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朝堂地震

劉範者,涼州牧也!作爲一個坐鎮萬里國土、遠離朝廷掌控的封疆大吏,手裡還牢牢掌握着一支冠絕天下、威名遠揚的大軍,在遠離雒陽的偏遠之地——涼州鬧騰得如此厲害,要說朝廷絲毫不會理會,不作任何反應,那是不可能的。就算涼州離雒陽再遠朝廷再怎麼難以插手涼州事務,就算朝廷再怎麼陳腐無力,貪污腐敗,但朝廷依然是朝廷,天下唯一正統的朝廷。雖然朝廷已經老朽了,但朝廷仍然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面對劉範的改革,朝廷在第一次改革時,反應就十分強烈,只是熱衷於招攬美人和建立宮殿的漢靈帝劉宏還需要劉範的進貢;朝廷除了徹底和劉範翻臉之外,也根本不能干涉涼州半分。自然朝廷也不敢和劉範翻臉,因爲現在朝廷的財政都要靠劉範的進貢,本着皇帝不差餓兵的原理,朝廷要想對劉範動武是很難的。所以朝廷上的大臣們爭論幾次後,也就沒有下一步動作。

但當劉範實施的第二次改革公之於衆後,朝廷真的是忍不住了。首先,劉範重用商人和工人,這個小問題就是朝廷所不能忍受的。因爲自從大漢孝武帝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專制之後,經過幾百年的代代相傳,儒家思想已經深深地根植在天下人的心中,不可動搖半分。

特別是儒家思想所規定的社會四個階級,士農工商,那更是不可逾越半分的天涯。工人雖然有一技之長,商人縱使有家財萬貫,但他們的地位也不比那些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農人高貴,就連農人們也對他們嗤之以鼻,那更別說士人了。士人就是社會精英,在他們眼裡,工人和商人,都是和蠻夷一般的存在。

而如今,劉範卻讓涼州的社會秩序來了個翻天覆地,工人和商人的地位竟然比農人和士人高!這怎麼行呢!這簡直是在社會層面上的一次造反啊!朝廷其實就是由士人和農人主導的統治機器,國家的主人其實是由士人和農人合成的地主階級,所以朝廷立即發聲,譴責劉範重視工商的改革,責令涼州立即反正,否則必將嚴懲不貸。就連劉範的擁躉們,也對此頗爲不解,劉焉、盧植等人紛紛私信劉範勸他趕緊反正。但劉範不。

靈魂是後世人的劉範,清楚地瞭解,後世的天下,就是這兩個階級的天下,兩個階級,一個控制了社會主義國家,一個控制了資本主義國家,世界被他們所瓜分,形成了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大陣營。同時,工商就是生產力的代表。於是,劉範又回信讓他們稍安勿躁,守住陣腳。

朝廷中、各州郡的刺史太守中,以何進和劉表爲代表的“倒劉派”,開始了對劉範的彈劾,並串聯之前他們無法勾結的清流派,一同上彈劾奏章。贊成罷免劉範的州牧官職的大臣和宗室,佔朝廷全體的四分之三。一時間,針對劉範的奏章,堆滿了劉宏的御殿。

還有的老臣,都是儒家思想的堅定的信徒,不惜以性命相要挾,絕食者有之,叩頭者有之,請纓者有之,逼迫漢靈帝早下決定。這個場面,比當年羣臣一同上奏,要求殺掉十常侍、給陳蕃等黨人平反的聲勢還要浩大。劉焉等人用盡九牛二虎之力,也擋不住大臣們的攻勢,就連劉焉等人的手下,也有不少宗親官員倒向何進一派,形勢對劉範十分不利。劉宏差點就控制不住了,只好躲進深宮之中,朝會之日也不上朝。

同時,大漢的文壇上,也開始了對劉範的一番議論。名士們和一些地方官員,紛紛聚集在一起,一起議論劉範的功過,當然,其中最重要的還是議論他的過失。在名士們看來,他重視工商,就是最大的錯。其中最著名的,又以許邵和許靖的“月旦評”最爲引人關注。許靖是許邵的堂兄,兩人併爲天下名士,在文學圈子裡都是叫得響的,地位只比盧植和蔡邕低一些,因爲盧植師從馬融,得其真傳;蔡邕能修撰史書,創造出“飛白體”書法。

“月旦評”,顧名思義,就是一個月開一次。許邵和許靖在五月和六月的月旦評中,竟然都評論劉範爲奇雄、英雄。名士們紛紛不解,但折服於二許言論的權威性,都不再那麼仇視劉範了。

何進聽聞後,大怒,不聽鄭泰、袁紹等人的勸告,竟下令讓太守派兵圍捕許邵和許靖。因爲何進本來已經在朝廷中壓倒了劉焉一派,但許靖和許邵這麼一來,倒讓朝廷上的風向改了,清流派在立場上已經有些動搖。這對何進來說,可不是什麼好事。於是,許邵和許靖胳膊擰不過大腿,只得逃跑。但士人因此也恨極了何進,暫時將目光從劉範身上移開,對上何進。就連一直都支持何進的太學生都集體罷課,和太學的博士祭酒等,一起圍攻何進的國舅府。

何進這麼一鬧,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不但把代表着輿論的士人們都給得罪了,還讓朝廷的注意力轉向他自己,本來是輿論漩渦的劉範卻被朝廷大臣們和刺史太守們所忽視了;而且,皇帝劉宏看到衆多太守都如此服從何進的命令,心裡憤怒極了,本來決定對劉範下手的他,又改了主意。勝利的天平,又向劉範這一方傾斜。

何進懊悔不已,但命令已下,覆水難收,朝廷和民間,對劉範的譴責越來越淡薄,天下人反而對何進的張揚跋扈越來越感興趣了。面對如此窘境,何進發燙的腦子終於冷卻下來了,他聽從曹操的獻言,不再主動攻扦劉範,也命令他的部下停止對劉範的圍攻。只在一夜之間,局勢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劉範一派又佔據上風了。此時,只要劉焉一派不再在朝廷上刻意提起已經被忽略了的劉範,那隻要等一段時日,等風頭過了,劉範就自然解除危機了。人都是這樣,很多事情都是三分鐘熱度,過後就沒了興趣。大臣們也是這樣,之前圍攻劉範夠了,他們已經興趣全失,風頭一過,他們再也不會對劉範有興趣了。

蟄伏了很久了的劉焉等人,也深知這個道理,於是他們讓手下的地方官上奏章,大談饑荒民亂。不久,朝廷又把注意力轉向天下事去了。之後,劉焉等人又暗中派人在民間宣傳劉範的功勞,如曲轅犁大大減輕了耕耘的難度;造紙、印書等,大大方便了文化的傳播,降低了貧寒士子們求學的成本。農人們和士人們聞此,又開始稱頌劉範的功績。這兩步措施,又使劉範轉危爲安。

一次大朝會後,漢靈帝劉宏宣佈,扣除劉範三年的俸祿。何進與其黨羽聽完,當場就傻眼了;劉焉等人俱是歡喜。明眼人都懂,劉範還有三年的州牧任期。劉範的地位再次穩固如山。經此一事,何進怕是很難再對劉範產生威脅了。

第五百二十四章 全軍覆沒第五百一十二章 偶見火油第八百零六章 馬市見聞第二百九十章 倉皇失措第八百九十一章 飛鴿傳書第八百三十一章 羅馬敗撤第五百章 挑釁開戰第三百九十二章 四方皆險第五百二十一章 人間地獄第二百八十三章 是進是退第七百八十三章 求援涼國第五百三十四章 郿縣失陷第八百八十七章 禁足解除第四百五十三章 陣前動員第六百四十五章 危機降臨第七百三十七章 史阿之諾第一百零六章 計策之爭第一百九十三章 比賽結束第三章 初識盧植第八百五十二章 樂進妙計第三百九十九章 這是真的第七百八十章 囤積困境第二百五十七章 互下戰書第八百五十四章 戰敗收場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夏陷落第一百七十八章 幷州軍事第一百四十九章 重大發明第四百六十七章 生擒徐榮第一百二十四章 漁翁之利第六十二章 又收二將第六百五十一章第八百章 王越之死第七百五十三章 爲人父母第六百四十五章 危機降臨第四百九十三章 坑殺降兵第三百八十章 能屈能伸第四百七十二章 初顯崢嶸第四百四十三章 陣前動員第三百五十一章 天衣無縫第七百九十八章 危機再現第三百七十三章 陰謀始作第二百六十一章 恐怖箭雨第七百三十八章 新宮之議第八百五十二章 樂進妙計第五百六十七章 殺是不殺第二百八十六章 主意已定第六十八章 甄堯獻美第三百八十二章 阿瞞之見第四百九十一章 令明奇謀第五十五章 佳人昭姬第八百五十五章 劫掠三省第四百八十一章 攻關之難第五百三十九章 天亡我也第七十二章 鮮卑單于第三百三十七章 偷襲又敗第四百五十六章 營寨見破第六十四章 深夜密謀第四百一十九章 無言以對第八十二章 道破天機第二百四十七章 擴軍準備第八百一十一章 利益交換第三百五十二章 監牧制度第五百一十三章 貴山奇謀第一百零六章 計策之爭第六百三十五章 月國中計第六百九十四章 途中問政第七百零五章 慶功盛宴第六百零九章 一盤大棋第七百一十六章 商議對敵第一百六十一章 驚天消息第七百七百三十二章 劍客史阿第五百四十三章 王允智算第六百九十章 翁婿相見第九百零三章 最終勝利第八百六十二章 停戰與否第七十六章 全軍反響第五百六十章 兵臨洛陽第五百七十七章 合約未竟第二百八十九章第八百七十八章 兩國密約第七百二十章 募兵改制第四百九十九章 出城決戰第三十五章 故技重施第八百六十章 爭執又起第七百四十二章 土地之憂第一百章 正式成婚第二百六十一章 恐怖箭雨第八百九十二章 密信傳遞(上)第五百三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七百八十三章 求援涼國第一百七十三章 錦衣草創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獲成功第四百三十一章 曠世之戰第五百四十七章 南鄭陷落第三百章 主僕合謀第一百六十章 擴軍後續第七百三十三章 望月懷遠第八百二十一章 三軍對陣第八百九十章 無機可乘第六百八十一章 蝕骨銷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