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八章 我絕不浪費一滴水一點陽光

下雨對農場的影響,惟一比較大的就是收割的牧草,同樣的牧草淋了雨也會發黴腐爛,但是沙漠氣候的乾燥,只要停了雨後,會迅速的蒸乾草裡的雨水。

但是牧草一樣,只要淋雨就會破壞裡面的養分,也會變輕。

所以天氣對於農業來說死至關重要的,但是幸好農場裡有自己的氣象臺,氣象臺在南疆地區來說,這還算是一個很重要的氣象臺,不但能做到預報未來三天的天氣,這個氣象臺主要的工作還是給機場做氣象保障。

這個氣象臺最大的一個任務,就是同時還要研究農場的開發對南疆地區的環境氣候的影響。

這個課題還是一個國家的項目,不過看這兩年來的氣候,還是帶來的積極的影響。

當時開發農場最主要的隱患,就是山裡的雪水不夠用,供不上農場的灌溉用水,雖然是用了最先進的滴灌技術,這是大規模農業最節約水的方式。

這種方式肯定是要比普通的灌溉成本高,但是在沙漠地帶嚴重缺水的地方,這樣的灌溉方式是必須的。

這個問題是一直頂在農場的頭上,總是擔心供不上開發的速度,頭兩年種植面積沒太敢擴大面積,這是其中的一個主要原因。

但是這兩年來看,這個擔憂是可以去掉了。

雖然農場裡一年也下不了幾場雨,但是檢測到地下水位在逐年上漲。

從山裡鋪設的水管還只是用來飲用,灌溉用水還是從海子水庫引出來的,其實海子水庫本身就是一個調節小範圍氣候的一個天然空調。

它的水面和上游的灘塗都是這片天地的加溼器,其實現在老家那邊提出一個小流域治理的課題。

表面看上去,是對河水最大化的利用。

從水源地開始到河道然後到地裡,全部用石頭護坡,石頭縫還要用水泥堵死,尤爲嚴重的就連河底也都用水泥給抹死。

這樣表面看來是讓河水避免流失。

但是這樣做最大的問題就是把河流本來的作用給封死了,河道從水源地的小溪流,一路沿途匯聚,這一路有吸收,也有散佈。

沿途的野草,土壤,包括空氣都受這溪流到河水的影響。

這一切其實都是有大自然的調節,那個河道的護坡因爲土壤幹了,可能會有滑坡,那我就給你水份溼潤一下,你多長點草,護住坡。

那個地方雨水大了,滲到地下,泉眼增多,匯流成溪,這就是你這地方水多了,我給你帶走。

這是一個帶走多的,補給少的一個過程。

但是你人爲的給我這一過程加上了潤滑油,不讓我在中間修修補補的了,時間長了,中間的問題出來,反過來就會給我造成傷害。

其實老家的小流域治理,李贇聽說過,並且有戰友就住在那附近,當成了一個景觀,還邀請李贇去參觀,也就是帶着點顯擺的意思。

但是李贇瞭解那本質,自己本來就是反對那樣搞,去了看着肯定會說不好聽了,何必去找那討人嫌呢。

農場裡的地,地邊都是當時開發時推出來的土護坡,其實不規整,護坡也高低不平,上面還長滿了野草。

按照農場的條件,完全可以整平了,上面鋪上地磚都可以,農場產的地磚都是自己做的,便宜死了。

這當時也有人提建議。

說:“把地邊整修的整齊劃一,鋪上地磚,這多好看,再不濟,把道路兩邊的地這樣整整,人來人往的看着也舒服。”

提這意見的肯定是當過兵的,整齊劃一,這個在部隊是紀律嚴明的象徵。

但是這是在農場,是種地,鋪地磚是好看,但是不實用,還礙事。

雖然農場的地磚是滲水地磚,不會阻隔地上水滲透,但是鋪上了地磚,就長不了野草了,有野草本來就是對土壤的保護,特別在沙漠的地區,更是對沙塵起到減弱的作用。

雖然這兩年農場氣候條件好了,基本也沒有沙塵暴,但這是在農場的地盤上,只要是能種莊稼的就種莊稼,能長草的就讓長草,不能讓每一寸土地裸露,換來的。

一顆樹、一顆草,擋一粒沙子,那無數的樹和草就會擋住無數的沙子。

其實農場的生態特別脆弱,容不得半點閃失。

不過,李贇也採納了一點建議,那就是把護坡整的齊一點。

在就是可以控制生長什麼樣的草,普通的野草可以不要,並且爲了整齊,也不能太雜了,選用了個幾樣就可以。

這樣道邊的,第一道綠化帶,算是市政,沒有選內地那樣的綠化植物,像是冬青或者刺松類的,那個管理太浪費,還廢水。

而是選的番紅花,番紅花在道邊不但可以做爲綠化,而且到了6月份開花,紅色的小紅花遠遠望去,就像是一條紅色的道路一樣。

並且番紅花還是一味中藥,可以泡茶,當然了也可以提取精油,這個精油比玫瑰的精油可是值錢多了。

第二道就是用了地邊的護坡,用的野麻,也就是羅布麻,這是因爲考古發現在羅布泊裡的古遺址裡發現了羅布人用野麻製作的衣服,所以得此名。

在野麻裡面還摻雜了甘草,也就是號稱中藥之首的甘草,南疆自古以來就是甘草的優良產地。

這兩樣的好處是根生,雖然種子也能發芽,但是主要還是靠的根生,這個就比較好控制發散的規模。

不然就跟蒲公英似的,漫天的種子飄的地裡都是,那地沒法種了。

其實好好看看,戈壁、沙漠裡的植物很多都是根生的,像是胡楊、紅柳、駱駝刺、麻黃草、沙棘......等。

這些都是屬於用根繁殖,只要有一棵,給我一滴水,再給我點陽光,地下的根就會在露出土的那點開始長出新的植株。

這個可能就跟窮人的孩子一樣,給我點陽光,我就燦爛,我抓住一點機會,就不會浪費。

沙漠、戈壁上的一滴水就夠我成長,沒有給我富饒的生長條件,那我就絕不浪費。

第二百六十二章 賽事籌委會成立第二百六十八章 火爆的招商會第四百零八章小師妹的同學第一百七十四章 蘿蔔白菜第三百四十八章 最溫馨的頒獎儀式第四百二十四章 給我找個助理來第四百九十二章 小莊和李偉爭小茹第三百一十章 行進的道路上只需要一個口令第二百六十二章 賽事籌委會成立第二百一十九章 理念的不同第四百八十二章 18馬力的手扶拖拉機第十八章 在魔都有了一個家第四百九十章 借花獻佛第五百一十章 做食品標準的初衷第三百一十三章 坑爹的兒子第二百五十章 丹尼爾的三步計劃第四百一十四章 活着的總得爲他做點什麼第二百七十三章 比賽場地第一百二十七章 有警籍的馬第一百八十八章 進軍酒店業第十四章 熱鬧的聯歡第二百三十八章 談話第一百八十八章 進軍酒店業第四百三十八章 戈壁灘沒有虛套第一百六十六章 姥爺一家子第二百七十章 老丈人的變化第二百一十一章 飛 機也得入鄉隨俗第五十八章 沙漠裡的狂歡第二十七章 羊肉生意漸成第二百一十七章 又遇熟人第二十一章 開地第三百一十六章 新聞調查第三百六十章 過山峰翻達阪第四百五十章 培養孩子們勞動積極性第二百五十七章 你有福吧第三百七十四章 老漢瓜第二百二十七章 公雞中的戰鬥機第二百二十二章 三個家的排序第二百五十六章 農場的建築風格第十五章 李贇退伍第三百零四章 燒包第二十章 回邊疆第九十九章 牧民朋友的情義第一百零一章 大棚專用犁地機實驗成功第二百章 機場正式啓用第二百七十二章 間雜種植第四百一十二章 李贇眼中的劉文正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農民的覺悟第九十三章 要買飛機了第二百八十五章韋欣肚子疼第四百三十九章 我自己有錢第二百九十五章 知恩圖報的丹尼爾第三百一十五章 收網第四十五章 和劉義符聊的心裡話第二百六十六章 城市定位第一百四十一章 家宴第三百二十七章 男人的情誼第一百一十六章 鄉村旅遊計劃第二百二十八章 蘆葦帽子第一百九十八章 家常飯永吃不膩第一百五十三章 懲罰第二百三十一章 惡霸二黃第二百九十三章 姥爺第一百九十三章上行下效521 造船業第一百二十二章 對李贇的肯定第三十七章 悠閒地一天521 造船業第五十一章 準備訂婚第三百七十四章父親的心第三百九十二章建立一支專業化職業化的消防隊伍第三百三十八章李贇的總結第七十三章 統一思想第六十五章 電腦化辦公第九章 拜師第四十四章 喝魚湯談發展第三百九十七章 敬禮第二百一十六章 韋欣懷孕第四百四十九章 建分廠的意義第二十三章 遇見油田勘測隊第四百零六章 音樂餐廳第三百七十一章 三大賽事的改變第三百六十四章 玉石礦洞第四百二十二章 小目標第三百九十四章西湖的美第三百九十章村民複雜的感情526 掠食的美感520 船舵是方向盤第二百六十一章 給劉義符的建議第一百九十二章 對於哥哥的安排第五十五章 朋友小聚第三百五十七章 爺倆喝一杯第三百六十四章 小古麗的成長第二十三章 遇見油田勘測隊第一百三十五章 書記鄉長一肩挑的胡邊疆第三百五十四章 慈善的橋樑第三百章 網絡上的業務量第三百四十八章 最溫馨的頒獎儀式第四百零九章 祭拜民族英雄第一百六十六章 姥爺一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