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效果

場上的兩隊,一邊是以江禽、高甲爲首的東鄉亭輕俠,一邊是以蘇匯、蘇則爲首的北平裡裡民。主裁判是荀貞,因爲杜買不擅蹴鞠,所以副裁判選了陳褒。

比賽一開始就很激烈。

通過“手勢令”,確定了由江禽一方先發球。

中線發球後,高甲帶球疾奔,北平裡的一人橫向攔截。

高甲不避不讓,等那人奔到身前時,身形微轉,把球向左邊撥去。江禽跟上,接住了球,繼續前馳;同時高甲斜着肩膀,猛地向攔截那人身上撞去。

那人躲避不及,被他撞中胸口,連退了好幾步,險些摔倒,好不容易穩住腳步。高甲趨步奔行,急繞到他的身後,左手按他的臂膀向右壓,右腳探出往左邊絆,兩邊使力。那人終於保持不住平衡,“砰”的一聲,摔倒在地,砸起一片塵土。

高甲用的是標準的角抵技巧,而且兩人的接觸又是發生在爭球的時候,所以這不是犯規。

觀看比賽的里民,有的圍在場地周邊,有的爬到小土山上,看見此情,有歡喜大叫的,有懊惱大呼的。

蹴鞠、角抵都是老百姓喜歡的遊戲。前漢孝武皇帝於元封三年在長安組織了一次大規模的角抵表演,“三百里皆觀”,可見其受歡迎的程度。並且,角抵和蹴鞠一樣,都在天子招待外國使者的宴席上出現過。天子讓外國使者觀看蹴鞠、角抵,目的當然只有一個:耀武揚威。

蹴鞠本就激烈,又糅合了角抵的技巧,荀貞站在土山上看着場中情形,回想起了前世的足球比賽和橄欖球比賽。此時的蹴鞠,就好像是兩者的結合體,而激烈、兇狠的程度尤且勝之。

江禽從高甲處接到球,半點不停頓,直撲對面的球門。

蘇則、蘇正兩兄弟也是許仲的朋黨,與江禽的關係不錯,對他的蹴鞠水平非常熟悉,早就盯上他了,一左一右,分別從兩邊包抄。

他們接近江禽的時候,高甲剛剛把攔截那人摔倒,趕不過去、救不了場,不過還有高丙等人。

高丙年紀不大,尚未加冠,不足二十,也就十**歲,相貌清清秀秀的,平時話也不多,看似像個羞澀少年,但這會兒在場上卻像變了個人似的,飛奔疾走如電掣。從江禽帶球起,他就跟在後邊作爲扈衛,見蘇正兄弟逼迫過來,毫不猶豫,迎上了蘇則。

蘇則也很瞭解他,知道他外表的清秀都是騙人的,實際悍然無比,不欲與他正面衝突,先用技巧把他甩掉,疾跑猛停、中途轉向,連來了兩次,高丙卻如跗骨之蛆,緊追不捨。

蘇則沒辦法,眼見蘇正也被對方的另一人纏住,而己方的隊員或在遠處、或也被攔截,根本已無人能再防守江禽,總不能眼看這江禽進球,他只得改而與高丙正面放對。兩人都沒用花哨,硬碰硬,就像是個兩個鐵拳相撞,場外諸人只聽得“嘭”的一聲,高丙被撞出三四步去。

杜買帶頭,諸人又一片喝彩之聲:“彩!”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蘇則撞開了高丙,自家也踉蹌後退,差點摔倒。他穩住身形,轉看江禽,江禽已帶球奔到了球門外,只差十來步遠了。他發力疾奔,卻終功虧一簣,在離江禽兩步遠的地方,眼睜睜他將球輕巧勾起,踢入門內。

爲防止球滾遠,不方便撿取,球門是由兩層木板構建成的。前邊的木板開球門,門挨着地;後邊的木板不開門。這樣,球進入門內後,撞上後邊的木板,不會滾走。正規的球門還有頂,造得好像個小屋子似的。場上的這幾個球門是亭中諸人昨晚臨時做的,沒有那麼講究。上邊沒有頂,只有兩塊木板相連而已。

荀貞舉起手,大聲說道:“江隊下一城,得一球!”

場外衆人鼓譟歡叫。場上的江禽、高甲、高丙等人顧盼驕傲,北平裡的諸人則垂頭喪氣。陳褒奔上場中,把球撿回來,交給蘇正,叫道:“現在由北平裡開鞠。都各歸本域,各歸本域!”

兩隊各回己方主場,蘇正開球。

蘇則鼓舞士氣,說道:“才丟一城,算得甚麼!方纔這一局,只不過是暖暖腳罷了!無論是蹴鞠還是別的,咱們北平裡什麼時候輸過?只要這場能贏,俺們兄弟該得的米糧都分給你們!”指着對面,大聲說道,“高二,剛纔沒撞倒你,不算數。咱們這局再來!你敢應麼?”

高丙怎會認輸?他巴不得再與蘇則比個高下,應道:“爲何不敢?就怕你腿軟,不是對手!”他們雖是朋黨,但賭場之上無父子,蹴鞠也一樣,性子上來,管他三七二十一,先爽快了再說!他二人一問一答,不但帶動起了北平裡的士氣,更激發起了江禽等人的鬥志。

這第二局,比第一局更要激烈。

纔開球沒多久,雙方已各有兩人摔倒在地。場上塵土飛揚,場外如癡如狂。對抗得越激烈,觀看的衆人越興奮。尤其那些會蹴鞠的,時而摩拳,時而頓足,見到一個好球,高聲喝彩,見到一個壞球,恨不爭氣,只後悔剛纔沒有積極報名,沒能得到上場的機會。

荀貞一面觀看場中比賽,一面注意里民們的表現,見他們此等模樣,嘴角露出笑容,心道:“借蹴鞠調動里民積極性的打算已經成了!”

突然間衆人齊聲歡呼,如同雷動。

他轉眼往場上看去,卻是蘇則與高丙又撞在了一處,果然如他們剛纔的對答,這一次還是半點的華花俏沒有,依然硬把式,純粹的身體撞擊,吃虧的依然是高丙。這一回,蘇則大概準備充足,撞擊的力量更大,高丙抵擋不住,仰摔地上。

高甲見兄弟吃虧,怎肯容忍?

恰好北平裡一人將球送到了蘇則的腳下,蘇則帶球奔行,欲入對方門中。高甲腿快,斜插上來,當面攔截。那“鞠”是用皮革作成,內以毛髮充實,彈性不是太好,大多數的時間只能在地上滾動,除非技巧高明的,能用它玩兒出些花活兒。蘇則的技巧不算高明,所以在帶球時只是老老實實地踢動。高甲橫插上來,身子傾斜,一個鏟踢,從他腳下將球搶走。

蘇則正往前衝,剎身不住,等他停下身來,高甲已帶着球重返北平裡的場域中。

北平裡這邊吸取了上次失利的教訓,時刻都留有一人守在己方門前,見高甲奔來,急往前救。蘇正離後場不遠,也忙甩掉對方盯梢的,撤回域中,與留守那人前後夾擊,將球奪回。

高甲擅長角抵,雖處劣勢,雖然把球丟了,但在爭奪的過程中,卻用了個巧手,又將北平裡留守的那人摔倒在地,算是扳回點面子。蘇正帶球,在己方兩人的配合下,勇闖對方球門。

相比第一局的開門進球,因爲雙方都打起了精神,這一局明顯陷入了膠着。

場上十二個人便捷若飛、馳逐追趕,足球的控制權連連易手,時而被攻入江禽他們那一隊的域中,時而被攻入北平裡這一隊的域中。場外的里民們看得如癡如醉,歡呼大叫不斷。

足球來回易手四五次後,重落入高甲腳下。

他將球傳給江禽後,指揮餘下的諸人前、後、左、右散開護衛,保護着江禽再度殺入對方域中。蘇則、蘇正率衆阻截,奈何高甲擅角抵,而江禽又號稱“手搏第一”,貼身的對抗完全佔不了便宜,節節退讓。最終,這一局仍以江禽進球、北平裡失利告終。

比賽前就說好了,兩刻鐘爲半場。當上半場結束後,休息一刻鐘,繼續下半場。在不到兩刻鐘的時間內,江禽一個人連進兩球,觀看的衆人都是大聲爲他喝彩。

比賽繼續。

兩方的隊員拼命爭搶,誰也不甘示弱。荀貞和陳褒嚴格執法,有違反規則的必給以懲罰。

上半場結束後,黃忠從推車中取出水,給諸人飲用。

當江禽這一方踢出好球的時候,里民們雖也會爲他們喝彩,但到底江禽他們不是本亭人,所以在雙方休息的時候,里民們大多涌到了蘇正、蘇則等人邊兒上,紛紛給他們打氣鼓勁。還有自覺蹴鞠水平高的,找杜買、陳褒想換人上場。這是不符合規則的,陳褒當然要給以拒絕。

拒絕後,他又勉勵,說道:“這一場不上,下一場可以上!正好可以趁此機會,看看江、高諸人的虛實。瞭解了他們的虛實後,不是更容易獲勝了麼?”

陳褒爲人機靈,早就猜出了荀貞允許江禽等人上場的用意,定是想用此激發起里民們的鄉土觀念,借之來增強他們的凝聚性、調動起他們參加蹴鞠的積極性,從而達成操練的目的,故此,在拒絕里民的同時,他不忘加以鼓勵,鼓舞他們的士氣。

……

日漸西沉,四野翠綠。

場上塵土飛揚、喧譁聲鬧。

隨着比賽的進行,觀看的人已不止有原來的里民,還來了不少在田間勞作的農人,甚至離此地最近的南平裡住民也有來的。荀貞注意到,馮家也來了兩個人,一個年輕人,一個奴婢模樣的人,他們站在較遠的一處土丘上,興致勃勃。

陳褒低聲給他介紹:“那年輕人是馮家的幼子。”

荀貞“噢”了聲,臉上的表情沒什麼變化。

這裡的動靜這麼大,馮家近在咫尺,不被吸引纔怪。雖然聽陳褒說這馮家的幼子是個場面上的人,不類其父,但荀貞沒有結識他的興趣,只當沒看見。

半個時辰結束,場上比分三比一。

江禽這一隊得了三分,北平裡這一隊,只有蘇則進了一球。勝負不言自喻。荀貞說話算數,當場說道:“江君隊獲勝,按之前說的,一人五斗米糧。等會兒回到亭舍,我親手點給!”

里民們還沉浸在剛纔的比賽中,大多數人眉飛色舞,北平裡的諸人灰頭土臉,沒有上場的諸人連連嘆氣。後來的觀看者們卻立刻被荀貞的話吸引住了,交口議論:“獲勝的一人五斗米糧?”問參與“備寇”的那些里民,“米糧不是供操練所用的麼?”

“荀君說了,蹴鞠就是操練。”

“蹴鞠就是操練?……,哎呀,早知如此,俺也來了!”說話的拍腿跺腳、後悔不及,“當日里長來找俺,要俺參加備寇,都怪俺那醜婦,怎麼都不答應!五斗米糧,五斗米糧!贏兩次就是一石!”俗話說:升斗小民。對貧窮的人家來說,五斗米糧已不是個小數字了。

不少人盤算:“要不要回去找里長說說,也來參與備寇呢?”

荀貞不知這些人的想法,不過就算他知道了,就算各里的里長來找他說,如今卻也晚了,他是絕不會同意的。沒有比較,哪兒來的優越?有了優越纔會有認同,有了認同纔會有積極性。

後悔不及的那人,不管他的盤算如何,他的話倒是提醒了參與備寇的衆人。有回過神的,高聲問道:“亭長,你說‘等會兒回到亭舍’,今兒的操練就算完了麼?”

“是啊。”

“俺們還沒上場呢!……,亭長,再來一場吧!”

“咱們今天來的晚,如今時辰不早了,怕不夠再踢一場,便到此爲止罷!”

秋季日短夜長,就算還夠再踢上一場,但等結束、回到家肯定也都天黑了。里民們雖然不願,但客觀事實如此,卻也無話可說了。便有人轉而埋怨那些遲到的:“要不是你們來的晚,怎麼會只踢這一場?”

遲到的諸人中可能有剛結婚不久的,被人嘲弄道:“曉得你才嘗肉味,但省些精神,早來點,把力氣用在場上,豈不更好?你在家耕犁得再多,能換來五斗米糧?若在場上贏得一次,可是實打實的五斗糧,拿回家中,給你那婦人,她定然高興,說不得會肯讓你換個花樣試試!”

衆人鬨然大笑。

黃忠、杜買、陳褒引諸人下場中,收拾了球門,拿回“鞠”,重堆放車上。有人問道:“亭長,下次操練什麼時候?”

“雖是農閒,但也不是無事可做,不能因爲操練耽誤了爾等家事。昨天、今天,已連續兩天了,我打算把下次操練放在三天之後。”

一句“三天之後”,讓那些摩拳擦掌準備贏取米糧的人失望不已,如當頭潑下一桶冷水。有人忍不住,叫道:“家裡能有什麼事兒?俺們窮人,既沒有倉樓修繕,也沒有溝渠要挖。亭長,再等三天太久了點!”

“那你們說?”

“明天,明天吧!”

不少人表示支持,叫道:“對,明天!”

這倒是荀貞沒想到的,他知道蹴鞠必能引起鄉民的興趣,也知五斗米糧必能提高他們的積極性,卻還是小看了效果。他本打算循序漸進的,但既然有人這麼提出,而且看起來支持者還挺多。他心中想道:“固所願也,不敢請耳。”臉上卻故作遲疑,說道:“明天?”

“對,就明天吧!亭長。趁天氣好,咱們多踢幾場。再等等,可就要冷了!”

有道是:將欲取之,必先與之。一場蹴鞠、五斗米糧,換來了里民們的熱情高漲。荀貞順水推舟,說道:“那行,就明天!一樣還是辰時集合,如何?”

“行。”

“沒問題!”

“好!誰再敢晚來,俺可要對他不客氣了!”

操練第一天,取得了荀貞預料之外的好成績。在隨着衆人回程的路上,他看似晏然從容,與江禽、蘇則、史巨先等人談笑自若,但內裡實在開心喜歡。

140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六)293 陳國相襄軍第一(二)124 狂士罵荀以求死147 沙丘臺上舊時月(二)103 孔德信報刺史病 荀貞再表孫文臺285 彰廉禮賢下邳行(上)150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233 數騎星夜報州郡102 殊死鏖戰破敵營(上)62 其猶穿窬之盜也117 三戰盡復東郡地(二)57 二月習射(上)1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262 荀休若鹽鐵開府34 飛蠅逐路廁之臭300 陳國相襄軍第一(九)46 恩威並施175 陰德獻上削賊策125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19 闖中軍咄咄逼糧 到帥帳訝見有客55 買馬(上)44 練軍方略64 戲忠290 王太守課政州最(三)21 賞錢224 破敵潰阻驕兵計14 荀家五虎度陳倉(五)56 橋蕤稱權當知變 文直再入魯陽城26 威震郡北61 曹刺史安定濟北96 會師城下(下)112 陶謙忍怒緣忌器 曹宏獻得打劫計68 重施魏郡屯田計 秦鬆笑舉糜子仲88 徐榮久觀疑雲起 荀貞靜候將欲擊122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出謀迫薛禮(上)32 督郵一怒(中)107 轉戰十縣至平輿(上)21 上任西鄉23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四)38 縱橫意氣袁本初167 滿營呼擁張益德(上)101 許逢共上辣毒計 二袁不謀而意和69 丈夫做事應如北風掃雪30 將戰102 孫侯得璽度天命 董相敗退往長安32 陽平文謙侵如火 常山子龍穩似山7 夜眠營中敘舊情 郭嘉不辭尊者賜90 風捲雷動誅鄴趙(六)66 謀大計暫斂英眉 郡童子顯傲剛強50 祭祀族宴102 殊死鏖戰破敵營(上)28 詐降43 爲今之計276 才由天授曹東郡72 初見一龍(下)31 除惡務盡88 從徵汝南(上)96 鮑允誠兵敗被殺 趙子龍進克歷城(上75 既見君子其樂如何172 許顯臨機能應變(下)19 圍不赦以威生仁89 陳荀分被董卓徵 兵編別部號安郡257 徐元直獻策危行68 唐虞不能以化天下25 我公恩信結人深4 豫州乳虎第一威78 好立功業潘文珪 乳虎欲奪猛虎功?102 殊死鏖戰破敵營(上)52 受表揚威心感動231 徐州將軍逐敵易20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一)43 爲今之計47 辨旗察鼓9 太守長史兩不負9 聯軍雖盛心思異 孔伷步騎到潁川90 揭竿而起爲招安197 周幼平如熊舉將(下)96 會師城下(下)160 笮融急求東海府47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八)2 由許仲復仇試看兩漢復仇之風19 惡奴12 道是襄陽德珪來81 漫笑將軍弱無膽 當斬青綬以勵氣15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60 樽前豪傑意難決7 置彀在此請君入12 敬事110 兄弟一心共禦敵18 一賭約定先鋒注 兩騎策行入孔營7 置彀在此請君入1 風物迥異江南地20 拜徐州用計離亂2 郡留四傑內外鎮 兵分六部旌旗揚33 破敵(下)54 詐死116 陶恭祖荏不可輕 荀友若敢問爭徐48 正旦之日5 秦項建言取濟南(上)101 許逢共上辣毒計 二袁不謀而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