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那是老孃的私房錢

林哲發出的這道聖旨表面上是封賞蔡二虎,但實際上還有着更深層次的目的,那就是爲了避免出現之前雞冠山的情況:俘虜的青壯土匪都被方東全和黃學仁瓜分了。

基於此李軒直接效仿當初黃學仁投誠時的情況:大封官爵!

封蔡二虎爲鎮西大將軍,並給他一個鎮西軍的名頭。

至於連蔡二虎的人都沒見到,此人可不可靠之類的李軒也是顧不上這麼多,總之他是覺得,大唐王朝裡如其出現兩個手握重兵的大將,不如出現三個甚至四個,五個乃至更多手握重兵的大將。

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扼制方東全、黃學仁兩個人的實力增長速度,扶持更多的將軍來分化這兩個人的軍事權力,是李軒的既定計劃,其重要性僅次於抵抗明軍。

畢竟下面的派系多了,他這個當皇帝的才當的安心的,不然的話,老是擔心方東全會某一天帶着人殺進‘皇宮’。

話說來到這個時代來也有大半年了,李軒經常都會夢見自己死掉的場景,不是被明軍抓去被砍頭、凌遲處死什麼的,就是夢見明軍大敗大唐衆匪,最後他在敵軍殺過來的最後一刻投井或者懸樑,有時候也會夢見方東全帶着無數甲兵殺進皇宮把自己一刀砍了,然後方東全大笑着坐上龍椅。

正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這些夢境也就代表着李軒最擔心,最畏懼的兩種情況:被明軍打敗;屬下叛亂!

這兩種情況不管是那一種,對於李軒來說都是萬劫不復!

唯一讓他稍微心安的是,白雲奇已經是逐漸把大部分的明軍俘虜給說服了,之前六十多名明軍俘虜,除了七八個頑固不化的人還死撐着不肯投誠外,剩下的五十多人已經是在威脅、利誘之下相繼選擇了歸順,並加入到白雲奇的常備軍後軍之中。

除此之外,更讓李軒心安、乃至對未來還抱有那麼一絲信心的是,他親自編練的近衛軍日漸成型,而且人數也是隨着大唐人口的增長而緩緩增長。

從一開始的二十多人變成了現在的五十多人。

後續李軒還準備從新投誠的雞冠山、黑虎寨、黃桂山的人裡面,繼續挑選年齡適合的兵源,他估計着,應該還能再選個三四十人。

這樣一來,這支由他直接掌控的近衛軍人數就能夠達到八十人以上!

近衛軍再加上白雲奇麾下的的常備軍後軍,那麼嫡屬於‘皇室’掌控的力量就能夠達到一百多人,到時候自己就有足夠的底氣和方東全、黃學仁他們扳一扳手腕,並擺脫目前這種傀儡皇帝的尷尬身份掌握實權。

一旦自己能夠掌握實權,那麼李軒就會毫不猶豫的施行自己所設想的一系列改革計劃。

這些改革計劃裡,最重要的毫無疑問是軍事改革了!

大唐王朝的武裝力量,絕對不能是一羣土匪,它必須是一支軍隊,而且還必須是一支軍紀嚴格,軍種分明的精銳軍隊。

因爲只有這樣,人口少,士兵更少的大唐軍隊才能夠抵抗住明軍的進攻!

大唐不亡,他李軒才能活下去!

如今編練的近衛軍,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李軒的一個前期試驗,通過近衛軍他才能夠試驗出來:如果想要這個時代得到一支精銳軍隊,該怎麼訓練,用什麼樣的戰術,用什麼的裝備。

不過那些都是以後的事了,現在對於李軒以及大唐王朝來說,接受並安排好後續的黑虎寨、黃桂山的俘虜們纔是大事。

因爲天氣寒冷,而且有下雪,所以押送黑虎寨老弱俘虜的隊伍走的比較緩慢,比先前預料的時間晚了兩天後才抵達黃竹山。

這三百多人剛到黃竹山呢,柳八苟就是帶着衆人一一安排,給他們一間臨時的木屋。

至於其他的生活物資,比如衣物乃至糧食,實際上都不用柳八苟他們太操心,因爲這些黑虎寨的人雖然是投降後被押送過來的,所以基本上大部分人都把自己的家當給帶上了。

對於這些人來說,從黑虎寨搬到黃竹山,實際上變化並不大,只是換了個住的木屋而已。

不過還是有少數人因爲各種原因缺衣少食的,這些人才是柳八苟他們需要照顧的對象,發放米糧乃至衣服都是必須的。

忙乎了一天後,一臉疲憊的柳八苟找到李軒:“陛下,黑虎寨的人已經初步安頓下來了!”

李軒道:“這就好,丞相辛苦了!”

柳八苟道:“爲陛下效勞,臣怎麼會辛苦呢,歡喜還來不及呢!”

李軒道:“今天宮裡派去山外採買的人回來了,還帶回來了幾罈美酒,回頭丞相帶一罈回去!”

柳八苟一聽,剛想要習慣性的推辭,但是猶豫了一番後終於是沒有說出口,而是道:“臣多謝陛下恩賜!”

李軒看他這表情,當即笑了笑,他知道柳八苟喜歡喝酒,但是現在這黃竹山裡可沒有什麼酒,只有少數從外面偷偷採買回來的酒。

現在外頭的明軍可是封鎖了進山的主要通道,大規模的人員進出是不可能的,只能是少數幾個人走小路進出的。

這段時間大唐王朝也是會派遣少數採買人員偷偷出山,購買一些所必須的生活物資。

其中最主要的物資是一種後世人看來非常普通平凡,但是在這個年代裡卻非常重要的物資:食鹽!

大山裡可不產鹽,而人不吃食鹽是不行的,想要保證食鹽的供應,就只能從山外採買

但是購買物資是需要花錢的啊,很不幸,大唐王朝裡的銀子可不多,而且幾乎都在太后白夫人手裡。

黃竹山本身就是沒有什麼銀子的,一開始只有逃亡的時候白夫人所攜帶的少數細軟現銀,而這些銀子後來都拿來買糧食和食鹽了。

後頭攻打水龍寨,擊敗明軍後,繳獲了一部分現銀,數量不多,也就百多兩現銀以及部分金銀首飾,然而這些錢都被白太后拿走了,她的理由很簡單:當初她的銀子都拿出來購買糧食和食鹽了,現在繳獲的這些銀子得補回給她。

一開始柳八苟還不肯,說這些錢是戰利品,要歸入國庫,但是白夫人直接指着他的鼻子罵:“國個屁,那是老孃的私房錢!”

說話的功夫,就派她手下的幾個老媽子直接把銀子給搶了過來!

第兩百三十五章 佔地盤收保護費第五百五十八章 這下麻煩大了第六百六十八章 耿右華看報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軍方福利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 埋葬了夢想的休達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想要補救?遲了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比正規軍更可怕的民兵第九百一十三章 吾皇之仁萬年未有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輪船時代來了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天命之子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沒了張屠夫,帶毛豬也吃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 環球海底電纜通訊工程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 大唐有錢人真多第三百零七章 一敗萬劫不復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震驚的宋丸子第五百八十一章 擲彈兵,前進!第二千三十九章 大唐禮儀文化第三十四章 果然有妖氣第一百七十四章 僞唐賊軍殺過來了!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帝國丟不起這臉第八十六章 能吃能用第四百五十四章 翰林院調查統計科第五十四章 大唐天兵勇猛無敵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 牢底坐穿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無恥的大唐騎兵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禮儀之爭第六百九十八章 這就殺進去了?第八百二十章 慧塵長大了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狼狽而逃的韃靼人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扶桑設省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大唐西洋貿易公司改革第一千章 自力更生:種田養豬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偉大的變革時代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不是不想而是不敢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六萬大軍兵發河套第五百二十四章 大唐的最大敵人不是明軍第二千一十一章 家家戶戶有馬車第八百六十八章 三方各懷鬼胎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 拉練測試順便滅個王國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席捲全國的工業化浪潮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 蒸汽戰車第二千三十一章 絕望的大唐鐵路總公司第六百六十一章 野心勃勃的大唐海軍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職場女性宋丸子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宣戰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土著國家不算他國第七百六十一章 投降?那是不可能的第三百零四章 激戰三號渡口第八百五十四章 燧發槍初登場第九百零四章 傳統:通通打包帶走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迎風臭十里的大唐外交官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不是不能管只是懶得管第八百四十三章 偷懶的禮部官員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戰艦不夠找海軍租啊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登陸奴兒干城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內需導向經濟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軍事貴族:畢家第八十六章 能吃能用第一千九百二十八章 下了狠心的韃靼人第七百一十九章 蔡二虎的決心第二千二十八章 御書房生態第四百一十二章 天大的麻煩第七百三十八章 遠征萬里滅佛郎機第一百七十二章 不打團戰只搶人頭第四百八十九章 王師克柳州(求訂閱,月票)第四百四十四章 這些明軍不尋常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 聯姻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 大唐宮廷:狼多肉少第五百一十章 造反真難!第三百四十五章 驚喜?這是驚嚇好吧!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 皇室僱員:大唐女官第二千一百一十七章 經濟綁定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大唐暫住證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更符合國情的皇權集中制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百米外爲收費站,請減速慢行第一百七十二章 不打團戰只搶人頭第五百四十四章 天下震動正德氣暈第八百五十九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十萬第一百零一章 忽悠坑人第二千一百三十七章 經濟一體化的初步成果第八百五十章 燧發槍測試第一百六十四章 鮮血中的白蓮花第七百一十二章 嶽州困局第二千七十八章 煤炭戰爭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 煤氣馬車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臭名昭著的第四艦隊第六百五十九章 尷尬的佛郎機人第五百五十二章 肇慶兵工廠第兩百三十一章 王志嘆的決心第八百六十八章 三方各懷鬼胎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不甘寂寞的海軍第二千二十四章 陸軍丟不起那臉!第三百三十三章 殺進興泉府第三百一十七章 蘇家康的作用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印度洋艦隊第七百五十八章 海軍出擊南澳島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陸軍的‘海上戰車’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 非洲長城第三十五章 這是打仗呢,能不能嚴肅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