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7 彰廉禮賢下邳行(下)

東海謠言邯鄲榮貪腐,查無實證,實際上邯鄲榮也很清廉。邯鄲榮、樂進各掌郡權,而俱廉潔,唯因邯鄲榮家爲豪族,昔年投荀貞於潁川時,不僅帶了五百邯鄲子弟,並且隨行攜了不少的錢糧,獻給荀貞了部分,他自留了一些,所以仕宦至今,雖不貪墨,於錢帛的用度上卻不缺乏,衣冠飲食俱皆豪奢,樂進與之一比,那真是儉樸到寒酸了,又唯因寒酸,更顯難得。

荀貞賜給樂進錢帛十萬,次日,又傳檄州中,表彰樂進的廉正高潔。

從下邳縣出來,荀貞至縣外許仲的營中,許仲在轅門外迎候。

從任城率軍返回後,許仲休息了幾天,然後便開始巡視下邳郡中各地的駐軍,一直到數日前,聞報荀貞將要行州至郡了,他這才匆匆地返回自己在下邳縣外的駐所,昨天和樂進一起在郡界迎接了荀貞後,荀貞叫他回營,不必跟着一起進城,因是昨晚他沒有參加郡府的飲宴。

荀貞的車騎隊伍在營門外停下,荀貞從坐車中下來,見許仲等似欲行跪拜大禮,遂步上前,止住,笑對許仲說道:“君卿,卿等介冑在身,行軍禮可矣!”許仲等便行軍禮。

荀貞握住許仲的手,兩人並排入轅門。

到了營中,荀貞未去將帳,先視察營內。駐紮在此的兵馬只有五百步騎,都是許仲的親兵,乃是下邳、彭城兩郡所有駐兵中的精銳,部曲雖少,然營內外刁斗森嚴,道路帳舍,整整齊齊,深塹望樓,俱皆有之,校場平闊,營之一角,還有個軍市,一應佈局,悉按規制。

荀貞巡視了一遍,心中滿意。

因是荀貞要來的緣故,許仲提前下了軍令,命步騎軍吏不得擅出帳舍,所以營中顯得有點空空蕩蕩,悄寂無聲,只偶爾聞得馬嘶。

荀貞來入校場中,登上高高的觀兵臺,令侍衛擊召兵之鼓。

一鼓未畢,營內各處頓紛紛響起軍官們的呼兵、下令之聲,一時沸然,二鼓方響,集合已成的各曲兵吏紛按建制奔至,人馬腳步震地,不等三鼓擊起,校場上已是各曲俱至,精甲曜日,矛戟如林,按照兵種之不同,五百軍士分列兩邊,步左騎右,每曲前各有本曲的軍旗飄揚。

隨着集結的完畢,軍官們的下令聲、兵士的奔跑聲、甲衣與兵器的碰撞聲等等,甚而連馬叫聲漸漸都不復再聞,整個營中又歸回沉寂。

如果不是親眼看到,怕是都沒有人會相信此時的校場上居然步騎雲集。

依照典制,一通鼓是擊三百三十三下,兩通鼓也就是擊六百六十六下,當然,第一通鼓和第二通鼓之間會有一定的時間間隔,但總共加在一起,兩通鼓也就是不到一刻多鐘。在一刻多鐘的時間內,兵卒們穿上甲冑,拿上兵器,按各曲集合,之後再來校場,整合成軍,並且還是步騎混雜,有步兵、有騎兵,雖是此五百步騎俱爲精銳,但如非主將擅治軍也斷難做到。

荀貞心中更是滿意,他笑顧荀彧、張昭等,說道:“此兵何如?”

張昭等答道:“鼓只兩通,軍已集成,隊列井然,人馬無聲,如非親睹,不敢信也。”

由許仲指揮下令,這五百步騎在校場上以什爲作戰單位,依照次序,表演了各種戰術動作,又分成兩方,各自成陣,轉換攻守。盛夏季節,上午的陽光就很熾熱了,場上塵土飛揚,兵卒揮汗如雨,旗幟所向,攻者一往無前,金鼓鳴處,守方堅不可摧。辛璦、典韋等武臣,觀之奮昂,張昭等文吏,一個個看得目眩神迷,乃至有握拳屏息,渾身毛髮都似要爲之顫慄的。

待兵卒們演練過,重新集結,向着臺上的荀貞行罷軍禮,隨着鼓聲列隊退場,各歸返帳舍之後,張昭目送着他們,猶覺心血沸騰,情緒尚未平復下來,不覺嘆道:“尉繚子云‘有提十萬之衆而天下莫當者誰?曰桓公也。有提七萬之衆而天下莫當者誰?曰吳起也。有提三萬之衆而天下莫當者誰?曰武子也’,設如有兵如此者三萬,固知足以天下莫當矣!”

主簿陳儀說道:“‘指敵忘身,必死則生’,‘萬人被刃,橫行天下’。兵如皆類似,何需三萬,萬人即天下莫當了!”又笑對荀貞說道,“舞陽侯提十萬衆,方敢橫行匈奴中,遠遜許將軍也。”

“指敵忘身”云云,也是出自《尉繚子》。荀貞好兵法,於今又是亂世,故而張昭、陳儀等雖是文吏,卻也頗讀兵書。荀貞現正在增刪由古至今的歷代兵書,打算編纂一冊,發給帳下的諸將觀閱學習,以提高他們的用兵能力,《尉繚子》在他選用的兵書中是較爲重要的一本。

許仲素來寡言,此時聽得張昭、陳儀都稱讚他練兵有方,亦無甚謙虛之言,只是對荀貞說道:“顯本鄉野愚夫,哪裡知道軍事?練兵、用兵諸法,都是由明將軍的教誨而得。”

他這是大實話。荀貞聽了,笑撫他的後背,對陳儀說道:“舞陽侯立功鴻門,走狗耳,何能及君卿?許將軍,我之周亞夫也。”對許仲期望甚高。

在許仲營中宿了一晚,次日,荀貞繼續行州。

樂進、許仲、劉儒、何儀等郡中的大吏相從,荀貞過下邳縣北行,行六十餘里,到良成。良成縣的長吏、縣丞等出迎,張飛率五曲八百騎兵屯駐在此,也同出迎。

張飛與趙雲年齡相仿,長趙雲兩歲,今年二十九,他雖非士族出身,雅好文學,早年學過書法,寫得一筆好字,畫畫的技術也不錯,現今雖在軍中,未棄舊好,軍務之餘,仍不輟書畫文學,因是之故,與許仲、典韋等將相比起來,他固以威猛著稱,卻頗帶些儒將之風。

荀貞帶着盛大的車騎隊伍、鮮明的“鎮東將軍”、“徐州牧”等旗幟去良成縣中行了一圈,達成了“彰顯威儀”之目的後,他沒有在縣寺多停,即由張飛陪導,出縣來到了張飛的營中。

有幾句話,荀貞是早就想對張飛說了。

事實上,他想說的內容,之前已是有對張飛說過,只是效果不好,據聽聞,張飛沒有完全聽從,所以,藉此次行州、路經張飛這裡的機會,荀貞想再叮囑他一番。

荀貞想叮囑張飛的,是有關張飛性格的問題。

張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對士大夫很禮重,對軍中的兵卒卻多暴虐。荀貞此前告誡他,雖小人亦不可辱,張飛雖沒有把荀貞的告誡當成耳邊風,然本性難移,卻還是時有凌下。

巡看過張飛的營地,荀貞屏退左右,獨留張飛於帳中,喚他近前落座,對他說道:“益德,卿從我也算已久了,應知我治兵之法。理軍當嚴,然刑罰不宜過,聞卿常以小過鞭笞健兒,又少撫卹勇士,此非兵家正道。不聞吳起乎?起之爲將,與士卒最下者同衣食,攻中山,爲卒吮膿,卒之母泣曰:‘吳子吮吾夫之創,吾夫不旋踵而死。今又吮吾子,知吾子將戰死矣!’孫子云‘視卒如嬰兒,故可與之赴深溪,視卒如愛子,故可與之俱死’。這纔是治軍的正道。”

張飛應道:“將軍此前對飛已有教導,飛已知過,不敢忘。”

“知過當改,你不能只是不忘,要剋制本性,稍改此前所爲。”

張飛應諾。

荀貞又苦口婆心地教他:“卿主一部,平日宜親近佐史,常引見之。佐史,卿之耳目也,彼此親近,卿方能知部中兵士的人情,見之如稀,則人情不知,復何由知部中的衆事?”

張飛應道:“諾。”

說完想再次叮囑張飛的這些話,荀貞見他的帳內懸掛了幾幅字,字體研美,頗有可觀,細看書左,無有落款,因轉換話題,笑問張飛道:“此卿所書否?”

張飛把這幾幅字懸掛帳中,正是爲了給荀貞看,見荀貞問起,忙應道:“正是飛書。”

荀貞指着其中一幅字,笑道:“昔在潁川,我嘗見劉德升書法,卿此書有其三分神韻矣。”品觀了會兒,又指着另一幅隸書的字,說道,“奮雄揚波,交戟橫戈,卿此書所法可是師宜官?”

劉德升是潁川的名士,精擅書法,被後世稱爲“行書鼻祖”,有不少士人都學他的筆法,鍾繇也曾學過,荀貞當年在潁川,於鍾繇處見過劉德升書法的真跡。師宜官是當下最有名的“八分書”大家,靈帝好書法,設鴻都門學時,徵天下工書者數百人,八分書以師宜官爲最。

張飛應道:“將軍明察,飛此書確是學的師宜官法。”

荀貞評點張飛的書法作品,心中不由想起了曹操。

曹操出身宦官家族,受家風影響,與儒學傳家的士族子弟有別,好詩書文辭,諸體書法中,他最好八分書,荀貞見過他的字,比張飛寫得好太多了。荀貞心道:“孟德與劉公山擊兗北黃巾,不知戰況如何了?”連着有兩三天沒有接到江鵠、陳褒從兗州發來的軍報,也不知劉岱此次擊兗北黃巾會否如本來的軌跡一樣,依然是以戰敗身亡告終?又或竟能取勝傳捷?

與張飛言談多時,見張飛恭謹地保持着跽坐的姿態未動,荀貞心中歡喜,展顏笑道:“卿與子龍年相近,居軍中,俱好文儒事,意趣又相投,當多親近。海內兵亂,吾志在蕩清寰宇,迎天子還洛陽,興復漢家,卿與子龍可努力之,以封侯自期,務莫懈怠。”

張飛恭敬地應諾。

88 徐榮久觀疑雲起 荀貞靜候將欲擊14 守城初戰54 慎事自重,藏器於身178 袁紹表舉豫刺史19 血雨腥風洛陽城(上)44 而今本爲多事秋66 負此俸食慚愧極3 董卓兵掠潁川地 孔伷借兵陳國中73 健兒戰死誰封侯(下)22 今有潁陰乳虎(下)41 夕陽36 會師(上)81 漫笑將軍弱無膽 當斬青綬以勵氣3 書裡有一個錯處,向大家道歉82 光陰似苒流如箭137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三)34 孟塗敢棄夜襲利52 佳客翩翩洛陽來(中)155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9 聯軍雖盛心思異 孔伷步騎到潁川147 沙丘臺上舊時月(二)71 兵有形同而勢異者13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204 財用不足何以補294 陳國相襄軍第一(三)62 田使君退還平原65 短歌58 剛孝好義朱公偉(上)29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49 聖如仲尼也好名69 躋身才俊(上)15 燕趙意氣多豪俠(上)19 誅滅沈家(下)8 邯鄲陌上九月秋(八)108 裁存萬六精敢士 良苦用心故人全33 偏師掠潁橋蕤橫288 王太守課政州最(一)26 招人103 孔德信報刺史病 荀貞再表孫文臺262 荀休若鹽鐵開府47 張飛急襲葛陂西72 健兒戰死誰封侯(上)50 勵士出征10 荀家五虎度陳倉(上)24 太守驪馬從白駒5 言而有信荀貞之32 荀衢61 曹刺史安定濟北71 董仲穎操立天子 袁本初離洛奔冀26 甲兵四千向神都(六)92 北海郡邑黃巾滿 孔融襟抱稱名儒64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299 陳國相襄軍第一(八)79 冠軍將呼太史慈(一)37 生來無計避徵徭33 破敵(下)22 枉費心機空費時132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五)30 怒自羞出堪難忍 非因勇故守此營73 鎮東檄調三將援62 五角鼓聲聲悲壯(下)65 奉孝高臥懷棲逸41 虛虛實實82 擒賊先擒王(下)108 轉戰十縣歸平輿(中)7 邯鄲陌上九月秋(七)48 正旦之日62 太守行春(下)24 甲兵四千向神都(四)81 捕拿張直(上)39 得二荀舉薦8 程嘉獻策難吳輯71 此子存有難測之志59 荀君爲政(上)11 迴天轉地將軍手 身輕名士一文錢77 薛禮高踞臨下問 劉備席坐從容答23 自古興亡百姓苦 天子西遷民何辜59 軺車從事雷霆來122 孫堅族微壯志高60 荀君爲政(下)82 了卻山中寇賊事(六)13 荀君有召128 軍民兩屯糧百萬72 初見一龍(下)23 劫人101 兩軍對陣煙塵起284 止巫遏佛彭城事104 汝輩亦我漢家民19 誅滅沈家(下)10 防寇53 此非常人所能爲也61 丈夫生當爲二千石293 陳國相襄軍第一(二)100 將軍百戰以奇勝17 虛席相問上策何10 計吏郭圖(下)15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21 今有潁陰乳虎(中)194 魯子敬狂兒奉糧53 只知太守不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