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五章 實兵演習

劉範本想走到士兵中間,與他們一同進食。但田豐勸阻了他,說如果劉範去的話,那麼靠近他的士兵就都不敢好好休息了。劉範只好作罷,與謀士們也一同掏出牛肉乾、饢和水來吃。

待一個時辰過後,劉範命令吹響號角,命令十二衛將士立即起來備戰。三十二萬士兵迅速起來,毫無怨言。而後,劉範下令進行攻城戰實兵對抗。剛剛進行的只是野戰實兵對抗,對於涼軍來說,攻城戰也十分重要。

在臨洮城以西的草原上,早已矗立起兩座空城來。兩座城池均是工部聯合將作監建造的,一座城仿造的是陳倉城,一座仿造的是雒陽城。城池內也有民居,但沒有百姓居住,這兩座空城專門用於實兵演習。

劉範的計劃是,讓步兵衛四個衛來輪番守城,讓騎兵衛八個衛來輪番攻城。城守住了,就是守城方勝出;反之則是攻城方勝出。一個步兵衛守城,而由兩個騎兵衛來攻城;四個步兵衛和八個騎兵衛分別錯開,輪番攻守兩座城。劉範讓各衛將軍抽籤,來定下順序。

而後,比野戰更加兇險的攻城戰實兵演習開始了。首先抽到防守“陳倉城”的是揚武衛,將軍爲文聘,而攻拔“陳倉城”的則是飛騎衛和威騎衛,將軍爲張郃和閻行。

文聘極其善守,他將揚武衛的五個營分成五個波次。每當一個營守城時長達到半個時辰,便下來休息,再換上另一個營負責守城。而除此之外的另三個營,就負責一些運送傷員、運輸箭矢等雜活。而且四個城門均勻分佈守兵,視情況再調派守兵回防。

張郃與閻行商議後,決定採取正面強攻、背面突襲的方法。抽調兩個衛六萬士兵中的五萬五千士兵,用於輪番強攻“陳倉城”東門,用強大的攻擊勢頭逼迫文聘將主要守城兵力放在東門上,而後剩餘的五千士兵則繞到與東門相反方向的西門進行偷襲。

兩個騎兵衛紛紛下了戰馬來,操持起雲梯車、井闌車、攻城錘、野驢投石機等攻城器械,幹起步兵的活,開始強攻“陳倉城”東門。野驢投石機,就是飛騎衛和威騎衛從羅馬帝國那裡繳獲回來的利器,這也是野驢投石機首次應用在大型實兵演習上。當然,演習終究是演習,所以野驢投石機投出的並不是真的石塊,而是用厚厚的紙包裹着豆子做成的。打在披掛堅固的明光鎧的守城士兵身上,並不會造成創傷。被野驢投石機投出的“石頭”擊中的士兵,自然也要自覺地“陣亡”,退出戰場。

一開始,揚武衛負責第一波次守城的第一營,確實被飛騎衛和威騎衛的強攻給打蒙了。飛騎衛和威騎衛發射出的“箭矢”“石塊”鋪天蓋地,打得城頭上的揚武衛第一營擡不起頭,立即有衆多士兵自覺地“陣亡”退場。在壓制了守城方後,張郃和閻行暫停了“矢石交加”,指揮兩衛士兵推着一百多臺井闌車、攻城錘、雲梯車,開始攻城。

這時便揚武衛第一營的士兵展開“矢石交加”的防守,他們向攻城方的飛騎衛和威騎衛齊射箭矢,向搭上城頭的雲梯車拋擲石塊。箭矢都是去掉箭頭了的,頂端有蘸了硃砂的棉包,一旦射中敵方,就會給敵方身上點上一個紅點。演習中對“石塊”的規定是,一個“石塊”砸到一名士兵,該士兵便失去戰鬥力;八個“石塊”擊中同一輛雲梯車的底端,便算該輛雲梯車被砸毀。

在揚武衛第一營的打擊下,攻城方飛騎衛和威騎衛當即有十多具攻城器械報廢,包括雲梯車和井闌車在內。但憑藉着數量優勢,攻城方還是很快貼近城牆,兩衛士兵攀爬上雲梯車和井闌車,藉助雲梯車和井闌車的高度,開始上到城牆。形勢對揚武衛第一營來說,十分危急。

文聘見狀,也沒有絲毫着急。雖然第一營的中郎將並非他訓練出來的,而是兵部提拔來的,但文聘依舊相信第一營的中郎將完全清楚該怎麼守城。果不其然,第一營的中郎將沉着冷靜地調來衆多“火油”,也就是石油。當然這“火油”也並不是真的火油,而是拿摻了靛藍的清水冒充的。演習規定,只要三罐“火油”砸中了任何一具攻城器械,讓該器械染上了靛藍的顏色,此時再射出一隻“火箭”,便算該具器械報廢。如果攻城器械蒙上了牛皮,就很難燃燒起來,而且燃燒速度沒有燃燒木質那麼快。所以對付蒙上牛皮的攻城器械,要砸中十罐“火油”,射中三支“火箭”,纔算摧毀該具器械,器械裡面、上面的周圍的士兵,也將被大火“燒死燒傷”,自覺地離開戰場。

第一營中郎將一聲令下,守城士兵有序地將“火油”罐精確地砸到兩衛的攻城器械上,頓時有衆多雲梯車和井闌車染上靛藍色,唯一一具撞擊城門的攻城錘,也失去了戰鬥力。龐德連忙派遣另外兩曲士兵,推着另一副攻城錘前去替換。

“火油”罐很快也用完了,但也迫使兩衛數十具雲梯車和井闌車被“燒燬”。但兩衛仍然有四十多具雲梯車和井闌車未被“擊毀”,衆多士兵開始從上面跳到城牆上,與揚武衛第一營的士兵展開殊死爭奪。戰況陷入焦灼之中,不時有雙方士兵被推下高高的城牆。不過也不用擔心,在營造“陳倉城”時,工部和將作監就考慮到了這一點,在城牆兩邊都挖了壕溝,裡面有深度合適的水,士兵掉進水裡不會受半點傷。

衆多的兩衛士兵源源不斷地從雲梯車和井闌車上跳到城牆上來,始終對揚武衛第一營士兵形成數量優勢。經過一段時間的激烈拼殺,兩衛很快就佔據了很長一段城牆。文聘見狀不好,命令待命的第二營提前換防,替代傷亡慘重的第一營來固守城牆。

第三百六十四章 李肅來使第一百四十五章 工業改革第一百八十六章 陷陣之威第一百六十五章 情報機構第七百四十章 宮名大明第五百三十三章 郭嘉破局第三百章 主僕合謀第七十三章 單于聖裁第四百二十章 三軍用命第七百三十九章 宮名之議第六百三十九章 戰法之爭第三百三十二章 嘔心瀝血第四百九十三章 坑殺降兵第一百六十三章 賈龍崛起第三百七十五章 連環三計第八百六十七章 攜財密逃第五百二十一章 人間地獄第三百四十八章 繼續忽悠第七十四章 四員名將第一百七十三章 錦衣草創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下戰略第六百二十四章 皇后之謀第六百八十五章 無藥可救第四百五十二章 圍魏救趙第三百六十一章 西遷之爭第二百五十七章 互下戰書第一百二十一章 半信半疑第二百七十三章 撤軍回鄉第五百二十三章 火中灰燼第二百三十三章 離京返家第三十一章 董卓刁難第八百一十四章 不情之請第二百三十八章 家的溫馨第八百六十九章 班師回國第五百二十一章 人間地獄第七百零三章 四番敬酒第六百五十八章 公主成擒第一百零九章 馬氏子弟第四百三十六章 勢不可擋第一百五十四章 甄堯獻女第三百七十九章 田豐論勢第七百五十五章 圖窮匕見第二百五十一章 出征西域第一百五十九章 擴軍十萬第六百三十九章 戰法之爭第九十五章 君臣之間第四百七十三章 離間計成第三百零四章 談判要點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下戰略第八百六十三章 大舉徵召第一百九十四章 亂世初現第六百九十章 翁婿相見第六百七十二章 木鹿之克第八百五十八章 圍魏救趙第三百零七章 人質交接第七百五十三章 爲人父母第六百四十八章 闖陣擒將第五百八十一章 誅殺宦官第四百零三章 新任長史第四百五十八章 挽回威信第三百一十一章 意見相左第四百九十四章 殺神之名第六百四十九章 突圍妙計第五百五十三章 南鄭之戰第四百五十三章 陣前動員第四百一十七章 稱以涼王第二百五百五十六章 狼狽爲奸第八百八十二章 聞風而動第一百一十五章 陷入絕境第二百九十六章 何進論策第七百五十九章 最壞打算第二百六十四章 施恩樓蘭第三百四十章 痛罵奸賊第五百四十六章 突遭伏擊第四百二十四章 蓋勳之意第八十四章 鎮北軍首戰第一百零九章 馬氏子弟第二百八十七章 出師東征第六百三十一章 互放狠話第六百九十九章 萬衆迎接第三百七十八章 陰謀敗露第三百二十八章 推行屯田第六百五十章 強攻大營第三百零五章 流民利益第八百三十四章 攻營對策第三百一十二章 天下大同第八百七十二章 移風易俗第三十九章 梟雄本性第六百七十四章 虛張聲勢第三百八十三章 曹操之思第七百六十六章 頂級神射第九十七章 父子夜謀第二百五十章 烏孫昆彌第二百八十五章 衆說紛紜第五百六十八章 留之一命第八百八十六章 縝密設謀第七百八十七章 願賭服輸第五百六十章 兵臨洛陽第七百八十四章 兒女情長第四百二十八章 作說客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