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會師關羽,叔侄重逢

“果然還是小看了這些僧兵,居然如此悍不畏死。”

隨着陳到竭盡全力地衝殺,在陸續殺死數十個武藝稀鬆的僧兵後,他也終於漸漸感受到了乏力。

那些敵人的招式,根本無法對他構成威脅。可這種如潮水般的衝擊,對人的體力消耗,無疑是極爲巨大的。

尤其好多僧兵面對他的進攻時,也不知閃躲招架,只是直愣愣拿武器朝着陳到招呼。

他一開始不習慣這種打法,好幾次差點被敵人以命換傷。饒是堪堪避過,也微微嚇出些冷汗。

不過事已至此,他已有進無退!

在他決定賭一把大的,直接斷敵軍逃生之路、而不是追尾掩殺的那一刻起。

剩餘的戰鬥,就註定是狹路相逢勇者勝,沒有閃轉騰挪的餘地。

殺到精神恍惚之際,陳到也是忽然腦中靈光一閃,不知怎麼開竅了,大喝一聲:“先殺斷髮賊!降者不殺!”

身後的白毦兵也緊緊護住陳到側翼,跟着左衝右突,並一起吶喊。

陳到已經意識到,就算只喊“降者不殺”,那些僧兵也是多半不會降的。

既然如此,不如既勸降,又主動強調己方的區別對待。

以期待敵軍中那些武藝、軍紀稍微好一些,但戰鬥意志卻不強的郡兵,能暫時別上來湊熱鬧,坐觀成敗。

果不其然,在陳到喊出新口號後,更多原本被迫拿起武器自保的敵軍郡兵,開始出現動搖。

他們或往道路兩旁讓開,儘量抱頭鼠竄以免被殃及池魚。

更有甚者,一些郡兵在被後面衝殺上來的僧兵堵住逃路、即將被迫頂上去當肉盾時。居然鼓起勇氣,揮刀回身跟僧兵互砍起來,只求在僧兵的陣線中砍出一條逃生之路,確保自己遠離與漢軍肉搏的戰線。

陳到在撐過了最初的艱難時刻後,隨着西邊山坡上居高臨下衝殺的丹陽兵步兵,也趕來側翼夾擊。終於把最死硬的援軍僧兵部徹底擊潰打散,剩下便是一邊倒的收割了。

陳到只覺一陣陣頭暈目眩,

機械而本能地揮舞着點鋼槍,又殺了七八個僧兵後,終於被白毦兵護着退到一邊。

他這才發現,自己身上不知何時居然受了兩三處皮肉傷,好在都是被刀刃劃割,看起來鮮血淋漓,但傷口並不深。

他有甲冑護身,刀劍類武器,最多隻能僥倖在甲縫或是破損處造成點傷害。

“以後不能這麼冒險了,這次都怪我想跟甘寧爭個長短。”

看着兒郎們終於把僧兵的抵抗粉碎,而大羣大羣被堵住的郡兵和民兵徹底失去戰鬥意志、跪地投降。陳到纔算鬆了口氣,內心自我檢討了一句。

以後不能再意氣之爭了。

所幸,戰事的結果還不錯。

整場廝殺從伏弩投石算起,只持續了不到半個時辰,就徹底結束了。

陳到的冒險,也着實讓他多抓獲了至少兩千多人的俘虜——如果剛纔他不是那麼果斷地攔腰殺出,把敵軍的中軍和前軍徹底攔截,那麼中軍的大部分潰兵,都有可能逃出包圍圈,只能靠後續掩殺擴大戰果。

而現在,中軍也幾乎被全殲了,只有因爲長蛇陣拖得太長、沒來得及進入伏擊圈的後軍,勉強潰逃了回去。

陳到部又花了大半個時辰打掃戰場,收編戰俘。

粗略統計,約有三千人投降、被俘。

擊殺、踐踏墜傷、被驅趕下彭蠡澤溺斃,總計也有約一兩千人。

餘者潰退,或輕傷、投湖走脫,難以統計。

幹完這一切,天色已經全黑——笮家軍原本天黑前穿過廬山山區,再走一兩個時辰,趕到柴桑城睡覺。

這下多耽擱了一個時辰,還要控制俘虜有序行進,全軍酉時才完全離開山區,戌時末纔回城。

熬到城下時,城頭守將依然謹慎,先讓人放下吊籃,把陳到單獨吊上城頭,確認情況,然後纔打開城門,把丹陽兵和白毦兵放進來。

而俘虜們也都被繳械,並連綴着各自綁住左臂,五個人綁成一列,被丹陽兵押送着,不致黑夜中生亂。

……

“叔至受傷了?要不要緊,快找醫工來!”

諸葛瑾是被甘寧從睡夢中喊醒,才知道陳到得勝而歸的。

他原本也想等候消息,但不知道敵人什麼時候會來,最後沒扛住還是先睡了。

但不管怎麼說,諸葛瑾的禮賢下士姿態還是很不錯的,得到捷報、知悉傷損,立刻就親自前去慰問。

諸葛瑾趕到時,醫工已經把傷口重新用煮過放涼的草藥水徹底清洗、上藥包紮,並無大礙了。

諸葛瑾連忙慰問了傷情,陳到只說無礙,還眼巴巴地等着諸葛瑾問他戰果。

但諸葛瑾哪裡又能理解陳到的關切?

他反而覺得對方都受傷了,這時候要是還先問戰果,豈不是顯得自己很血汗資本家?

哪有員工工傷的時候,你問他KpI完成得怎麼樣的?

倆人就這麼不得要領地拉扯客套了許久,最後還是門口又傳來動靜。

原來是諸葛亮也被人通知吵醒了,忙忙披衣前來慰問,就看到大哥和陳到的尬聊之狀。

還是諸葛亮旁觀者清,連忙問道:“叔至這等勇將,尚且浴血負傷,敵軍必然極爲衆多,此戰戰果不小吧?不知斬獲、俘虜各有多少?”

諸葛瑾臉色一變:“阿亮!先讓叔至養傷纔是,這些小事,何必現在問!”

沒想到,陳到臉上的萎靡之色,卻隨着諸葛亮這句提問,頓時就掃去了數分。

甚至不顧左臂被劃了一道刀口,依然用力一拱手,精神抖擻回答:“我軍射殺了敵軍主將,好像又是笮融的一個兄弟!斬獲……”

然後又吧啦吧啦補充了一堆數字。

諸葛瑾驚疑地看着陳到,許久才反應過來,自己21世紀養成的人文關懷,在這個時代根本就不適用。

人家根本不在乎你壓榨他,人家在乎的是你賞罰分明。

諸葛瑾不由撫了一下額頭,意識到自己的思維,多少還有時代的鴻溝:“還是阿亮見事明白。叔至,是我不辨輕重緩急了,我明日便修書,建議徵南將軍升你爲都尉。你且安心歇息,其餘賞賜明日再議。”

諸葛瑾此前給甘寧封官,是直接口頭承諾的,程序比陳到要簡單的多。

因爲甘寧是看在諸葛亮的面子上,以朋友身份來助拳,當時也只表態了先幫諸葛家,撈功升官,還沒說要投奔劉備。

陳到的情況卻截然不同,他是諸葛瑾從劉備處借兵借來救叔的,救完叔父後,當然要把部隊還回去。所以諸葛瑾只能是對劉備陳述陳到的功勳,建議劉備採納。

陳到聽了諸葛瑾這番認可,纔算是神清氣爽,回去休息了。

諸葛瑾內心不由感慨,而諸葛亮等衆人散去,才輕輕建議:

“大哥,你從小便謙退克己,無慾無求,兩三年不見,還多了些惻隱仁心。

但治軍用人,可不能以己度人。你不在乎的,別人未必不在乎。你在乎的,別人未必也在乎。

叔至這些天,被興霸屢立奇功所激,一直憋着一口氣,伱難道沒看出來麼?連我都看出來了。

血性勇將,多半有爭功好勝之念。這未必是貪婪於功名利祿、金銀賞賜,只是想證明自己罷了。”

諸葛瑾心中警覺,誠懇點頭嘆道:

“確實,我還是不懂武將的欲求心境,這方面始終沒有設身處地想過。

阿亮,這點我不如你。可喜可賀,才帶兵十日,你已經有一個點超越我了。”

……

陳到因爲受了點小傷,諸葛瑾次日倒是沒好意思開口、調他去永修縣換防關羽。

最後,還是諸葛亮看得清情況,他注意到陳到的傷其實挺輕微,主要是失了些血,加上體力透支。

至於那兩條傷口,實在是很淺,估計幾天就能癒合。

所以諸葛亮主動找到陳到,告訴他說“他如今受傷,如果留在柴桑,許久也不會被大哥調去執行作戰任務,也就沒有機會立功。

若是能去永修縣換防關校尉,承擔重任,那麼只要守住永修城池,便是一件大功。將來如果我軍能找到機會野戰徹底擊潰笮融,這封堵笮融側翼的功勞,起碼也能佔兩三成。”

陳到聽了後,主動去找諸葛瑾請命,表示自己養傷期間,不想再參加野戰,反正閒着也是閒着,守城的時候也能養傷,便請求諸葛瑾派他去永修。

諸葛瑾見他確實無礙,才把陳橫部一千餘人撥給他,讓他帶去永修換防關羽。而關羽屆時會帶着他那兩千丹陽兵回來,到柴桑跟主力會師。

至於諸葛玄原本的千餘民兵,也留在永修縣、西安縣等地,交給陳到指揮,也便於用那些本地兵制約陳橫的新降軍,以免鬧出亂子。

反正守城不需要精兵,野戰才需要。

陳到領命後,當天便帶着部隊坐船趕路,前往永修——與被迫放棄了彭蠡澤制湖權、以至於調度部隊都不得不走陸路的笮家軍不同,

漢軍因爲有甘寧的存在,可以大模大樣走彭蠡澤,再走修水河行軍。

哪怕修水河注入彭蠡澤的河口,就在海昏縣城外一兩裡地,甘寧這個“運兵船隊隊長”都不帶怕的。

水路比陸路方便得多,不用翻越廬山,夜裡也能讓士兵們一邊睡覺一邊行船。所以短短一天半之後,就抵達了永修縣。

陳到和關羽、諸葛玄略作交割,隨後關羽就帶着兩千丹陽兵,坐船換防回柴桑,與主力合兵一處,以便練兵和將來的決戰。

……

關羽、諸葛玄一行,最終在臘月二十九,也就是除夕前一天,總算趕到柴桑。

諸葛瑾和他的全部弟妹,當然會提前來柴桑東水門外的碼頭迎接。

叔父畢竟在錢財上接濟了他家六七年,而對於諸葛瑾以外的其他兄弟,更是有兩年的直接撫養之恩。

諸葛全家都非常恭敬,船還沒停穩,就在棧橋上拱手侍立。

終於,隨着跳板搭好,爲首那艘船上,率先下來甘寧,然後他親手護持,引一個三十五六歲的高瘦美髯中年男下船,正是諸葛玄。

諸葛亮等人自然是一眼就認出來了,諸葛瑾則是稍稍猶豫適應了一下,搜索了記憶,看阿亮都上前了,他纔敢確定:

“小侄拜見叔父。”

諸葛玄目光似是有些茫然,掃過諸葛瑾,又掃過諸葛亮,靜靜停頓了數秒。

才伸出有些枯瘦的手臂,左右手分別緊緊抓住了諸葛兄弟的肩膀:

“瑾兒,亮兒,你們都出息了,真是沒想到。一個三年沒見,一個一年沒見,竟有如此長進……

我最後居然還要靠你們搬來救兵,否則恐怕已是死於笮融狗賊之手矣……命數之莫測,真是令人唏噓。”

大家行過禮後,諸葛亮繼續招呼叔父。

而諸葛瑾連忙過來招呼跟在後面下船的關羽:

“雲長!保護叔父之恩,無以爲報,快請入城歇息!我軍近日俘獲頗多,嗣後還要勞煩你幫着練兵整頓,以備決戰。”

關羽看到諸葛一家,也是又激動又好奇。

他一邊忍不住拿眼神瞟那個被他大哥惦記了不知多少次的“十倍於瑾”的諸葛亮,想看看究竟是何等樣人。一邊又對諸葛瑾的吹捧連連遜謝應付:

“這有何妨?我比先生早來半月,卻沒什麼斬獲功勳,無非奪回兩座窮僻小縣,比先生奪取柴桑之功,實是不足一哂。”

諸葛瑾誠懇地說:“那不是多虧了雲長威名, 吸引了敵軍注意,逼得笮融在海昏縣屯駐重兵,才導致柴桑空虛,被我得手,雲長可是扛着敵軍主力的重壓呢,便如……”

諸葛瑾原本是下意識想說“便如滅秦軍功,項羽在鉅鹿消滅秦軍主力,纔是最艱鉅的硬仗奇功,至於高皇帝偷武關、咸陽……”

但轉念一想,這種例子在漢朝好像政治上不太正確,他也只能啞然而止,放棄舉例了。

好在關羽並不以爲意,他對諸葛瑾前面的說法,就已經很滿意,也恢復了得意之色。

關羽忍不住想:“果然還是我吸引了敵軍主力,子瑜才能多建功勳……聽說那甘寧也極爲驍勇,但肯定還是不如我。”

衆人談笑敘舊之間,已被引入城中,策馬來到府衙。

諸葛瑾早就擺下盛宴,給叔父和關羽接風。

第172章 高端的技術改良往往只需要樸素的方式第38章 先生大恩,沒齒難忘第93章 賀齊需要幾個月完成的任務,關羽幾天就可以第109章 人心向背,昭然若揭第184章 武戲之前,當然還需要做表面功夫第93章 賀齊需要幾個月完成的任務,關羽幾天就可以第183章 諸葛瑾:幫人平叛當然是要收勞務費的了第40章 被羣狼環伺的諸葛家第112章 三顧廣陵第101章 對於欺軟怕硬的敵人,就得先打疼了第157章 攻克僞都,大功告成第11章 慘勝:士仁範疆張達殉職第165章 說翻臉就翻臉第148章 袁術死在壽春可不是好事第43章 諸葛亮的“強化套裝”第170章 黃祖狙擊術豈可不防第76章 堅壁清野還是速戰速決,這是一個問題第122章 輕取滁縣第115章 呂布再再再次倒戈第109章 人心向背,昭然若揭第111章 隆中對對榻上對第57章 諸葛傢什麼都略懂,當然也包括興修水利第108章 威震淮南第98章 搶了孫策的蕪湖,還要讓孫策主動認錯第29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75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你不打笮融笮融會來打你第85章 先把擁護揚州牧的大旗扯起來第83章 郊迎三百里第174章 公孫瓚已死,呂布還能活多久?第127章 隨便一出手,就是一個天大的人情第172章 高端的技術改良往往只需要樸素的方式第75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你不打笮融笮融會來打你第157章 攻克僞都,大功告成第36章 叛徒!留你何用!第165章 說翻臉就翻臉第151章 合肥之戰-中第47章 名動許都的神秘大賢第90章 開戰理由還不是要多少有多少第123章 劉玄德真信義之士也第115章 呂布再再再次倒戈第167章 天子要白送咱一個美名,咱也不好拒絕第44章 空談之才孔文舉第163章 車騎將軍武昌侯宗正領揚州牧劉備第60章 出師豫章第62章 諸葛亮:姐姐不能賣,我犧牲一下就夠了(明…第57章 諸葛傢什麼都略懂,當然也包括興修水利第190章 歷史上對孫策都無效的招數,現在還想用來…第171章 年僅弱冠的蒲元第35章 呂布:沒有人比我更懂背主之賊!第13章 憋了那麼久,就等這一夜第39章 得到諸葛密卷的諸葛亮第113章 非子敬,我何以看透曹賊?第96章 山越還沒全殲,袁術先稱帝了第64章 直接把城攻下來,不就不用紮營了(這章還是…第61章 諸葛亮辭行第78章 嘲笑完諸葛之後的下一個環節,就是死第23章 諸葛加班,一日一計。諸葛休假,三日一計。第185章 諸葛怎麼說,曹操就怎麼做第20章 全取廣陵第77章 笮融:我笑那關羽無謀,諸葛亮少智第101章 對於欺軟怕硬的敵人,就得先打疼了第14章 痛殲劉勳第15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36章 叛徒!留你何用!第99章 孫策的五層應對博弈第179章 收服王朗第138章 來騙,來偷襲第86章 諸葛舌勸初顯芒第165章 說翻臉就翻臉第60章 出師豫章第16章 被豬隊友帶崩的紀靈第75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你不打笮融笮融會來打你第109章 人心向背,昭然若揭第37章 子仲兄,對不住了第159章 荊豫揚三州都亂成了一鍋粥第88章 諸葛治水第176章 不見兔子不撒鷹第164章 劉景升年老志短,不足慮矣!第83章 郊迎三百里第35章 呂布:沒有人比我更懂背主之賊!第101章 對於欺軟怕硬的敵人,就得先打疼了第90章 開戰理由還不是要多少有多少第8章 不出意外果然出了意外第102章 攻陷盱眙第42章 淡泊以明志就是延遲滿足,寧靜以致遠就是長…第129章 名動鄴城第173章 說黃祖,黃祖完第71章 說陳到,陳到到第117章 騎虎難下,需要勸架第20章 全取廣陵第55章 高祖不疑留侯,吾何疑於子瑜(五千字大…第11章 慘勝:士仁範疆張達殉職第123章 劉玄德真信義之士也第21章 日子還是朝不保夕第55章 高祖不疑留侯,吾何疑於子瑜(五千字大…第161章 禰衡之死第53章 我加了三個月班了,就不能享受享受嗎第134章 袁曹呂三方會戰第92章 山越上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