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黃雀在後

遼國皇帝所居營帳乃數層牛皮所制,飛彩紛金,燦爛輝煌,稱爲皮室大帳。遼國皇帝所居營帳乃數層牛皮所制,飛彩紛金,燦爛輝煌,稱爲皮室大帳。耶律隆緒居中坐了,命楊鵬坐在橫首,不多時隨駕文武百官是來參見,北院大王、北院樞密使、于越、南院知樞密使事、皮室大將軍、小將軍、馬軍指揮使、步軍指揮使等等,蕭峰一時之間也記不清這許多。耶侓觀音和耶侓寒雨坐在耶律隆緒左右。商量對付蕭天左的方法。

當晚帳中大開筵席,契丹人尊重女子,韓冰和耶侓寒雨和耶侓觀音也得在皮室大,帳中與宴。酒如池、肉如山,阿紫瞧得興高采烈,眉花眼笑。

酒到酣處,十餘名契丹武士在皇帝面前撲擊爲戲,各人赤裸了上身,擒攀摔跌,激烈搏鬥。楊鵬見這些契丹武士身手矯健,膂力雄強,舉的投足之間另有一套武功,變化巧妙雖不不及中原武士,但直擊,如用之於戰陣羣鬥,似較中原武術更勿見效。

遼國文武官員一個個上來向楊鵬敬酒。楊鵬來得不拒,酒到杯乾,喝到後來,已喝了三餘杯,仍是神色自若,衆人無不駭然。

耶律隆緒向來自向勇力,這次爲楊鵬所敗,通國皆知,他有意要楊鵬顯示人超人之能,以掩他被擒的羞辱,沒想到楊鵬不用在次日比武大會上大顯身手,比刻一露酒量,便壓倒羣雄,人人敬服。耶律隆緒大喜,說道:“兄弟,你是我遼國的第一位英雄好漢!”

韓冰忽然插口道:“不他是第一!”耶律隆緒笑道:“小姑娘,他怎麼是第二?那麼第一位英雄是誰?”韓冰道:“第一位英雄好漢,自然是陛下了。金泳三本事雖大,卻要順從於,不敢違背,他不是第一嗎?”。

耶律隆緒呵呵大笑,說道:“說得好,說得好。金兄弟,我要土封你一個大大的官爵,讓我來想一想,封你什麼纔好?”這時他酒已喝得有八九成了,伸的指在額上彈了幾彈。楊鵬忙道:“不,不,小人性子粗疏,雄享富貴,向來漫遊四方,來臺去不定,確是不願爲官。”耶律隆緒筆道:“行啊,我封你一隻須喝酒、不用做事的大官……”一句話沒說完,忽聽得遠處嗚嗚嗚的傳來一陣尖銳急促的號角之聲。

一衆遼人本來都席地而坐,飲酒吃同肉,一聽到這號角聲,驀然間轟的一聲,同站起身來,臉上均有驚惶之色。那號角聲來得好快,初聽到時還在十餘里外,第二次響時已近了數裡,第三次聲響又近了數裡。楊鵬心道:“天下再快的快馬,第一等的輕身功夫,決計不能如此迅捷。是了,想必是預先佈置了傳遞軍情急訊的傳信站,一聽到號角之聲,便傳到下一站來。”只聽得號角聲飛傳而來,一傳到皮室大帳之外,便倏然而止。數百座營帳中的官兵本來歡呼縱飲,亂成一團,這時突然間盡皆邪雀無聲。

耶律隆緒神色鎮定,慢慢舉起金盃,喝乾了酒,說道:“太后營壘有叛徒作亂,咱們這就回去,撥營”

行軍大將軍當即轉身出營發令,但聽得一句“撥營”的號令變成十句,十變成百句,百句變成千句,聲音越來越大,卻是嚴整有序,毫無驚以慌雜亂。耶侓寒雨尋思:“我大遼立國垂二百年,國威震於天下,此刻雖有內亂,卻無紛擾,可見歷世遼主統軍有方。”

但聽馬蹄聲響,前鋒斥堠兵首馳了出去,跟着左右先鋒隊啓行,前軍、左軍、右軍,一隊隊的向南開撥回京。

耶律觀音攜着楊鵬的手,道:“咱們瞧瞧去。”一人走出帳來,但見黑夜之中,每一面軍旗上都點着一盞燈籠,紅、黃、藍、白各色閃爍照耀,下餘萬大軍南行,惟聞馬嘶蹄聲,竟聽不到一句人聲。楊鵬大爲歎服,心道:“治軍如此,天下有誰能敵?那日皇上孤身逞勇出獵。倘若大軍繼來,女真人雖然勇悍,終究寡不敵衆。”

他二人一離大帳,衆護衛立即發營,片刻間收拾得乾乾淨淨,行李;輜重裝上了駝馬大車。中軍元帥發出號令,中軍便即啓行。北院大王,于越、太師、太傅等隨侍在耶律隆緒前後,衆人臉色鄭重,卻是一聲作。京中亂訊雖已傳出,到底亂首是誰,亂況如何,一時卻也不易明白。

大隊人馬向南行了半日,晚上紮營之後,第一名報子馳馬奔到,向耶律隆緒稟報:“南院大王作亂在狩獵的太后和蕭天左還有重大臣都給擄走,佔據皇宮,自皇太后、皇后以下,王子、公主以及百官家屬,均已被捕。”

耶律隆緒大吃一驚,不由得臉色大變。耶侓觀音和耶侓寒雨也大吃一驚,這次還真的是,白虎在前,黃雀在後

遼國軍國重事,由南北兩院分理,比番北院大王隨侍皇帝出獵,南院大王留守上京。南院大王耶律淳,爵封楚王,本人倒也罷了,他父親耶律重元,乃當今皇太叔,官封天下兵馬大元帥,卻是非同小可。

耶律隆緒的祖父耶律沅,遼史稱爲世宗。世宗長子宗真,次子重元。世真性格慈和寬厚,重元則極爲勇武頗有兵略。聖世逝世時,遺命傳位於長子隆緒,但聖宗的皇后卻喜次子,陰謀立重元爲帝。遼國向例,皇太后權力極重,其時宗真的皇位固有不保之勢,性命也已危殆,但重元反將母親的計謀告知兄長,使皇太后的密圖無法得逞。宗真對這兄弟自是十感激,立他爲皇太弟,那是說日後位於他,以酬恩德。

耶律宗真遼吏稱爲世宗,但他逝世之後,皇位卻並不傳給皇太弟重元,仍是傳給自己的兒子隆緒。

耶律隆緒接位後,心中過意下去,封重元爲皇太叔,顯示他仍是大遼國皇儲,再加封天下兵馬大元帥,上朝免拜不名,賜金券誓書,四頂帽,二色袍,尊寵之隆,當朝第一;又封他兒子涅魯古爲楚王,執掌南院軍政要務,稱爲南院大王。

當年耶律重元明明可做皇帝,卻讓給侄子,可見他既重義氣,又甚恬退。耶律隆緒帶着蕭太后出外圍獵,將京中軍國重務都交給了皇太叔,絲毫不加疑心。這時訊息傳來,謀反的居然是南院大王耶律淳,耶侓觀音自是又驚又憂,素知涅魯古性子陰狠,處事極爲辣手,他既舉事謀反,他父親決無袖手之理。

北院大王奏道:“陛下且寬聖慮,想皇太叔見事明白,必不容他逆子造反犯上,說不定此刻已引兵平亂。”耶律隆緒道:“但願如此。”

衆人食過晚飯,第二批報子趕到稟報:“南院大王立皇太叔爲帝,已詔告天下。”以下的話他不敢明言,將新皇帝的詔書雙手奉上。隆緒接過一看,見詔書上直斥耶律隆緒爲篡位僞帝,說先皇太弟正位爲君,並督率天下軍馬,伸討逆云云。耶律隆緒大怒之下,將詔書擲入火中,燒成灰燼,心下甚是憂忽,尋思:“這道僞詔說得振振有詞,遼國軍民看後,恐不免人心浮動。皇太叔官居天下兵馬大元帥,手綰兵符,可調兵馬八十餘萬,何況尚有他兒子楚王南院所轄兵馬。我這裡隨駕的只不過一餘萬人,寡不敵衆,如何是好?”這晚翻來覆去,無法寢。

楊鵬聽說遼帝要封他爲官,本想帶了韓冰和密衛,黑夜中不辭而別,但此刻見耶侓寒雨和耶侓觀音面臨危難,倒不便就此一走了之,好歹也要替他出番力氣,不枉了相歡一場。當晚他在營外閒步,只聽得衆官兵悄悄議論,均說父母妻子俱在上京,這一來都給皇太叔拘留了,只怕性命不保。有的思及家人,突然號哭。哭聲感染人心,營中其餘官兵處境相同,紛紛哭了起來。統兵將官雖極力喝阻,折了幾名哭得特別響亮的爲徇,卻也無法阻止得住。

耶律隆緒聽得哭聲震天,知是軍心渙散之兆,更是煩惱。

這日一早,探子來報,皇太叔與楚王率領兵馬五十餘萬,北來犯駕。隆緒尋思:“今日之事,有進無退,縱然兵敗,也只有決一死戰。”當即召集百官商議。羣臣對耶律隆緒和蕭太后都極爲忠心,願決一死戰,但均以軍心爲憂。

隆緒皇帝傳下號令:“衆官兵也力平逆討賊,靖難之後,升官以外,再加重賞。”披起黃金甲冑,親率三軍,向皇太叔的軍馬迎去逆擊。衆官兵出見皇上親臨前敵,登時勇氣大振,三呼萬歲,誓死效忠。十餘萬兵馬分成前軍、左軍、右軍、中軍四部,兵甲鏘鏘,向南挺進,另有小隊遊騎,散在兩翼。

楊鵬挽弓提矛,隨在隆緒身後,作了他的親身衛護。家裡帶領一隊飛熊兵保護韓冰,耶侓觀音和耶侓寒雨,居於後軍。楊鵬見耶律隆緒眉頭深鎖,知他對這場戰事殊無把握。

行到中午,忽聽得前面號角聲吹起。中惲將軍發令:“下馬!”衆騎兵跳下馬背,手牽馬繮而行,只有耶律隆緒和各大臣仍騎在馬上。

楊鵬不解衆騎兵何以下馬,頗感疑惑。耶律隆緒笑道:“兄弟,你久在高麗,不懂契丹人行軍打仗的法子吧?”楊鵬道:“正要請陛下指點。”隆緒笑道:“嘿嘿,我這個陛下,不知能不能做到今日太陽下山。你我兄弟相稱,何必又叫陛下?”隆緒聽他笑聲中頗有苦澀之意,說道:“兩軍未交,陛下不必憂心。”隆緒道: “平原之上交鋒,最要緊的是馬力,臨敵衝鋒陷陣,便可一往無前。契丹人東征西討,百戰百勝,這是一個很要緊的秘訣。”

他說到這裡,前面遠處塵頭大起,揚起十餘丈高,宛似黃雲鋪地涌來。隆緒馬鞭一指,說道:“皇太叔的楚王都久經戰陣,是我遼國的驍將,何以驅兵急來,不養馬力?嗯,他們有恃無恐,自信已操必勝之算。”話猶未畢,只聽得左軍和右軍同時響起了號角。楊鵬極目遙望,見敵方東面另有兩支軍馬,西亦另有兩支軍馬,那是以五敵一之勢。

耶律隆緒臉上變色,向中軍將軍道:“結陣立寨!”中軍將軍應道:“是!”縱馬出去,傳下號令,登時前軍和左軍、右軍都轉了回來,一衆軍士將皮室大帳的支柱用大鐵錘釘入地下,張開皮帳,四周樹起鹿角,片刻間,便在草原上結成了一個極大的木城,前後左右,各有騎兵駐守,數萬名弓箭手隱身大木之後,弓弦都絞緊了,只待發箭。

楊鵬皺起了眉頭,心道:“這一場大戰打下來,不論誰勝誰敗,契丹同族都非橫屍遍野不右,最好當然義得勝,倘若不幸敗了,我當沒法將耶侓寒雨耶侓觀音和韓冰救到安全之地。他這皇帝呢,做不做也就罷了。”

遼帝營寨結好不久,叛軍前鋒已到,卻不上前挑戰,遙遙站在強弓硬弩射不到處。但聽得鼓角之聲不絕,一隊隊叛軍圍上來,四面八方的結成的陣勢。楊鵬一眼望將出去,但遍野敵軍,望不到盡頭,尋思:“皇帝兵勢遠所不及,寡不敵衆,只怕非輸不可。白天不易突圍逃走,只順支持到黑夜,我便能設法救他。”但見營寨大木的影子短短的映在地下,烈日當空,正是過午不久。

只得呀呀呀數聲,一羣大雁列隊飛過天空。耶律隆緒仰首凝視半晌,苦筆道:“這當兒非化身爲雁,否則是插翅難飛了。”北院大王和中軍將軍相顧變色,知道皇帝見了叛軍軍容,已有怯意。

敵陣中鼓聲擂起,數百麪皮鼓蓬蓬大響。中軍將軍大聲叫道:“擊鼓!”御營中數百麪皮鼓也蓬蓬響起。驀地裡對面軍鼓聲一止數萬名騎兵喊聲震動天地,挺矛直衝過來。

眼見敵軍前鋒衝近,中軍將軍令旗向下一揮,御營中鼓聲立止,數萬枝羽箭同時射了出去,敵軍前鋒紛紛倒地。但敵軍前仆後繼,蜂涌而上,前面跌倒的軍馬便成爲後軍的擋箭垛子。敵軍步兵弓箭手盾牌護身,搶上前來,向御營放箭。

耶律隆緒初時頗爲驚懼,一到接戰,登時勇氣倍增,站在高處,手持長刀,發令指揮,御營將士見皇上親身督戰,大呼,“萬歲!萬歲!萬歲!”敵軍聽到“萬歲”之聲,擡頭見到耶律隆緒黃袍金甲,站在御營中的高臺之上,在他積威之下,不由得躍躕不前。皇帝見良機,大呼:“左軍騎抱抄,衝啊!”

左軍由北院模樞密使率領,聽到皇上號令,三萬騎兵便從側包抄過去。叛軍一猶豫間,御營軍馬已然衝到。叛軍登時陣腳大亂,紛紛後退。御營中鼓聲雷震,叛軍接戰片時,便即敗退。御營軍馬向前追殺,氣勢鋒銳。

楊鵬大喜,叫道:“皇帝,這一回咱們大勝了!”耶律隆緒下得臺來跨上戰馬,領軍應援。忽聽得號角響起,叛軍主力開到,叛軍前鋒反身又鬥,霎時間羽箭長矛在天空中飛舞來去,殺聲震天,血肉橫飛。楊鵬只看暗暗吃驚:“這般惡鬥,我生平從未見過。一個人任你武功天下無敵,到了這千萬馬之中,卻也全無用處,最多也不過自保性命而已。這等大軍交戰,武林中的羣毆比武與之相較,那是不可同日語了。”

忽聽得叛軍陣後鑼聲大響,鳴金收兵。叛軍騎兵退了下去,箭如雨發,射住了陣腳。中軍將和北院樞密使率軍連衝三次,都衝亂對方陣勢,反而被射死了數千軍士。耶律洪基道: “士卒死傷太多,暫且收兵。”當下御營中也鳴金收兵。

叛軍派也兩隊騎兵衝來襲擊,中軍早已有備,佯作敗退兩翼一合圍,將兩隊叛軍的三千名兵盡數圍殲當地,餘下數百人下馬投降。洪基左一揮,御營軍士長矛揮去將這數百人都戳死了。這一場惡鬥歷時不到一個時辰,卻殺得慘烈異常。

雙方主力各自退出數十丈,中間空地上鋪滿了屍首,傷者喊叫哀號,慘不忍聞。只見兩邊陣中各出一隊三百人的黑衣兵士,御營的頭戴黃帽,敵軍的頭戴白帽,前往中間地帶檢視傷者。楊鵬和耶侓觀音只道這些人是將傷者擡回救治,哪知這些黑衣官兵撥出長刀,將對的傷一一砍死。傷盡數砍死後,六百人齊聲吶喊,相互鬥了起來。

六百名黑衣軍個個武功不弱,長刀閃爍,奮勇惡鬥,過不多時,便有二百餘人被砍倒在地。御營的黃帽黑衣兵武功較強,被砍死只的有數十人,當即成了兩三人合鬥一人的局面,這一來,勝勝負之數更是分明。又鬥片刻變成三四人合鬥一人。但雙方官兵只吶喊助威,叛軍數十萬人袖手旁觀,並不增兵出來救援。終於叛軍三百名白帽黑衣兵一一就殲,御營黑衣軍約有二百名回陣。楊鵬心道來遼人規矩如此。”這一番清理戰場的惡,規模雖大不如前,驚心動魄之處卻猶有過之。

耶侓隆緒高舉長刀,大聲道:“叛軍雖衆,卻無鬥志。再接一仗,他們便敗逃了!”

御營官兵齊呼:“萬歲,萬歲,萬歲!”

忽聽得叛軍陣中起號角,五騎馬緩緩出來,居中一人雙手捧着一張羊皮,朗聲唸了起來,唸的正是皇太叔頒佈的詔書:“耶律隆緒篡位,乃是僞君,現下皇太叔正位,凡我遼國忠誠官兵,須當即日回京歸服,一律官升三級。”御營中十餘名箭手放箭,颼颼聲響,向那人射去。那人身旁四人舉起盾牌相護,那繼續唸誦,突然間間五匹馬均被射倒,五人躲在盾牌之後,終於唸完皇太叔的“詔書”,轉身退出。

北院大王見屬下官聽到僞詔後意所動,喝道:“出去回罵!”三十名乃是:“罵手”,聲大喉粗,口齒便給,第一名‘罵手”罵了起來,什麼。叛國奸賊,死葬身之地”等等,跟第二名“罵手”又罵到後來,盡是諸般污言穢語。楊鵬對契丹語言所知有限,這些罵手的言辭他大都不懂,只見耶律隆緒連連點頭,意甚嘉許,想來這些“罵手”得着實精采。

楊鵬向敵陣中望去,見遠處黃蓋大纛掩映之下,有兩人各乘駿馬,手持馬鞭指指點點。一人全身黃實袍,頭戴沖天冠,頦下灰白長鬚,另一人身披黃金甲冑,面容瘦削,神情剽悍。楊鵬尋思:“瞧這模樣,這兩人便是皇太主楚王父子了。”

忽然間十名“罵手”低聲商議了一會,一齊放大喉嚨,大揭皇太叔和楚王的陰事。那皇太叔似乎立身甚正,無甚可罵之處,十個人所罵的,主要都針對楚王,說他姦淫父親的妃子,會議着父親的權勢爲非作歹。這些話顯是在接挑撥他父子感情,十個人齊聲而喊,叫罵的言語字字相同,聲傳數裡,數十萬軍士中聽清楚的着實不少。

那楚王鞭子一揮,叛軍齊聲大噪,大都啊啊亂叫,喧喧譁呼喊,登時便將十個人的罵聲淹沒了。

敵了一陣,敵軍忽然分開,推出數十輛車子來到御營之前,車子一停,隨車的軍士從車拉出數十個女子來有的白髮婆娑,有的方當妙齡,衣飾都十分化貴。這些女子一走出車子,雙方罵聲登時止歇。

耶律隆緒大叫:“娘啊,娘啊!兒子捉住叛徒,碎屍萬段,替你老人家出氣。”

那中年貴婦便是當今蕭太后、耶律隆緒的母親蕭太后,其餘的是皇后蕭後、衆嬪妃和衆公主。皇太叔和楚王乘耶侓隆緒和耶侓觀音,耶侓寒雨商量對付蕭天左的死候,也外圍獵時作亂,圍住蕭太后的大營連蕭天左和皇太后等擒了來。

皇太后朗聲道:“陛下勿以老婦和妻兒爲念,奮力蕩寇殺賊!”數十名軍士撥出長刀,架在衆后妃頸中。年輕的嬪妃登時驚惶哭喊。

耶律隆緒大怒,喝道:“將哭喊的女人都射死了!”只聽得颼颼聲響,十餘枝羽箭射了出去,哭叫呼喊的妃子紛紛箭而死。

蕭太后叫道:“陛下射得好!射好!祖宗的基業,決計不能毀在奸賊手中。”

楚王見蕭太后和皇后都如此倔強,此舉非但不能脅迫隆緒,反而動搖了已方軍心,發令:“押了這些女人上車,退下。”衆軍士將皇太后、皇后等又押入車中。推入陣後。楚王下令:“押敵軍家屬上陣!”

猛聽得呼呼呼竹哨吹起,聲音蒼涼,軍馬向旁分開,鐵鏈聲啷啷不絕,一排排男女老幼從陣後牽了出來。霎時間兩中哭聲震天。原來這些人都是御營官兵的家屬。御營官兵是遼帝親軍,耶律隆緒特加優遇,准許家屬在京居住,一來使親軍感激,有事之時可出死力,二也是臨視之意,使這一精銳之師出征時不敢稍起反心,那知道這次出獵,意然變起肘腑之間。御營官兵的家屬不下二十餘萬,解到陣前的不過兩三萬人,其中有許多是胡亂捉來而捉錯了的,一時也他辨不出,但見拖兒帶女,亂成一團。

畢竟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五百五十三章 戴罪立功第七百八十二章 情勢逆轉第二百八十三章 醉在君王側第二百五十章 情爲何物第七百九十四章 遼國劇變第六百九十五章 危如累卵第二百七十八章 如此父子第四百五十五章 傾國傾城第八百二十一章 待更新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海征服者第五十章 內閣制度第五百八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第七百四十八章 意外情報第五百一十一章 裡應外合第十八章 單獨行動第一百一十六章 當機立斷第三百五十章 螳螂捕蟬第六百六十五章 楊鵬的荒唐事第五百五十八章 暗潮洶涌第三百九十二章 西夏意圖第一百一十九章 琉球現狀第一百零二章 高麗半島第六百五十五章 閱兵計劃第四百三十五章 無妄之災第九百零二章 情動書房第五十九章 重視教育第七百零四章 勢不可擋第二百一十六章 豔福不淺第二百三十七章 棋逢對手第六百四十三章 消息泄露第八百七十章 山上軍營第一千零七章 不是結局的大結局第七十四章 鬥士紳第七百一十一章 吐蕃歸附第八百七十二章 雙方交戰第六百零三章 工商立國第九百零四章 大戰開始第八百九十章 防線收縮第三百九十六章 都成兵變第八百三十九章 逃命要緊第一百三十九章 重掌上京第五十七章 視察傷員第一百三十九章 重掌上京第三百六十七章 意氣之爭第二百四十九章 新情舊情第三百零七章 易釵而弁第四百六十二章 緩兵之計第九百九十五章 出人意料第七百五十六章 楊鵬做菜第二百零六章 情深難捨第三百六十四章 不期而遇第七百八十四章 戰場轉機第七百八十七章 收穫頗豐第八百二十九章 弄巧成拙第二百九十七章 皇宮閒談第五百四十二章 驚慌失措第三百八十章 岌岌可危第一百三十七章 凌遲處死第七百三十六章 來到了天堂第六百九十三章 皇室密道第三百八十三章 後院起火第八十章 契丹血花第七百五十四章 情況危急第七百零九章 神秘教宗第六十八章 張翔結婚第五百七十二章 刀劍如夢第三百八十六章 雙方鏖戰第一千章 勢如破竹第五百七十九章 楊靖的愛情第六百二十二章 將計就計第七百二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第八百八十四章 蘇序一家第五百七十五章 街邊邂逅第三百九十九章 天意如此第二百七十六章 血腥鏖戰第七百七十七章 艦隊鏖戰第四十一章 新城新貌第八百六十二章 待更新第二十二章 持續發展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明戰騎第二百五十四章 爆破平定第一百五十四章 首相視察第九百六十七章 戰騎突擊第五百四十二章 驚慌失措第六百七十三章 突襲騰衝第七百八十三章 兵敗如山倒第九百零四章 大戰開始第七百一十七章 兵敗如山倒第六百零六章 陰謀男女第九百七十九章 應對之策第八百四十七章 待更新第二百四十一章 左右爲難第八百九十八章 悍將無敵第九十章 意氣風發第六百三十三章 心情複雜第七百六十三章 比武招親第九百九十一章 難以抉擇第一千零一章 戰局逆轉第二十五章 血腥警告第七百五十八章 春意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