸齊發第1615章 擅離職守第1250章 子承父業第1149章 全面反擊第680章 飛鴿走狗第1183章 年輕力量第1684章 全面出動第271章 流雲騎第1494章 剽竊之作第1682章 虛實難辨第949章 西域形勢第621章 出發第1522章 兵進太行第1853章 全力報仇第1967章 恐怖一夜第133章 兵臨城下第1406章 海盜入侵第138章 驚弓之鳥第556章 再生一計第1603章 前後夾擊第2135章 陷入絕境第1306章 一路向東第1537章 兵進幷州第443章 隔河相望第2050章 從容部署第602章 天選之人第52章 連擒二將第1582章 設宴慶功第2135章 陷入絕境第756章 春情氾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