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七章 前朝餘孽

周泰帶着人,來到了長崎之後。

還以爲這是邪馬臺國的地方,可是等他進入了長崎城池之中後,他才發現,這裡並不是和鹿島一樣的土著城池。

而是有一種讓周泰以爲自己回到了大漢一樣的,漢室城池。

裡面的房屋建設,還是百姓服飾,都和大漢極爲相似,不過,多看幾眼的話,還是可以看出來,有一些細微的差距,這裡的人,衣服更加古老一些。

更像是大漢之前的秦朝服飾。

這樣一看,周泰馬上就回過神來了,知道了自己已經來到了大秦國。

周泰很快就用自己的身份,前去拜會這裡的負責人。

周泰來這裡,雖然沒有帶大軍,不過,畢竟也是一個漢人模樣,加上還有身邊的幾十個護衛,很快就得到了這長崎縣城的縣令的接見。

一番瞭解之後,周泰這才明白了這個大秦帝國,是怎麼回事。

原來,這些人,是幾百年前,從大秦帝國,出海飄蕩到這裡來的人。

先祖是一個叫做徐福的人。

幾百年前,大概是四百年前吧,徐福用尋求長生不老藥爲藉口,騙秦始皇,說在東海,從秦始皇的手中,騙來了三千童男童女。

依靠着那三千童男童女,徐福就這樣在九州島上紮根,繁衍了幾百年,如今人口達到了幾十萬。

這個消息,讓周泰知道了之後,周泰哪裡還在這裡坐得住,便馬上回到了鹿島,將這個消息,告訴了劉爭。

劉爭本來就對這個大秦十分感興趣,這一下得知了這個消息之後,自然更是震驚。

對於大秦這個國家,劉爭自己本來也是很好奇的,特別是他得知這個國家的名字叫做大秦之後,就更加想要了解一番這個所謂的大秦,到底和之前華夏的大秦有什麼聯繫。

通過周泰這麼一說,劉爭就明白了過來。

在得知是徐福這個老騙子,帶着三千童男童女流落到這裡之後,逐漸繁衍下來的結果,劉爭一時間,居然不知道該說是幸運,還是說悲慘。

幸運的是,徐福他們躲過了秦朝被滅的慘劇。

悲慘的是,大秦亡了,他們還流落在這樣一個荒島上。

當然,往好的方面想一想,其實也能夠想的到,雖然大秦沒了,但是這座九州島上依然還有一個大秦,雖然他真的不能說大,但總歸還是留下了一些大秦的火種。

從周泰的口中,劉爭還得知了現在的大秦,並非真正的大秦,他們沒有了野心,在九州島上居住了幾百年,從未想過爭霸天下,居然一直只是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繁衍發展。

幾百年下來,除了人口多了一些之外,居然並沒有什麼改變。

當然,雖然這些年都沒有什麼改變,但是他們的制度,還是和秦朝時期一樣,有皇帝,有縣令,還有文武百官。

只不過,這些官員都沒想過爭霸天下。

劉爭得知了這個消息之後,便立刻讓周泰去和大秦的人聯繫,並且決定直接出使大秦,和現在大秦的皇帝聯絡一下,看看對方到底是怎麼想的。

在前往大秦所在的長崎縣城的路上,劉爭其實也是一直都在思考,徐福東渡這件事情。

說起來,也不是什麼新鮮事了,拋開劉爭是一個後世的穿越者不談,其實在三國時期的史書上,都記載過這個事情。

《三國志》“吳書·吳主權傳”、《後漢書》“東夷列傳”都有提及徐福東渡之事。《三國志》提到了徐福到達亶洲並滯留不歸。在《三國志》的記載中,亶洲與夷洲在同在中國外海的東南方向,並相距不遠。

有人認爲夷洲就是後來的某島,亶洲就是現在的九州,與倭國是一個地方的兩個名字。

《三國志》“魏書·倭人傳”記載倭國“計其道里,當在會稽、東冶之東”,說明那時候國人認爲倭國在中國外海的東南方向。《後漢書》也是同樣的記錄。

而且在島國人所著的一些典籍之中,也能夠看得出來,一些有關於徐福東渡的事情,大致上,劉爭也能夠知道,徐福東渡這件事情,確實是在九州島上留下過痕跡。

只不過,後來爲何消失了。

這就不得而知了。

劉爭這一次去,其實也就是想要弄明白這在歷史上,沒有論調的事情。、

其實,坐船從鹿島前往長崎應該更近一些,而且所花費的時間也要少一些。

只不過,周泰等人對於九州島的情況,還不是特別的熟悉,所以只能按照之前周泰前往長崎的方法,再走一遍。

花了好長的時間。劉爭帶着自己的三千人馬,才終於來到了長崎。

長崎只不過是大秦在九州島上其中一個據點。

在這旁邊還有另外一座叫做小咸陽的地方。

這個地方纔是大秦在九州島上真正的權力核心所在。

這大秦現任君主扶桑,常年就呆在這裡。

扶桑,只是現任君主的名,他姓嬴,乃大秦皇室後裔。

當然,至於真假,現在已經無從考證了,劉爭也不清楚,他隨着周泰等人來到了長崎之後,就有使者,直接領着劉爭一行人,前往小咸陽,拜會扶桑。

一路上,跟在劉爭身邊的于吉,倒是對這裡的東西比較感興趣,左顧右盼的,一直都在打量着這長崎縣城。

不過,劉爭也能夠明白,那徐福幾百年前就是一個術士,術士其實就是道士的一種,二者算的上是一脈相承,徐福幾百年前遺留下來的東西很多。包括這長崎縣城裡,現在都能夠看見不少的道家遺留。

偶爾還能夠看見穿着道袍的小童,匆匆略過。

甚至是這裡的建築,看起來都和劉爭在大漢看過的許多道觀有一些相似。

在使者的帶領下,劉爭一行人來到了長崎外不遠處的一座皇宮之中。

這裡有着類似長安城的一座小宮殿,宮殿雖然不大,不過卻是有一些氣勢恢宏的模樣。

遠遠看過去,倒是還真的有幾分華夏之風。

“如果不說這裡是九州,我還真以爲自己正在大漢呢。”

第兩百零九章 突圍之法第六章 攻城戰第八十三章 騎兵對決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各有勝負第七百二十二章 桃花源記第六百五十三章 達蘇城第三百零五章 一曲肝腸斷第八百一十二章 追擊第九百二十章 進攻第一百二十二章 生擒靈帝第五十章 斬殺中朗將第一百一十八章 活抓何進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交換物資第八百七十九章 你有幾個妹妹?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收復上蔡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追擊第一百七十八章 招降祖郎第五百零九章 發起進攻第一百四十六章 願效犬馬之勞第八百一十三章 機會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諸葛亮成功了第八百一十九章 一波又起第一千兩百五十六章 就憑你?第六百七十章 家長裡短第四百五十五章 我有一計,可破敵軍第九十六章 交易第六百六十五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八百八十一章 提議第三百零四章 秣陵顧家第七百三十七章 知難而退第九百零八章 開口質問第兩百九十一章 王國的落日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賊首已死第六百一十章 刺殺狂人第一百三十六章 再見趙弘第一千兩百五十八章 重大情報第四百二十九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兩百零一章 郭石第八百五十七章 測字第八百章 威震烏林城第八百二十八章 巾幗營第六十四章 破綻所在第九百零五章 最佳方案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北方的消息第七百四十七章 鏖戰蠻兵第九百零三章 問詢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意外?第五百二十三章 包圍第八百八十五章 驅虎吞狼第兩百二十二章 大戰在即第七章 敗曹操第九百二十八章 劉備的高光時刻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商量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善後第七百二十五章 解決辦法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多謝陛下厚愛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爭鋒相對第一千兩百四十二章 不斬無名之鬼第六百七十三章 重大消息第八百八十四章 求計於郭嘉第六十四章 破綻所在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大事不好第一百一十一章 掃蕩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一箭第五百八十六章 叫陣第一百八十七章 廢史立牧第三百四十六章 各有勝負第八十八章 匯合援軍第三百八十三章 城中的小將第三百三十五章 嚴白虎出手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再說一遍第一百五十二章 袁京後人第四百二十三章 失魂落魄的袁術第八百五十八章 水落石出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烏巢第五百九十一章 狼狽而逃第九百四十一章 入冬第九百六十一章 城外的戰鬥第六百一十四章 劃界而治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獵鷹第二十五章 因禍得福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曹操的西征第五百零四章 奇襲襄陽第五百四十一章 古之惡來第三百九十五章 以物換物第七百一十九章 五溪蠻第一千兩百二十章 不對啊第一千兩百九十章 實施計劃第九百五十一章 督軍第四百二十四章 廬江城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擊退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各有勝負第九百四十章 馬匹買賣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鄴城淪陷第九百零六章 大秦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爭端第七百二十六章 酉溪部落第兩百三十三章 斬殺朱符第四百六十一章 按計劃行事第九百五十五章 張繡叫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