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這城,沒法守

哈密城外大約五公里外,一片又一片的營房讓此地失去了荒漠的氣息,這裡,乃是西征軍的前線大本營。

此時駐防着第四步兵師、第三十一步兵師一個步兵師、一個炮兵旅,同時這裡還是西征軍的總司令部所在,盧愚之上將親自坐鎮。

在大本營的左右兩側,則是另外兩支部隊,第二十三步兵師、第二十四步兵師,兩個騎兵軍分別駐防。

大體上,西征軍的四個步兵師、兩個騎兵軍、一個炮兵旅的主力部隊,是把哈密城的北、南、東三面給包圍了起來,只留下西面。

採取的是標準的圍三厥一的戰術。

於此同時,在後方還有兩個步兵師、一個武裝列車團、兩個獨立騎兵團爲主力的部隊控衛着鐵路線。

西征軍自從出征以來,採取穩紮穩打,不管對面韃靼人如何動作,都是堅定的修鐵路的戰術。

而這種戰術今天也是帶給了他們回報,他們成功的穿越了數百公里的戈壁灘、荒漠的無人區,然後順利抵達哈密城外。

哪怕是現在鐵路線距離哈密城還有五六十公里,但是這一段距離已經是不會成爲什麼大問題了,爲了保障後續鐵路能夠順利修到哈密城下,盧愚之提前調動了主力部隊屯兵於哈密城下,直接封鎖了哈密城,間接掩護後方的施工隊繼續修築鐵路。

十月初八,盧愚之陸軍上將召集了前線各高級將領開會,不過卻是沒有下達什麼作戰命令。

會議上,盧愚之神色輕鬆,言語間絲毫不見大戰將起的緊張氣氛,反而還有心情和屬下們聊起了日常生活。

這讓應易康等人都是感覺有些乖乖的,應易康還以爲今天來開會,會接受到作戰命令呢,沒想到盧愚之繼續讓各部隊屯兵不動,只要韃靼人不出來不逃跑,那麼就不要管城內的韃靼人。

這種戰術選擇應易康是可以理解的,也是贊同的,但是他在意的並不是這些,而是盧愚之的態度。

會議上,盧愚之的輕鬆神態彷佛就像是來郊遊的一樣,絲毫沒有緊張。

會議結束後,應易康和第十四師的師長董錢坤一起走了出去。

董錢坤看着應易康的神情,主動道:“放鬆些!”

應易康不明所以,擡頭帶着疑問看向董錢坤。

董錢坤道:“這一場西征戰役,不是一個月兩個月,甚至都不是一年兩年的事,我陸軍爲西征謀劃多年,這一次不打個三五年,不把整個西域乃至中亞收入囊中,是不會罷休的!”

“所以啊,這日子長着呢,你得學會調節心態!”

董錢坤這沒頭沒腦的話,讓應易康聽了後一開始還是疑惑,但是很快卻是露出了尷尬的笑容:“董兄教訓的是,是小弟我心態沒穩住!”

聽到這話,董錢坤笑了笑:“這就好!”

董錢坤是在會議上看見應易康神態嚴肅,都是過來人的他一眼就能夠看出來應易康爲何會如此,不外乎就是覺得大戰將至而已。

但實際上,這種高度緊張的狀態是要不得的。

尤其是對一個高級將領而言更是要不得,因爲這種高度緊張很容易傳遞給下屬,最後造成全軍的緊張心態。

而弓弦繃得太緊,短時間內是好事,但是長時間下來卻不是什麼好事了。

所以會議結束了,也就順口指點了應易康幾句,而這應易康也是聰明人,一聽就悟,沒有傻乎乎的問爲什麼爲什麼。

這讓董錢坤高看了應易康一眼,這個人雖然年輕,但是醒悟是真的不差,不僅僅是在指揮部隊方面,而且心態方面也是如此,一點就透。

他可是知道,應易康還是第一次充當師長一職呢,但是在過去的幾個月裡,應易康任職第三十一步兵師師長,基本上沒有出現任何的差錯。

這一點是很難得的,第一次擔任師長重任,就是跑到前線作戰,哪怕之前都是在後方擔任輔助任務,但是想要把一個師指揮的妥妥堂堂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這個人的軍事天賦相當出色。

這樣的人,還是有必要結交一二的,因爲說不準什麼時候,這個人就是爬到自己的前頭去了。

如今但凡是個陸軍將領,都是知道應易康深受陸軍衆多大佬的看重,甚至是聖天子的看重。

應易康不僅僅是年輕一代將領的領軍人物,更是那些陸軍大佬們的接班人。

這從應易康的履歷就是能夠看的出來,從武學堂畢業後,其每一個職務都不是普通職務,去過海外作戰,在西北前線領過兵,而且在樞密院裡也是輾轉多個職務,從作戰部到參謀部,甚至都一度兼任國後勤部、軍械部、炮兵總監以及騎兵總監等機構的職務。

正常軍官怎麼可能在短時間內經歷這麼多的權重職務啊,而且還是兼職……

這些說白了都是爲了培養他,甚至這一場西征戰役裡的第三十一步兵師的師長職務,嚴格上說起來都是他的過渡職務。

在大唐陸軍的歷史上,還沒過幾個人有他這樣的待遇呢。

應易康此時也是回過神來,知道了自己最近幾天的心態有些不妥當,這平復了後,繼續和董錢坤交談起來,不過說的卻不是什麼軍務了,而是一些瑣事。

交談之中,得知董錢坤也是喜歡字畫,還寫的一手好字後,應易康也是頗爲高興,因爲他自己對書法也是相當感興趣,而且他的書法還相當不錯。

應易康的書法,一直都是很不錯,不僅僅是書法,其實琴棋書畫他都有所涉獵,而且都不錯,詩詞文章也是一流水準的。

其實大唐的將領軍官們,基本都是擅長詩詞文章琴棋書畫,文武雙全的。

因爲武學堂招生的時候,都是從各個預科學校、皇家青年軍校招生的,而能夠上這些學校的學生,其文化課程的水準都是相當可觀的。

基本上,能夠考入武學堂或者海學堂的學生,轉身去考國子監、金陵大學這兩所頂尖大學,那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

基本上大唐裡最頂尖的年輕學士,基本上就流向了四所學校:陸軍武學堂、海軍海學堂、國子監大學、金陵大臣。

當年應易康如果不是報考了武學堂的話,那麼妥妥也是能夠考入國子監併名列前茅,後續從政的話估計這會也能夠混得不錯。

雙方交流了一番書法後,應易康親自送董錢坤返回營地,董錢坤是從五十多公里外的鐵路工地上趕過來開會的,這會議結束了自然是要回去的。

送走了董錢坤後,應易康也是回到了第三十一步兵師的師部,然後是傳遞了盧愚之的指示。

什麼指示!

吃好睡好!

本來還有監控敵軍之類的,不過那都是偵騎部隊的事,和應易康這些步兵將領們沒啥關係。

這些步兵們如今能夠做的就是吃好睡好,然後坐等攻城戰開始,又或者是韃靼人自己殺出來。

但是韃靼人會殺出來嗎?

答案是唯一的:不會!

烏力罕早就看清楚了雙方的實力差距,城外的唐軍大幾萬呢,而自己的部隊不過三四萬人,這守城作戰的話還勉強可爲,但是要主動出擊,那就是找死。

但是哪怕是守城作戰,烏力罕其實也是不準備守的!

因爲根本就不可能守住!

大唐人的鐵路已經是修到了哈密城下,有了這條鐵路,大唐人就能夠源源不斷的把重炮以及炮彈運輸上來,然後炮轟哈密城。

過往的衆多攻城戰裡,都已經是證明了,所謂的堅城在重炮面前,不堪一擊。

韃靼人之前攻打中亞一大票國家以及進軍歐洲的時候,破城無數。

那都是怎麼攻破的?

自然不是靠着騎兵騎着馬揮着馬刀去爬城牆,而是直接拉出無數火炮進行炮擊。

莫斯科是這麼打下來的,基輔也是這麼打下來的。

韃靼人自己都廣泛使用火炮進行攻城,相當清楚火炮的威力。

此外他們還知道,大唐軍中還廣泛裝備榴彈。

現階段的榴彈對防守方的殺傷力更加龐大。

諸多重重都是代表着,單純的守城是不可行的,所以烏力罕從一開始就沒有考慮過單純依賴城池進行死守。

他一開始指望的是通過派遣騎兵襲擊他們的鐵路,截斷他們的補給線。

但是幾個月裡,卻是沒有成功,還死傷了兩千多人。

死傷這麼點人不算什麼,關鍵的是沒能階段他們的鐵路,讓他們的鐵路一路修到了哈密城下,把火炮和炮彈運輸到了城下。

這城,沒法守了!

因此,當前幾天發現大唐的主力部隊抵達哈密城下的時候,烏力罕實際上就已經是開始安排側退事宜了。

只不過好幾萬的大軍撤退也不是這麼容易的事,尤其是對方還有好幾萬的騎兵。

這一撤退,估計對方的騎兵就能夠追上來,到時候可就更加被動了,畢竟己方的部隊也就只有半數是騎兵,剩下的還是步炮等兵種呢,走不快。

不過,烏力罕也是個悍將了,果斷而堅決,三天後,哈密城內的部隊主動出城迎戰,同時騎兵部隊也是出城。

緊接着雙方在城外擺開了陣型進行了大戰。

然而不用多久,由各被征服民族裡徵召而來的青壯所組成的大唐金國軍的步兵、炮兵們就發現,烏力罕自己已經是率領騎兵一溜煙的跑了!

他,根本就沒有帶着步兵和炮兵們逃跑,只是讓他們牽制大唐陸軍而已。

當盧愚之得知這個情況後,皺眉不已。

他千算萬算,就是沒算到,在烏力罕根本沒打把兩萬多異族步兵和炮兵部隊當成自己人,直接扔下他們,然後帶着韃靼本部騎兵跑了!

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安南遷國非洲第兩百一十五章 這個老大好牛逼第一千七百八十章 防備外星人入侵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 打不如買第七百七十章 明可以亡,官不能不當第五百八十章 廢墟激戰第二千一百六十二章 大唐禁區擅入者滅國第四十五章 鬼子進村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打了雞血的鐵路公司第一百九十八章 明軍的陰謀第兩百九十一章 屈服和反抗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不是不想而是不敢第四百八十一章 擴軍四旅第一千零七十章 舉白旗投降的子島氏第七百四十五章 格德斯覲見記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南洋本土化第六十九章 揚我大唐國威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宋丸子拜訪鄰居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萬丹被圍第二千四十二章 適應不了大唐生活的愛德華第一百四十八章 不求殺敵,但求嚇人第二千零四章 一個想要上岸一個想要下海第三百一十八章 冒險方案第二千二十五章 大唐優良傳統:罰款第二千一百三十七章 經濟一體化的初步成果第七百六十章 壓倒性的大捷第兩百八十一章 百里之地十萬之民第一百零四章 整合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誰敢冒頭就打誰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葡萄牙的悲哀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蒸汽坦克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陸軍海上運輸師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大唐海軍辦事,從不向蠻夷解釋!第八百一十八章 遊秦淮河竟敢不帶上朕第八百七十七章 他,正德,不允許!第五百零九章 湖廣明軍殺過來了!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大唐王師的血汗錢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不屑於聯姻的應易康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你倆都是坑逼第八十七章 夜黑風高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 這玩意不會散架吧第二千三十六章 超級工程第二千六十三章 施禮羣買車二第二千一百三十三章 商務車第四百七十五章 賊軍打炮了,快跑啊!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賠款,撤軍,道歉,質子第二千七十二章 喬治入籍第七十三章 大唐前驅第八百一十章 爲虎作倀第二千一百三十三章 商務車第五百一十六章 慘烈無比的攻堅戰第二千一百二十六章 龐大的帝國內部市場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開發美洲的時機已經成熟了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 二十年如一日第八百九十一章 巷戰危機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 即將迎來汽車時代第十九章 敵軍來襲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一切都是爲了吃飽飯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學聰明瞭的海盜第兩百五十章 山雨欲來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搬國業務第兩百六十六章 要不打一炮試試?第二千八十章 提前完婚第三百五十二章 混亂的黎平府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 董立羣赴紅海第一百一十六章 明軍來襲第一千七百一十章 龐大的西海艦隊第一千零三十章 讓轎子有多遠滾多遠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大唐中央銀行第五百一十四章 大人不好了,賊軍打過來了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你們陸軍想都別想第兩百五十章 山雨欲來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超級散兵陣型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必須貴,不貴賣不出去第五百章 殺賊無數的桂林大捷第二千一百五十八章 四萬稅務武裝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竟然敢無視我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 南洋大移民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建設浪潮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 未來自行綜合戰鬥系統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上海研究院第四百零五章 郝柏年面聖第兩百五十七章 少和柳八苟混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南非局部本土化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馮倪的煩心事第九百二十三章 帝國全球戰略第兩百四十一章 帶着小心思的任命(求月票)第三百五十二章 混亂的黎平府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顧大局的海軍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是時候修鐵路了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這不是機器,而是藝術品第兩百三十一章 王志嘆的決心第九百零八章 大唐沒有國界第二十章 御駕親征第一百七十章 敢不從命(求月票)第一千九百一十三章 大唐人發飆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奪遼河設馬場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帝國未來十年的戰略計劃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北海省徹底本土化第一百四十四章 睡個覺就把功勞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