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七)

荀貞治兵向來是以恩義結之,待兵卒如待子弟,但因受他前世所知之那支子弟兵的影響,卻也不是一味地只推恩示義,同時軍紀森嚴。爲免騷擾百姓,除非在萬不得已時,他是從不讓部卒入城的,今天也不例外,在縣門口撫慰勉勵過兵卒後便即令許仲、江禽等帶他們歸營。

許仲應令,瞥了江禽一眼,返身歸陣。

江禽知道他這一眼的意思,雖然不情願,可卻也只得留了下來。

荀貞立在車上,招了招手,示意荀攸近前,笑對他說道:“公達,你與我同車坐,隨我去王府。大王、相君聞汝等凱旋,甚是喜悅,召我等去見。”

荀攸應諾。荀貞正要和他往車廂裡去,卻看見了江禽,見他立在車邊沒走,頗是奇怪,叫他過來,問道:“伯禽,爲何不帶部歸營去?立在這裡作甚?”

江禽這個人也是一個能做決斷的人,既然李驤的事情瞞不住了,索性就如實稟與荀貞,當下把昨天發生在馬服山埋伏地的事情向荀貞全盤托出,末了說道:“若非李驤之言,禽就要鑄下大錯。李驤不但阻止我犯下大錯,而且還陣斬了左須,此人健勇有機謀,禽愚以爲,君似可重用之。”

荀貞知道李驤陣斬了左須,許仲在捷報上已經說過這件事了,但不知道李驤勸阻江禽一事。

左須雖是這股黃巾餘部的頭領,實爲無名之輩,荀貞率部從皇甫嵩征戰數月,像左須這樣的黃巾小帥,他的部曲也不知道斬殺了多少,是以,對李驤陣斬左須他本是不以爲意的,現下聽江禽說過李驤勸阻他之事,不免頓時奇之,當即就想召李驤來見。

卻見江禽說完話便躬身彎腰,不復擡頭,似頗忐忑,他心道:“伯禽險中敵計,壞我大事,他這是自知過錯,怕被我斥責,所以忐忑不安。”

江禽是他的舊人,李驤是後來的降將,他固奇李驤之才勇,卻不能厚新薄舊,傷了故人,因從車上下來,拍了拍江禽的胳臂,調笑似地說道:“伯禽,非卿之錯,無以顯李驤之能。李驤應該感謝你啊!你去把他找過來,我叫他今晚多敬奉你幾椀酒!”

江禽熟悉荀貞的脾氣,知他喜怒不形於色,此時見荀貞說笑,鬆了口氣,心道:“荀君要是怒我險壞大事,不會當面笑言‘非我之錯,無以顯李驤之能’。”忙應道:“是。”行了一禮,追趕許仲等人,去找李驤。

看他離去,荀攸對荀貞說道:“要非江禽說及,我竟不知還有此事!”回憶昨日之戰,說道,“好險,好險,要非李驤勸阻,昨天或仍可獲勝,可是肯定不會獲勝得如此輕易了!先前我等從皇甫將軍擊東郡賊,卜己用李驤之計分兵兩路,其計雖粗疏不精,然亦小有可取之處,不意昨天伏擊左須,此人立下大功。”

荀貞頷首稱是。兩人站在車前,等不多時,江禽帶了李驤回來。

李驤伏身拜倒荀貞腳前,呼道:“小人李驤拜見中尉。”

荀貞親將之扶起,退了半步,上下打量他,笑道:“雄壯威武,虎體熊腰。”

李驤身長八尺,虎背狼腰,確是一個猛士。

荀貞笑問道:“我聞伯禽言,說他昨天險鑄大錯,虧得你勸阻了他。可有此事?”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或有一得。江君偶有一失,小人偶有一得,縱有可取,不過是管見所及。”

李驤學過兵法,略有計謀,知荀貞出身荀氏,家世傳習儒學,爲得荀貞好感,收拾起了猛鷙輕脫的一面,改以文辭相對。見他人長得高大威猛,說起話來卻文縐縐的,荀貞愈發稱奇。李驤投降後,荀貞雖也和他交談過,但次數不多,對他的過往經歷不太瞭解,便問道:“卿學過兵法?”

李驤聽荀貞呼自己爲“卿”,心中大喜。“卿”是對親近人的稱呼,荀貞這麼稱呼他,顯是他已入了荀貞心中。

他性本通脫,方纔的文雅之辭是勉強爲之的,此時大喜之下,險露歡笑,強自按捺住,答道:“驤年少時學過三年《易》,學過三年兵法。”

“噢?你還學過《易》?”

潁川荀氏是當世儒家,世傳儒家諸經,善治《春秋》,尤善治《易》。荀爽就是當代一個治《易》的名家,論者謂其解《易》,“有愈俗儒”,爲馬融、鄭玄、宋忠所不及。《易》難學,天分不足之人便是再下功夫也難有成,荀貞從荀衢學《易》時下了很大的功夫卻依然不得門徑,直到現在也只能算是粗通而已。

荀貞長在名儒之家,《易》是家學,他尚且學不精《易》,何況李驤?

李驤說道:“驤愚笨,性輕佻,學《易》三年,無所成。習兵法,又三年,自以爲小有成。”

學《易》三年無成,習兵法三年小有成,荀貞聽他說得有趣,想起了前世見過的一個笑話:“先生初習武,無所成,後經商,亦無所獲,轉學歧黃醫術,執業多年,無人問津,忽一日,先生染病,試自醫之,乃卒焉”,乃笑問李驤,說道:“卿習《易》無成,習兵法小有成,那麼,卿可有‘大有成’之藝麼?”

“驤習騎射槊劍,又三年,大有成。”荀貞麾下勇將雲集,許仲、典韋、劉鄧、陳到、江禽等等諸人無不是勇猛之士,李驤卻敢在荀貞面前誇口說他習騎射槊劍三年,大有成。

荀貞壯其豪言,笑道:“諺雲:‘遺子黃金滿籯,不如遺子一經’,此話放在太平時節固是不錯,然今海內賊亂,百姓倒懸,澄清宇內、爲天子安天下,卻是《易》不如兵法,潰陣陷敵、爲地方平賊寇,則是《易》不如騎射槊劍。卿既知兵法,又騎射槊劍大有成,那麼處在如今之世便就如魚得入水中一樣,正是卿奮發進取之時,當自勉之,以取功名、榮族姓!”

李驤大聲應諾。

“卿現在君卿部中?”

“是。”

荀貞點了點頭,說道:“你去吧。……,今晚營中慶功,你要多給伯禽敬幾椀酒,要非伯禽把你的功勞告訴了我,我還不知道你昨天立下了大功。卿之字與伯禽同音,日後你二人當多多親善。”李驤字伯欽,與伯欽同音。李驤是降將,荀貞知自家的舊部素不太看得起降將,藉助這個機會,有意改變一下這個不好的現象。

江禽、李驤對視了一眼。

江禽心道:“昨天我屈己俯身,主動找他這個降虜,好言好語地請他不要把昨日之事外傳,他默不作答,使我不得不向荀君自陳過錯,並違背己意,違心地把他舉薦給荀君。荀君仁厚念舊,固未因此怪罪於我,然而卻也已損我名,經此一事,也不知荀君以後還會不會重用我。他倒好,卻竟因此得了荀君的青睞!與他‘親善’?哼!大丈夫豈有忍氣吞聲,懷侵怨而不決之者?”

李驤心道:“江禽諸輩自恃爲中尉舊人,每每輕視於我,視爲我虜,昨天在馬服山上,他們還這般罵我!昔日在我家頓丘,誰人不知我李驤之名?驤亦男兒丈夫,焉能受此辱不報?來日如得機會,我必報之。”

李驤當年在頓丘輕財好客,結交輕俠,亦是一縣強俠,自降荀貞以來,屢屢受到江禽等人的輕辱,早就銜恨,忿忿不平,欲報此辱了,昨天他還以此來激勵過他部下的降卒。

兩人各有心思,雖各怨恨對方,卻不敢違背荀貞的命令,勉強對揖了下。

荀貞笑道:“你們回營去吧。”打發走了他倆,自與荀攸登車,乘車回城。

荀貞其實不喜坐車,車裡悶,走得慢,還顛簸,平時出行常常騎馬,騎馬爽利,並且還可藉此向兵卒、百姓顯其英武之姿,可謂兩全其美,只是儒家講究尊卑有序,漢制規定官吏出行必須按不同的品秩乘坐不同的車,以示威儀於民。本朝初年,鉅鹿太守謝夷吾未尊國典,乘柴車出行,被州刺史上其“儀序失中,有損國典”,遂被貶爲下邳縣令。有此前車之鑑,荀貞雖好乘馬,卻也不得不在辦公事時改乘車行。

車前有諸般儀仗。

四個手執“便面”的步卒雄赳赳地在最前開道,立着大斧的戰車肅穆相隨,鼓吹車繼行在後,樂者跪坐車上,鼓聲樂以壯官威,再其後,三輛坐着中尉府中吏員的吏車爲導行,吏員均帶劍。吏車後邊就是荀貞乘坐的主車了,車上豎立着高大的黑色車蓋,車兩側被塗爲紅色,車之前後各有兩個扛棨戟的騎吏護衛。主車後又有兩輛白色車蓋的吏車從行,這兩輛吏車是主簿、主記的坐車。荀貞現尚未闢除主簿,主簿車卻只是一輛空車,只有御者,沒有乘者。

空車不止中尉主簿的坐車,前邊的三輛導行吏車也空了一輛,空的卻是中尉功曹之車。

在荀貞主車的周圍,又有原中卿、左伯侯等帶親兵緊緊護衛跟從。典韋沒有回營,披甲持戟地徒步從在車邊。

老實說,荀貞雖不喜歡乘車,但卻也不得不承認二千石漢吏的出行儀仗的確威風凜凜。坐在車上,他想起了數年前他爲繁陽亭長時,那一年太守陰修行春至繁陽,他到亭界迎接,陰修的儀仗車駕與他現在一般無異。短短數年,他從亭長一躍爲比二千石,也算異數了。

……

北門附近裡中的樓上,邯鄲相、邯鄲榮等觀看荀貞車駕回城。

邯鄲相目注荀貞主車前後的導、從吏車,若有所思地說道:“中尉就任半月,遲遲未闢功曹和主簿,未闢功曹和主簿而今日出行卻帶着功曹與主簿之車,此舉有深意。”他問邯鄲榮,“你剛纔說,樂伯節講大王要召見中尉?”

“是啊,昨天相君給大王報捷時,大王說等今天勝軍凱旋後他要召見中尉和荀攸。”

邯鄲相往街上看了會兒,注意到荀貞的車駕沒有往城西中尉府去,而是向王府行去,說道:“真是往王府去的。”略一尋思,做出了決定,吩咐邯鄲榮,說道,“速去給我備車。”

“備車?”

“我要去王府!”

70 相見恨晚堂上歡48 雷霆1 關東州郡聯兵盛 建威討逆二將軍74 爆竹聲裡辭舊歲(上)204 財用不足何以補27 甲兵四千向神都(七)47 山雨98 荀貞之虎膽包天2 由許仲復仇試看兩漢復仇之風38 範繩10 計吏郭圖(下)122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出謀迫薛禮(上)127 孔明歡喜情竇開74 爆竹聲裡辭舊歲(上)22 文高初見225 幕府遣行三道檄265 會於汶北將擊章11 孟德窮窘設摸金135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一)24 張讓賓客31 除惡務盡92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66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63 不朽曰三次爲功32 督郵一怒(中)123 三戰盡復東郡地(八)42 孫郎威震定潁外4 郡吏士民齊聲請 潁川太守掛印歸43 焉可自棄學陳項208 督軍要務需先試17 偏將軍用計賺蓋77 曹隱袁進皆貴宦213 簡盧從程計說孫299 陳國相襄軍第一(八)87 恐將危矣數請救 營有公覆必能撐2 禮錢需得四百萬186 星羅雄傑滿部中(下)13 典韋68 重施魏郡屯田計 秦鬆笑舉糜子仲2 賭錢111 定陶冤句令不同31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一)44 以退爲進郎陵說22 鵠備分得勝負機35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六)23 大獲豐收214 一時羣賢鳳凰聚99 董仲穎譭棄洛陽 孫文臺拔劍立誓33 督郵一怒(下)85 姚叔潛丹陽募兵 辛玉郎潁川議糧34 一怒之威37 生來無計避徵徭20 拜徐州用計離亂90 從徵汝南(下)32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二)14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六)16 五日九戰(上)44 而今本爲多事秋17 虎狼之威(下)2 郡留四傑內外鎮 兵分六部旌旗揚13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四)51 無中生有兵家計32 陽平文謙侵如火 常山子龍穩似山18 搜山千騎入深幽(九)35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六)54 膽大妄爲豫州兒107 轉戰十縣至平輿(上)6 邯鄲陌上九月秋(六)8 勢先造成計乃行15 原盼勸賊24 河南諸侯荀曹雄80 了卻山中寇賊事(四)38 範繩99 做下何事引敵驚亂25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六)43 李通難擇良木棲49 登門18 一賭約定先鋒注 兩騎策行入孔營12 敬事112 陶謙忍怒緣忌器 曹宏獻得打劫計13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二)13 志纔出山9 書箋反覆修棧道82 擒賊先擒王(下)112 伯符叱吒破俊寵101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27 蘇合湯餅孰爲香8 收得潁川吏士在 酸棗有信急騎來12 仲仁迫凌去檄書259 宣文教何勞三請77 薛禮高踞臨下問 劉備席坐從容答28 甲兵四千向神都(八)38 範繩187 分用能臣郡國守196 周幼平如熊舉將(中)10 督郵在此(下)4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七)10 督郵在此(下)2 邯鄲陌上九月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