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漢中張魯

陽平關下,柵欄林立,固若金湯。

城池的箭門樓上,張魯盤着腿,拿着書簡,撫摸着鬍鬚靜看《道德經》,頗有臨危不懼之色。

然此時,陽平關下設立的十餘處寨柵已經被趙雲打的殘破不堪!

整整十餘日,趙雲對陽平關的攻打可謂傾盡全力,投石,箭雨不計其數的向着陽平關上和寨柵狂轟濫炸,多處寨柵被打的搖搖晃晃,滿面瘡痍。

怎奈陽平關確實是天險之地,寨柵雖然受創,但關口卻是穩如泰山,毫不動搖。

生活在漢朝西南的人都知道,入蜀有三難。

即:陽平難、江關難、白水難。

三難之中,漢中最險莫如陽平關。

陽平關乃是漢中的西門戶,進利於攻,退可以守。北通秦隴,西控川蜀,南臨漢江和巴山,後依景山,與漢江南北的定軍山、天蕩山互爲犄角之勢。同時也是巴蜀通往關中的前沿陣地,地理位置險要自不必說,且前聳定軍、卓筆,右踞白馬、金牛,左拱雲霧、百丈,漢、黑、燼諸水襟帶包絡於其間,極天下之至險。

這也是趙雲兇狠攻打關隘,打的關外寨柵損毀,但張魯本人卻高居關內,絲毫不爲關外的兵勢所動的緣故。

他甚至還有心情每日觀書下棋,好像此番從南鄭來陽平關不是打仗,而是公費旅遊。

在英雄輩出的漢末,張魯算不上亂世巨梟,但不得不說,此人確實有幾分本事。

當年,他初從劉焉爲督義司馬。領兵進攻漢中。劉焉死後,張魯自立並以“五斗米教”教化民衆,朝廷無力征伐張魯,便任命他爲鎮民中郎將。

張魯此人,不論在政治上,軍事上都不算出彩。可唯獨在思想上卻有他獨特的地位,千百年後,他被尊爲道教的始祖之一,大受香火。這全都得益於他的“五斗米教”。

這‘五斗米教’又名天師道,創始人是張魯的爺爺張陵,又名張道陵。據說是留侯張良的九世孫,生於吳郡天目山。永和六年造作道書二十四篇。自稱‘太清玄元’,奉其道者,須納五斗米。張陵以符水、咒法爲人治病,並授民以鹹井水熬鹽之法,百姓得其益,乃奉爲天師。弟子戶達數萬衆。他設立祭酒,分領其戶,宰守。還定立條制。讓弟子輪流出米絹、器物、樵薪等。

五斗米教不施刑罰,‘以善道治人’。使有疾病者書記生身以來所犯之罪,手書投水中,與神明共盟,不得復犯罪,以生死爲約。

這五斗米教傳到張魯的手中,被他用以教義佈施與民,輔之以政治目地,使的也算是得心應手,讓百姓歸心,令人歎服。

別的不說,最典型的就是張魯創立的‘義舍’,來往行人在那裡吃飯可以不要錢!試問在這個紛亂的世間,哪個諸侯的治下能夠做到?

別人不說,至少袁尚肯定是不幹的。

此時的張魯端着左手端着書簡,右手捧着熱盞,盤膝坐在箭門樓中,頗有些指點江山的宗師氣度。

“系師!”

箭樓之外,一名“鬼卒”匆匆忙忙的進了箭樓。

張魯這個人出身道家,崇信老子的無爲也就算了,可他卻畫蛇添足的非把道教那一套也搬到了漢中軍中,他手下的士卒不叫士卒,叫“鬼卒”,他手下統領一定數量鬼卒的人不叫校尉,叫“祭酒”,他手下能征慣戰的猛士不叫“都尉”,叫“大祭酒”,他手下能夠指揮三軍的統帥不叫“將軍”,叫“鬼頭大祭酒”。

而對於張魯本人,他不讓手下叫他“主公”,而是叫他“系師”。

誰不叫他跟誰急。

漢中軍隊,從“系師”到“祭酒”再到“鬼族”,沒一路正經貨色,整得跟裝神弄鬼的邪教團夥似的,而張魯本人,則活脫是個邪教頭子。

“無量天尊,慌什麼,天還能塌下來?有事就說。”張魯很鄭靜,慈眉善目的看着那鬼卒道。

“系師,大喜事啊,趙雲的兵馬,退了!”鬼卒興奮的言道。

“哦?”張魯聞言不由得一奇:“你此言當真?”

鬼卒一個勁的點頭道:“門徒怎敢瞞騙系師,這事千真萬確!”

“無量天尊,趙雲的兵鋒正盛,雖然還不曾撼動陽平關,但城外的寨柵已是被他攻的殘破不堪,如何輕易會退了?…………速召吾弟鬼頭大祭酒來!”

張魯口中所說的鬼頭大祭酒不是別人,正是他的胞弟張衛,總督漢中諸路與陽平關的兵馬。

少時,張衛被人請至箭樓,一見張魯,直接開口:“大哥,找我來幹什麼……”

“嗯哼~!”

張魯重重的咳嗽了一聲,擡頭不滿的瞪視着張衛。

“無量天尊……本天師跟你說多少次了,在軍中別叫本天師大哥,要叫系師!跟你說了幾百遍你還記不住,你長得是豬腦子啊……咳咳,無量天尊,本天師又動肝火了。”

張魯將乍然而起的一絲怒火壓下,揮手讓張衛坐下,道:“鬼頭大祭酒,有鬼探回報,趙雲的兵馬已經撤離了陽平關,走斜谷道回往關中,依你之見,此事如何?”

張衛想了想,拱手道:“大……系師,依我之見,趙雲撤兵乃是在情理之中,陽平關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屬漢中天險之最!趙雲來攻之前,定然不曉得此地會如此險惡,遷延日久他久攻不下,必然是糧草不敷,難以久持,與其這麼僵持下去徒勞無功,倒不如撤軍回師再做定奪。”

張魯聞言,面露喜色,雙掌合十高興道:“無量天尊,趙雲這匹夫撤走,漢中無憂矣,想當初他領兵前來時。還着實是把本天師嚇得栽一跟頭,這狗日的趙屠夫……哎呀~~,無量天尊,罵人不對,本天師怎麼又動肝火了。”

張衛起身道:“系師,趙雲連番攻城。士氣衰弱,如今撤走,正是追趕他的良機!末將請領楊任,楊昂兩位將軍……咳咳,是兩位大祭酒,去追趕趙雲。已成全功!”

“無量天尊……你此言正合‘園地裡挖白菜——斬草除根!’此舉正是吾輩典範,鬼頭大祭酒速去。勿要拖延,千萬不要放過趙雲那虎崽子……哎呀呀,又動肝火了。”

“諾!”

趙雲當先攻打漢中的時候,閻行的兵馬尚還未到,待兵馬行至渭水之時,已經得到了趙雲久攻陽平關不下。率兵出斜谷道的消息。

閻行大驚失色,沒想通趙雲爲何在陽平關一觸即退。

來不及想通個鐘究竟,他急忙領兵馬不停蹄的前去增援。

然而就在關中雍涼之地風起雲涌的時候。益州那裡也發生了變故。

就在趙雲出兵的前一段時間,張鬆在荊州得了劉備的厚待,感其乃是英明之主,隨即獻上了西蜀地形圖,表示願忠誠於劉備。

回到成都之後,張鬆即向劉璋諫言,言劉備顧念同宗之情願意入蜀相助他對抗張魯。

劉璋大喜過望,便不顧手下衆臣反對,派遣法正迎接劉備入蜀。

劉備此番入蜀,是副軍師龐統前往西川,留下正軍師諸葛亮在荊州總攬大局。

這樣的分配是有極具有政治目地性的。

鳳雛龐統,號稱‘南州士之冠冕’,其人才華橫溢,劉備對其雖不如對諸葛亮那麼喜歡,卻不能不重用。而龐統自打投靠劉備之後,由於種種原因一直沒有發揮真正的才幹,所以立功心切,希望能有一個展現他才華的舞臺。

這個舞臺,就是西川。

龐統與孔明,二人並世稱雄,孔明自打投靠劉備之後累見奇功,威望日盛,龐統嘴上不說,心裡老不樂意,他不希望久在孔明之下,而對劉備個人來說,也希望能有個人能立下大功,壓孔明一壓,這纔是爲君的馭人之道。

與龐統情況相類似的,還有蒯越,黃忠,魏延,李嚴,文聘,張允,王粲,劉磐等荊楚舊臣。

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孔明行事穩重謹慎,只有讓他留守荊州,才能震懾住荊州各族世家,何況劉備還留下了關羽,張飛,陳到三員大將助他掌握兵,萬無一失。

也只有這樣,荊州舊部諸人,在劉備身邊,行動舉措,也纔會安穩,若以龐統留守,那荊襄之地,劉備又如何放心?

安排好後,劉備放心大膽的進入了益州地,與劉璋會與涪水,並領兵北上前往葭萌關防守。

但是張魯此刻卻並沒有南下,因爲趙雲的軍事行動迫使張魯改變了動向,於是劉備開始屯兵益州北方,網絡人心,收買百姓,鞏固自己在益州的聲望。

諸葛亮替劉備留守荊州,他人雖然不在蜀地,但卻時時刻刻在觀望着川中動態。

在得知趙雲準備出兵漢中之後,諸葛亮立刻就猜測到了袁尚的戰略意圖!

袁尚取漢中是假,要以漢中爲跳板,侵略蜀中是真。

袁尚若是現在就攻下了漢中,則主公謀奪益州之事必敗無疑!

於是乎,諸葛亮終於開始行動,和徐庶,郭嘉一樣,他將目標鎖定在了關中。

而在他眼中,首要的目標人物,和郭嘉和徐庶一樣,也是昔日韓遂手下的叛將閻行。

但諸葛亮的行事作風,與郭嘉和徐庶,大有不同。

郭嘉手下的楊阜,是糾結了一批在雍涼的心向曹魏之士暗中潛伏,並以言語試探,意圖策動閻行內亂;

徐庶則是以天子名義,東西合縱,聯絡五路兵馬,進軍關中,並加以天子招數,以此來逼迫閻行歸順。

二人的計策雖然都不俗,但方式未免偏頗,雖令閻行左右搖擺,卻還不至於真的狠下心來做出背叛之事。

因爲閻行不比常人,他不但本領高強,且城府極深,他心中雖有野心,但等閒之法根本不可能讓他下定決心反了袁尚。

可是,諸葛亮要麼不出手,一旦出手,其所下之猛藥比之徐庶和郭嘉不知強上多少!

要逼閻行造反,當今天下,只有孔明一人能夠做到。

…………

第619章 對陣魏延(四)第141章 除 妖第329章 意外的人第136章 追趕袁譚第631章 傳檄洛陽第552章 無路可走第397章 猛將互毆第332章 戰線拉長第342章 稀裡糊塗第585章 設局布食第299章 荊州之動第584章 忠心漢室第144章 童子奇葩第151章 書 信第588章 北面來風第129章 十面埋伏第212章 東奔西跑第742章 南蠻進軍第544章 借勢打勢第417章 班底之人第20章 圍攻許都第506章 魔高一丈第241章 轉眼遼東第711章 全面進擊第447章 火燒囤糧第324章 袁尚行動第495章 兵諫洛陽第461章 子午谷奇謀第189章 暗潮澎涌第711章 全面進擊第579章 毒士前來第54章 各有分工第487章 各獻一計第376章 司馬離間第687章 幾多故友第70章 高覽收租第233章 放 羊第78章 毒 計第31章 冒牌縣宰第56章 啞女的歸宿第309章 羣雄割據第727章 吳軍破陣(下)第440章 神將趙雲第289章 袁曹惡戰第62章 約定第547章 徐州平定(二)第507章 設計投靠第63章 冰山一角第250章 五行大陣第326章 東 徵第375章 晴天霹靂第61章 葉原之戰(二)第474章 終成眷屬第740章 反無間道第331章 攻陷洛陽第51章 深深的疑問第168章 說降張白騎第134章 病 危第726章 吳軍破陣(上)第28章 南頓縣宰第54章 各有分工第522章 放棄彭城第66章 軍心怯矣第131章 峰迴路轉第178章 互殺第737章 滾滾長江第746章 上逼下反第162章 開刀取疾第124章 誰人爲嗣?第488章 毒瘤之毒第490章 詐降之計第453章 迷途老驥第168章 說降張白騎第348章 救星第747章 成都平定第22章 圍城阻信使第119章 懿第510章 童淵請求第33章 狼之女第53章 猛將第443章 決意謀反第521章 徐州戰始第356章 袁茹袁怡一天假第54章 各有分工第220章 夏 子第203章 連環計(三)第324章 袁尚行動第384章 多種波瀾第399章 不回長安第334章 節節而勝第14章 援軍第245章 擒賊擒王第608章 袁尚抵達第534章 陳登仕袁第213章 婚 禮第487章 各獻一計第289章 袁曹惡戰第523章 敗撤下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