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四章 騎射戰術

“爲西涼而死,爲西涼而戰!爲西涼而死,爲西涼而戰!”西涼軍爲劉範所鼓舞而來,士氣大振,紛紛高聲吶喊劉範的口號。十幾萬人異口同聲的喊聲,雄壯不已。這時,劉範得意的笑了。西涼軍最爲高漲最爲洶涌澎湃的士氣已經被激發出來了。郭嘉朝劉範點點頭,示意軍心可用。賈詡則是奔到劉範身旁,說道:“主公切記,大戰一起,定要先攻官軍!”

劉範點點頭,然後抽出寶劍,高聲喊道:“風!風!風!”

興奮不已的西涼軍隨之齊聲高喊:“風!風!風!”

劉範用劍指着東邊的盟軍,喊道:“西涼兒郎們,隨我衝!”說着,劉範一馬當先,朝盟軍衝去。在前陣的西涼鐵騎率先跟隨劉範衝鋒,身後的西涼步卒也是義無反顧地隨之奔跑。西涼軍這次是毫無保留地大舉衝鋒,十幾萬人一同衝鋒,使得戰場之上,煙塵飛揚,大地震顫。西涼軍如洪水猛獸一般,攜山風帶駭浪一般,勢不可擋地衝來。

盟軍縱然有五十萬之衆,也都是嚇得兩股戰戰,不敢輕動,士氣一下就下跌了。皇甫嵩等人也是第一次見到如此雄壯的強軍,嚇得頭皮發麻。皇甫嵩甚至能夠遠遠地望到,西涼軍的戰馬飛快地揚起四蹄,背上是一臉猙獰的西涼鐵騎。整個西涼軍衝鋒的陣勢,就如同海嘯一般恐怖。僅僅衝鋒的陣勢,就如此恐怖,如果短兵相接,肯定是一邊倒的大敗。但皇甫嵩仍然決心用自己布好的陣法,狠狠地打擊一下西涼軍的囂張氣焰。於是,皇甫嵩也奮然抽出寶劍,怒指正如同風捲殘雲般襲來的西涼軍,命盟軍也發起衝鋒。不過,與西涼軍不同的是,盟軍最重要的騎兵卻在步兵之後。

這一點,劉範早已猜到。於是,在西涼軍距離盟軍只有一箭之遙時,劉範命令騎將張遼和閻行,率領西涼鐵騎中的輕騎兵繞開盟軍前軍的步兵,分成兩部,迂迴包抄,向盟軍步兵之後的騎兵襲去。皇甫嵩有大敗羌人的經驗,認爲劉範必定會輕敵地衝入步兵之中,然後被突如其來的騎兵擋住,然後步兵合圍,大功告成。但眼看着西涼軍就要朝盟軍衝撞而來,西涼鐵騎卻分成兩部,迂迴包抄盟軍最後的騎兵。

這時候,皇甫嵩心裡清楚,他的算計早已讓劉範看在眼裡。皇甫嵩還清楚,這一仗恐怕他是要失敗了。這時,西涼鐵騎三萬在閻行的帶領下,繞開了盟軍之步兵方陣的左方,而另四萬鐵騎在張遼的帶領下也快速地繞到了盟軍步兵方陣的右方,已經將隱藏在步兵方陣之後的盟軍二十萬騎兵看得一覽無餘。皇甫嵩只能見招拆招,一計不成又生一計,命和連等人率騎兵分成左右兩部各十萬騎兵,分頭攻擊張遼部和閻行部。這時,劉範立即下令,讓五千重甲騎兵停下,結成鐵浮屠。西涼步卒則是等待着重甲騎兵。

看到皇甫嵩命令和連等人分兵抵抗西涼鐵騎,劉範露出了微笑。看到現在盟軍仍然還算是鐵板一塊,劉範估摸着必須在挫敗盟軍之後,才能實施賈詡的計策。於是,劉範下令,讓張遼部和閻行部運用“放風箏”戰術。“放風箏”戰術,也叫做帕提亞戰術,後來蒙古騎兵也有類似的戰術,稱爲“曼古歹”戰術。放風箏戰術,簡單而言就是如同放風箏一樣的騎射,射而不衝,只是騎射,而不與敵人短兵相接,只是用犀利的騎射反擊敵人。圍繞着敵人騎射,敵人既不能衝到面前進行反擊,又不能抵擋一波又一波的箭雨,只有戰敗這一條路。敵人如果敢追擊使用放風箏戰術的騎兵,就會被放風箏戰術所擊敗,然後再被使放風箏戰術的騎兵不斷尾隨,用騎射殺死敵人。劉範最爲看重西涼軍的騎射本領,練到如今,放風箏戰術已經深深地烙印在西涼鐵騎的骨子裡。

看到了信號旗變換,張遼部四萬鐵騎,和閻行部三萬鐵騎,立即會意,這是放風箏戰術要開始了。這時,和連率十萬騎兵來迎擊張遼,軻比能也率十萬騎兵來迎擊閻行。原本在向盟軍衝鋒的張遼部是閻行部,立即掉頭就跑,繞過一個大彎,甩開了即將與他們相撞的盟軍騎兵。

和連部和軻比能部都納悶呢,怎麼交戰又突然逃跑?正在正是,盟軍兩部二十萬騎兵的耳旁突然穿了“嗖嗖嗖”的羽箭破空聲,嚇得盟軍騎兵都是頭皮發麻。緊接着,下一秒,映入盟軍騎兵眼簾的,就是一片黑乎乎的東西正以肉眼不可見的飛快正在朝他們飛來!這正是張遼部和閻行部實施了西涼鐵騎最爲拿手的絕活:放風箏!

盟軍騎兵都不會西涼鐵騎的這一絕招,還沒有料到西涼鐵騎會這一戰,更對放風箏戰術毫無還手之力,就只能任人宰割。只是一波箭雨,就射得盟軍騎兵的前鋒頓時人仰馬翻,哀聲不斷,皆作刺蝟狀。和連和軻比能兩人差點也死在了西涼鐵騎的箭雨之下,這才驚醒:之前幽州之戰,劉範當時就已經開始利用放風箏戰術擊敗了檀石槐。

這時候,和連和軻比能馬上意識到再追擊西涼鐵騎,只能是個死。正當和連和軻比能意圖命令兩部盟軍強兵停下,但西涼鐵騎很快就又紛紛引弓上弦,弓弦被拉開的“咯吱”聲令人牙酸。張遼和閻行都是大喊一聲:“風!”

聽到命令,西涼鐵騎紛紛鬆開戴着扳指的拇指,一剎那間,“嗖嗖嗖”聲又是大作,在西涼鐵騎的上空立即出現了一片黑雲,那正是密密麻麻的羽箭。這一片黑雲多得遮天蔽日,在飛過的大地上投下一大片的陰影。盟軍騎兵眼睜睜地看着那片帶着死亡氣息的黑雲飛速朝他們飛來,胯下戰馬仍然在高速奔跑,慣性太強,根本停不下來,只能任由黑雲化成一滴滴黑雨,滴落在他們身上。頓時,盟軍騎兵最前面的幾排上空,鮮血飛濺,一支支羽箭射得盟軍騎兵潰不成軍,幾乎要全軍覆沒。

和連幸而躲過了幾箭,但是他的戰馬胸前中了兩箭。幸虧他的馬較爲優良,沒有痛苦得把和連從馬背上甩出去。但其他盟軍騎兵可就沒那麼幸運了。就算是有幸用馬刀不斷揮舞,將射向他們的羽箭一一打來,但只要戰馬中箭的話,戰馬一吃痛,就會立即倒地,順便壓死騎兵,不然就是奮力將馬背上的騎兵給摔下馬背。一時間,盟軍騎兵經過了兩波箭雨,前軍就有幾千人陣亡,戰馬也隨之損失掉。

第二百零八章 本初危險第八百一十六章 尼城攻防第八百零四章 全面落敗第三百三十七章 偷襲又敗第六百六十二章 忠臣直諫第九百一十四章 李儒詭計第三百六十二章 黑山危機第七百二十三章 新政之行(中)第六百一十八章 一場豪賭第五百九十九章 悉問策論第八百九十二章 密信傳遞(上)第二百六十章 戰法奏效第三百九十六章 昏君之由第四百二十三章 馬氏長計第四十章 英雄救美第一百三十章 別無選擇第三百九十五章 購買和平第七百三十九章 宮名之議第八百零六章 馬市見聞第四百一十五章 戰意已決第七百八十二章 國無忠臣第三百零三章 贖金之爭第三百三十章 農牧安排第九百零七章 曹操之思第八十三章 狗急跳牆第七百七十四章 夜潛行宮第五百一十九章 佯裝伏擊第三百一十四章 楊彪上鉤第六百八十六章 爲愛求藥第六百九十六章 臨車聽政第二百三十章 所欲爲誰第四百九十八章 貴山城下第二百六十一章 恐怖箭雨第二百一十八章 張讓傲嬌第五百三十三章 郭嘉破局第六百九十八章 凱旋歸來第三百四十五章 風聞風語第三十五章 故技重施第七百一十二章 狂醉終解第六百五十九章 如夢如幻第二百六十四章 施恩樓蘭第三百八十八章 光武在世第一百一十四章 圍困街亭第六百三十四章 中平新政第五百一十六章 搦戰藍氏第七百七十六章 脫身遁逃第六百零四章 議將親征第一百七十二章 駟馬難追第八百九十六章 死前回憶第一百四十七章 交流心得第二百五十四章 西域危機第五十一章 拜訪毒士第一百九十一章 重騎之弊第八百五十二章 樂進妙計第四百四十四章 騎射戰術第三百零一章 錦衣之威第二百二十二章 佈局雒陽第六百五十五章 妙計敗露第一百九十九章 無情帝王第四十八章 與狼共舞第四百六十二章 神射對決第二百四十章 升堂議事第七百六十七章 危機解除第七十八章 大戰將起第八百九十六章 死前回憶第二百九十六章 何進論策第五百九十八章 相認大勢第一百八十章 董卓吃糞第七百三十九章 宮名之議第一百三十三章 梟雄臣服第四百四十七章 盟軍潰敗第一百八十章 董卓吃糞第一百四十四章 商業改革第二百九十六章 兵臨城下第五百八十八章 關下笑談第五十三章 田豐效力第三百三十一章 水泥出世第六百四十七章 敗局已定第八百六十七章 攜財密逃第三百三十七章 偷襲又敗第四百一十六章 稱帝之爭第八十七章 戰後商議第七百四十八章 重大突破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防之策第三百一十五章 劉虞之子第三百零五章 流民利益第二百六十三章 撤軍回國第八百七十三章 羅馬使團第六百五十二章 安息饋贈第三百四十七章 接踵而至第二百四十二章 海外諸國第八百五十九章 氣憤填膺第二百二十八章 皇后有請第三十四章 長社首戰第五百四十一章 三路並進第三十章 盧植蒙冤第一百七十三章 錦衣草創第一百八十四章 反戈一擊第六百六十四章 瘟疫之計第一百一十八章 反目成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