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早年的時候,李軒更換御書房值班大臣還比較頻繁,基本一年就會換一個,但是最近幾年,這種情況卻是發生了變化。

最近三年的御書房值班大臣人員,都是沒有發生變動。

這對於大唐帝國而言,代表的是政局穩定,是好事。

但是對於很多想要上位的人而言,這卻不是什麼好事了。

如今馬維病亡,好不容易有了幾乎,但是卻是被周毅然和戴玉剛這兩個人給搶了去,下一次御書房值班大臣空缺,還不知道得什麼時候呢。

興許是一年,兩年甚至三年。

然而即便是這一兩年的時間,對於很多重臣們而言也是無法等待的,因爲官員是有任期的,一個職務擔任三年就得調動,同時官員也是有致仕年齡的,而高級官員的年齡普遍也偏大,因爲要從中低層爬上來,本來就需要很多年的時間。

兩者結合之下,基本上很多尚書級別的官員幹個三五年還沒有機會成爲御書房值班大臣的話,那麼等待他的就是致仕了!

不過就算是他們失望也沒有辦法了,如果是巡撫,侍郎乃至尚書這種級別的位置,他們都能夠爭取一二,因爲這些官員雖然也是聖天子獨斷,不過這種級別的位置這麼多,聖天子不可能天天盯着人事檔案看,然後尋找適合的人選的,往往是吏部提出所有符合資格的人,然後呢御書房那邊也會提出一些參考意見,李軒往往也是根據這些參考意見去挑選幾個適合的人,最後再從這幾個人裡頭選擇一個。

但是御書房值班大臣的人選,向來都是聖天子獨斷的,聖天子喜歡用誰就用誰,哪怕是御書房裡的重臣們也是沒有絲毫的建議權力,誰敢提出,哪怕只是暗示之類的舉動,那都是極大的挑戰皇帝的權威,李軒肯定是要殺雞給猴看的。

畢竟御書房值班大臣實在過於重要的,不客氣的說,現在李軒統治大唐帝國,就是通過掌控御書房來統治的,要不然的話,累死他也是無法管理衆多機構的。

你得知道,大唐裡,很多機構都是直屬皇帝管理的。

軍事方面,有陸軍樞密院下屬各部、海軍統帥部下屬各部、聯合作戰部、近衛軍各司。

光光是各類直接對皇帝負責的軍事機構,就足足有將近二十個機構呢。

而文政上,則是有各部,然後還有獨立的各司,局等機構,林林總總加起來也有二十多個。

再過來還有翰林院各處、科,其中比較重要的有秘書處,翰林院調查統計科、翰林院皇室資產科、翰林院人事科、翰林院軍務科等等。

此外還有一個督察院,大法院,宗務府,皇家理工學院等等獨立機構。

全部加起來,足足有六十多個直接向李軒負責的機構。

這麼多機構,李軒怎麼可能全部親自管理,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但是李軒又是不願意設立總理、丞相、陸軍司令、海軍司令等職務以及相關的機構,他可不願意玩復古,沒事給自己找一個丞相、總理什麼的,那不是給自己找麻煩,甚至造成皇權旁落嘛。

所以他堅持親自管理上述諸多機構,然而他一個人也是管理不過來。

所以這纔是有了御書房制度。

御書房裡的值班大臣,每一個值班大臣都是協助李軒處理一個方面或者多個方面的事務,同時李軒又是極大的限制了御書房大臣的權限。

這才能夠讓李軒親自掌控衆多機構,並且樹立起絕對的皇權權威。

其實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已經是非常類似於後世的內閣制度了,那些值班大臣就是內閣大臣,而李軒自己嘛,說是皇帝,但更像是內閣總理之類的角色。

這種制度下,值班大臣的人選就顯得非常重要了,如果有人想要插手御書房的人事權力,是會被李軒抄家滅族的。

聖天子傾向於在戴玉剛和周毅然兩人之間選出來一個值班大臣,其他人雖然也會有意見,但是絕對是不敢表達出來的。

當然了,也不缺乏一些投機分子,眼看着這兩個人就要一步登天上位了,趁着還沒有最終確定下來,連忙找上兩個人拉攏關係。

爲什麼在還沒有最終確定下來之前就上趕着燒香了?

還用得着問爲什麼?

人家要的就沒有確定之前,如果都確定下來了,你再跑過去拉攏關係有用?說不準連面都見不着呢。

再者,哪怕是擺錯了碼頭,燒錯了香也不要緊。

這段時間想要競爭值班大臣寶座的重臣多了去,聖天子偏偏只見了戴玉剛和周毅然,說明這兩個人在聖天子眼裡都是屬於候選人了,都是簡在帝心的那種。

所以,就算沒有進入御書房,落選者也不會倒黴,再不濟也能穩住現在的位置啊。

畢竟這和尋常的官場鬥爭不一樣,尋常的官場鬥爭,失敗者一般都會倒黴,被貶值甚至被迫致仕的也不在少數。

但是這一次,那可是聖天子親自挑人,和尋常的官場鬥爭有着極大的不同。

李軒先後召見戴玉剛和周毅然的時候,也是沒有想到,這才兩三天時間,就是傳得滿城風雨了,因爲他在後宮都是聽到了風聲。

當然了,李軒的後宮是沒人敢參與政治的,哪怕是皇后董芸芸,這二十多年來,也是從來沒有參與過政治,人家現在在後宮裡當皇宮爽得很。

她唯一的兒子,也是大唐帝國唯一的嫡皇子已經是被正式立爲太子,而且這幾年太子的東宮之位越來越穩固,並且陸續開始參政了。

兒子位置穩固,她也就是把全部心都是用來當女主人上面來了。

手底下管着一大票的嬪妃,這些嬪妃裡頭不乏有一些是受李軒寵愛的,但是在她面前,依舊跟個小綿羊一樣,跟個丫鬟似的伺候着她。

那感覺,別提有多爽了!

然而即便是這樣的董芸芸,她也是從來不參與朝廷政治,其他嬪妃就更沒這個膽子了,敢參與政治的,基本都是被杖斃了!

不過這後宮裡還是有例外的,這個例外就是李軒他媽!

白太后!

沒辦法,白太后參政那是有傳統的,黃竹山時代人家就通過國舅白雲奇和柳八苟等人鬥得不亦樂乎,一度掌管了大唐帝國的所有金錢收支。

那年頭,連買個鹽都得經過白太后的准許!

後來統一戰爭期間,李軒經常在外頭帶領大軍打仗,這坐鎮後方,支持大局的人是誰?

自然就是白太后了。

統一戰爭期間,很多時候都是白太后在後方坐鎮中樞,防着有什麼臣子有不軌之心,想要奪她老李家的家業,推翻她兒子的統治。

不過自從北伐戰爭結束,李軒回朝後,白太后也是逐步退出了前臺,等到統一戰爭結束後,她老人家基本就不怎麼參與政事了。

當然了,偶爾還是會說了兩句。

這一次也是,白太后見到李軒的時候,就是隨口問了兩句戴玉剛和周毅然的事,不過她老人家也是聰明人,自然不會摻和到裡面,而是提醒李軒,這事啊,別拖太久,拖久了影響不好。

白太后的擔心並不無道理,這一次的風波,自從馬維病種開始,到現在已經是差不多半個月了,足足半個月的時間,還沒有選出來一個值班大臣,這自然也就讓外頭鬧騰的厲害。

假如李軒在馬維剛病亡的時候,立即就是提拔某人接替馬維進入御書房,那麼可不會發生什麼風波。

這些年,李軒換的御書房值班大臣也不少,但是鬧的這麼大的,這還是頭一次。

被白太后提醒了後,李軒也是知道不能再拖下去了,必須速戰速決,免的發生什麼變故。

次日,李軒就是在小朝會上正式下旨,調廣東巡撫周毅然回京,任禮部尚書,同時招周毅然入御書房值班!

聖旨一下,那麼就是最終確定了下來,周毅然對此自然是興高采烈的,但是一旁的戴玉剛卻是如同泄氣的皮球一樣,眼神都是沒啥色彩的。

儘管周毅然被任命的同樣也是尚書,他戴玉剛本來就是外務部尚書,兩者的品級都一樣。

但是實際上區別可大了去,這倒不是說那個部權重一些,那個部門權少一些,真正重要的是後面的那一句招周毅然入御書房值班。

他們爭的可不是什麼尚書職務,而是御書房值班大臣!

這御書房值班大臣的位置,就九個,而李軒也是不打算繼續再加人,這周毅然當了,他戴玉剛自然就沒有機會了。

然而李軒也是看重戴玉剛,這值班大臣的名頭雖然不能給,但是一個行走大臣卻還是可以的,所以,隨後他又下旨准許戴玉剛在御書房行走。

不過即便如此,戴玉剛也是難以掩飾臉上的沮喪,這值班大臣和行走大臣,雖然都是在御書房,但是差距可大了去。

把這事定下來後,也是宣告着因爲馬維病亡而引起的御書房候選人風波,總算是初步停了下來!

但是這事的後續影響卻是依舊,因爲周毅然被調回京畿,這廣東巡撫的位置可就空出來了,而這個位置自然也是被很多人給盯上了。

這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經過一番御書房的一羣值班大臣們的友好而激烈的爭論後,他們提交了一份二十多人的候選人名單給李軒。

李軒從這份名單裡選了一個人,同時也是在翰林院人事科遞交的另外一份候選人名單裡圈定了一個人選。

這兩個被列爲最終候選人的人,其中之一就是陳立夫!

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大唐電報公司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 流口水的左成生第三百九十七章 光環耀眼的聖君(爆發求訂閱)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一日破城,大名震驚第九百一十章 西洋貿易許可證第五百一十八章 此時不走更待何時第三百三十三章 殺進興泉府第二千一百三十二章 硬實力抄襲第二千一百七十九章 措手不及的航運業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 只要你買不起,沒有我們賣不了的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 遺產稅第兩百五十二章 信心滿滿的宋知府第五十九章 不好了,官兵來了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打打殺殺的多不好啊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人道主義領養第六百零一章 開炮!第六百五十四章 恐慌的明文武官員第五百零三章 張嶽問策第二千六十三章 施禮羣買車二第二千一百九十四章 盛世步球第五百八十三章 王越的選擇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可用不可留第一百零八章 一刀兩刀三刀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 沒錢你問個屁第九百三十五章 完全看人品的炮彈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英勇而絕望的葡萄牙人第一百三十四章 無一合之敵第三百三十七章 千斤重炮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 身穿板甲的大唐運動員第二百二十九章 讓人看不懂的明軍第二千八十七章 不打仗就不用彈藥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陳立夫風波再起第四百一十二章 天大的麻煩第二千零二章 聖天子全知全能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陳立夫述職第九百一十九章 讓人羨慕的二九人第八百七十九章 陳屠夫開炮第五百九十八章 渡海登島部隊第九百四十九章 李軒:真是一羣傻貨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 遺產稅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徒有虛名的皇家產業第二千二十六章 全民富足的希望第六百八十八章 大唐銀幣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 技術驗證艦第六百一十七章 誰包圍誰還不一定呢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九百六十八章 龍興之地大變樣第六百零二章 炮聲隆隆第一百二十二章 近衛軍初登場(月票加更)第兩百章 霸王硬上弓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陳立夫風波再起第二千九十三章 衛生觀念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軍方福利第二千七十五章 說媒第二千二百零二章 汽車全民化時代第九百九十一章 大人快走!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糾結的海軍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讀書人講究的是風雅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封王海外第三百二十九章 危在旦夕第六百五十七章 花魁們的黃金時代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七十萬大軍第二千一百七十六章 韃靼人殖民非洲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人,不好了第七百一十七章 皇權的空前集中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 朝廷重臣的羣毆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大唐電報公司第一千九百六十章 大唐人的雅第八百一十四章 挺直了腰桿的內閣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徒有虛名的皇家產業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重點封鎖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視察蒸汽機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情況不對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不屑於聯姻的應易康第三百九十七章 光環耀眼的聖君(爆發求訂閱)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軍碾壓而來第二千一百五十九章 大唐人最憎恨的機構:稅部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錢紀雲的奮鬥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 兩百萬大軍第七百一十九章 蔡二虎的決心第九百七十四章 生不見人死不見屍第九百四十五章 張嶽會跑嗎?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 舉國工程第九百五十一章 驚天大案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視察蒸汽機第七十章 曾子云的俘虜生涯第一千九百八十章 沒人種地吃什麼?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大唐帝國教坊處第三百三十五章 遷都新氣象第一百二十九章 零傷亡作戰第兩百零三章 正泰縣城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新一代蒸汽戰列艦:江南號!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被推翻怎麼辦?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局部本土化第四百九十五章 元年式七斤野戰炮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大唐尊嚴不容冒犯第八百二十章 慧塵長大了第四百九十五章 元年式七斤野戰炮第一百一十七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求訂閱)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應易康去扶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