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饅頭 災民 義軍

自從王爭繼任山東總兵以來,六府境一直都是風平浪靜,雖然小事時不時也有發生,但大體上仍然是四下靖平。

六月份,壽春縣漁人李青山率衆起義,聲勢浩大的圍攻縣城,本來在歷史上這個縣城應當只有幾百明軍屯守,但現如今卻是有一整營的山東軍正兵。

李青山雖然聚攏了幾千名災民,但是駐守在壽春的山東軍將領楊瀚再三警告無果後,一方面緊急求援,另一方面據城而守。

儘管對方大多都是認識,但將士們下手沒講任何情分,斬殺義軍近千以保城池仍巍然不動,不得已,李青山率部轉向北,進而截斷山東漕運。

漕運有失,無論對朝廷還是山東軍方面都是巨大的損失,一天都耽擱不得,所以立即引起了山東軍元帥府的高度重視。

接到朝廷命令後,山東總兵王爭下令,山東軍駐青州府正兵主將陸井榮,總責對李青山部的圍剿,剋期一月。

大約在李青山發動起義後的第三日,從歷城而來的總兵軍令傳到青州府,陸井榮感覺事態緊急,連夜召集山東軍在青州府的各個正兵營官。

在府城商議之後,最終定下了三面圍剿,逼敵入海的策略。

首先,主將陸井榮率三個正兵營自府城開拔,向北而攻,樂安守將高升率臨近幾個縣鎮的正兵,總計約兩個營的兵力往東逼近。

與此同時,萊州府正兵主將劉雄屯兵高密、濰縣、魚兒鎮一帶,對青州府到萊州府的各個官道小路設卡嚴查,謹防死守。

山東的青州、萊州兩府忽然戒嚴,一片風雲變動的景象,大街上到處都是哐啷啷的甲冑響動聲音,不斷有頂盔披甲、手持刀槍的正兵戰士經過。

當然,在進行對義軍的圍剿之前,陸井榮先找人瞭解事情的起因。

說是李青山在本地名聲很好,爲人豪爽且樂於助人,這次是因爲收留了一個災民,而那個災民欠了壽春當地姓戚的一家大戶不少銀兩。

李青山還不上,說是用農莊的月錢按月交還,但卻被戚姓的大戶嗤笑欺壓,戚家不聽,三日後直接派人收繳欠款。

但是李青山根本就還不上這筆鉅款,兩方起了爭執,李青山失手將對方的賬房打死,並且嚇走了其餘幾個家僕,事後擔心被報復,這纔是鋌而走險。

相比現在,歷史上的李青山纔是真正被逼迫到了走投無路,眼下的山東很少有因爲吃飯活不下去的人,即便到了這種大旱蝗災之年,山東總兵依然盡全力賑災。

......

此刻,一塊野外的巨石上,李青山頭髮亂蓬蓬的坐在上面,穿的也是破破爛爛,腳下立着一根狼牙棒,手中拿着白麪饅頭,眼中全然都是後悔。

這白麪饅頭不是他捨不得吃,而是他實在沒那個臉去吃,說起來,這還是幾天前幾名當地保安司下轄的鹽丁來分發給他的。

當時李青山家中只有自己,但對方看自己個頭大,力氣足,平日在農莊幹活勤快,直接給了三個熱騰騰的大饅頭,十分好說話,根本不像一般朝廷的官差那樣仗勢欺人。

起義之前李青山省吃儉用,還剩下這最後一個,但事到如今,這已經有些發黃的饅頭被他緊緊攥在手裡,卻是怎麼也吃不下去一口。

忽然,李青山手裡的饅頭掉在地上,撲騰着跪在地上,看向歷城的方向,有些憤恨的說道:

“大帥,俺李青山對不起你...俺,俺真的是被逼無奈啊,那戚家欺人太甚...!”

“不好了青山,凳子打聽到山東軍正在調集大軍,說是就連元帥府都被驚動了,總兵親自下令,要在一個月之內剿滅咱們!”

李青山嚇了一跳,掙扎着從地上站起來,細細的問了幾句,更加感覺到一股絕望油然而生,山東軍的戰鬥力世所共睹,要在一月之內剿滅自己,那絕對不是空口說瞎話。

據說,負責這次圍剿的是山東軍在青州府的主將陸井榮,這個人李青山聽說過,是跟着王爭一步步從登州府起來的,前一陣子帶兵去海州,沒多久便平定了倭患和匪患。

“這是造的什麼孽呀!本來咱們好生生的在農莊裡過日子,怎麼就攤上這檔子事!”

一個滿頭花白的老人哭着喊着,似乎十分想念前幾年衣食無憂的生活,見到他的模樣,其他人也都是沉默下來。

“哎虎子,聽說大帥曾經替民請命,處置了不少欺壓百姓的惡霸,不知道能不能試試招安!”忽然,李青山回頭說道,眼中亮起一抹希冀。

聞言,那叫虎子的搖搖頭:

“怎麼招安,咱們斷了漕運,各地的災民因此都沒了賑濟,這事甚至驚動了北直隸,皇帝不僅將大帥罵了一頓,更親自下令讓山東軍立刻保證漕運的安全!”

聽到這話,周圍的頭目們都是大吃一驚,原本只是想着用漕運來威脅那些欺凌窮苦百姓的地方豪強,沒想到卻鬧了這麼大的動靜,就連王爭都被皇帝訓斥。

不過李青山想的不止這些,聽到因爲自己阻截漕運的決定而讓各地的父老鄉親受災受難,得不到朝廷賑濟,他更是後悔。

李青山頹然坐在地上,眼中帶着深深的自責,喪氣的道:

“唉——,沒想到,大帥和山東軍的好漢一直都在這災荒之年盡力救濟咱們,而真正拖後腿,讓大夥得不到安穩,背信棄義的卻是俺李青山自己!”

說到這裡,李青山似乎下了什麼決心,一把將手裡的狼牙棒扔到地上,撿起那個發黃的饅頭,其餘人都不明所以的看着他。

只見李青山獨自上前,站在巨石上,大聲吼道:

“壽春的父老鄉親,你們聽俺說!”

等到周圍的老老少少都轉過頭看着自己,李青山見到他們身上大多都是破破爛爛,剛剛的想法更加堅定。

李青山是個重義氣的人,更是真性情,他遙遙朝周圍一片的災民跪了下去,哭着喊道:

“父老鄉親們,不能打,真的不能打了!”

他舉着那個饅頭,哽咽道:

“大帥待俺們不薄,俺不能幹那些背信棄義的事兒啊!山東軍的壯士們個個都是好漢,無論殺韃子還是砍賊寇,他們從沒有二話,更沒欺壓過大夥。”

說到這裡,李青山看着那個饅頭,忽然將它狠狠的扔在地上,大聲的喊道:

“在這種時候,俺竟然還爲大帥添亂,爲山東軍添亂,俺不配,不配苟活在這個世上,更不配吃這饅頭!”

驀然,衆人震驚的見到李青山跳下巨石,朝着一側的突起衝去,竟是要一頭撞死在這裡。

感謝大家的支持,可以多多在書評區討論,快月末了,求一波月票和推薦票,當然了,最重要的是訂閱。

第三百七十九章:離心離德第八十二章:所向披靡第三百章:總兵知事,討價還價第九十八章:我們是文登營明神宗平倭詔第二百零三章:努力跟上時代的腳步第三百七十一章:汝寧之敗第一百五十五章:夜襲空空島第三百零一章:有馬有刀,脣舌無謂第二百三十章:上無威,難馭下第二百五十四章:巾幗傑女——紅娘子第五百六十八章:步騎聯合,道義爲先第一百九十四章:騷動第五百七十五章:雄踞草原的土默特第六十一章:承海軒第一百四十二章:紅娘子大鬧船頭第六十七章:餓殍遍地第二百零五章:融合 熟悉第五百六十九章:戰力不夠,意志來湊第四百九十章:奪門之變第六百二十三章:大封功臣,舉兵徵遼第二百五十六章:血肉爲城第十九章:佳人爲枕夙操勞第五百五十三章:憋屈的陳永福第五百九十五章:小挫無礙,滿漢無情第三十九章:三人成虎捍寧海第三十一章:欲擒故縱得江大第一百八十二章:胡來神醫第五百八十四章:平反 拿人第二十四章:節節而制排槍陣第四百一十章:漕船第五百五十五章:國姓齊王,統領天下第二百二十四章:登州營第四十二章:漢家代有英傑出第四百三十四章:會晤陝督第九十五章:出征與鳥銃第九十五章:出征與鳥銃第二百九十一章:歷城軍校第三百九十五章:劉宗敏之死第三百二十章:左營第二百八十五章:威服第五百六十八章:步騎聯合,道義爲先第六百零三章:建立大齊,開元彰武第四十四章:捷報傳聞第一百二十四章:擴招 足額第六十六章:齊家悍婦第一百零七章:任家兄弟力戰永寧門第四百四十一章:趙振鏜第五百九十章:北京 盛京第四百八十五章:避實擊虛,轉取西安第三百九十五章:劉宗敏之死第一百二十五章:宵小不軌心第一百八十四章:任命第四百八十四章:走還是打第四十七章: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第二十一章:無計可施紅顏策第七十六章:剿匪第七十一章:過年第四百五十章:施邦耀入山東第六百一十二章:順齊第五百六十章:鹿死誰手,尚未可知第十七章:亂世知音莫相問第四百六十五章:追與逃第四百九十章:奪門之變第一百四十六章:自給自足第二百六十一章:進襲益都第四百九十章:奪門之變第九章:月黑風高殺人夜第二百六十三章:劉澤清之死(中)第三百四十章:馳援開封,山東鐵軍第四百三十二章:後生庶子第一百七十四章:殺第一百一十四章:收復養馬島第四百五十二章:生財之道第二百一十四章:合圍 破城第六十六章:齊家悍婦第三百八十五章:見招拆招第二百章:西方與東方的較量第二百二十七章:欣喜若狂的顏繼祖第一百六十三章:均田令 免賦三年第三十七章:土蠻妄帝不可驕第一百八十七章:單候第五百五十二章:多爾袞入關,李自成東征第四十九章:知州生辰第四百零三章:懦弱聖公第四百五十二章:生財之道第五百五十章:重要的棋子第二十章:若竹之筍深紮根第四百六十九章:鳳陽守備第二百八十六章:六府歸一第五百四十四章:破京滅明,崇禎殉國第六百一十三章:分化 融入 瓦解第四百一十三章:各有私心第二百五十六章:血肉爲城第五百七十二章:田見秀之死第三百零九章:飛雷立功,巧計破伏第三百九十九章:此人之奸猾,三百年來未有第二百五十三章:千鈞一髮——董有銀第三百五十五章:釜底抽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