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哭功纏司馬,殺氣逼孔明

劉備一聽,忙拜倒在地道:“先生之才,堪比姜尚,還請先生相助。”

司馬徽忙攙扶道:“老夫已是老朽矣,早熄了出仕之心,只願終老於山林之下,不想再沾染俗世之事。”

劉備跪地不起,放聲哭道:“備半生蹉跎,顛沛流離,所求者,上安漢室,下保萬民,然智術淺短,夙願難遂。今日得見先生,如久旱之見甘霖,還請先生不棄!”

司馬徽道:“皇叔之志,老朽深受感動,奈何賤軀已老,不堪驅使矣,還請皇叔體涼。”

劉備繼續哭道:“先生弟子之中,必有賢者,還請先生憐我一片苦心,爲我舉薦賢才。”

這鼻涕蟲實在是太難纏了!

司馬徽招架不住劉備的哭功,只好嘆了口氣道:

“皇叔你就別哭了啊,我算服了你了,從沒見過這麼會哭的……皇叔,我這就給皇叔介紹幾個弟子,至於他們是否願意投效皇叔,再看你們的緣份吧。”

劉備這才起身,用衣袖抹了抹鼻涕眼淚,恭敬地作了個揖道:“還請先生指點。”

司馬徽道:“吾有弟子數人,才具皆上上之選。最佳者莫過於“臥龍”和“鳳雛“,此二人皆有管仲,樂毅之才,得一可安天下。

劉備連忙問道:“二人今在何方,還請先生引見。”

司馬徽搖了搖頭道:“當今天下,不唯主擇士,士亦擇主。我只能告訴你“臥龍”叫諸葛亮字孔明,“鳳雛”叫龐統字士元。至於他們是否願意爲將軍效力,就要看你們的緣份了。”

說罷,司馬徽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道:“好茶,好茶,真是好茶啊。”

劉備見司馬徽端茶送客,只好告辭回到驛站,輾轉反側,至深夜方眠。

第二天早上醒來,但覺寒氣甚重,推開窗戶,看天地一遍雪白,銀裝素裹,方知昨夜下了場大雪。

想起昨天司馬徽之言,劉備不敢怠慢,披了件皮裘,帶上太史慈和鮮于銀,便出城往三十里外的襄陽書院而去。

劉備踏着瑞雪,迎着北風,走了十幾裡,但見前面一座小橋上,有一人正放聲高歌,劉備聽那歌聲,卻是:

“一夜北風寒,萬里彤雲厚。長空雪亂飄,改盡江山舊。仰面觀火虛,疑是玉龍鬥。紛紛鱗甲飛,頃刻遍宇宙。騎驢過小橋,獨嘆梅花瘦!”

劉備策馬近前,但見橋頭有一匹驢,驢旁站着一位二十歲左右的俊朗青年,此人長得身高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飄飄然有神仙之概,此時手持羽扇,正凝神沉思,一副世外高人的裝B模樣。

劉備上前施禮道:“方纔聽到先生高歌,浩浩然有金戈鐵馬之聲,一句“長空雪亂飄,盡改舊江山“,道盡當今破碎社稷!敢問先生大名。”

俊朗男子揮了揮羽扇,回答道:“在下複姓諸葛,單名一個亮字。我見將軍有英雄之姿,相貌奇特(手長,耳大),莫非是當今劉皇叔?這風雪交加之天,爲何急着趕路?”

劉備大喜道:“竟然是臥龍先生!在下正是劉備劉玄德,聞水鏡先生說孔明有經世之才,特冒雪前來相尋,還望先生不嫌我兵微將寡,前來助我。”

孔明盯着劉備看了一會兒,突然道:“將軍好大膽,竟敢圖謀荊州,不怕劉景升察覺,招來殺身之禍嗎?”

劉備聽得一楞,旁邊的太史慈和鮮于銀早抽出劍來,架在了諸葛亮的脖子上。

劉備連忙喝退太史慈和鮮于銀,對諸葛亮一輯道:“我的兩位將軍魯莽,還請先生見諒,只是剛纔先生所說“圖謀荊州“之事,須請先生釋疑。”

諸葛亮道:“劉皇叔心中所謀,我略知一二,既然不願坦誠相告,不如就此別過。”

劉備心中一動,便將諸葛亮請到背風處的一處草屋中,將衣帶詔之事告訴諸葛亮,又將天子任命劉備爲鎮南將軍兼荊州牧的密旨給諸葛亮觀看。

諸葛亮看了看手握劍柄的太史慈和鮮于銀,隱隱感覺到了一股殺氣!知道如若不從,殺身之禍就在跟前!連忙拜倒在地,高呼主公。

沒辦法啊,知道了這種秘密,要麼認主,要麼被殺,沒有第三種選擇了!

其實諸葛亮早有認劉備爲主之心,不然也不會道出劉備心中所想,讓劉備倒逼自己認主。

之所以這樣做,也是爲了試探一下劉備的胸襟和膽略。而劉備的應對,即體現了對諸葛亮的重視,也充分顯露了殺伐果斷的梟雄性格,讓諸葛亮非常滿意。

劉備大喜,扶起諸葛亮道:“先生乃吾之子房也,吾得先生,猶魚之得水也!”

諸葛亮再次拜倒道:“公孫瓚無謀,袁紹無斷,曹操、王嵩雖強,然曹操狡詐多疑,兇暴好殺,非明主也;而王嵩太過重賤民而輕士族,必成禍患。

亮遍觀天下,唯主公乃天命所歸之人也。吾欲投主公久矣,因算定主公今日必然到此,特意在此相候爾。蒙主公不棄,願爲主公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直到此時,劉備才知道剛纔諸葛亮是故意相試,其實一切早在諸葛亮預料之中,心裡深服諸葛亮之才。

劉備連忙再次扶起孔明道:“先生之智,我已服矣,從此便在我軍中任軍師將軍一職,既是軍師也是將軍。”

說罷,劉備又將佩劍解下,交給諸葛亮道:“先生可拿我的佩劍,代我號令三軍,有不服者,皆斬之!”

諸葛亮見劉備如此信任,激動得熱淚盈眶,再三拜謝。

諸葛亮使勁扇了幾下扇子道:“我需要隨時保持冷靜,習慣了,一直改不了。有扇子在手,精神才更集中,正所謂一扇在手,妙計吾有!”

第173章 偏師襲徐州,惜敗留縣城第286章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第239章 董玄送密旨,梟雄好演技第422章 淚奔的天空第299章 張鬆獻密圖,子龍戰險關第210章 視傳國玉璽,若破石瓦缶第79章?英雄拔劍起,蒼生十年劫第394章 甘寧悍如鬼,回府遇喪事第338章 善弈者謀局,不善者謀子第233章 世子封南鄭,禍水潑漢中第303章 摔死六千人,衝破江油城第14章?宦官有忠奸,都是殘疾人第288章 王嵩救袁氏,可惜稍來遲第137章 妙計轉乾坤,何須是名士第104章 夜襲反夜襲,降將說降將第111章 才戰長江底,復向臨淮行第8章? 代郡陷重圍,王嵩初領軍第409章 三千字道歉第449章 蛙跳戰術奪潁川第212章 烏桓得發展,王嵩欲伐之第364章 挖坑福祿城第3章 拒絕歸宗族,欲行萬里路第447章 孔明寒心求致仕第145章 阿瞞猶認錯,溫侯悔嫁女第49章 王嵩聯騫曼,決戰殺魁頭第135章 水師破襲戰,攻守始易勢第463章 丟了女兒又折兵第67章?諸侯的盛宴,與忠義無關第442章 三個年號第195章 樹倒猢猻散,衆叛而親離第136章 袁尚欲爭功,跳入深坑中第387章 養敵爲殲敵,戰場亦墳場第17章?校場會羣雄,收容許仲康第147章 曹操殺王垕,絕非爲“人妻”第353章 水師大豪賭,黃金二萬兩第213章 兒女多且能,應懷蕭牆憂第395章 不死不能給的第246章 得勢多人捧,失勢衆人踩第33章 狡猾的靈帝,哭窮的王嵩第259章 你用暴雨夜,我用豔陽天第224章高順進五原,蹋頓謀劫糧第24章 天下亂將起,陰館遇張遼第282章 袁紹中毒箭,禍起蕭牆間第460章 曹彰來報仇第374章 獻貢於君王,君王宜笑納第58章 洛陽暴風惡,幷州聚雨急第292章 城門護靈柩,好戲始上演第450章 被圍平輿若等閒第101章 謀人先謀己,貪生且怕死第29章 草莽有英雄,武器是糞叉第300章 關前戰雷銅,周泰欲爭功第385章王嵩越折騰,曹操越高興第291章 寶劍贈英雄,虎將暗嗟嘆第232章 保帥須棄卒,無視道與義第75章 楊弘獻三計,袁術***第294章 貌合而神離,又遇無間道第403章 北攻黎陽,東出壺關第383章 龐統被捉了,劉備要哭了第133章 龍皆有逆鱗,忌言雜與胖第359章 逼魏延出戰第207章 羌女猛如虎,減員三千五第358章 江上敘風月,郭嘉見孔明第197章 國之慾興也,當視民如傷第389章 巧襲蠻兵營,順手抓熊孩第216章 山中會義士,獵場待寇仇第155章 夜釣渭河水,敵將上鉤來第256章 老套的故事,快樂地療傷第78章?武裝黑山軍,暗助公孫瓚第288章 王嵩救袁氏,可惜稍來遲第89章 屠刀血不幹,汴泗水斷流第483章 王嵩威逼開國功臣(終章)第59章 太原招賢館,引來一巨漢第423章 奪帥,曹操死了?第75章 楊弘獻三計,袁術***第73章?長安救王允,摟草打兔子第378章 王嵩入蜀急,羣醜心中慌第327章 瞞天過海計,圍魏救趙計第319章 會戰臨江城第143章 兵馬尚未動,糧草須先行第205章 煽情演講臺,抓兔玉米地第18章? 賜字王高山,官封雁門郡第378章 王嵩入蜀急,羣醜心中慌第407章 唐魏諜中諜第362章 反骨仔祖宗,照用又何妨第124章 聯盟伐王嵩,平地起波瀾第154章 驕兵未必敗,驕兵亦可勝第466章 雖遠必誅第195章 樹倒猢猻散,衆叛而親離第127章 曹性迎趙雲,神箭驚敵膽第189章 龐德遁山林,桀驁馬孟起第317章 孟達逼劉璋第208章 謀貿易之戰,收陳宮臧霸第200章 嗚呼哀哉兮,憐抗胡英雄第17章?校場會羣雄,收容許仲康第135章 水師破襲戰,攻守始易勢第285章 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第427章 廁所傳暗信第109章 妙策論三安,偕美賽神仙第325章 劉備真撤退,諸葛假夜襲第285章 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