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節 虹兒作妾

《大山之子》第二部 《商殤》

第10節 虹兒作妾

丁萍兒嫁入於家,便配合着丈夫努力耕耘,一心地要爲老於家興旺人丁。

長女於雨梅,後來,長到十六歲時,嫁給了自貢鹽戶陸家之子陸明德。

次女於雨雲,後來,長到十六歲時,嫁了眉州同知吳葆楨之子吳慶傑。

三女於雨菊,後來,十六歲時,嫁了成都將軍大管家張無什之子張全有。

四女於雨蘭,後來,十六歲時,做了蔣家兒媳婦。

第五胎是個男孩,可惜早產了,沒留下來。

這之後,儘管夫妻倆不辭辛苦日夜耕耘,一心想要爲於家續上香火,可惜囉,萍兒那肚子,再沒了反應。

沒了男丁,於家便斷了香火,偌大的家業便無人承繼,這事兒,可還了得!

屈指一算,萍兒已二十七歲了……

於家闔府,上上下下,都難免心急起來。

於慈恩於老爺子曾收養了一個義女,名作“虹兒”的,大家可還記得?

哦,許是忘了吧?且讓老叔我,爲大家夥兒回敘一回敘。

天京事變後,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率了十萬精兵圖謀四川,卻被滔滔山洪阻在了大渡河邊的安順場。

石天王手下戰將李文彩,眼見得前途渺茫,派了兩個親兵侍衛,護着自己的獨女李虹兒,投了於慈恩。老爺子收做義女,化名於彩虹。

這是1863年4月的事兒了。

夫人香香姐,對這義女虹兒,視如己出,愛若珍寶。

照了於慈恩的本意,暫時收養。待得機緣合適了,便送還給李文彩將軍。於是,對這李將軍之事,於慈恩格外上心。一有消息,便第一時間告知玉芬,再由玉芬視情況,轉告虹兒。

石達開與李文彩兵分兩路,準備渡大渡河入川。也就是這時,於信達收了虹兒爲義女。

1863年6月,石達開兵敗安順場,十萬天兵慘遭屠戮,石天王也被四川總督駱秉章活剮在了成都府。

李文彩知道入川無望,便回師貴州。

1863年8月,李文彩與苗族義軍柳天成會師,被任爲宰輔,配合柳天成,在貴州廣西兩省周旋轉戰。

1869年6月,羊安場激戰,李將軍率部殲滅清軍一萬餘人,貴州提督張文德被義軍重傷,僅率二十餘騎逃回貴陽。

1869年8月,清廷急調雲南、貴州、廣西、四川、湖南五省清軍進入貴州,圍剿李文彩所部義軍。

1871年4月,義軍在數倍於己的清軍精銳圍攻下,數戰失利,主將柳天成被部下吳義甫暗殺。李文彩在部下拼死護衛下,行險走脫,率餘部前往丹寨,投奔義軍馬登科。

1871年7月,馬登科投降清軍,李文彩率部下四千餘人連夜脫走,前往雷山投奔義軍張秀眉。

1871年9月,隨張秀眉率軍進佔凱里以南的烏鴉坡,招兵買馬,以圖後起。

1872年3月,八萬清軍精銳圍攻烏鴉坡,大部義軍英勇戰死,李文彩率數百人殺出重圍。

1872年4月6日,李文彩率餘部到達凱里、鎮遠之間的牛塘鎮,陷入清軍包圍,全軍覆沒,李文彩戰死。

“何十一”第一時間把李將軍戰死的消息傳給於老太爺,於老太爺又第一時間說給了兒子兒媳,卻沒敢馬上告訴虹兒。

兩個月後的一天下午,虹兒正帶了大丫雨梅、二丫雨雲,在內院裡瘋玩,於平江抱了三丫雨菊,丁萍兒抱了四丫雨蘭,坐在旁邊午覺。

看看玩得累了,丁萍兒把懷裡睡得正酣的蘭丫頭往於平江懷裡一塞,拉了虹兒進屋。

李將軍戰死牛塘鎮這事兒,本來三言兩語就說得清的,丁萍兒卻是一邊盯着虹兒的臉色看,一邊搜腸索肚找說法,期期艾艾了老半天,才說了個大概。

虹兒聽得父親戰死,紅潤的臉色變作煞白,不說話,也不流淚,就那麼呆愣呆愣地,一炷香的功夫,“哇……”撲在萍兒姐的懷裡,一陣地慟哭。

於平江聽得虹兒撕心揪肺的哭聲,破門而入,見虹兒蜷在妻子懷裡哭得傷心,想上前安慰吧,又不知咋說纔好,想退出門去吧,又於心不忍,手足無措,兩手抱着雨菊雨蘭兩個丫頭,站在旁邊,陪着虹兒和萍兒落淚。

虹兒在萍兒懷裡哭到天色斷黑,於平江就陪着落淚到天色斷黑。

半夜時分,虹兒發起病來,先是額角微微發熱,熱度漸漸加重,竟至滾燙,不多時,牙關咬緊,渾身篩糠般地發抖,嘴裡胡言亂語起來,任誰也聽不明白。

於平江整夜就守在虹兒牀邊,眼見得虹兒病重得緊,立馬喊了兩個義兄,一個名叫於平海,一個名叫於平河,套了馬車,飛叉叉地朝着王老醫館而去。

王老醫趕到虹兒牀前,再三地把脈,詢以詢前因後果,眨巴眨巴大眼珠子,捋着一把白鬍須,道:“不礙事的。此乃急火攻心,迷了心竅,靜得二三日,自然如初。”

這王老醫,數代的祖傳中醫,醫術自是沒得說的,全三河他若排第二,沒人敢誇第一的。

聽得王老醫此話,衆人都放下心來,唯這於平江,卻是斷不敢放心的,一連數日,不眠不休,都陪護在虹兒牀頭。

第三天上午,虹兒的高燒漸漸退去,中午時分,睜開眼來,看了看候在牀前的義兄,又沉沉地睡去,傍晚時分,再次睜眼,眼光中少了傷悲,多了光澤,臉色也現出了些微的紅潤。

於平江看着虹兒,笑笑,趕緊跑回自己的臥室去,補了一整天的覺,方纔復了精神勁兒。

自小失了母親,而今又沒了父親,孤孤單單,無親無故,這變故對虹兒的打擊,實在太大了。

一連的數十天,不管陰天晴天,於家的院壩裡,總見虹兒單薄的身子,一把躺椅,或坐或倚,不說話,也不哭。

旁邊,一條圓凳,陪坐一人,或是於平江,或是丁萍兒,懷裡抱着三丫雨去,或者四丫雨蘭。

又兩月,虹兒恢復了平靜。

一日晚飯後,於家話事兒齊聚正堂大屋,滿滿當當一屋子。

老爺子坐了主位:“當初收義女虹兒,義子平海平河,一爲李將軍高義所感,二因情勢所迫,往事不堪再敘。今李將軍既歿,虹兒又已成人,然老夫斷不敢負將軍所託,是去是留,唯虹兒自決。”

老管家袁其隆道:“想必老爺子心中已有計較,不妨說與我等議議。”

老爺子:“老夫想來,虹兒若去呢,不外三途。一則尋親靠友,二則尋夫出嫁,三是遠走他鄉,隱姓埋名。不管哪途,一切費用,無論多少,咱老於家都擔了。”

尋親靠友?廣西橫縣那地兒,幾經戰鬥,哪裡還尋得着親朋故友?就是尋着了,哪個又敢冒着殺頭的危險,收容拳匪之後?

遠走他鄉?當今這天下,兵連禍結,災荒頻頻,哪裡還找得着一處乾淨的容身之地?

擇夫出嫁這一途麼,非短時可爲。李將軍之後,總得找個像樣的後生,方不辱了虹兒之身,方不負了將軍之託。

這“去”字一途,是行不通的了。那麼,“留”字一途,又當怎樣呢?

老爺子:“嗯嗯,虹兒若是願意留下,須得去了這‘義女’之名……”

“哈,這法子,好啊!好啊!”香香姐不待老爺子說完,竟拍手歡呼起來,“嗯,去這‘義’字,虹兒便是咱的親女兒囉。爲孃的呀,定要爲替你尋個好人家,風風光光地嫁你出去……那嫁奩,厚厚的,決不輸與姝兒和姣兒。”

義子於平河嚷嚷起來:“老爺子,那我和平海,這個……咋個辦噻?”

老爺子笑看向兩個義子:“虹兒若留下,你兩個自當留下,仍作虹兒侍衛,只是這‘義子’的名份麼,咱得解脫囉,須得復了你兩小子的本來名姓,娶妻生子,承繼自家香火纔是。”

大家一通的議論,最後,都拿眼光盯了虹兒。

虹兒一如既往地平靜,站起來,行到於平江右邊,擠了坐下,攬着於平江的胳膊,用了低沉卻異常堅定的語氣,說道:“我……嫁給平江!”

嫁給於平江?一屋衆人無不驚訝:這娃娃,是不是患了失心瘋?

虹兒右手緊緊挽了於平江的左臂,左手拉了於平江右邊坐着的丁萍兒的手,把頭傍在於平江的左肩上,寧靜平和卻又異常堅定地道:“萍兒姐大,我小。”

堂上衆人大眼瞪小眼。

老爺子也亂了陣腳:“此事……容後再議,咳咳,容後再議……”

第80節 難得糊塗第27節 再訪蔣宅第55節 師孃高見第40節 衆議洋教第36節 縣衙戲耍第18節 尊經書院第109節 堂倌作怪第78節 騙子告饒第149節 途中受阻第33節 重慶之行第10節 虹兒作妾第64節 洋人再來第156節 教士問罪第65節 談判(一)第16節 張大管家第22節 太爺之憂第151節 知府勞軍第131節 點拔生意第56節 王家老三第63節 劫後之謀第132節 童家二娃第32節 小何師傅第53節 劉忠說勢第163節 洋人拉車第89節 莫得商量第111節 一樹桃花第19節 大足教案第22節 太爺之憂第49節 一城垃圾第07節 義女虹兒第09節 丁萍兒第151節 知府勞軍第88節 與爾辯辯第45節 葉兒妹妹第137節 捨我其誰第22節 太爺之憂第79節 先生懼內第48節 雨蘭回門第108節 好個胡媽第106節 陸少情變第144節 路易主刀第59節 討價還價第151節 知府勞軍第141節 那就開刀第167節 哈哥其人第128節 疑神疑鬼第96節 結拜義兄第143節 李老頭兒第139節 曾姥姥爺第15節 成都將軍第145節 麻醉之針第66節 談判(二)第132節 童家二娃第82節 不若那地第101節 葉家別屋第117節 析說鹽政第56節 王家老三第111節 一樹桃花第91節 京報舊聞第158節 小刀報信第112節 洋醫之辯第28節 大話《三國》第114節 梅子試衣第138節 打你屁股第69節 持家不易第66節 談判(二)第171節 大美二美第64節 洋人再來第141節 那就開刀第137節 捨我其誰第54節 知縣拜年第102節 鹽溪風光第12節 望山書屋第50節 祝大蟲子第126節 幕後推手第84節 謀生之計第86節 蔣家開店第164節 管家出馬第22節 太爺之憂第13節 大話西遊第120節 大盛餘商號第16節 張大管家第109節 堂倌作怪第160節 嚇死萍兒第04節 走商之名第11節 虹兒之死第109節 堂倌作怪第44節 吳疆哥哥第67節 談判(三)第30節 菊兒之心第47節 藍風生第130節 西洋石灰第114節 梅子試衣第103節 買條小狗第156節 教士問罪第61節 月圓之夜第130節 西洋石灰第104節 進了陸家第170節 何足掛齒第12節 望山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