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抵達

濟南府的歷城到青州府日照近百里,雖說不是山路崎嶇,但放在往常一個來回少說也要十天半個月才行。

現在不同了,山東軍統轄各地,正兵和鹽丁負責維持地方治安,地皮上那些攔路土匪和流寇不是跑到南直隸就是被就地剿滅,一路上暢通無阻,起碼已經算得上安穩。

李巖騎着馬從萊蕪出濟南府一路直奔進青州府地界,沿途遇到的除了成羣耕種的農莊佃戶就是設卡緝查的鹽丁,少有也能看到些大隊經過的正兵軍士喊着號子嘩啦啦跑過。

設卡緝查的鹽丁雖然不認識李巖卻識得軍議司的令牌,各個小頭目見李佈政焦急,只來得及行了個禮便匆匆放行。

李巖到了青州府境內後從蒙陰、紫荊關一線經過,在當地正兵營官的配合下更換馬匹繼續上路,逆流而上通過沂水後李巖不進入州城,直接馬不停蹄的趕往日照。

日照雖說是個縣城的編劃,但卻是個有港口的中型城鎮,這個港口起先山東軍並不重視,但後來接到消息說是有發展潛力,這纔派專人來這邊將港口翻新。

日照城位於黃海之濱,東與倭國、朝鮮隔海相望,西靠臨沂,北可直達萊州灣、濰坊,南面是安東衛,而安東衛再往南去就到了南直隸的境內。

正是由於這種地理上的優勢,才讓日照成爲從南直隸來的商人們歇腳休息之地,山東軍在租用下了一家船行,讓來往的船商停泊在日照港口,只不過要從中收取客銀。

隨着時間久了,每日的進帳也是愈來愈多。

不過若這船是鄭家的商船便另當別論,誰讓山東軍與鄭家有買賣在手,想收銀子也不好吱聲,爲了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這點客銀不要也罷。

豎起來,日照還是江蘇海州(今連雲港等地)、東海左所等地到青州府、萊州府與登萊兩府的最短捷徑,一些陸地上的行腳商喜歡從這海岸的沿線送貨,方便快捷不說,還可以直接從船行租船北進南歸。

自從山東軍成軍後各地的正兵與鹽丁編制逐漸完備,各地陸陸續續的穩定下來,所以山東的商戶一日比一日多,這種種因素都使得日照城日趨繁榮。

......

這天,日照城外站着一排的山東軍正兵軍士,日照的駐守正兵營官叫董望,他穿着鐵甲在西門外來回踱步,顯然是在迎接什麼人。

很快,隨着一陣塵煙在遠處揚起,一個文人模樣的人騎馬來到衆人眼前,董望連忙與一干正兵軍官迎上前去。

來人看樣子和普通士子又有所不同,一般的東林士人都以網巾摺扇爲榮,少數在士林中有名望的大才子更是束髮青巾,給人一種翩翩才子的感覺,但對方卻不顧忌諱而腰懸長劍。

董望抱了抱拳,笑道:

“未想李軍議到的這麼快,末將是日照正兵營官董望,特來相迎!”

本來董望等軍士還猶豫要不要上前幫他下馬,要知道文人一般都是不會騎馬的,但李巖卻在衆人驚訝的目光中十分熟練的翻身下馬,拍拍手牽着繮繩遞給董望。

這時候董望還有些愣神,忽然反應過來後訕笑一聲接過繮繩,道出了方纔心中所想,李巖聽完則是豪爽的一笑,並沒有在意。

“董營官,劉府老宅現在何處?”

“李軍議請隨我來。”

董望一揮手,門外站立的正兵便是整齊的收隊回城,日照城內是傳統的四四格局,進城的時候縣官帶着官府的衙役們也在城內迎接。

李巖朝他們象徵性的微微一笑,在城中行走的時候也沒閒着,一邊與董望和縣官有一搭沒一搭的閒聊,一邊仔細觀察城中百姓的面色與街道房屋情況。

日照城內的很多百姓臉上雖說還沒泛着光澤,但是菜色卻已經下去不少,街道上根本看不出來什麼,只要提前清掃一遍就是光潔如新。

四周有許多建起不久的民房,行人們三五成羣,有些扛着犁耙到城外分得的田畝準備春耕,有些老人擺着小凳坐在門外閒聊,小商小販沿街叫賣,不少客商正拉着車出出進進,也有許多單獨外出的行腳商走進客棧。

見到這種情形,李巖卻鬆了口氣。

跟着董望來到城北,這邊原是一些富戶和劉家老宅的所在,由於幾家豪強不服從山東軍管轄被抄家,所以董望也就在這邊新建了一處軍營用日常操練。

這處軍營的選址很好,李巖原本還想着用什麼法子來掩人耳目,聽到董望的話後卻沒了這個顧慮,立刻張口道:

“董營官,你立即派兵士把守城北的要道,並且放話下去,就說城北軍營要進行爲期數日的拉練,爲了準備一月之後的全軍大拉練。”

董望恍然大悟,立即用手握拳行了個軍禮,說道:

“明白了,我這就命令下去!”

點點頭,李巖正想細細問一問那天夜裡發生的事情,但話就要出口卻又咽了回去,最後他只是說道:

“齊老爺,最近幾日城內可有關於老宅的風言風語?”

聞言,一直亦步亦趨跟在身後的縣官齊芯下意識道:

“李佈政言過了,下官何德何能,竟讓李佈政稱爲‘老爺’,實在是受寵若驚啊...”

“齊老爺入仕多年,而李某在朝廷上並無官身,於情於理也該這樣稱呼,你就不要推辭了,談正事吧。”

“那下官就卻之不恭了。”齊芯知道李岩心系老宅,自己再多推辭就屬於犯了官場上的忌諱,他連連點頭,回想着道:

“李佈政這麼一說下官倒是想起來了,城中前幾日是有些關於老宅的風言風語,下官覺得不會有什麼大事就放着沒管,到現在也沒了什麼後續。”

“糊塗!”李巖語氣忽然重了起來,想了半刻,回頭斬釘截鐵的道:

“李老爺,你立刻將提過此事的人,不論身份,姓名籍貫都寫成單子交給我,後續的事情都交給山東軍,衙門就不要管了。”

齊芯早知道在這裡面有貓膩,但是涉及的人太多太大,僅僅是一個青州府的知府他就招惹不起,一個小小縣官自保還來不及,怎麼敢去趟這個渾水。

既然軍議司來人專門處理了,他也是連連的點頭,這個燙手山芋自然是越早扔出去越安穩。

“李佈政,這是衙門的名單,您過目...”

師爺早就捧着許多的文冊和賬簿在後面候着,見知縣老爺擠眉弄眼的樣子就趕緊上前幾步,可能是有些緊張,抽出那張名單的時候文冊嘩啦啦的都落在地上。

師爺立刻告罪幾聲,蹲下來個幾個縣丞、賬房手忙腳亂的去撿,李巖沒管那麼多,拿到名單後直接細細的看起來。

感謝大家的支持!

第四十七章: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第二百一十二章:勢如破竹第一百二十八章:巡撫 知府 總兵官第一百三十四章:這輩子都沒見過第三百三十九章:嗣昌伏法,王爭失信第四百一十三章:各有私心第三百三十四章:外系 豪強 人心第三百七十七章:寧陵兵變第一百一十章:王守備軍令如山第五百九十四章:火器之利,天壤之別第三百一十八章:彼之奇兵,我之期兵第二百八十五章:威服第三百七十七章:寧陵兵變第五百七十九章:得早些去等着第五百六十五章:闖王泄憤殺吳襄第一百零七章:任家兄弟力戰永寧門第二百八十一章:當世戚家軍第五百八十三章:修陵 徹查第三百六十一章:宸妃有疾第七十五章 :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第二百二十一章:什麼都不給韃子留下第三百一十四章:四面遭圍,列陣摧鋒第四百二十二章:禮服第五百零五章:克定南京(上)第三百七十九章:離心離德第七十三章:不容樂觀第二百八十八章:人才濟濟第三百七十一章:汝寧之敗第三百六十五章:錦州解圍戰(下)第三百一十八章:彼之奇兵,我之期兵第五十四章:震懾第二百七十四章:缺陷與短處第四百八十一章:小事 大局第十六章:請命徵兵拔頭籌第四百八十章:人生在世,最快意的是什麼?第八十章:蠢豬撞樹第二百三十三章:直取平度州第一百一十七章:士子毒瘤第八十一章:聲東擊西第二百三十四章:並克膠州第六百零八章:李自成想求和第五百章:如夢方醒第七十四章:金水河不太平第四百一十五章:歷城軍校一期學員第三百零五章:霹靂手段,菩薩心腸第四百八十五章:避實擊虛,轉取西安第五百二十一章:人傑輩出,立足南京第三百四十一章:內外合擊,騎兵顯威第一百四十一章:艱難的決定第一百八十四章:任命第一百八十三章:藍圖第三百七十二章:樹大招風第五百八十七章:林大人,借你的腦袋一用第二百三十六章:鄭鴻逵來訪第五百七十章:三軍協同,逆轉乾坤第三十九章:三人成虎捍寧海第二百九十六章:隻手遮天第四百九十一章:名聲和性命第一百六十五章:神秘的京師信件第五百一十九章:大順皇帝李自成第二百二十七章:欣喜若狂的顏繼祖第五百六十一章:激戰山海關第四百九十六章:汝寧大捷第三百六十章:陣殲阿濟格第二十一章:無計可施紅顏策第一百八十七章:單候第一百一十五章:雙喜臨門第二百零四章:“如虎”全卓第五百九十四章:火器之利,天壤之別第二百三十一章:順勢而爲,驅虎吞狼第五百八十九章:修繕皇陵,善始善終第二百零五章:融合 熟悉第五百七十二章:田見秀之死第五百五十五章:裝備了火器的新式騎兵第二百七十二章:逼出來的下馬威第三百零四章:仁義懦弱,一線之隔第四百二十一章:獨樹一幟的山東明威軍第四百六十三章:夜逃第四百六十七章:望旗而潰第二百二十七章:欣喜若狂的顏繼祖第一百二十一章:瓷罐與木盒第四百七十章:誰的時機來了第六百零一章:三軍雲集,帝國開篇第一百九十章:定心丸第三百三十七章:約法三章第一百三十一章:發財大計第五百七十三章:豬一樣的隊友第二百零三章:努力跟上時代的腳步第三百七十三章:山雨欲來第十六章:請命徵兵拔頭籌第一百三十三章:濟寧 碼頭第三百八十一章:亦正亦邪第五百六十三章:多爾袞的棋高一招第四百一十九章:擴招第三百零八章:審時度勢,兵不厭詐第五百二十七章:假意曲委,暗行三招第三百零九章:飛雷立功,巧計破伏第一百二十六章:衝突第一百三十五章:風潮 啓程第二百八十五章: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