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詔討東郡出汝南(下)

多謝muatu5、小腳兒、醉櫻桃、雲頂賞月、littlebear、wtmlp、縱橫v5、午夜黃瓜、qsmy、問題不大、符澤、xcz119、龍愛婷婷等等諸位的月票、捧場、紅包。

多謝入夢三分的封神大紅包,唉,這麼給力,壓力重重,想偷懶也不行了啊,明天接着兩更。

——

兩漢在繼承前秦的馳道之餘,數百年間亦多次修建道路,官道建設得很好,從平輿出來,沿官道前行,有兩條路可以到陳國,一條是偏向東北方向,至南頓,然後入陳國境,一條是直向北行,到汝陽,然後入陳國境。這兩條路,東北方向的直指陳國腹地,而汝陽方向的則是通往陳國西部。

陳王劉寵善弩能戰,名震內外,陳國人不敢生亂,外郡黃巾只本郡還忙不過來,暫也無暇入其境,所以陳國境內沒有黃巾軍活動,不需要“王師”平定,故此,爲了節省路途上的時間,皇甫嵩選擇了向北直行。日行五十里,出平輿,第二天傍晚時分就到了汝陽。

爲不打擾縣中百姓,皇甫嵩沒有進城,在城外紮營歇息。

荀貞下馬道邊,遙望汝陽縣城,不覺想起了周恂,召來陳到,問道:“今晚我軍要在這裡歇息一夜,叔至,你要不要去見見周恂?”

陳到想也不想,馬上搖頭,說道:“荀君,你命我接替許君之任,任我爲破敵曲長之時,對我說:‘爲將者不可輕離兵卒,當與士卒同甘共苦,方能得部衆效命’。今是戰時,又在軍中,我曲中的兵卒都在紮營安寨,我怎能因私廢公,擅離營中卻去汝陽見周君呢?”

聽了他的這個回答,荀貞很是欣慰,心道:“叔至是一個穩重的人。”

他和陳到相識的時間不長,嚴格說起來還不到一個月,可是朝夕相處,對陳到也算較爲了解了。陳到這個人武勇謹重,戰場上勇猛不惜命,戰場外謹慎厚重。荀貞經過這段時間的觀察,覺得此人可堪大任,能夠大用。聽了陳到的這話,他說道:“好,既然如此,那就等下次有機會再去見見你的這位‘故舊’吧。”陳到應命告辭,回本部指揮兵卒紮營。

望着他離去,荀貞犯疑,不覺又想起了之前的一個疑惑,心道:“陳到這個名字,我好像的確是聽過,可卻怎麼想不起來此人是誰之部將,又有過什麼事蹟呢?”既然聽過陳到之名,那麼陳到就不應是個無名之輩,而他又是這樣一個勇猛敢戰,並且謹慎厚重之人,想來在本來的歷史中應也是有過一番成就,料來該是身居高位的,卻爲何偏偏就想不起來他的事蹟?

“想不起來也沒關係,不管此人在原本的歷史中是在誰的麾下,反正現在是歸於我了。”

紮營是個講究活兒,是很有學問的,不是隨隨便便一個人就能指揮部衆紮營,如果沒有學過,扎出來的營地最多就像是西華一戰時,劉闢、吳霸在城外扎的那個營,徒得其形而無其實。陳到沒有學過兵法,不會紮營,荀貞現在沒有時間教他,因此把李博派了過去,幫助他,讓他一邊實踐,一邊學習。典韋那邊也是同樣如此,不過是換了宣康去幫忙。

李博、宣康跟着荀貞多年了,平時沒少聽荀貞講兵事,又跟着荀貞打了幾場仗,對紮營還是比較熟悉的。要說起來,李、宣跟着荀貞的日子不算短了,荀貞卻一直沒有把他們放出去,給他們指揮一曲、一屯的機會,一則是因爲他帳下文吏不多,離不開他倆,二則是因爲宣康還好,年輕力壯,也會些騎射技擊,而李博卻是個完完全全的儒生,幹不成臨陣衝敵這種事。

荀貞又遠望了會兒平輿縣城,暮色漸深,縣城黝黑,慢慢沉沒入暮色之中,漸漸看不清楚了。一隊人馬從遠處皇甫嵩的中軍裡出來,踏着暮色向縣中行去。這隊人馬是平輿的縣令、縣吏和縣中的父老,專門過來拜謁皇甫嵩的。這會兒大概是見完了,因此歸城而去。

荀貞轉望本部,各營都在安營紮寨。他對荀攸、戲志才說道:“公達、志才,去各營看看吧。”

兩人應諾。

wωw ¤ttkan ¤℃o

自上次見過許劭後,戲志才這些天變得有點沉默寡言,時不時會眺望天空,荀貞有次發現,他遠眺藍天的眼中分明閃爍着一種堅定的光芒,也許是因爲受了刺激故此做出了什麼決定吧。荀貞和戲志才名爲主臣,實爲好友,正如戲志才瞭解他一樣,他也非常瞭解戲志才,不問也能猜得出來戲志才做出了什麼決定,不外乎“有朝一日我必要名揚天下,使天下英雄知我陽翟戲忠”,只是朋友之間,有些事卻也是隻能看透,不能看破的,所以他明知而不問。

不過戲志才既然立下了這樣的大志,那麼作爲朋友、作爲主君,他當然要助其實現。

“只不過,志才本就是名傳後世的一個奇才,即使沒有我幫,他也能實現他的大志。”

……

荀貞、荀攸、戲志才巡視各營,到了何儀營中,何儀迎接出外。

荀貞下馬,把他扶起,笑道:“你忙你的,還出來作甚?不用這些虛禮。”

戲志才這些天變得沉默寡言,何儀這些天則變得越發謹小慎微。不必說,這自是皇甫嵩、朱儁對他那一番敲打帶來的功效了。他年齡比荀貞大得多,但面對荀貞卻陪笑說道:“司馬巡營,小人自當出迎。”荀貞哈哈一笑,把繮繩扔給原中卿,說道:“走,去你營裡看看。”

對何儀這種本爲一方渠帥、現今屈身人下的降將,要籠絡,但也不能太慣着。“唯小人與女子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這句話同樣也可以用在何儀這樣的降將身上,太親近、太慣着了,沒準兒會使他小看自家,因而生出別樣心思,而若是離得太遠,總對他橫眉冷目,他卻又必會生怨,說不定哪一天就會捅你一刀。總之就是一個度,需要把握好。

何儀在前引導,荀貞等步入營內。

何儀部的兵卒正在搬石、挖土,規劃區域,豎立帳篷,見荀貞來到,紛紛放下手上的活計,伏拜地上。荀貞對何儀說道:“叫他們各忙各的,不必行禮。”何儀應諾,大聲說道:“司馬體恤爾等,叫爾等免禮,各忙各的去吧!”兵卒們謝恩起身,接着忙剛纔的活計。

荀貞一邊巡視,一邊與何儀說話,說道:“明天就要出汝南,入陳國了。陳國境內雖無大股賊兵,但小股的盜寇還是有的。等入陳國境後,你就爲我部先鋒吧。路上若是遇到盜寇,人若多,等我助你,人若少,你將之剿滅便是。”

何儀恭謹應諾。

荀貞瞧了他一眼,復又問道:“營中可有短缺?”

何儀恭聲答道:“凡有司馬撥下之物,李、宣二君都在第一時間派人叫小人去取,各項物資並無短缺。”原本是荀成在管荀貞部的輜重營,之前荀貞把荀成改任爲了虎士曲的曲長,這後勤輜重之任就由李博、宣康兩人兼任負責了。

荀貞點了點頭,說道:“這就好。”又問他道,“昨日離開平輿前,我叫你回家去和家眷族老告個別,你回去了麼?你的家眷宗族都還好麼?習慣他們的新家麼?”

何儀感激涕零地說道:“全是司馬的恩德,小人的家眷宗族現在都挺好。小人的老父說:新宅比小人的老宅還好,司馬與府君賜下的田地亦全都是膏腴美田。小人的老父令小人要珍惜機會,爲司馬效死,以謝司馬不殺之恩,並謝司馬給了小人戴罪立功的機會。”

荀貞帶着何儀到了平輿後,爲了能更好地控制他,以關心爲名,叫他把家人宗族全遷徙到了平輿,放到了趙謙的眼皮子底下。對此,何儀是沒什麼牴觸心理的,他是降將,受到這樣的對待本屬正常,荀貞要不這麼做,他反而會不安。何況荀貞對他家確實很好,給了他不少錢財,叫他給他的家人、族人置辦田宅,趙謙看在荀爽的面子上也幫了荀貞一把,把因爲戰亂而無主的田地撥了一些給何儀家。

荀貞“嗯”了聲,說道:“你家本地方大姓,清白家聲,日子過得好好的,你又非黃巾道信徒,何苦要去從賊呢?西華一戰,你也見識到王師的天威了,半月之間,八萬賊兵被一洗而空,爾等自詡勇猛知兵者諸輩,如彭脫、龔都、劉闢、吳霸盡皆授首,也是你走運,被我擒獲,我是個不好殺生的人,又幸得皇甫、朱兩位將軍開恩,你這才留下了一條性命。你要好好想想,不可再做出無父無君、叛逆生亂之事了,再要生亂,便是我想饒你,皇甫將軍也饒不了你!不但是你,你的父母妻子、宗族老小,恐怕也都會被治罪,輕則流,重則棄市。”

何儀恭謹應諾。

“不過話說回來,你今既洗心革面,痛改前非,那麼從賊之事以後也就不必再提了。自古戴罪立功而成大事者不在少數,你要以他們爲榜樣,只要乃心王室,盡忠國家,我不會虧待你的。想想,到那時,你印綬黑衣,高頭大馬,衣錦還鄉,汝父母該會有多麼的高興和驕傲呢?”

何儀應道:“是。”

巡完何儀營出來,荀貞問荀攸,說道:“怎樣?”

荀攸說道:“何儀營中的將士見到你後,大多惶恐恭謹,並無作僞之色,我沒有發現有帶怨恨之色的人。”

“何儀呢?”

“他的家人宗族都搬到了平輿,他現在的部衆裡又幾乎沒有他的舊部,你又以恩義籠絡他,以軍威震懾他,恩威並施,想來他應該不會生叛心了。”

荀貞頷首,說道:“如此,此營倒是可用了。”

巡完何儀營,又接着巡許仲、劉鄧營,再巡中軍。三營巡完,天色已黑。伙伕們做好了飯,各營兵卒燃起篝火,就着火光吃飯。飯畢,留下警戒的兵卒,其餘士卒入帳篷內休息。

荀貞卻還休息不得,和傅燮等被皇甫嵩召去中軍,商議即將到來的戰事。

陳國的戰事沒啥商量的,陳留郡的戰事也沒啥商量的,主要是商議去東郡後的作戰。

皇甫嵩早就派斥候去東郡打探了,人雖未到東郡,大軍雖尚未出汝南,但對東郡的情況已是非常瞭解。對皇甫嵩這一點,荀貞是虛心學習到了,兵法雲:“知己知彼,百戰不貽”,這個道理人人都懂,可要做到就難了。漢兵連戰連勝,接連平定兩郡,這要換個驕傲自大的將軍,十之**不會在尚未出發之前就派人去東郡打探敵情,而皇甫嵩卻這樣做了。早先在平定了潁川黃巾後,皇甫嵩就是未出潁川,便先遣人去汝南打探,這次又是。這份謹慎值得學習。

不過,雖瞭解了東郡的敵情,畢竟大軍尚未到,商議的內容沒辦法太細緻,只粗略定下,等出了東郡、入了陳留郡後就兵分兩路,一路由皇甫嵩自帶主力走中路去東郡,一路由荀貞帶領別部走東路去東郡。

荀貞只是個佐軍司馬,按理說沒有獨領一軍的資格,但先在汝南郡攻破西華後,皇甫嵩就令他獨爲一路,追擊何儀,現在又決定令他獨領一路,這是明顯的擡舉愛護,是給他立功的機會。獨領一路壓力雖大,可既體會到了皇甫嵩的用心,荀貞對此當然是沒有異議。

次日天亮,全軍拔營,前行四五里,出了汝南郡,入了陳國境內。

剛入陳國不遠,就見前方有一支人馬在路上停駐。

28 三軍兵至董營外 劉關馳挑敵將前89 從徵汝南(中)12 敬事297 陳國相襄軍第一(六)212 幽兵臨冀可謀兗7 置彀在此請君入229 卞騶黃巾待驅行35 大勝(下)168 滿營呼擁張益德(中)12 一檄引得泰山驚64 裨將軍新旅建組15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56 允誠書從濟北來60 不知諸卿欲從文從武?23 市中美人224 破敵潰阻驕兵計27 甲兵四千向神都(七)11 朋黨295 陳國相襄軍第一(四)185 星羅雄傑滿部中(上)183 商應拜奉州印綬30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5 當民兵預備役遇到野戰軍,後者華麗敗退了37 文遠突陷潁川營(下)41 荊州刺史武陵守 魯陽袁術望南陽36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七)19 惡奴75 許縣陳氏11 雪夜攻莊33 督郵一怒(下)123 呂布劍客意亦雄5 當民兵預備役遇到野戰軍,後者華麗敗退了48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九)5 風雪夜刺(下)11 督郵屬吏59 奮武意收黃巾用106 忠壯引來海內重 張紘迎願獻綿薄85 風捲雷動誅鄴趙(一)30 朱陽第三80 故齊晏子因君顯 北遊橫連舊蘇秦(下)86 風捲雷動誅鄴趙(二)12 敬事琢磨下情節走向,明天更34 馮家98 戲忠建言攻山陽28 辰彼碩女61 陶謙謀逼彭城國 劉備下邳見笮融45 渡汝過澺沿途聞88 襲陣兵退夏侯惇(六)69 尋得事由插爪牙158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三)59 慨嘆48 惟是小人最難養233 數騎星夜報州郡138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四)116 荀公達重任兗州28 甲兵四千向神都(八)106 孫堅使從豫州來115 孫文臺半道打劫 陶恭祖忍氣吞聲51 動手前夜82 冠軍將呼太史慈(四)15 命令3 陽翟侯扣使不遣78 聞聽道上辱郡丞(上)223 調派署威壓山重43 焉可自棄學陳項122 三戰盡復東郡地(七)29 志高行健皓月明91 陶謙坐視待成敗 董卓謀備據相國43 輕收萬衆取來易 亂世清談難爲君45 欺人53 勸降非是一路使 臨敵當有攻守備70 孫曹通脫荀慎行90 揭竿而起爲招安92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171 許顯臨機能應變(中)32 君爲虎士74 爆竹聲裡辭舊歲(上)13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六)268 詔拜鎮東得兩郡143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九)167 滿營呼擁張益德(上)120 冤句一頭傳諸縣19 血雨腥風洛陽城(上)73 大丈夫寧鳴而死292 陳國相襄軍第一(一)256 兩中郎脣槍舌劍103 殊死鏖戰破敵營(中)99 月黑雁飛弓馬逐101 許逢共上辣毒計 二袁不謀而意和165 常山中軍真倜儻(下)100 棄郡而走袁伯業76 張飛宿將襲如狼(上)33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四)137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三)60 不知諸卿欲從文從武?72 凌霄鴻鵠潁陰侯41 虛虛實實42 鮑信燭下勸離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