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零四二章、我輩當爭

左昌,是接替了樑鵠,剛剛到任的新刺史。

從光和元年以後,升遷或者被授官的人,普遍都會先做一件事:到西邸交錢。

天子劉宏用官職和爵位做起了生意,一個個明碼標價,以大漢朝四百年的信譽來保證童叟無欺。

想當官,就要交錢!

沒人能倖免。就如段熲、張溫等人,雖然聲望很高功勞也很大,升任公卿也都是先交夠了錢才上任的。

值得一提的還有,同一級別的官職,地方官的價格要比朝廷官要貴一些。

至於什麼理由嘛,在地方任上,要比在天子腳下更容易撈錢一點。

大家都是懂的,心照不宣了。

所以呢,左昌這個新來的刺史,第一件事不是安撫百姓,不是整軍備戰,更不是整治吏治什麼的。

而是直接趁着應對羌亂、徵兵討伐之際,把軍費給截取了中飽私囊!

數目,多達數千萬錢(五銖錢)之巨!

讓徵兵伐亂,變成了一句空話。

畢竟黔首百姓不傻,除了跑不掉的徭役之外,誰吃飽了沒事幹去免費賣命呢?

更何況,他們還吃不飽呢!

這種做法,讓涼州的官佐們都勸說了左昌。

比如說,撈錢也不是這麼撈的,沒兵等於沒命啊.....

比如說,至少留下一半軍費來徵兵,不然羌人叛亂不能抵禦啊...

等等。

而左昌呢,嗤之以鼻。

開玩笑!

他可是花了大價錢,纔買到涼州刺史這個官職的!到任了,怎麼可能不將本錢收回來呢?

順便的,再撈點利息不是?

對此,蓋勳就忍不住了。

他作爲西涼人,年少時就見過羌亂起時白骨露於野的慘劇。又兼性情剛正不阿,怎麼可能坐視不理。

當即,就態度很堅決的用職務之便多次阻止,還引經據典的將左昌噴了個狗血淋頭。

自古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

左昌也是這麼理解的。

他忽然覺得,自己和蓋勳有了不同戴天之仇。

不過呢,從明面上,他還真不能拿蓋勳怎樣。蓋勳出身於本地官宦世家,天生就能得到涼州士民的敬仰,名聲好得呢!

更何況這番怒罵,又是佔了理的!

他總不能將自己中飽私囊的事情,宣之於衆不是?

所以呢,左昌思來想去,便用上了陰招:君子可欺之以方。

蓋勳對朝廷忠義之心,誰個人都知道;而且他又是漢陽太守,守土有責。正值北宮伯玉、李文侯率領湟中羌來襲,出去迎敵總是應該的吧?

左昌就以這樣的理由,讓蓋勳領兵去漢陽郡阿陽縣,正面對叛軍鋒芒。

嗯,只給了一千人馬。

理由是冀縣是治所所在,應該留守更多兵馬。

這個命令一出來,人們都知道了左昌的打算:借刀殺人!

蓋勳就帶着這麼點人馬去阿陽縣,怎麼能抵禦得了北宮伯玉等人呢?那些叛軍的主體構成,是常年駐守的邊軍啊!

人數相當之下,戰力都可以甩開戍衛郡兵一條街呢!

人數懸殊之下,蓋勳怎麼能守得住?

而且,這個陰招還有後手。

若是蓋勳僥倖在城破之際,兵敗逃回來了冀城,左昌還能以戰敗之過治罪!

反正蓋勳去了,就等於半隻腳踏進了鬼門關。

對此,所有的官佐們,都勸說蓋勳不要去。至於違抗命令會被追責,大不了將官印掛在樑上,一走了之!

左昌又不是涼州人,還敢冒着舉州聲討加害不成?

但是呢,蓋勳拒絕僚佐們的好意。

他明明知道左昌的壞心思,卻還是領兵而去了。連爭辯或者要求增兵什麼的,都沒有。

“正值國家多事之秋,我輩食朝廷俸祿,安能吝嗇性命而不效死邪!”

他是這麼說的。

用筆直的脊樑骨和坦蕩的胸襟,捍衛了漢人骨子裡對忠君報國的恪守,和爲信念不畏生死的氣節。

也讓漢陽郡上至世家豪強,下至走夫販卒,都敬佩不已。

所以呢,漢陽郡一時間風雲際會。

無數黔首百姓提起刀子,向家人告別後,自發跟隨蓋勳的腳步前往阿陽,爲守城抵禦叛軍盡一份力。世家豪強們,更是組織了僮客奴僕,讓家中子弟率領投入行伍共戮叛賊。

“太守不畏生死,保我漢陽郡不生靈塗炭,我等安能不相隨邪!”

他們都是這麼說的。

用西涼男兒的豪邁,化成一記響亮的巴掌,狠狠的抽在刺史左昌的臉上。

好嘛,這件事情形成了兩個極端。讓蓋勳的聲望如日中天,而左昌的名聲變得臭不可聞,被鄙視進去了塵埃之下。

而華雄,也剛好趕上了這個節骨眼。

是的,冬十一月了。

他守孝滿了一百天,是時候踐行當初許下的承諾,投身行伍報效朝廷了。

是故,他在給父母墳塋祭祀一番後,就跨上了戰馬往阿陽趕去。同行的人,還有總角之交王達和二十壯年羌人部曲。

對,乞兒措木也踐行了他的承諾。

尤其是他唯一的兒子,虛歲才十四的車兒,也躍躍欲試想跟去被華雄拒絕了以後。

“你太小了,現在還不是上戰場的時候,等你能將兩石弓拉開再說吧。”

華雄用這個理由拒絕,還將他阿父那把繯首刀送給了車兒。

也讓乞兒措木很感恩。漢人重孝悌,華雄連亡父的遺物都送給車兒了,證明他是真的將車兒當成了兄弟來看待。

而且在他也覺得,在敵我兵力懸殊下,蓋勳很難守住阿陽縣。

華雄勸止了車兒,等於爲他保住了血脈的傳承。

所以他很親切的,對華雄殷殷叮囑,“狩元,事不可爲就趁機逃回來。我的部落雖然很小,但是也能讓你安身。”

對此華雄沒說什麼,微笑着稱謝後便策馬而去。

因爲在他的記憶中,蓋勳是守住了的!

以後的人生,更是憑藉着一腔忠義,得到了天子劉宏的器重!迎來了更大的舞臺一展胸中才學,最終得以載譽千秋,讓後人敬仰!

所以華雄策馬而去的心情,是充滿了對亂世崢嶸與金戈鐵馬的豪邁!

是揚名於世和建功立業的期待!

化成一句話,則是:漢末亂世,我來了!

第一零一章、以禮融入第二三三章、有功不錄第一六一章、意外之喜第二四四章、務必成全第零六八章、辱人者殺第零四七章、馳射追逐第一五八章、曹劉孫嘆第二五四章、男生女相第二二二章、一夜成城第零三五章、憐之必恨第零四一章、羌亂起兮第二四三章、欲擒故縱第二一七章、歸來武都第二四四章、務必成全第零一五章、時不我待第零九二章、上達天聽第零零八章、刀光驚鴻第零一八章、狼羣之狩第一三九章、穀道鏖戰第二一八章、董卓有謀第一二三章、須臾之間第一一零章、我輩中人第零八七章、隻手拖刀第二四九章、坐井觀天第零零六章、有何不能第零六零章、陽城野外第二四三章、欲擒故縱第一三三章、先行弄險第二四九章、坐井觀天第零一二章、河曲戰馬第二一九章、人無遠慮第一零七章、耕耘人心第零七八章、郡有名士第二四六章、譬如養鷹第二一三章、威逼利誘第一六一章、意外之喜第一二零章、時機已到第一三三章、先行弄險第一零二章、餘音繞谷第零二一章、以智匹力第一七五章、凜冬將至第零五三章、猶如鬼神第二四五章、權力調整第一七五章、凜冬將至第一一二章、連珠射術第零一七章、獵與被獵第零九六章、豎子可恨第零二八章、漢陽太守第一零九章、爾虞我詐第一四七章、大奸似仁第零九二章、上達天聽第零一五章、時不我待第一七六章、死亦可謀第零零四章、年少者嘆第零二二章、披星戾戮第一五七章、朕之虎臣第一六一章、意外之喜第一三三章、先行弄險第一二九章、人心成勢第二四一章、只如初見第零六四章、彼非人也第一零八章、幾家歡笑第一三三章、先行弄險第二四零章、少年馬超第二四八章、有利則圖第零五八章、淺薄之見第一零九章、爾虞我詐第二四九章、坐井觀天第二三一章、皆爲棋子第一五五章、馬兒雄起第一五五章、馬兒雄起第一六八章、尚得歸乎第二二九章、兩鼠鬥穴第一二九章、人心成勢第一七五章、凜冬將至第零六五章、生而爲人第一六四章、邊陲之徒第一五一章、伏兵於道第零六二章、武威張繡第零七七章、河池盍稚第零五八章、淺薄之見第一二七章、騎之馬槊第零七零章、老少與論第零一三章、奇貨可居第零七八章、郡有名士第一九四章、如履薄冰第零六六章、有所不爲第二一九章、人無遠慮第二四五章、權力調整第二二九章、兩鼠鬥穴第一三三章、先行弄險第一六四章、邊陲之徒第一五二章、鐵騎無前第一三二章、同族之婿第零五六章、夫有德者第二二零章、偏師誘敵第一四五章、願聞其詳第一八八章、豆蔻小女第一二九章、人心成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