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陝北共產黨人參與領導的清澗起義和渭華起義

二、陝北共產黨人參與領導的清澗起義和渭華起義

1.清澗起義和渭華起義

清澗起義 1927年10月12日晚發動了清澗起義。

之前,陝西省委派唐澍、白樂亭(明善)到清澗,向謝子長、李象九傳達了黨中央“八七”會議精神,決定起義。成立了“陝北軍事委員會”,唐澍爲書記,謝子長、李象九爲委員。當時李任營長,謝子長帶的安定民團加入了石謙團,任12連連長。起義部隊共4個連,第二天清晨揮師南下,按計劃到延川會合了共產黨員王有才領導的一個連隊。然後進軍宜川和參加起義的另外三個連隊會師,途經延長時一舉殲滅敵駐軍兩個連和一個營部。敵駐宜川一部搶先向我準備起義的三個連隊進攻,激戰一晝夜。次晨我起義軍主力趕到宜川城下,敵代旅長康子祥率百餘人倉皇逃竄。義軍勝利會師於宜川縣城,已發展到1700餘人。此時,義軍領導之間對行動方針發生了激烈爭論,在宜川城徘徊二十多日,失去了戰機。井嶽秀於十一月上旬調集了8個營包圍了宜川城,部隊只得突圍。在韓城西莊鎮失敗,只剩下三四百人。

此時,根據省委指示精神,改編部隊爲“西北工農革命軍第一遊擊支隊”,拋開李象九,以唐澍、謝子長爲正副總指揮,閻揆要爲參謀長。部隊立即撤出韓城。1928年1月1日,唐澍、謝子長率軍北上,攻打宜川失利,在延長交口鎮又遭敵人襲擊,加上沿途逃跑、失散,部隊到甘肅省合水縣的豹子川時,只剩10多人了,只好解散,宣告失敗。唐澍、謝子長回省委。這次起義在西北地區打響了革命武裝鬥爭的第一槍,沉重地打擊了陝北的地方反動勢力。它撒下了革命的星點火種。

渭華起義 到1928年3月,全陝西黨員已達2900餘人。在中央“左”傾路線的指導下,陝西省委(潘自力代理省委書記)也急切地希望搞幾次武裝起義。決定發動全省的武裝暴動。重點放在省東區,以渭華爲中心。1928年5月1日開始了渭華起義,在許權中旅學習軍事,並領取了槍支的28名黨團員和積極分子,於5月1日回到渭華地區,很快發展到百餘人,五六十支槍。陝東特委授予《陝東赤衛隊》的番號。任命李大德、薛自爽爲正副大隊長。

省委急調許權中旅赴渭華參加起義。許權中不贊同起義,認爲渭華地區是關中交通要道,離省會西安又近,一百公里左右,很易被敵人包圍而無法轉移。但多數領導堅持起義。乘許外出視察時帶走了部隊。

5月16日在華縣高塘鎮舉行了許權中旅的誓師改編典禮。任命劉志丹爲西北工農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總司令唐澍,政委劉繼曾,總參謀長王太吉,總顧問許權中。

西北工農革命軍共五個大隊,一個騎兵分隊,謝子長爲第三大隊大隊長。敵人極大恐慌,6月19日調三個師瘋狂圍攻,19日義軍撤離高塘地區,進入秦嶺的三個峪口,20日敵人分三路進攻,赤衛隊副大隊長薛自爽爲掩護主力撤退,堅守陣地,多處受傷,最後光榮犧牲。許權中後來追上部隊,參加了起義。任騎兵隊長。他帶領騎兵分隊與敵展開惡戰,打退敵人的數次進攻,掩護全軍退入南山。至此,起義軍脫離了渭華地區。6月25日到洛南,7月1日李虎臣部進攻我駐洛南縣保安鎮的一個大隊,唐澍率一個大隊前去救援,結果兩個大隊全軍覆沒,唐澍總司令和第一大隊長趙亞生犧牲。省委決定部分同志離開部隊,其餘由許權中帶領,改編爲劉文伯師的第九旅,8月上旬在河南鄧縣被土匪及反動民團解除武裝,渭華起義完全失敗。渭華起義沉重地打擊了軍閥的反動統治。表現出了農民赤衛軍的偉大的革命精神,許權中帶領的騎兵分隊在緊急時刻,馳騁渭華,揮刀殺敵,掩護全軍轉移。革命者的精神將永載史冊。後來,劉志丹向許權中作了檢討,說:“還是你老兄有經驗,你的主張對,不該在這個地方起義”。他體悟到了,應該到敵人統治力量薄弱的地方去搞武裝鬥爭。

2.清澗起義中的主要領導者

唐澍

唐澍(1903-1928)字東園,易縣南賈莊(今徐水縣)人。1924年參加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共產黨早期優秀的軍事指揮員。歷任省港罷工委員會工人糾察隊總教練兼模範大隊大隊長,國民聯軍軍事政治學校主任教官。中共陝西省委軍委委員,西北工農革命軍總指揮等職務。是西北著名的清澗起義和渭華起義的主要領導人。

幼入私塾,1922年考入河北省立第二師範學校讀書,因參加反對反動校長的鬥爭而被迫輟學。民國十三年(1924)入黃埔軍校第一期步兵科,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民國十四年(1925)3月畢業留校,兩次參加東征,討伐陳炯明。當年秋,受中共廣東區委調遣擔任省港罷工委員會工人糾察隊總教練兼模範大隊隊長。

民國十五年(1926)秋,奉命到馮玉祥部工作,先後任馮部軍官學校教官兼隊長、政治部主任。民國十六年(1927),唐澍參與中共陝西省委軍委領導工作,任軍委委員。同年10月,受省委派遣到陝北組織“清澗起義”,民國十七年(1928)初,省委又派唐與周益三一起到洛南三要司許權中旅工作,任旅黨委委員、參謀長。唐一到“許旅”就傳達了中共中央和陝西省委對“許旅”的指示。接着協同許權中對全旅進行思想組織整頓和軍事訓練,把優秀的共產黨員、共青團員提拔到各級領導崗位。同時,對部隊進行了擴編。還親自動員當地貧苦青年參軍,使部隊由入洛時的1290多人發展到2000餘人。在大練兵活動中,唐澍每天帶隊操練,爲渭華地區培訓了一批農民運動的武裝骨幹。其間唐通過查訪,處決了三要司龍頭罪大惡極的何豹子、寺坡羅溝劣紳羅雲秀,擊潰了三要司、靈口一帶的土匪武裝,深得民心。

民國十七年(1928)五月,中共陝西省委決定調許權中旅參加“渭華起義”,唐澍、劉志丹等人率部到達華縣瓜坡鎮宣佈起義,成立西北工農革命軍,唐澍任總司令,兼軍委常委、軍黨委委員,後率部直奔華縣高塘鎮,打起工農革命軍的旗幟,發動羣衆,攻打地主武裝,截奪國民政府輜重物資,成立基層蘇維埃政府。

工農革命軍的成立,給國軍以巨大威脅。國軍調集大量兵力,在當地民團的配合下,接連三次發動進攻,唐澍指揮西北工農革命軍打敗國軍兩次進攻。6月20日,國軍集中3個師的兵力,在國民政府陝西省政府主席宋哲元的親自指揮下,分三路向起義地區瘋狂進攻。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唐澍果斷地命令部隊向秦嶺山中撤退。6月25日,部隊一部撤到洛南縣兩岔河街,在街上召開的追悼渭華起義死難烈士大會上,唐澍說:“革命並非一帆風順,難免有犧牲和失敗,即使還有一兵一卒,也要血戰到底,決不半途而廢。”

6月30日,駐守在保安鎮的第一大隊突遭軍閥李虎臣部四個殘旅的包圍,唐澍親率百餘人星夜前往增援,剛到保安街西雷家院,國軍從四面壓來,唐澍帶隊衝入陣地,掩護部隊突圍。大部隊突圍後,唐率部向碾子溝方向撤退時,又遭民團截擊,唐身邊僅剩警衛員許天潔一人,國軍步步逼近,嚎叫“抓活的”。這時一粒子彈射中警衛員右手,唐澍命令警衛員臥倒,自己舉槍向國軍射擊,不幸中彈陣亡。年僅25歲。唐澍陣亡後,國軍割下唐的頭顱,懸掛在洛南縣西城門樓上,身軀被當地羣衆葬於保安碾子溝。

80年代初,洛南縣人民政府在唐澍犧牲地立碑,上書“唐澍殉節處”,並列爲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經陝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中共商洛地委、商洛地區行政公署於1989年

3月在商洛地區烈士陵園爲唐澍建墓立碑,1991年4月5日遷葬,並隆重地舉行了安葬儀式暨唐澍遇難63週年紀念大會。

李象九

李象九(1897-1954)原名李瑞鼎。陝西白水人。同州師範肄業。1919年到保安(今志丹)縣投軍,後去北京遊歷,結識了陝西旅京學生李子洲、魏野疇、劉天章、劉含初、耿炳光、呼延震東等人,受他們的革命思想影響很大。

同住一室的李子洲,喚起了他學習馬克思主義和進步書刊的興趣,對革命始有認識,參加了陝西學生進步社團共進社並擔任基金委員;同年李子洲動員他回陝北搞武裝,他從瓦窯堡拉了數十人,配備槍械,到黃龍山從事保商保民。1924年,李復返石謙部隊,在綏德經魏野疇、李子洲介紹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

1926年,石謙升任團長,委任李爲第三(補充)連連長。這一年,李象九由共青團員轉爲中共黨員。他在連隊建立團的特支和中共特支,任中共特支書記。這期間,經李推薦,謝子長民團也編入石謙團爲第十二連,謝任連長,使部隊的中共黨員人數增加。

1927年春,陝西大革命進入**,井嶽秀部被改編爲國民軍聯軍第九路軍,石謙升任步兵第六旅旅長,李象九升任該旅二營營長。李與謝子長在部隊中進一步發展壯大中共組織,有些連隊的班、排長全部由共產黨員擔任,士兵中亦有相當數量的黨、團員。李、謝的革命思想對石謙有較深的影響,使其逐漸傾向國民革命。

馮玉祥附蔣反共後,中共陝西省委根據中共“八七”會議精神,派唐澍、白樂亭到清澗石謙部隊,與李、謝一起領導軍隊黨的工作,並傳達了省委關於在該部發動武裝起義的決定。在此期間,有人向井嶽秀密告石謙部赤化;井要石謙交出李、謝等人,石拒不執行。井遂以爲自己祝壽爲名,將石謙誘至榆林殺害。

石部官兵得知旅長被殺的消息羣情激憤。中共軍隊組織認爲起義時機已經成熟。根據中共陝西省委在石被害後製定的行動方針,決定利用“爲石謙旅長報仇”的口號,以李營、謝連爲骨幹,聯絡其他由共產黨組織掌握和受黨的影響的六個連共1000多人,發動武裝起義。10月12日(一說14日或10日),李宣佈起義和南下攻打宜川的命令,部隊隨即揮師南下。10月15日到達宜川,與駐宜川的三個連起義部隊勝利會師。起義部隊在宜川改編爲旅,李任旅長。由於井嶽秀派大軍“圍剿”,起義部隊寡不敵衆,且指揮失當,損失很大,遂於突圍後退至韓城西莊鎮。

12月,中共陝西省委二次派唐澍和閻揆要等來到部隊,先組成以唐澍、白明善、史唯然、閻揆要爲成員的軍事委員會,又將部隊改編爲西北工農革命軍遊擊第一支隊,唐澍、謝子長任正副指揮,率部向清澗、安定開進,然而攻打宜川再次失利,起義終歸失敗。

李沒有參加北上行動而離開部隊,去了山西絳州,和中共組織脫離了關係。1930年李回到西安,經共產黨員楊曉初介紹,去河南鄧寶珊部,被任命爲第三旅旅長。次年返回家鄉,任澄白區保衛團指揮官。1934年李再次到黃龍山,以“墾荒”的名義招收人員,擴充革命武裝力量。1935年率所部到隴東,編入工農紅軍。1936年初,李與謝華、徐彬如、李木庵等人籌備組織西北各界抗日救國會。西安事變時,該會由楊明軒主持成立,李任委員兼農民武裝部副部長。抗日戰爭爆發後,淪陷區難民紛紛逃陝。

爲安置難民李幾次向陝西省政府具文呈請開墾黃龍山。後經楊明軒、杜斌丞向孫蔚如說情,1938年1月,成立了陝西省黃龍山墾區辦事處,李任主任,收容安置災民2.5萬多人,辦了多處農場,開展生產自救。花園口黃河決口後,又有數萬難民逃到黃龍山,李均予以收容安置。1939年初,李因涉“共黨嫌疑”被迫離開黃龍山,南漢宸、杜斌丞將黃龍山所存糧款上交中共中央。中共中央指示用一些款辦一個較大的企業,作爲交通站。李即請任啓明、白超然在白水興辦了建業、東原兩個煤礦。

5月,國民政府行政院將黃龍山墾區辦事處改爲院轄的黃龍山墾區管理局,委任中央賑濟委員會委員朱慶瀾和經濟委員會委員安漢爲正副局長;李西去千隴,出任千山墾區辦事處主任,委任共產黨員胥潤琮、程劍青分別擔任技術組組長和保衛組組長,李負責與中共西安地下組織聯繫。1945年,胡宗南派7000多人進駐墾區,又有人告李是“共黨要員”,李遂於1945年底辭職去西安。1946年3月,經杜斌丞、韓兆鶚介紹,李加入中國民主同盟。

內戰爆發後,李曾八次轉送中共組織給鄧寶珊的信件,勸鄧起義,並利用鄧與傅作義的關係,請鄧說服傅作義和平解放北平。1948年初,李接受西北野戰軍的指示,在西安進行策反工作,保護西安,宣傳共產黨的政策,並組織外圍武裝力量迎接解放軍進城。1949年5月西安解放後,李作爲西北解放區的代表,出席了9月在北平召開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並經中共中央統戰部介紹參加了民主建國會,後任民建西安市委員會主任委員。

1949年10月1日參加開國大典。1950年任陝西省人民政府委員、西安市人民政府委員、西北軍政委員會政法委員會委員、陝西省第二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協商委員會常務委員、全國工商聯籌委會副主任委員。1954年7月當選爲西安市出席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同年10月16日在西安病逝。

閻揆要

閻揆要(1904-1995),陝西省佳縣人。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優秀的政治工作者,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57年6月,被授予三級八一勳章。1988年7月被授予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清澗縣

1924年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曾任國民第三軍騎兵團營長。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參加陝北清澗起義。曾在西北軍楊虎城部隊任警衛團副團長、團長。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總司令部科長、參謀處處長、軍政處處長,冀魯豫軍區參謀長。解放戰爭時期,任軍委一局局長,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副司令員兼參謀長,西北野戰軍第四縱隊副司令員兼參謀長,西北野戰軍參謀長,第一野戰軍參謀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央軍委情報部部長,中國人民解放軍武裝力量監察部副部長,濟南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軍事科學院秘書長、副院長、顧問。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是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被選爲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1994年3月26日在北京逝世。

陝北清澗起義是1927年大革命失敗之後,共產黨在西北地區領導的第一次規模較大的武裝起義。這次起義拉開了黨在西北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建立人民革命武裝,開展游擊戰爭的序幕,從此武裝鬥爭的烈火便在西北廣闊的土地上持續不斷地燃燒起來。1927年10月閻揆要參加清澗起義,曾任義軍參謀長。

白明善 幼年父母雙亡、兄長被殺,由族兄撫育。他勤奮學習,尤以書法見長。小學畢業後曾任小學教員。1923年初,以第一名成績考入綏德省立第四師範學校。曾帶頭髮起驅逐封建守舊校長的學生運動,積極投

身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活動。1924年10月,參加進步團體共進社,並籌建陝北青年社,創辦《陝北青年》刊物。同年冬,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後入上海大學學習,在中共中央發行部、黃埔軍校政治部宣傳科、國民聯軍駐陝總司令部政治部工作,成績顯著。1927年7月,和中共陝西省委軍委書記魏野疇秘密到陝北清澗駐軍石謙旅,研究軍事工作,任該旅中共軍支書記,後任中共陝北軍事委員會委員。10月參與籌劃和領導清澗起義。起義受挫後,在韓城被地方武裝改編,與謝子長、唐澍等重組軍委,再次領導發動起義,成立西北工農革命軍遊擊支隊。

1928年4月,被選爲中共陝北特委候補委員,兼中共綏德縣委書記。年底,擔任中共陝北特委宣傳委員兼米脂縣委書記。不久,當選爲中共陝北特委執行委員和常務委員。以教員身份爲掩護,深入工人、農民和學生中,開展工作。根據陝北人民愛鬧秧歌的習慣,編寫革命的秧歌詞,發揮書法特長,大書革命意義的條幅、對聯等,以多種形式宣傳革命,發動羣衆,培養和引導大批青年投身革命。1929年春,主持中共陝北特委擴大會議,對右傾投降主義進行了嚴肅的批評和鬥爭,撤銷了持錯誤觀點的代理特委書記楊國棟的職務,選舉劉志丹爲特委軍委書記,確定加強黨對武裝鬥爭和農民鬥爭的領導、積極開展土地革命鬥爭的路線。

1930年秋,奉命赴天津、北平,在中共河北省委從事黨的秘密工作。1931年初,返回陝北,由於叛徒告密,在清澗縣城被捕,轉押到榆林。當場拒絕敵人的威逼利誘,痛斥勸降的叛徒:“沒有骨頭,出賣同志,出賣靈魂,是斷了脊樑的癩皮狗。”義正詞嚴地告知敵人:“頭可斷,血可流,共產黨人的氣節不可丟。”兇殘的敵人用酷刑逼供,他備受摧殘,曾三次被吊上絞刑架,仍堅貞不屈,其革命精神曾感動有正義感的國民黨獄卒。1932年1月21日,在敵人絞刑架下,自豪地說:“殺我白明善不算什麼,共產黨人是殺不完的。”英勇就義。1945年,在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被追認爲革命烈士;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人民政府在他的家鄉爲他修建了烈士紀念碑。

(清澗起義領導者之一謝子長資料見後。)

3.渭華起義中的主要領導者

許權中

許權中 名廣斌,亦作廣彬,字權中。1894年10月8日生,陝西省臨潼縣(今西安市臨潼區)人。1910年考入本縣高等小學,半工半讀。1915年考入三原陝西省立甲種工業學校。1918年參加了陝西靖國軍,先後任中隊長、總部繪圖科長、連長等職,期間曾被保送到廣東韶關講武堂學習一年。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許權中先後在國民二軍任營長、團長、旅長,指揮作戰屢次獲勝。

1926年秋,馮玉祥在五原誓師,率國民軍聯軍參加國民革命。許權中任援陝第三路司令,率部由綏遠經陝北南下關中,擊敗了圍攻三原縣城的劉鎮華部。11月28日,國民軍聯軍配合陝軍解除了西安之圍,把劉鎮華趕出陝西。1927年春,許權中先後任國民軍聯軍駐陝總部政治保衛部領導成員兼衛隊師旅長、代理師長、中山軍事學校學員總隊長等職務。他和史可軒、李林、鄧希賢(鄧小平)等把西安中山軍事學校辦成了“西北的黃埔軍校”,招收學員700多人,培養了一批黨的軍事幹部,成爲渭華起義的骨幹力量。

1927年7月,馮玉祥追隨蔣介石反共,遵照中共陝西省委的指示,許權中任旅長。他和部隊黨組織的負責人一起,歷盡艱辛,將部隊留在關中地區堅持鬥爭,保存了這支革命的武裝力量。

1928年1月,許權中率領的部隊駐守洛南,進行整訓,辦起了小型兵工廠,自制武器,協助地方黨組織恢復和發展農民協會,訓練農民武裝,建立赤衛隊,開展反霸鬥爭。

5月中旬,許權中率部到華縣高塘鎮,參加渭華起義。部隊改編爲工農革命軍,許權中任總顧問兼騎兵分隊隊長。他指揮起義軍民在渭南縣崇凝鎮一帶打土豪,建立區、村蘇維埃政權。後由於敵軍多次圍攻,寡不敵衆,革命軍被打散。

渭華起義失敗後,許權中去上海向黨中央彙報情況。1928年,黨中央派他去蘇聯,先後在莫斯科中山大學和紅軍大學學習。1930年夏,許權中在蘇聯學習結束,奉調回國,到中共北方局軍委工作。他到天津工作不久,由於叛徒出賣被捕入獄,在獄中受盡酷刑,但他嚴守黨的機密,寧死不屈。1932年夏,經黨組織和友人營救出獄。

1933年5月,許權中受黨組織的派遣,任察哈爾民衆抗日同盟軍軍委常委、十八師師長、副軍長,黨內任中共河北省委前線委員會委員兼參謀長等職。他和宣俠父、武止戈、張存實一起,協助馮玉祥、方振武、吉鴻昌將軍擬定作戰計劃,分兵三路,由張北出發,與日僞軍作戰,連戰皆捷,把日僞軍驅逐出察哈爾省境。

抗日同盟軍失敗後,許權中在中共河北省軍委工作,和吉鴻昌一起聯絡國民黨原軍長任應岐,秘密組織抗日武裝。

1936年冬,西安事變前,正在家療養的許權中,應楊虎城將軍的邀請趕到西安,任警備旅副旅長。西安事變發生後,他受命指揮十七路軍特務營,包圍西京招待所和花園飯店,扣留了在西安的國民黨軍政大員陳誠等十餘人。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許權中被楊虎城將軍任命爲十七路軍獨立旅旅長。在職期間,多次給紅十五軍團贈送彈藥,並幫助地方黨組織建立革命武裝,處決惡霸等。

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後,日軍大舉進攻中國,許權中請纓殺敵,是西北軍中最早出徵抗日的將領之一。8月10日,他率五二九旅在華北參加抗日,初戰告捷。10月中旬,日軍進犯晉北忻口,情況十分緊迫。許權中奉命率部增援,日夜兼程,到達忻口後,當即趕赴第一線,組織官兵加固工事,和進犯的日軍激戰14晝夜,使敵人無法前進。此次戰役,許旅和友軍一起殲敵千餘人,使日軍阪恆師團大爲震驚。1937年秋末,許權中被調任九十六軍一七七師參謀長。次年5月,他率領一部兵力轉戰到晉南永濟縣張營,激戰四晝夜,給日軍以沉重打擊。此後,又在吳王渡與日軍血戰兩日,連續擊退日軍九次進攻。接着,又指揮所部協同友軍收復晉南13縣。許權中立功未受獎,反而被國民黨當局任命爲毫無實權的該師少將參議。

1939年至1943年秋,許權中奉共產黨的指示,以養病爲名,利用一七七師參議兼陝西省保安司令部參議的身份,進行地下革命鬥爭。他通過各種關係,介紹和護送大批進步青年去陝北參加革命。國民黨頑固派一面派特務對許權中暗中監視,一面由胡宗南、蔣鼎文出面進行拉攏,均遭他識破並予以抵制。1943年,許權中家鄉的中共黨組織被破壞,爲了擺脫國民黨頑固派的監視,許權中決定先去河南洛陽九十六軍軍部,然後通過關係,經四川去延安。他到洛陽後,被友人、第四集團軍總司令孫蔚如任命爲該集團軍高級參議兼眉縣萬家塬墾區主任。他將計就計,毅然回陝,利用公開職務,以搞生產爲名,組織了兩個連的革命武裝,準備在眉縣、千陽一帶建立抗日革命根據地。12月初,許權中帶領任耕三(共產黨員、時任三十八軍墾區主任)赴千陽一帶察看地形並召集幹部部署工作。9月,許權中騎馬返回墾區,行至眉縣金渠鎮教坊村時,被胡宗南預伏的特務殺害。

(渭華起義領導者唐澍見前。劉志丹、謝子長、王泰吉資料見後。)

(本章完)

十四、鄂豫陝革命根據地二、陝北共產黨人參與領導的清澗起義和渭華起義三、陝甘邊紅軍的建立、發展和革命根據地的形成十六、黨中央到陝北挽救了陝北根據地一、共產黨在陝北的起源十四、鄂豫陝革命根據地四、陝北紅軍的建立、發展和革命根據地的形成一、共產黨在陝北的起源七、陝北第一次反圍剿九、陝北省工農民主政府成立 陝北革命根據地形成十七、直羅鎮戰役十二、陝北第三次反圍剿及紅十五軍團成立四、陝北紅軍的建立、發展和革命根據地的形成四、陝北紅軍的建立、發展和革命根據地的形成一、共產黨在陝北的起源九、陝北省工農民主政府成立 陝北革命根據地形成十七、直羅鎮戰役三、陝甘邊紅軍的建立、發展和革命根據地的形成四、陝北紅軍的建立、發展和革命根據地的形成七、陝北第一次反圍剿五、工農紅軍陝北第三遊擊支隊的建立和神府革命根據地的形成十、中共西北工委成立 陝甘邊陝北革命根據地的統一一、共產黨在陝北的起源八、陝北特委惠(寺)焉裡會議和紅二十七軍成立十七、直羅鎮戰役五、工農紅軍陝北第三遊擊支隊的建立和神府革命根據地的形成八、陝北特委惠(寺)焉裡會議和紅二十七軍成立九、陝北省工農民主政府成立 陝北革命根據地形成二、陝北共產黨人參與領導的清澗起義和渭華起義十七、直羅鎮戰役十二、陝北第三次反圍剿及紅十五軍團成立十一、陝北第二次反圍剿的勝利五、工農紅軍陝北第三遊擊支隊的建立和神府革命根據地的形成一、共產黨在陝北的起源十六、黨中央到陝北挽救了陝北根據地十一、陝北第二次反圍剿的勝利一、共產黨在陝北的起源四、陝北紅軍的建立、發展和革命根據地的形成十一、陝北第二次反圍剿的勝利四、陝北紅軍的建立、發展和革命根據地的形成十、中共西北工委成立 陝甘邊陝北革命根據地的統一五、工農紅軍陝北第三遊擊支隊的建立和神府革命根據地的形成七、陝北第一次反圍剿三、陝甘邊紅軍的建立、發展和革命根據地的形成十四、鄂豫陝革命根據地十三、川陝革命根據地的形成 陝南革命根據地五、工農紅軍陝北第三遊擊支隊的建立和神府革命根據地的形成四、陝北紅軍的建立、發展和革命根據地的形成十一、陝北第二次反圍剿的勝利四、陝北紅軍的建立、發展和革命根據地的形成七、陝北第一次反圍剿八、陝北特委惠(寺)焉裡會議和紅二十七軍成立三、陝甘邊紅軍的建立、發展和革命根據地的形成十、中共西北工委成立 陝甘邊陝北革命根據地的統一十一、陝北第二次反圍剿的勝利十七、直羅鎮戰役七、陝北第一次反圍剿十一、陝北第二次反圍剿的勝利十、中共西北工委成立 陝甘邊陝北革命根據地的統一十、中共西北工委成立 陝甘邊陝北革命根據地的統一六、中央北方局西北軍事特派員謝子長回陝及陝北特委南窪村會議十三、川陝革命根據地的形成 陝南革命根據地十三、川陝革命根據地的形成 陝南革命根據地七、陝北第一次反圍剿二、陝北共產黨人參與領導的清澗起義和渭華起義三、陝甘邊紅軍的建立、發展和革命根據地的形成五、工農紅軍陝北第三遊擊支隊的建立和神府革命根據地的形成一、共產黨在陝北的起源七、陝北第一次反圍剿十三、川陝革命根據地的形成 陝南革命根據地二、陝北共產黨人參與領導的清澗起義和渭華起義一、共產黨在陝北的起源三、陝甘邊紅軍的建立、發展和革命根據地的形成三、陝甘邊紅軍的建立、發展和革命根據地的形成九、陝北省工農民主政府成立 陝北革命根據地形成三、陝甘邊紅軍的建立、發展和革命根據地的形成十六、黨中央到陝北挽救了陝北根據地十四、鄂豫陝革命根據地二、陝北共產黨人參與領導的清澗起義和渭華起義十二、陝北第三次反圍剿及紅十五軍團成立七、陝北第一次反圍剿三、陝甘邊紅軍的建立、發展和革命根據地的形成十三、川陝革命根據地的形成 陝南革命根據地一、共產黨在陝北的起源十四、鄂豫陝革命根據地四、陝北紅軍的建立、發展和革命根據地的形成十四、鄂豫陝革命根據地九、陝北省工農民主政府成立 陝北革命根據地形成十三、川陝革命根據地的形成 陝南革命根據地八、陝北特委惠(寺)焉裡會議和紅二十七軍成立一、共產黨在陝北的起源十七、直羅鎮戰役三、陝甘邊紅軍的建立、發展和革命根據地的形成十七、直羅鎮戰役十、中共西北工委成立 陝甘邊陝北革命根據地的統一一、共產黨在陝北的起源七、陝北第一次反圍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