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陳立夫修官道

爲了抽調兵力,印度洋艦隊基本上已經是徹底放棄了在其他海域和葡萄牙人作戰的企圖,進行了全線收縮,把彙集起來的三十多艘軍艦一分爲二,一部分隨同第二聯合登陸艦隊遠征非洲,一部分則是集中在錫蘭島,用以封鎖錫蘭島。

地面部隊也是,基本上遠征軍目前已經是放棄了印度西部海岸以及西亞乃至東北非等地區和葡萄牙人進行爭奪,只留下必要兵力死守城池,其他的機動兵力都是回防錫蘭島戰區,同時抽調精幹兵力準備逐一拔掉印度東部海岸以及緬甸海岸的葡萄牙人殘存據點。

從而實現徹底控制錫蘭島以東沿海區域的戰略構想。

不過這些都和非洲遠征部隊沒有什麼關係了。

同時因爲海途遙遠,加上艦隊並沒有說沿着海岸線進行航行,而是直接深入印度洋,準備橫跨印度洋前往非洲,所以聯繫也是非常困難,縱然有快速通訊艦往返聯絡,但是延遲也是非常的大,十天八個月聽不到遠征艦隊的消息都是很正常的事。

在印度的戈河州的遠征軍總部都是如此了,在國內就更是難以得知非洲遠征軍的情況了。

實際上,哪怕是錫蘭島戰役的消息,李軒都是在兩個月後才知道消息,而這已經是動用了軍方的快速通訊艦進行消息傳遞的緣故。

這些快速通訊艦,都是加裝大功率蒸汽機的飛剪船,航速極快的,然而即便是這樣船隻,往來印度和帝國本土之間也是需要漫長的時間。

對此,李軒也是早已經習慣,這年頭的通訊就是這麼的落後,還能有什麼辦法,要想實時得知前線的消息,估計也就只能等以後的電報搞出來了。

現在嘛,忍着!

李軒穩居國內,其處理政務的重心依舊是放在帝國內部的建設上,外面的徵召雖然看似聲勢浩大,但實際上對於偌大的帝國而言,也只不過是小事而已。

對於現在的帝國而言,最重要的並不是和葡萄牙人的戰爭,而是自身的發展。

最近幾年,隨着鐵路、蒸汽輪船等交通利器逐漸大規模運營,工廠以及礦山等行業也是大規模採用更加先進的高壓蒸汽機之後,大唐帝國的工商業發展是一日千里,甚至都是帶動了農業的發展。

因爲交通更加便利後,很多內陸地區的農產品都是能夠方便快捷的運輸到經濟比較發達,製造業更加發達的地區,而經濟發達的地區,對這些農產品,甭管是糧食還是棉花、大豆、生絲、茶葉等經濟作物的產品的需求量都是非常龐大的。

方便的運輸不僅僅刺激了帝國工商業的發展,也是讓內陸很多地區獲得了發展的機會。

很多地方因爲地理環境或者其他因素的影響,工業一直都是發展不起來,帝國的絕大部分地方,其實其經濟結構和前明時代並沒有什麼差別,都是以農業爲核心,再加上少量的服務行業、手工業,如此構成當地的經濟體系。

並不是每個地方都能夠和上海、廣州、天津等地方一樣,擁有巨大的天然優勢的。

哪怕不說這些大城市了,就算是當塗、萍鄉、瀋陽這些城市,以前有什麼,什麼也沒有,他們是怎麼發展起來的,是依靠當地的礦產資源。

然而更多的地方是沒有礦產資源,或者是還沒有找到礦產資源,而地理位置也不怎麼優越,所以哪怕是帝國發展工業十多年了,但絕大部分地方一直都是停留在最原始的小農經濟體系裡。

但是現在,隨着鐵路、航運越來越發達,覆蓋的地區越來越多,很多地方雖然自身依舊無法大規模的發展工業,但是他們的農產品卻是可以大量外運到那些工業城市去,並帶來龐大的收益。

此外,隨着交通便利,很多內陸小城市也是可以逐步的發展工業了,雖然可能規模都不大,而且發展的都是一些小型輕工業,比如說小規模的織布廠啊,紡紗廠、麪粉廠之類的,但是好歹也是給當地帶來了工業。

很多內地的小城市,哪怕是擁有幾家小規模的工廠,也是能夠給當地帶來極大的經濟發展助力的。

正是因爲交通如此重要,因此這幾年,李軒一直都是重點關注交通建設,在全國範圍內大建鐵路不說,同時也是大力發展蒸汽航運業,疏通河道。

而作爲交通環節的最後一環,也就是官道建設也是沒有落下,除了京畿直接主持建設的全國主幹道外,還鼓勵各地方自行建設官道。

這一方面,陳立夫在廣東就乾的很不錯!

陳立夫在廣東,可不僅僅是搞鐵路和航運,在官道建設上也是下了大力氣的。

粵贛鐵路是陳立夫上任以後的最大成績,那就是推動粵贛鐵路開工建設,目前建設進度極快,保守估計三年通車都是有可能的。

爲更快通車,也是爲了降低成本,這粵贛鐵路採用的是單線。

這個也是目前大唐帝國修建鐵路的一大重要特點,那就是除了極少數交通非常繁忙的路段外,其他的都是單線鐵路。

哪怕是江南大鐵路這樣的鐵路,採用的也是單線鐵路。

而航運方面,陳立夫主要是疏通西江和北江以及東江等河道爲主。

至於官道,陳立夫在全國範圍內,率先開創了官道通鎮的計劃。

通過省財政進行補貼,地方自行籌集資金,動員當地的村民免費出工等方式,修建各鎮的官道。

儘管這種官道的標準非常低,只能勉強通行馬車而已,但是依舊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此外,這事在民間的反響非常好,衆多的士紳們都是踊躍捐錢捐物用來建設官道。

這也算是華夏士紳的一個傳統了,一般而言,除了少數一毛不拔的鐵公雞外,大多士紳對於在家鄉修橋鋪路以及辦學都是比較上心的。

這些年大唐帝國的衆多私立學校是怎麼來的,其實絕大部分都是地方上的士紳們自行籌辦的,而且大唐的私立學校,都是屬於典型的非盈利機構,別說賺錢了,往往士紳們每年都要往裡面倒貼錢,和後世得到私立學校大把賺錢是兩碼事。

說白了,大唐的衆多私立學校,其實都是屬於士紳們做慈善的產物,並不是教育產業化的產物。

這倒不是說這些士紳們有多少,而是華夏數千年來的傳統,一般士紳們還是比較在乎自己的名聲的,尤其是以書香門第自詡的家主,更是愛惜羽毛,他們一邊用各種權勢撈錢,同時又是一邊拿出少許的錢財做善事,試圖維持一個良好的名聲。

這修了橋,鋪了路,辦了學,通常都會樹立一個石碑,上面記載着某某士紳捐獻若干籌辦的,人家是想要名留青史呢。

不過雖然說他們是爲了名聲才這麼做,說起來和後世美利堅的人爲了避稅做慈善差不多,但好歹是做了,總比什麼都不幹的權貴們強得多。

這種傳統下,陳立夫搞的管道通鎮計劃,在民間裡受到了極大的歡迎。

很多地方的士紳們,聽說官府打算把官道修道家門口來,不用當地的官府動員,自己就找上門來說捐錢捐物了。

而普通的百姓們也是樂意的很,因爲他們可以去工地上幹活賺取工錢啊。

雖然官府也會鼓勵民衆們免費出力,不過大唐早就沒有徭役制度了,官府想要讓民衆免費做工,那是不可能的,都得給工錢。

頂多就是工錢少一些,或者是不給工錢,只管飯而已。

而即便是這樣也是很多農民們踊躍參與!

這隻限於農閒時分,如果是農忙時期,可沒幾個農民會跑去修路!

只有在農閒時分,可以看到很多地方的農民們都是成羣結隊的去修路。

他們這是爲了家鄉們?

不好意思,他們沒有這麼高的覺悟。

純粹是因爲去修路,官府管飯而已。

反正農閒時分,在家閒着也是閒着,還浪費口糧呢,這去修路的工地上幹,還能混一天的飯吃,給家裡節省口糧,甚至一些活計還能領取少許的工錢。

士紳們踊躍參與,捐錢捐物,農民們也是在農閒的時候爲了混一口飯吃踊躍報名修路,再有陳立夫讓省財政出了不少錢,再讓州府縣等地方衙門,勒緊褲帶也要把修路的資金也給擠出來,所以這麼搞下來,成效還特別的大。

遠在金陵城的李軒聽到了陳立夫在廣東搞官道的成果後,覺得這個路子還是比較可行的,官府和士紳以及農民一起出錢出力修路,這是大好事啊。

當即就是派了多個部門的官員一起前往廣東,學習當地的這個修路政策,李軒對這些人親自盯住,一定要把這事的所有細節都給摸清楚了,李軒還指望着在其他省道也這麼做呢。

然而很多事情,成功和失敗,並不在於大方向,而是在於細節。

要想在其他地方也是複製這樣的成功路子,最爲重要的並不是方案之類的,而是細節問題。

他專門派一個調研小組過去,就是爲了把所有的細節問題都給摸清楚了,然後總結起來一份可以複製的完整計劃方案。

不過按照行程,這個調研小組想要完成調研並趕回來報告,估計都得是明年,也就是宣平二十四年的事了,如果一切不出意外的話,李軒準備在明年再選擇幾個省份施行這一官道建設方案。

此外到了明年,估計遠征軍也應該是抵達非洲了,就是不知道他們這一路上是否順利,有沒有遇到風暴全軍覆滅……

第六百七十七章 勤快的小蜜蜂:明軍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 內燃機報告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空城第九百二十八章 韃靼人要和談?第七百四十六章 世界上第一艘蒸汽輪船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 步球職業聯賽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鉅艦時代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平西南入遼東第八百七十一章 萬騎衝鋒第二千一百三十六章 全民富足第九十八章 大唐刀槍所至第七十一章 公侯王爵皆可賜第六百六十七章 朝報刊行天下震動第兩百零三章 正泰縣城第九十二章 黃竹山大會戰第四百七十八章 爲了榮福富貴衝啊!第八百五十八章 俞大猷被俘第二千一百零一章 大規模殺傷武器禁令第四十四章 陛下三思第二千七十五章 說媒第五百七十五章 人傻錢多速來第六十六章 大唐興廢,在此一戰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這些南唐蠻子想要幹嘛第一百九十七章 好大一口黑鍋第四十章 危險寶藏第兩百九十四章 龍體欠安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士子們最喜歡的‘伴遊’第二千一百一十六章 一個地球一個帝國第一百零五章 大唐不缺官位第四百一十一章 在風中凌亂的孫亞偉第七百五十七章 口徑大就是正義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翰統的赫赫威名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 忙到崩潰的太子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 遇上麻煩了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打打殺殺的多不好啊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市值一個億第六百三十二章 典型的排隊槍斃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 蒸汽機廠商的戰爭第九百三十八章 鐵罐頭們的戰鬥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畢志安赴前線第一百七十六章 曾子文的怨恨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去哈密第七百八十八章 臣,實在是無能爲力啊!第七十九章 曾子云的驕傲與不屑第兩百一十七章 壯烈而體面的死法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抱着必死之新的織田信長第二千一百二十三章 慘烈的價格廝殺戰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扶持英格蘭第七百七十章 明可以亡,官不能不當第二千一百四十二章 讓人無語的大唐子民第五百三十四章 千古聖君的醜態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用不起的後裝炮第九四十一章 火力優勢碾壓第二千一百八十六章 着急的西班牙人第五百三十四章 千古聖君的醜態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 南洋大遷移第二千一百二十五章 競爭激烈的汽車市場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當皇帝很危險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賜官和賜毒酒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 南洋土著抵非洲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微服私訪秦淮河第八百七十五章 讓人流口水的戰利品第三百三十七章 千斤重炮第六百八十八章 大唐銀幣第八百三十四章 近衛軍奔赴前線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混亂的水面力量第六百零三章 殘酷的跳幫戰第二千七十章 月球省第六百四十八章 安子河的犀利攻勢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格德斯之死第二百二十九章 讓人看不懂的明軍第二千二百章 全新的時代第九百六十三章 翰統鷹犬回金陵第八百五十二章 舞蹈團冰蓮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河封省第七百九十四章 前明尚書的鐵窗生涯第三百九十九章 一切都完了(第四更求訂閱)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 別說門了,窗都沒有第六百九十章 攻敵所必救第四百五十三章 擔憂的錢祧裡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裝甲巡洋艦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爲了單身狗可是操碎了心第二千一百三十九章 帝國第一名臣:陳立夫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騎兵殺出長城第一千零五章 駙馬是個老實人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不理他們,繼續前進第一千九百零一章 王室都是無賴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 他們瘋了第五百一十七章 王師勝利在望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乾的就是別人想都不敢想的事第一百二十三章 這個世界怎麼了(求月票)第二千一百三十章 金陵堵車第九百九十四章 大唐的精英教育第一百四十二章 說不出的詭異第七十三章 大唐前驅第一百零二章 軍制改革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陳立夫自救第四百四十六章 震驚,花甲老人跳樓竟是因爲……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 翰統鷹犬在美洲第六百一十七章 誰包圍誰還不一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