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朱公偉奉天子詔

急報的內容說的是:李傕用天子的名義徵召朱儁入朝,朱儁的部曲將士皆諫言不可,多以爲與其入朝,任一虛職,被李傕等控制,不如與荀貞、孫堅等合兵,進可扣關長安,建立大功,退亦足可觀視形勢,號召山東,孫堅也苦苦勸諫,拿皇甫嵩早年受董卓之召入京後的遭遇爲例子,極力勸說朱儁不可入朝,但是朱儁卻不肯聽從諸將、孫堅的勸言,決定應召赴長安。

荀貞自是不知,徵召朱儁入朝的這個主意乃是賈詡給李傕出的,然而朱儁奉召入朝的這個決定,他卻是看得很清楚,對孫堅和他在政治輿論上必然將會是一個大的打擊。

荀貞、孫堅兩人雖俱善戰,而今各有不小的地盤,現下的官職也都不低,李傕更是曾以“前將軍”這樣的貴重職位來拉攏荀貞,但說到底,他兩人一來年歲不算太大,成名都只是在近十年間的事,並且主要還都是以軍功出名,尤其孫堅,與德操無關,二來他兩人都沒有在朝中任過公卿這樣的職位,因此論及在山東諸侯中的威望,實非特高,因是之故,他兩人才會推舉朱儁爲盟主,以進關迎天子還洛陽爲名義,用調停幽、冀相爭爲藉口,趁機擴張地盤。

現下,朱儁卻將要奉召進京,——事實上,可能在孫堅的這道急報到時,朱儁已經在去長安的路上了,如此一來,對荀貞、孫堅自然就會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試想一下,他們的盟主都受召進京了,等同是變相認可了李傕、郭汜等在朝中的合法地位,荀貞、孫堅還怎麼再斥李傕等爲賊?還怎麼再用“進關迎天子還洛陽”爲名義來指責袁紹、公孫瓚,“調停”幽、冀之爭?除非把朱儁也大罵一通,和他劃清界限,罵他“阿附賊勢”,輕一點,可罵他“屈從賊勢”,否則,就斷難再用之前的名義與藉口來撈取實惠了。

那麼,能大罵朱儁麼?

顯是不能。

荀貞、孫堅皆曾是朱儁的“故吏”,朱儁更可算是孫堅的伯樂,他兩人之前推舉朱儁爲盟主時,又把他擡得很高,非常誇讚,卻又怎能轉臉之間就改而斥罵?

荀貞“恨鐵不成鋼”,說道:“昔皇甫公奉董卓召入京,若非堅壽之請,險些遇害,前車之鑑不遠,朱公卻如何竟蹈皇甫公覆轍,亦受召入朝?”連連嘆息。

荀彧也在堂上,他看完了孫堅遣人送來的這道急報,沉吟多時,說道:“朱公既已決意應召,此事料難改矣!當務之急,吾兄應當立刻傳檄海內,述以兩事。”

“哪兩事?”

“先有皇甫公,後有朱公,雖知朝廷爲賊挾持,而應詔即行,忠心漢室,可爲臣表。此其一事。吾兄與孫豫州統虎士十萬,聯東夏、荊揚之州郡,不日就會入關,迎天子還洛陽,李傕、郭汜諸賊如膽敢危害朱公、皇甫公這樣的忠臣,則待吾兄入關之後,必誅滅之,以爲報仇。”

戲志才、荀攸等皆拊手說道:“以此爲應對極善!”

第一,稱讚朱儁、皇甫嵩。

首先,皇甫嵩應召入朝是多年前的事了,把皇甫嵩拉進來,可以降低朱儁應詔入朝這件事對當下的影響,其次,雖是稱讚皇甫嵩、朱儁可爲臣表,卻仍是把李傕、郭汜等視爲了賊。

第二,威脅李傕、郭汜,如果敢殺害皇甫嵩、朱儁,荀貞等就必會爲他兩人報仇。

看起來是關心皇甫嵩、朱儁的安危,然其言中未盡之意卻是人人皆能看出,何爲“聯東夏、荊揚之州郡”?表明雖然朱儁應詔入朝了,但荀貞、孫堅卻將會依然繼續“調停幽冀之爭”。

荀彧所述之此兩事,既讚譽了朱儁入朝的“忠心”,又委婉地說明了荀貞“調停幽冀之爭”也是出於“忠心”,並進一步地說,當朱儁入朝後,可再加上一條,那便亦是出於對朱儁、皇甫嵩的“關心”,可謂是最大限度地化解掉了朱儁入朝這一事會給荀貞、孫堅帶來的影響。

荀貞想了一下,同意荀彧所說,事不宜遲,當即令喚來陳儀,命他按荀彧的意思起草,寫畢,荀貞親自修改,使人即刻趕赴中牟,送給孫堅觀看,等孫堅看了,他若是同意,就聯名發檄。

因爲事關緊急,前去中牟的信使日夜兼馳,數日後即到了中牟縣內。

孫堅看罷,當場表示同意。

於是,兩人聯名,同時傳檄,昭示海內。

朱儁此時已經離開中牟,在去長安的路上了。

半道上,他在一個縣寺中看到了這道檄文。

看完,朱儁對隨從們說道:“貞之、文臺推吾爲主。趙公來書與吾,以爲貞之、文臺託以大義爲名,實是爲私利圖。貞之越境攻泰山,文臺至中牟後,數請與吾聯兵擊河內,觀他二人舉動,確如趙公所言。我爲何奉詔入朝?就是因爲這個緣故!袁本初、公孫伯珪互攻不已,袁公路、劉景升亂戰爭荊,貞之、文臺謀並泰山、河內,山東州郡如此,焉能共舉大事以滅諸賊,迎天子還洛?一個空頭的盟主不做也罷,還不如去到朝中,李傕、郭汜小豎,樊稠庸兒,皆無遠略,又各擁部曲,吾料他們早晚必會內亂,待到那時,吾乘其間,大事何愁不濟?”

朱儁這次去長安,不是隻帶了幾個隨從的,跟着他同去的還有他的家兵、一些部曲。他的家兵和這些部曲跟着他經過歷戰,俱可謂精銳,人數雖不算太多,但如果李傕、郭汜等之間真的如他所料,出現內亂的話,以他的這些兵馬,聯合長安的忠心勢力,的確是有成事之機。

聽了朱儁的這番話,他的隨從們才知道了他爲何不顧皇甫嵩的前車之鑑,執意要去長安。

諸人都很感動,看着朱儁已經花白的頭髮,雖然蒼老卻依舊剛氣的容貌,有的乃至淚下,哽咽地說道:“若山東州郡都能有明公這般的赤誠忠貞,這海內之亂又怎會延宕至今!”

朱儁皺起眉頭,斥道:“汝曹亦丈夫,哭什麼?哭哭啼啼的,像什麼樣子!”按劍挺身,出到室外,向西朝着長安的方向,眺望天空,振奮地說道,“黃巾起時,天下震亂,百萬黃巾猶被我與皇甫公、盧公等共剿滅之,區區涼州賊子又算的甚麼!俟滅此諸賊,再轉向山東,本初、公路、貞之、文臺諸輩便是各有私心,詔命到處,難道還敢逆反不從?海內不足定也。”

朱儁回顧跟着他從室內出來的隨從們,見剛纔哭泣的那幾人雖然不再哭了,可眼圈都還紅着,因是訓誡他們,慨然說道:“吾雖老矣,尚懷壯烈,卿等年輕,更應懷忠履義,自勵不息!”

諸人皆應道:“諾!”

29 甲兵四千向神都(九)62 賜字87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一)162 開陽都尉假彷徨59 文若誓願扶漢室 貞之笑辱董仲穎10 江東猛虎兵將近 豫州精甲擺車前6 何爲乳虎119 三戰盡復東郡地(四)61 太守行春(上)80 了卻山中寇賊事(四)226 藏宣高請子入府169 滿營呼擁張益德(下)70 相見恨晚堂上歡23 豫兗羣豪三人最99 做下何事引敵驚亂2 佳婦何人陳家女19 圍不赦以威生仁80 恨天失我傅南容140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六)15 搜山千騎入深幽(六)34 孟塗敢棄夜襲利148 沙丘臺上舊時月(三)29 志高行健皓月明75 許縣陳氏73 大丈夫寧鳴而死13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三)41 謀重有利爲臣職92 虛席問賊進退意29 盤點籌劃72 曹孟德妙解袁怒 荀友若起意歸鄉51 謀算將戰257 徐元直獻策危行175 陰德獻上削賊策55 買馬(上)101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14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六)32 國家棟梁傅南容54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四)14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九)28 甲兵四千向神都(八)129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四)90 從徵汝南(下)28 三軍兵至董營外 劉關馳挑敵將前111 定陶冤句令不同299 陳國相襄軍第一(八)88 風捲雷動誅鄴趙(四)70 陶謙雖怒忍不言 糜竺借力反愈重104 殊死鏖戰破敵營(下)230 兗州刺史左右難263 袁子遠掌籌舟師51 動手前夜59 荀君爲政(上)38 初步62 其猶穿窬之盜也5 尋賢不遇(上)14 荀家五虎度陳倉(五)1 邯鄲陌上九月秋(一)22 今有潁陰乳虎(下)1 從朱儁看東漢寒士之入仕艱難及試論朱儁之126 玄德愁悶業不立34 大勝(上)3 陽翟侯扣使不遣28 幾事不密則成害146 沙丘臺上舊時月(一)82 擒賊先擒王(下)39 忽報胡軫襲追到 進去不知何其神75 爆竹聲裡辭舊歲(下)68 三軍悄然各入屯72 寬仁信義劉玄德(下)265 會於汶北將擊章1 從朱儁看東漢寒士之入仕艱難及試論朱儁之36 文遠突陷潁川營(中)7 每思內戰常齧指266 曹孟德封侯志望78 唯先順勢能造勢52 受表揚威心感動19 血雨腥風洛陽城(上)102 孫侯得璽度天命 董相敗退往長安220 陶恭祖數求歸鄉11 迴天轉地將軍手 身輕名士一文錢64 裨將軍新旅建組98 董卓大敗奔逃處 荀貞勒兵宜緩迎51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上)38 初步160 笮融急求東海府228 琅琊鹽亂不足定102 孫侯得璽度天命 董相敗退往長安67 鳳集西鄉(上)20 拜徐州用計離亂108 裁存萬六精敢士 良苦用心故人全8 士族109 轉戰十縣至平輿(下)193 荀徐州爲子儲才1 飛書問君何所欲106 歲歲年年人不同69 尋得事由插爪牙226 藏宣高請子入府261 重儒引風導以良125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30 奉先馳雄擊汝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