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〇三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五十四)

對此,曹操/他自己都知道,自己再也是年輕那個時候了,那時候的自己,真是還能拿着長槊對付黃巾將領,可如今呢,就只能說是呵呵了,不服老不行啊。可不是,他比馬超大了十幾歲,這可真是老不少啊,就是。可不是,曹操自己知道自己什麼情況,馬超也都瞭解,他可真是老了。要說年輕時候,倒是還行,現在的話,確實是不行了,不就是如此,確實。

真是,怎麼都是年輕了,可老了就是老了,這也沒辦法。是啊,都想年輕,可哪有可能呢,人都是從年輕到老,從老到年輕,那是玄幻了,不是這個世界層次,那這兒是沒有啊,可不就是。既然沒有玄幻什麼的,那就一樣兒生老病死,誰都逃脫不了。不過馬超還算是確實能

接受,畢竟自己都兩輩子爲人了,也是挺夠了,真的。比起曹操比起孫策來,自己可不是比他們都強,所以還是那話,他覺得自己活個八十,那就已經是很長壽了,多了的話,也許都是奢求啊,真是。所以如今也是走了八十的一半了,另一半的話,自己雖說還得勞累不知

多少年,可都是值得的。真就是,自己十年的話,怎麼都能一統了天下,這個馬超覺得還是沒什麼問題的。當然了,這個確實,不是絕對的,哪有十成十的把握呢?那是沒有,什麼都有可能,也許行也許不行,都正常。不過二十年,不到二十年,十幾年的話,這個他還是很有信心的,十成十,沒大問題。所以說這個也是,馬超覺得,等自己到了曹操那個年紀的

時候,一統天下還是沒什麼問題的。而主要之後還得對付北方異族,不算之前北方異族是什麼情況,他們要不要大舉南下,等己方一統了天下之後,那是肯定要對付他們的,一點兒不錯。如今的話,對付北方異族,己方還是比較騰不出那麼多空兒,沒那麼空閒啊,可不就

是。可等己方一統了天下之後,那自然就不是如今這樣兒了,哪還有沒有空閒時候呢,都有空兒啊,可不是。所以說馬超其實他也期待着,說己方能早日一統天下,還是那話,這個怎麼都是好事兒,那可不假。晚一點兒,都是對己方不利的,或者說不好的肯定多啊,不就

是。還是說趕早不趕晚,肯定是這樣兒,一點兒不假。不過馬超也清楚,並非說這個就完全是己方決定的,對方實力也不弱,如今更是有江東軍,他們也在,還沒被己方滅,所以說己方也是“任重而道遠”啊,不就是。現在的情況,別看天下大勢是在己方這兒不假,怎麼看都是己方優勢,可不代表說人家兗州軍就沒有啊,不過是沒己方這麼多罷了,不就是這樣

兒。就他們加上江東軍,也比不上己方了,就以這個大勢來說,馬超還是清楚的。所以說己方十幾年還不能一統天下?他不相信,十年的話,應該沒問題,哪怕是沒那麼絕對。馬超覺得己方要十幾年的話,還沒一統天下,可就真心完了,直接都回家抱孩子去吧,真的。他

覺得十年內,己方沒問題,可真要是有什麼意外,其實這個真心沒那麼絕對,哪怕馬超其實是有信心的。可你想滅了對方,那江東軍還有兗州軍,都得是“無所不用其極”去保住他們一方,這個想滅他們,尤其是兗州軍,可以說是非常困難的,那真是不假。可己方要走的路,那是必須的,而他們兗州軍,就是阻擋己方一統天下的最大阻礙,從三分天下後,就是

了。最大的敵人,那一直都是兗州軍,這個馬超和涼州軍衆人,那都很清楚,就是。所以說從來他們都是想着先滅江東軍,之後再滅兗州軍,都是這個順序。當然了,滅江東軍的時候,肯定要和兗州軍廝殺,不知道要多久,不過最後的情況,馬超他也是已經預料到了。除非說孫策他們有辦法讓曹操改變主意,有說死也要保住江東軍的態度,真那樣兒的話,己方

未必就真能滅了江東軍。可那樣兒的話,不是自己不相信,曹操/他真會那麼做嗎?或者說孫策他們真有那樣兒本事嗎?這個不知道,八成是不可能,這個馬超不知道可卻能猜到不少,那是不錯。要是江東軍有那麼大本事的話,就好了,真是。可顯然,他們是沒那麼大本

事,反正現在的話,他是沒覺得有啊。能讓曹操那樣兒的奸雄,直接改變想法改變態度,這樣兒的事兒,不是說就沒可能,可確實,機率太小,馬超清楚。而孫策江東軍他們想那樣兒的話,其實是更不容易,真的。因爲到了那個時候,那些事兒,確實很難改變一個當主公

做老大的態度,尤其還是曹操那樣兒的奸雄。這個可不就是,曹操那樣兒的人,哪有那麼輕易改變自己最終想法的,所以這個也是真不容易啊,一直都是。確實啊,別說是他了,就自己,就孫策,其實也不都那樣兒,可也不錯。當主公做老大的,有多少就一下能改變他們最終想法的,不是說不能也不是說就沒有,可也真是,難啊,還不就是那樣兒。如今看,就

是,那真沒錯。你想着都挺好,可實際上呢,這個真心不一定啊,這是馬超所想孫策他們的那些想法。不敢說是所有,可大體上,他還是知道孫策與江東軍衆人想法的,那是。如果說他們想自己一方被滅,那都不可能。那麼怎麼讓他們江東軍不被滅,這個不在於己方,而

就是在於兗州軍啊,就在於曹操的態度,不就是。如果說他那個奸雄,真就改變了想法,那麼孫策他們自然就會覺得己方能保住了,馬超也知道。可拿什麼讓曹操改變想法,這個可以說是很難,這個誰都知道,馬超知道,孫策知道,就曹操,他也知道,那是沒錯,就是啊。

可還是那話,孫策知道,但是他和江東軍衆人,卻都沒放棄過,哪怕有那麼一絲的機會,他們也都致力於改變曹操最終的想法,那是不錯。就是,他們那樣兒的人,當主公做老大的,只有說十成十的時候,才能做出來堅持或者放棄什麼的決定,要不然的話,真就沒有了。馬超差不多那樣兒,曹操是那樣兒,孫策的話,其實他也是。十成十的把握,讓他們堅定或者

放棄,可不就是那樣兒。馬超、曹操還有孫策,他們在這個事兒上,那其實都差不多,確實。該一樣兒的地方,三人那其實都差不多,甚至就說都一樣兒,正常啊。可大多那還是不同的,沒錯。所以說這個也都是那樣兒了,就是。孫策他們不會放棄,馬超知道,而曹操那

邊兒的話,他們這個時候,確實也不會說想那麼多。如果說己方要真是,馬上就進攻江東了,要滅他們了,那麼曹操是不得不那麼想,這個馬超清楚,因爲都已經是事到臨頭了,那麼你就算再怎麼樣兒,該想的,也得說去想。畢竟都已經是那樣兒了,那種程度了,那都正常啊。如今的話,幷州戰事還沒完事兒呢,曹操也不會去想什麼江東的事兒,那確實是啊。

現在對他們來說,那就是幷州的戰事最重要了,其他的,暫時都是不能和上黨壺關這兒戰事比,肯定是啊。連這邊兒戰事還都沒完呢,曹操/他也不可能說去想江東什麼的。而且之前他也不是沒想過一點兒江東那邊兒,可曹操卻知道,最近來說,基本上涼州軍不會往江東大動兵,說要滅他們什麼的。當然了,要真是江東出了大問題的話,那麼別說是他們涼州軍

了,就是己方,該有的動作,也不會少了,就是。機會什麼的,你要真不把握一下,基本上都是轉瞬即逝啊,一點兒沒錯,他是太清楚不過了。就戰場上都屬於是瞬息萬變呢,就更不用說是機會什麼的了。反正基本上你只要把握不了一次,下一次什麼時候,那都不一定了。

有沒有的,都兩說呢,還不就是。有,那是比什麼都好,沒有的話,那就就繼續等吧,也沒什麼說的。可機會就是,偶爾說你要就等着的話,未必就有,可要真不等,不經意間,沒準就出來了,可是有點兒奇怪呢,確實啊。所以說這個曹操也是知道,還不就是這樣兒了。

這就是機會,不經意間最可能出現,你能不能把握住,那不知道,不好說,不過下一次的話,誰知道什麼時候了。不過就現在來說,確實也是沒什麼機會,江東那邊兒,暫時是沒什麼機會,以後的話,那不知道。反正可能也不可能,也許有也許沒有,就那樣兒。馬超和曹操,乃至於是孫策,他們都知道,還不就是。當然了,這樣兒的事兒,在涼州軍那兒,還有

兗州軍那兒,也不是說就出現不了了,那還是有可能的,機會也許也會出現,有那個機率啊,可不是。哪一方能出現讓另外兩軍進兵的機會呢?這個還真是不好說,其實真說起來,三方的機率,那應該說都是差不多,不能說是一模一樣,可也是,基本上沒差什麼,那是不

錯。這個機率什麼的,基本上都是均等的,比較平均了,這個也是不錯。要不然的話,你這邊兒機率無限大,別人那兒是無限小,那麼這個你無限大的一方,那問題是多了去了,也大了去了,肯定是啊。所以說那樣兒的事兒,並非就真沒有,不能發生,可現在確實是還沒。

暫時沒有不代表以後也沒有,不過就從如今來看,就算是都風平浪靜了,那是沒錯。雖說在機會來之前,八成都看不出來什麼,那是沒錯。可也確實,並非就一點兒和平時不同的都沒有,那也不是那樣兒。不過也不可能說就真都能看出什麼來,那樣兒的話,就都好了,真的。不過就現在來說,馬超、曹操和孫策,他們是都沒覺得有什麼大好機會,那確實也沒錯。

不過出現機會的話,三方肯定都是馬上就得行動,反正他們想要抓住把握機會的話,就得那麼去做,肯定是啊。如果說是不想要了,不想把握一下的話,那麼就另說了,不就是如此嘛,真是。當然了,肯定也是沒說的那麼簡單,那是沒錯。你覺得簡單的,未必就真都簡單,

這個是。你覺得是困難的,也未必都那麼難。反正因人而異吧,這個小馬過河的故事,還是很有道理的,不就是了。什麼東西,到底什麼樣兒,只有說你自己親自去體會一下,那纔是最真實的。別人說什麼,別人認爲什麼,那終究來說,其實都是別人的,而不是你自己的,

真沒錯。別人是別人,你自己是你自己,不就是這樣兒。反正馬超來看,他自己認爲是沒那麼簡單了,他不知道曹操和孫策,他們到底是如何看待的。不過一想,估計也是和自己一樣兒,也不會覺得容易就是了,可不是。那麼沒有那麼簡單容易,就只能說是複雜困難啊,這個還……他們是,都想着機會早點兒來,那確實都好了。可就從現在來看,真心沒那樣兒

啊。反正想法什麼的,那都挺好。出現了一個己方進攻對方的一個大好機會,己方把握住,雖說是滅不了對方,可一下奪取對方的兩三個郡,沒什麼問題,那都是太好。可顯然,這個現在不說是做夢吧,其實也差不多了。你覺得這個機會什麼時候能有?你認爲的,不一定就

真有。當然了,有沒有的話,不一定。你說沒有,也許就真來了,你說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可沒準馬上就有了,也不好說啊,可不就是。

第二四四章 馬孟起遊說大才(上)第九十七章 曹馬拜訪雒陽令第九八五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完)第六一六章 兗州軍攻破湘南(續)第四五三章 張飛臧霸除伏兵第五三六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一)第四八六章 樹林道旁攔孫策第三十九章 聯軍動樊城求援(續)第七一六章 甄家衆人商議畢第六三九章 涼州軍再攻江陵(續)第三八三章 祝融夫人勸孟獲(續)第六二七章 涼州軍進攻陰館第五十三章 徐公明陣前鬥敵(續)第十六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十二)第七二二章 曹操許都稱魏王(十四)第一七〇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九)第五六〇章 兗州軍死戰西陽(九)第二〇八章 顯異象戰機終現第七八八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十)第四十三章 聯軍約戰涼州軍第九三三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七)第二七五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十)第一百零一章 雒陽城人才來投第六十三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十八)第一二九章 下戰書擇日決戰第五〇一章 魏文長兵進十里第八九八章 聯軍再戰蘄春城第四四七章 主母親見陸伯言第十五章 比試畢沒有敗者第四五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四九)第八〇八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三十)第八七五章 聯涼大戰蘄春城(四)第七八三章 曹仁郭淮回大營第五五三章 桂陽郴縣三人會(續)第二一九章 兗州軍接收兩郡(二)第六十三章 夜襲聯軍涼州勝第五〇一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一〇)第一七〇章 樸克再見公孫康第五四四章 殺入城池將對將(續)第四三一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四十)第五六六章 陳珪下邳教呂布第八四〇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二十六)第四八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七七)第二二二章 各地報傳來南蠻第二三〇章 董仲穎所想終成第七六三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三十九)第三六二章 馬孟起見糜子方第五十四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九)第九四九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二十三)第四六〇章 定人選欲奪雒縣第二七八章 銀坑洞再見木鹿(完)第三〇三章 三江城馬木對話第二六七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二)第五六二章 漢室宗親終正名第九三六章 涼州軍信使來到(續)第一二六章 馬孟起深夜聚衆第五九九章 劉備兵敗奔青州第九八八章 涼州軍兵進交州(三)第九七八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五十二)第四三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三〇)第八三五章 兗州軍再攻襄陽第七十章 說感言孟起上臺前第五〇五章 涼州馬超欲進兵第八三〇章 馬超出招滅守將(七)第二二二章 問詢張讓勸說劉宏第六二七章 兗州江東再進兵第五〇六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一五)第五九四章 夜戰洮陽戰事起第九八九章 涼州軍兵進交州(四)第三七〇章 南蠻王今夜出兵第九三一章 龐王退兵返房陵第七二三章 涼州軍血戰江陵(完)第四二六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三十五)第九五〇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二十四)第二六六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一)第四七四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六五)第七四四章 吳子遠接替馬漢第二〇〇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三十九)第六七九章 降將獻城入井陘第一〇七章 馬超試探陸伯言(完)第二六九章 南蠻軍使者離開第三二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十三)第二九九章 回隴縣安排劉辯第六四八章 大軍再戰晉陽城(完)第五四〇章 關羽投效暫歸曹第二二七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十四)第七九七章 臨湘破幾方反應第十九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完)第七三六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十三)第五六〇章 兗州軍死戰西陽(九)第六一二章 兗州軍進攻湘南(續)第七十章 議出兵長安召將第八一三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三十五)第三四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三十七)第八八八章 涼州軍進攻樊城第五二七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三六)第十一章 馬府中兄弟遠謀(續)第三八九章 馬超帶兵入沔陽第五三六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一)第三六二章 召將交待新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