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錦州解圍戰(下)

“呃......”

清軍大營中,一名蒙八旗參領拼命地揮舞手中彎刀,可身體卻好像凍在那裡一樣,怎麼都砍不下去。

原來在在他的身前,山東軍的斧槍手將茅尖狠狠刺到他的小腹中,此刻正在用力的在裡面攪和,這蒙古參領感覺渾身的力氣都在那一瞬間消散,等到茅尖抽出去才軟綿綿的倒在血泊裡。

最初的慌亂之後,許多清兵都已經反應過來,立刻朝這些偷襲的明軍迎上去,有的想要拿下前程好豐衣足食,有些則是爲了保全自己的性命在突圍。

無論是哪種想法,幾乎沒多久便被整齊列隊的山東軍斧槍手殺死當場,不過也有些異類,他們身手矯健,靈活的從衝鋒的山東軍陣線縫隙中滾過去。

本以爲後面就是那些拿着火器手無縛雞之力的遠程兵,可他們想錯了,在等着他們的鳥銃手沒有慌亂,都是抽出鋼刀迎上來,近戰起來毫不示弱。

最後這些人死相悽慘,往往被砍的面目全非。

在山東軍的編制中,鳥銃手得到的軍餉和待遇要比普通戰兵要高,是僅次於騎兵的熱門兵種。

這個年代的火銃射擊可並不算簡單,從上子藥到發射出去要有十幾個步驟要進行,山東軍能上陣的鳥銃手無一不是將這些步驟做到精熟,而僅僅是這樣還不夠。

每逢大戰,鳥銃手都要提前列在軍陣的前面,因爲鳥銃不是弓箭,威力雖然大了不少,但卻並不會拐外,在後面發射很容易傷到自己人。

鳥銃的有效射程只有百步多,最大殺傷足以破甲的距離則是到了五十步和百步之間,這麼短的距離要做到從容自若的將上述步驟完成,並且放銃殺敵,可以看出,這對每一名鳥銃手心理素質的要求都非常高。

比起其餘戰兵的訓練,鳥銃手雖說不上刻骨,但卻是最麻煩和耗費最大的一個,當然,花費了王爭如此代價才訓練出來的這些鳥銃手,在戰場上的作用當然不止放幾輪三段擊這麼簡單。

首先,吸取明軍火器兵的不足,山東軍的這些鳥銃手每人都配備了特製腰刀,平日經常訓練搏殺技巧,論起近戰他們同樣不弱。

其次,方纔打亂對方反攻的幾輪齊射過後,鳥銃手立即化整爲零,一部分在各自隊官的指揮下不斷尋找那些毫無防備的敵軍施放冷槍,剩下那些則是將火銃交給輔兵,自己抽出腰刀,彎着腰悄悄來到陣前。

這些鳥銃手本是遠程兵,身上的衣甲和武器也都很輕便,那些專心與斧槍手搏殺的清兵有不少都被偷襲而死。

這邊的大營發出這麼大動靜,周圍那些朝鮮和蒙古小部落的營盤當然能注意到,很快就派人出來查看。

王爭自然早早考慮到這一點,已經就有專門的部隊在路上等着這些援兵。

......

一隊約莫幾百人的蒙古兵人人持着彎刀,焦急的往大營方向跑動,可在經過一處斜坡的時候,兩側毫無徵兆的亮起火光,緊跟着無數手持兵刃的忽然明軍衝出來。

這些明軍由一名魁梧的明將統領,數量也在幾百上下,可這些蒙古人卻發現自己根本擋不住對方的進攻,幾乎是一個照面就在全面潰敗。

一整排明軍手持虎槍,就連步子都是整齊劃一,一邊叫喊一邊不斷的在戳刺,幾個蒙古人迎上去,很快就被戳成血刺蝟慘嚎着滾在地上。

山東兵沒有給他們任何喘息和逃走的機會,緊跟着後面就有跟進的戰兵立刻補上一刀,結果了這韃子的性命。

那蒙古參領有些惱怒,正要回身下令,卻忽然從身後聽到一聲猛喝,沒來得及回話,幾乎是下意識的避開勁風滾到一邊,正好躲過那明將勢大力沉的一刀。

尹德功有些意外,這韃子反應倒還不慢!

他原本是遼東人,現在則是山東軍戰兵營的一個哨官,在早些年的遼東,全家被韃子殺害的人着實不少,當時尹德功僥倖殺死三個正白旗的漢兵,輾轉逃到金州地界。

他就想着要不要偷點東西爲生,但這個想法剛從腦子裡出現就被尹德功甩出去,或許自己偷的正好就是人家保命糧呢。

這年頭在遼東沒逃回去的漢人誰家都不容易,被韃子害成家破人亡的還少嗎,自己就算是餓死,也不能幹這麼缺德的事情。

當時尹德功儘管奄奄一息,但仍舊恪守着自己的信念,悽慘蜷縮在一個破廟的牆角等死,卻忽然聽到外頭響起整齊的腳步聲。

強自撐着爬到窗沿那裡往外一望,那情景至今尹德功還是記憶猶新,一名騎着高頭大馬的將軍正滿臉自信的帶兵從外面經過。

那可是遼東的金州城,還有漢軍和少量韃子駐紮,怎麼會出現穿着大明衣甲的兵馬經過?

尹德功激動非常,只是一眼就記住這將官年輕卻堅毅的臉,掙扎着往廟外蠕動,終於在隊列即將過去的時候“咕碌碌”的滾下臺階。

後來尹德功便什麼都不記得了,可能是昏過去了。

等他再醒來的時候人已經在海上,聽身邊的漢子原原本本的說完,尹德功根本不敢相信,原來自己遇上的真是朝廷官軍,叫做登州營。

幾乎是下意識的,尹德功立刻問起是不是朝廷打到遼東收復故土,得知這支登州營是孤軍深入偷襲赫圖阿拉的時候,儘管有些失落,但很快就被震驚掩蓋住。

據說當時登州營在赫圖阿拉打了一個漂亮的勝仗,斬首建奴三千,並且一股腦將老奴酋家眷妻小都抓了回來,尹德功連忙問起是誰帶領這支朝廷兵馬,是孫承宗、祖大壽還是大小曹。

可最後的答案讓他想不到,這支文登營主將的名字叫做王爭,年齡只有二十幾歲。

尹德功聽那人一臉敬仰的講述王爭實際,當時就在心裡告訴自己,無論如何,他一定要加入這支登州營。

接下來他幸運的很,一回去就趕上文登營開荒立莊和大擴招,種地和參軍二者選其一,同韃子有深仇大恨的尹德功自然毫不猶豫選擇後者。

那時候王爭的勢力還很小,不過是登州半個府境而已,尹德功成功通過考較,成爲巡檢司下屬的一名佩刀鹽丁,被安排到巡檢司設在尋山後所的分署,與其餘八個人負責巡山後所一個地區的設卡排查。

這哨卡其實就是王爭心中聚耕農莊的一個雛形,現在大多都發展成一地的農莊。

這日子起初無聊得很,因爲有文登營的駐守,這地界根本就沒什麼賊寇,可後來王爭在尋山後所增建了一個官辦鹽場,自那以後,小毛小賊就變得多了起來。

不過真正讓尹德功翻身的事情發生在那個漆黑的夜裡,多年經營私鹽產業的劉備不滿王爭所作所爲,私底下派了幾個人來這邊摸底細。

那天夜裡尹德功起夜尿尿,正巧就碰見這幾個鬼鬼祟祟的人。

第四百零八章:眉目第二百零四章:“如虎”全卓第五百零二章:妙齡十七,何罪之有第一百八十五章:左良玉第三百九十章:堅城第五百零二章:妙齡十七,何罪之有第三百零九章:飛雷立功,巧計破伏第五百七十七章:李自成登基第一百五十三章:空空島有清軍第四百八十六章:黨爭又起,聖躬違和第五百七十章:三軍協同,逆轉乾坤第一百二十四章:擴招 足額第五百零五章:克定南京(上)第四百九十五章:自盡,還是奮力一戰?第一百三十六章:河南 東大乘聞香教第五百四十一章:蘇州會晤第九十三章:征討養馬島第一百五十四章:二韃子第四百七十二章:飽掠歸襄陽第四百九十一章:名聲和性命第四百零八章:眉目第一百零六章:強軍的影子第三百零四章:仁義懦弱,一線之隔第二百零七章:請旨渡海第五百九十七章:反戈相向,卸磨殺驢第二百一十三章:登州營不放棄能救下的每一個人第一百七十八章:三拜戚少保第五百八十五章:軟硬兼施,帝王權道第五百二十三章:大戶們的去處第四百九十九章:天下棋局,三處博弈第六十章:一環扣一環第一百六十四章:火鍋第四百七十四章:真正的圍剿第四百六十三章:夜逃第八十五章:無言退第四百三十七章:“多爾袞”奇襲嵫陽城第五百七十九章:得早些去等着第一百章:一個不留第一百三十五章:風潮 啓程第三百一十九章:絞首三千,克定開封第二百零一章:讓人高興不起來的勝利第五百零三章:多功能磨盤車第三百三十九章:嗣昌伏法,王爭失信第一百四十八章:有人早就知道空空島有韃子第三百五十一章:皇帝 監軍 勢頹第五百七十五章:雄踞草原的土默特第三百一十四章:四面遭圍,列陣摧鋒第一百九十二章:這不是海盜!第五百零四章:你們以爲我不敢殺人?第一百零六章:強軍的影子第二百六十六章:得子 斬首 欣欣向榮第一百一十五章:雙喜臨門第十七章:亂世知音莫相問第三十九章:三人成虎捍寧海第一百一十三章:黑手第一百七十四章:殺第二百四十章:亂世當用重典第一百二十五章:宵小不軌心第一百九十五章:知府有子狗洞逃第五百二十九章:鄭氏要碾壓山東軍第三百零五章:霹靂手段,菩薩心腸第五百九十九章:瞬息萬變,雲貴告急第六百零六章:追贈 誥命 西征第五百三十一章:自古紅顏多薄命第四百九十九章:天下棋局,三處博弈第一百三十九章:不一樣的官兵第二百三十七章:問茶 品茶 小民第一百八十八章:興奮的左良玉第三百七十五章:順坡下驢第四百五十一章:思進取第二百五十五章:會戰萊州第五百七十五章:雄踞草原的土默特第二百一十六章:生死十日第四百二十八章:北取滄州第二百八十四章:土豹子進城第一百零四章:討餉第六百二十三章:大封功臣,舉兵徵遼第三百四十八章:非無爲,實乃大勢第一百三十四章:這輩子都沒見過第三百七十四章:斬釘截鐵第二百二十八章:入駐掖縣第二百九十七章:有子漢興第二百九十章:山東軍第三百零五章:霹靂手段,菩薩心腸第四百九十章:奪門之變第一百五十四章:二韃子第一百六十章:土豹子進城第一百四十四章:循序漸進三步走第五百三十一章:自古紅顏多薄命第五百章:如夢方醒第五百六十一章:激戰山海關第五百七十四章:多爾袞的新計劃第五百七十七章:李自成登基第三百一十六章:錐陣破敵,兩虎相爭第二百三十四章:並克膠州第一百二十五章:宵小不軌心第一百一十九章:推心置腹第三百五十八章:身先士卒第六百一十一章:巧言令色第二十一章:無計可施紅顏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