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節 閒說哈哥

《大山之子》——第二部 《商殤》

第150節 閒說哈哥

村民們得着準信兒,喝過稀粥,一個個的千恩萬謝,都由保正帶着,各各地回家去了。

車隊都停在路中,自有馬伕添料喂水,留得數十人照看,其餘的拿鍋拿碗,都奔河灘上。

村民們剛剛用過的土竈,竈膛裡的還燃着餘燼,官道旁都是樹木,枯枝樹葉遍地都是,自帶的鍋碗瓢盆,車上取米,河中取水,自是方便。

於平江邀了楊師爺同飯,楊師爺從鼻孔裡“唔”得一聲,帶了一衆的“部級大人”們離去了,卻又留了捕快頭兒馮永剛,帶着百餘個三班皁隸,團練頭兒漆生友,帶着百餘個團練兵勇。

於平江:“一起吧,一起吧,多加把米便是。”

走了楊師爺,兵丁衙役們都放開了本性來,聽得相邀吃飯,個個的跳起來:

“哇噻,白米飯!知道啵,白米飯!”

“唉呀,聞着稀粥那味兒,我都吞口水了,好香喲!”

馮永剛看着漆生友:“吃人嘴短,拿人手短。咱相幫去?”

漆生友看着馮永剛:“留得數十人,替了商號的夥計照看車馬,其餘的,都相幫去!”

衙役團丁們聽得令下,紛紛地奔到河灘上,添柴的添柴,打水的打水,不多會兒,竟與夥計們稱兄道弟起來。

用過午飯,也不敢歇息了,上午耽擱的路程得趕起來。

官道剛剛修補過,倒也平坦,偶有車輪陷在坑坑裡了,也勿須招呼,數個衙役團丁擁上來,肩扛手推,齊齊地發力,倒也一路的無阻。

於平江看看西沉的太陽,問道:“此離五通壩,尚有多少的路程呀?”

馮友剛忙忙地答道:“少不得十五六裡哩。”

於平江:“哦喲,忒遠?怕是得趕夜路囉。”

漆生勇:“趕甚的夜路喲?不須的,不須的。”

於平江回頭看着兩人:“老兄可有對策?”

漆生勇:“前面五里地,便是雙街子鎮了。看這下午的行程,有得衙役兵丁的相幫,腳程兒快得不少。明日稍稍的加些腳力,便能到得釣魚城的。”

袁安興:“這個雙街子鎮,可容得咱這多的人馬車輛?”

漆生勇:“袁兄但請放心。這雙街子鎮呀,官道穿街而過,街道雖是狹窄,外面卻是寬寬的河灘地,都荒着的,又平坦,甭說這近千的大車,便是再多些,也駐紮得下的。只是晚風有些冷,得叫夥計們多備枯枝幹柴的,用着驅寒。”

袁安興:“喲,漆兄怎得這般的熟悉?”

羅五爺:“嘿嘿,沒得空兒跟大當家的引見。這個漆堂主呀,就這雙街子鎮上的人,能不熟悉?”

於平江瞪了大眼:“哦喲喲,漆堂主噻,失敬,失敬!”

漆生勇拱拱手:“嗨,啥的堂主喲,多承馮舵爺高看,再有羅五爺擡愛。”

袁安興:“哎呀,平白的得個好向導,謝過!謝過!”

漆生勇:“我說勿須夜路,還有個原因。雙街子鎮至五通壩鎮,其間十里的路程,路中原有多處大坑,前幾天才填的泥土,表面平坦,其實沒夯實,極易陷了車馬的。”

於平江拱拱手:“多謝相助。袁兄呀,吩咐下去,今晚就歇駐雙街子鎮了。”

漆生勇:“於當家的勿要多謝,倒顯得生分了。那我就前帶路去囉。”

袁安興:“大炮呀,你隨了漆兄前去探探,劃出個大概的區域來,再引導着車隊分拔兒留駐。”

“好嘞。”程大炮與漆生勇並馬而行,“漆兄呀,今晚,咱哥倆可得整兩杯喲。”

漆生勇:“哈哈,奉陪!”

程大炮:“那就一言爲定的囉。”

“把車馬安頓好了,我再回家去,取些下酒之物來。”漆生勇在馬上把身子側向程大炮:“我跟老哥子說哈,我那獵戶老丈人捕得一條山豬,都做成了臘肉,年前送得幾塊,沒捨得吃哩。正好,今晚用來佐酒,咱哥倆來它個一醉方休,如何?”

程大炮:“哈哈,一醉方休。痛快,一醉方休!”

漆生勇:“唉,這官差,可也苦了你們囉。實說吧,河灘那地兒,入夜的河風吹得緊,夥計們可要遭罪囉。”

程大炮:“不會的。咱備着帳篷的,一車一篷。”

漆生勇:“那就好,那就好。只是須得叮囑了夥計,夜晚必得生火喲。再有,我家房屋雖是破舊,但也夠寬敞的,於東主若不嫌棄,今晚可歇我家的。”

程大炮:“謝過!謝過!實跟漆兄說,咱這東主,對夥計們自是沒得說的,可不是隻圖了自己舒服,不拿手下當人待的主兒。”

漆生勇:“嘿嘿,你認爲我看不出來麼?單單今日的午飯吧,白米飯管個夠,就叫咱一衆的弟兄眼饞得緊。你家東主也怪,夥計吃啥,他竟也吃啥。這樣的東主,我老漆可是第一遭兒見得的。”

程大炮:“嘿嘿,還是漆兄心細。咱老程,就缺這心細。呃,團練弟兄就沒吃過白米飯?”

漆生勇:“吃是吃過的。就咱團練所吧,逢五逢十的也吃得紅薯摻米飯,可要管飽管夠,卻是沒的影兒。”

程大炮扁扁嘴:“你這伙食,也太沒得意思了噻。”

漆生勇:“可不咋的?唉,咱合州攤上這麼個哈大人,倒黴囉,再有個楊師爺,沒得擺,沒得擺。”

程大炮:“我看今日這陣仗,總覺得有些兒不對付喲。”

漆生勇:“嗨,人家是成了心地算計於你,怎來的對付嘛。”

程大炮:“漆兄且請說來聽聽。”

漆生勇:“我麼,只知道大概。倒是馮兄知得詳細。”

程大炮:“可是皁班頭兒馮永剛?”

漆生勇:“不是他還有誰?”

程大炮:“要不,晚上喝酒,添上他?”

漆生勇:“我就這意思噻。”

吃過晚飯,車隊的夥計們忙碌起來,一頂頂的帳篷支起來,竈膛裡的柴火添得足足的,小隊頭兒排定了夜晚輪班的秩序,便縮在帳篷裡,兩人一被,早早地睡了。

兩三百號衙役團丁飽嗝連天,腆着肚子,剔着牙花,五個一羣八個一夥的,都涌去了街場上。

中間一頂大大的帳篷,卻是火光通明,一塊平平的石頭權充桌子,幾人席地而坐。

漆生勇:“咱這個知府,嘿嘿,怎說呢?反正頗有來歷的。唉呀呀,我嘴又拙,知得底細也不多,還是馮哥子道來纔好。”

馮永剛:“咱這個知府大人,全名新覺羅·哈喇都魯……”

袁安興:“愛新覺羅·哈喇都魯?”

馮永剛:“對呀對呀,愛新覺羅·哈喇都魯,咱都稱哈哥。”

於平江:“咱漢人少有‘哈’姓,我就猜想,這個哈大人十之八九是個滿人。卻是萬想不到,還是皇姓哩。”

漆生勇:“要不,我怎說有些來歷呢?”

袁安興:“馮兄呀,聽得你稱哈哥,難不成這個哈大人,也入了袍哥子?”

馮永剛搖搖頭:“咱這地兒,‘哈’‘傻’諧音。這老兄,極是自命不凡,最看不起咱漢人,卻又屁本事莫得,若論正經的事兒,自是一塌糊塗,所以麼,坊間便送他這綽號:哈哥。”

袁安興:“滿人麼,大多的如此,也不知何來的底氣。”

馮永剛:“坊間有傳,說這哈哥原在外省爲官,陝西還是青海,我就不清楚了,反正是西北那地兒,後來,把個左大帥惹毛了,要拿他開刀問斬。”

於平江:“左宗棠,我是知得一些的,最是性情剛介,人送綽號‘倔騾子’,便是曾國藩曾部堂也常頂撞的,更遑論李鴻章,張之洞等等的重臣了,稍不合意,頂撞是常事兒,便是扯開了嗓子一通的喝罵,也是不鮮的。”

袁安興:“既是西北那地兒,又是犯在左大人手裡,推來應是左大人在陝甘總督任上了。”

袁崇明:“我聽全友哥說來,這個左倔騾眼裡最是揉不得沙子,這個哈哥,哦,哈知府,何事兒惹着左大人了?又怎的讓他滑溜了呢?”

馮永剛:“犯着何事,我實不知。想來這傢伙見機得快噻,見着情勢兒不對付,立馬地溜之大吉了。”

程大炮:“那左倔騾……哦,左大人,這事兒就罷休了?”

馮永剛:“嗨,左大人雖是厲害,可有老佛爺一手的罩着,左大人又能咋的?”

袁崇明:“唉,可惜,可惜。呃,溜了就溜了唄,怎的偏溜到咱四川了?還爲官合州了?”

馮永剛:“這哈知府,在京裡躲得一段時間,又找上了老佛爺……”

程大炮:“呵呵,又抱上那老孃們兒的大腿了?這哈哥,不傻嘛。”

袁崇明:“父親此話怎講?”

袁安興:“你娃想呀,既是愛新覺羅的姓氏,必是皇族噻,老佛爺能不照拂照拂?”

袁崇明:“嗨,也不是這麼個照拂法噻。這爲官爲宦的,且不說造福於民,起碼不能爲害一方嘛。就今兒個,村民的議論,大家都是聽到了的,這不……嗨,亂彈琴嘛。”

漆生勇:“就是嘛,老佛爺這事兒,是辦得有些糊塗……”

於平江忙忙的搖手:“漆兄此話休講,小心隔牆有耳,傳到哈知府耳中,免不了的給您小鞋兒穿。”

漆生勇:“放心,於老哥子,放心。我漆生勇算不得啥東西,但那馮舵爺的虎鬚,哈知府還莫得膽兒去捋。”

程大炮:“呵呵,我自忘了介紹,漆老哥任着三義社合州堂的堂主。”

漆生勇:“不瞞你老哥,馮舵爺早有信來,囑咱定要護得車隊,特別是於老哥哥,若在咱的地盤兒上出得半點差池,我這項上人頭,便是難保囉。”

於平江拱拱手:“哎呀,這馮舵爺,這馮兄……大恩不言謝!大恩不言謝!”

漆生勇扯扯號衣:“馮舵爺的令,咱老漆自是得聽,但明面兒上咱也端着官家的飯碗,所以麼,有些事兒,咱也是有些顧忌的,放不開手腳的,還請於老哥子休要責怪纔好。”

於平江:“唉呀,怎會責怪呢?老哥哥的兩難,咱於平江雖沒體會,但總是能想到的,又怎會責怪於你呢?”

“自跟哥子說吧,咱穿這身虎皮,非是咱圖着這團正的名利,實是受了馮舵爺的令。”漆生勇指指馮永剛,“馮兄哩,纔是真憑了本事兒,做得捕快的班頭。”

馮永剛:“其實呀,咱在哈哥的眼裡,不過都是兩條狗腿子,只那班阿諛之徒,才得他的喜歡。”

袁安興:“看得出來,就今日這事兒,看得出來。”

袁崇明:“馮叔,你且接着擺。這姓哈的既是想做官,天下何其大也,哪處沒得空缺,爲甚就偏偏地弄來了咱四川,坐了合州知府的位了呢?”

“唉,這事兒呀,還得着落在錫良總督的身上。”馮永剛拈了一粒花生米,慢慢地嚼過,再端了酒杯,“嗞”了一口,接着道,“話說這哈大人找上老佛爺……”

程小炮探進個頭來,喘着大氣兒直嚷嚷:“不好了,出事兒了!”

程大炮:“慌啥慌?外面風冷,進來再說噻。”

程小炮跨進帳篷來,原本斜挎在腰間的圓棒棒,吊在胸前直晃盪:

“哎呀,出事兒了,出大事兒了。”

第45節 葉兒妹妹第106節 陸少情變第145節 麻醉之針第93節 藏南(二)第142節 夫妻夜話第111節 一樹桃花第54節 知縣拜年第96節 結拜義兄第133節 孰輕孰重第35節 巴黎風情第83節 謀定而動第147節 碼頭戒嚴第147節 碼頭戒嚴第128節 疑神疑鬼第66節 談判(二)第83節 謀定而動第101節 葉家別屋第108節 好個胡媽第147節 碼頭戒嚴第137節 捨我其誰第79節 先生懼內第105節 尋着大姐第100節 此去自貢第145節 麻醉之針第88節 與爾辯辯第82節 不若那地第106節 陸少情變第46節 花燭之酒第145節 麻醉之針第113節 大刀報信第01節  金氏之祖第76節 又見三絕第156節 教士問罪第138節 打你屁股第45節 葉兒妹妹第155節 鹽司脫困第153節 大刀起鹽第88節 與爾辯辯第71節 膺品字畫第23節 船頭議教第138節 打你屁股第114節 梅子試衣第119節 醉仙酒樓第38節 西洋傢俱第136節 仙女是誰第36節 縣衙戲耍第26節 望鳳坡第66節 談判(二)第60節 全城掃除第81節 城郊有地第155節 鹽司脫困第161節 地攤生意第134節 梅子高燒第154節 與爾十載第58節 公推主事第93節 藏南(二)第63節 劫後之謀第32節 小何師傅第137節 捨我其誰第160節 嚇死萍兒第141節 那就開刀第106節 陸少情變第39節 再訪蔣宅第08節 丁家舉人第02節 三河於氏第13節 大話西遊第76節 又見三絕第154節 與爾十載第107節 驚魂始定第51節 縣衙對質第31節 運動運動第109節 堂倌作怪第160節 嚇死萍兒第62節 強人剪徑第114節 梅子試衣第168節 智者千慮第170節 何足掛齒第86節 蔣家開店第93節 藏南(二)第156節 教士問罪第64節 洋人再來第125 呆子鹽監第136節 仙女是誰第155節 鹽司脫困第104節 進了陸家第167節 哈哥其人第49節 一城垃圾第155節 鹽司脫困第157節 三封快信第37節 不見花姐第111節 一樹桃花第84節 謀生之計第84節 謀生之計第156節 教士問罪第66節 談判(二)第114節 梅子試衣第148節 鄉民應差第39節 再訪蔣宅第82節 不若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