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 土爲季夏序主養 將臨戰至紛請前

“季夏”只是荀貞因爲時節而隨便想出來的一個小名,實在是平淡無奇,但在場衆人多是博學之士,只要他們想,卻也能將之誇出花來。¤頂¤點¤小¤說,

程嘉撫着手,連連讚歎,說道:“好名,好名!‘春主生,夏主長,季夏主養’,君侯的這個賜名實在是妙不可言,小公子將來定能健健康康地成長,前程亦必顯貴。”

季者,末也,通常來說,季夏指的是夏天的最末一個月,也即六月,但同時,在戰國時期的陰陽家學派看來,“季夏”又是一個具有特定含義的月份。一年本有四季,可依照“五行相生”的理論來說,“四季”卻不夠,所以戰國時的鄒衍就把“季夏”也做爲一個季節,加入了“春、夏、秋、冬”的序列中,從而使“四季”變成了“五季”,這就與“五行”配上了。

春爲木德,夏爲火德,季夏爲土德,秋爲金德,冬爲水德。

“春主生,夏主長,季夏主養”,程嘉說的這幾句話不是他原創的,是他引用的,原文出自前漢大儒董仲舒所著之《春秋繁露》,這幾句前邊和後邊還各有幾句話,整句是:“天有五行,木火土金水是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爲冬,金爲秋,土爲季夏,火爲夏,木爲春。春主生,夏主長,季夏主養,秋主收,冬主藏。”

“季夏”是“五季”中的一季,這本是陰陽學派的理論,後來被儒家吸收,同時也就成了儒家的東西,但是荀貞在隨便道出此名的時候卻真是沒有想那麼多。

現下被程嘉這麼一誇,荀貞自己再順着程嘉的話細細一想,琢磨了一下,還真是這麼回事,“季夏土德、主養”,這名字一下似乎就變得高大上,有內涵了。

荀貞哈哈大笑,自謙地說道:“一個小名罷了,哪兒來的‘妙不可言’?稱不上,稱不上!”

年初離得廣陵,到現在好幾個月了,陳芷誕下一子,荀貞既想兒子,也想陳芷,遂修書一封,寫給陳芷,信中提到給兒子取了個小名,叫做“季夏”,又在信末言道:“營柳鬱郁,潁水逶迤,羨嫉此信,可見卿面,事功未成,不能速歸,登高南望,思卿欲死。”盡訴相思之情。

書成,遣人送走。

戲志才建議道:“君侯得子,滿營歡動,在下淺見,當賜錢三軍,以增喜慶。”

荀貞被戲志才提醒,心道:“秋收後就要大起兵討董了,確倒也是可趁此由頭,賞賜軍中,一增喜慶,二也是增兵士鬥志。”當即允諾,吩咐下去,命帳下取錢帛出來,廣賜三軍將士。

荀貞軍中素來講的是雷厲風行,一道命令下去,很快就有一大筐一大筐的錢被搬了出去,擺在各營轅門,兵士們排隊領取,依軍職高低,分別得到了不同數目的賞錢。有了錢、帛的賞賜,三軍將士更是歡聲雷動。

孫堅明白荀貞賞錢的目的,因也在他的軍中打着“爲荀侯賀喜”的旗號,亦大舉賞賜兵士。

卻說荀貞軍中,新近來投的那些虎士們,如甘寧、姚頒、凌操、潘璋等人,自投到荀貞麾下以來,一戰未有,寸功未立,而時得荀貞賞賜,今次又得了一份厚賜,俱有“自愧”之感。

凌操跟着姚頒來到潁川后,因被荀貞記起了他是誰,遂被留用在帳前,這日抽了個空,來到姚頒營裡,對姚頒說道:“自至潁川,寸功未有,而常得君侯恩賜,這次君侯得子,又厚賜吾等,吾雖位卑,而君侯不以小人視我,給我的賞賜竟與高、馮諸君等,我實懷慚。”

高、馮,說的是高素、馮鞏。

姚頒說道:“君侯與我之賜與江、劉諸君等,我亦懷慚啊!”

江、劉,說的是江禽、劉備。姚頒是姚升的從弟,看在姚升的臉面上,荀貞待他更是恩厚。

凌操於是說道:“江、高、馮諸君,君侯之鄉里故人也,劉校尉,君侯撫待之如弟,此數君與君侯相識既久,復皆有戰功加身,吾等何德何能,能與此諸君同?既得君侯重賜,唯有以義報之,吾聞之,軍中言:‘君侯意於秋收後進兵擊董’,吾等何不自請爲先鋒?來日與董卓戰於陣前,不但可以以此來稍報君侯的厚養之恩,亦可使君侯觀我吳郡男兒的勇敢!”

姚頒以爲然,說道:“卿言甚是,正該如此!”

潘璋與姚頒當時是前後腳到的潁川營中,他倆都年輕氣盛,特別潘璋,更是剛猛尚氣,他兩人的第一次見面就搞得很不愉快,雖因荀貞說和之故,兩人沒有鬧得更兇,可後來潘璋與姚頒卻也是除公事外幾無來往。和姚頒雖無來往,潘璋與甘寧倒是脾味相投,兩人時常相見。

姚頒、潘璋、甘寧,包括早前文直帶來的部曲,現都暫在中軍,由中軍校尉趙雲督視操練,潘璋、甘寧兩人之營相鄰甚近,出個營門就到,這日領了賞賜,潘璋直接去了甘寧營中。

“興霸,自到將軍帳下,將軍三日一小賞,五日一大賞,恩賞厚重,……你看,今因將軍得子之故,我又得了一大堆賜錢,這固是將軍仁厚,可於我而言之,卻是慚愧不安啊。”

甘寧點點頭,說道:“文珪,不但你不安,我也不安啊。”

他兩人現在很熟了,彼此以字稱呼對方。

“文直是將軍的故人,將軍昔在潁陰時,就與文直相識了,且還有文聘這一層關係,非你我可比;姚頒是姚升的從弟,與將軍的關係也是不同尋常,亦非你我可比。興霸,將軍軍中虎臣雲集,以你我之能,大約雖是不遜於他等,可要想於將軍帳下超出衆人,也是不易。”

甘寧對此有點以爲然,又有點不以爲然,說道:“將軍帳下固多虎士,而能如你我者,卻也不多。”

甘寧當代虎士,荀貞軍中的猛士雖多,可能被他看上眼的卻是沒幾個,除了許仲、荀成、辛璦這些軍中上將之外,也就是劉鄧、典韋、趙雲、關羽、張飛等有數幾人罷了。

“就算不多,可你我新投之人,身無戰功,便雖是得君侯厚視,要想出頭,卻也難啊!”

軍中講的是戰功,許仲、江禽這些人雖是荀貞的鄉里故人,可荀貞的故人很多,爲何卻只有他們幾個能在軍中位居高職?正是因他們幾人勇銳敢戰,皆有軍功在身,同時又也各頗有一些不同的治兵手段,所以才能得居高位。放到甘寧、潘璋身上來說,就像潘璋說的,即使荀貞帳下能如他兩人這樣的武勇之士可能不是太多,就算他兩人得到了荀貞的重視和青睞,可在沒有足夠軍功的情況下,要想出人頭地,得居高位,卻也是會很難的。

甘寧對此倒是完全同意,他說道:“確是如此。”

潘璋說道:“我聞將軍將要出兵擊董,這是難得的良機啊,興霸,你我何不求見將軍,求爲先鋒?倘能因此而立下一些戰功,既可算是稍不負將軍的厚恩,也可由此立足軍中了啊!”

甘寧從席上起身,按劍說道:“卿言正合我意!走,你我現在就去求見將軍。”

126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一)98 幸有螟蛉機變才126 玄德愁悶業不立89 風捲雷動誅鄴趙(五)16 燕趙意氣多豪俠(下)57 早晚滅此豎子大賊13 荀家五虎度陳倉(四)277 政自良出荀太守92 先留鋒銳鞘中掩 稍容待得變後出62 忽聞北地羌人亂114 且行且戰五百里(上)37 生來無計避徵徭4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七)21 惜乎未能諸路共 定了文武建制成156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一)2 郡留四傑內外鎮 兵分六部旌旗揚266 曹孟德封侯志望67 本以霸王道雜之293 陳國相襄軍第一(二)292 陳國相襄軍第一(一)34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四)69 尋得事由插爪牙42 君臣自古固多疑84 襲陣兵退夏侯惇(二)60 劉備月下圖遠志 關羽林中慨爲驅28 三軍兵至董營外 劉關馳挑敵將前29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52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8 清洗潁陰(下)127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六)108 震張北進以逼兗10 洛陽圖窮將匕見120 三戰盡復東郡地(五)48 惟是小人最難養82 擒賊先擒王(下)69 荒年之谷揚名威 巧舌如簧動人心154 沙丘臺上舊時月(九)67 二月風雷重又動20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一)117 袁本初議廢天子 戲志才笑其無謀17 推功相讓1 張長詈罵府門外12 郡兵曹椽20 拜徐州用計離亂106 孫堅使從豫州來33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三)113 陳宮催馬離營去122 孫堅族微壯志高48 惟是小人最難養162 開陽都尉假彷徨20 辛璦(中)74 如何練兵91 兵臨西華(上)39 點將封侯趁少年23 市中美人86 風捲雷動誅鄴趙(二)30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77 曹隱袁進皆貴宦24 旗鼓鮮明三軍出 牛刀小試一戰勝117 三戰盡復東郡地(二)252 曹孟德私意圖北72 健兒戰死誰封侯(上)38 範繩78 唯先順勢能造勢41 夕陽14 荀家五虎度陳倉(五)38 範繩120 三戰盡復東郡地(五)66 燕雀安知鴻鵠志 雍季之言百世利1 張長詈罵府門外79 了卻山中寇賊事(三)97 孫文臺單騎陷陣42 鮑信燭下勸離洛189 聚得幹才羽愈豐(下)1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五)45 虎膽奸雄200 遣使入豫議盟幽17 偏將軍用計賺蓋98 董卓大敗奔逃處 荀貞勒兵宜緩迎46 可憐的胡/平1 邯鄲陌上九月秋(一)4 豫州乳虎第一威14 營中點兵尚未畢 遙見數騎絕塵至61 最令人懼是毒計12 荀家五虎度陳倉(三)156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一)22 旋舞127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二)98 戲忠建言攻山陽20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一)59 文若誓願扶漢室 貞之笑辱董仲穎76 演武薦賢(上)15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84 廢漢帝陳留登基 察雲氣程嘉附會63 滍水星河影動搖159 趙子龍三捷擊相96 鮑允誠兵敗被殺 趙子龍進克歷城(上12 郡兵曹椽99 郭奉孝惑敵擾鉅野111 朝中爭鬥起風波(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