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祖郎:我怎麼就成反賊了

諸葛亮終於回到了豫章。

廣陵和豫章的雙線操作,時間線也終於彌合。

二弟帶回的驚喜,有一部分是諸葛瑾預料之中的。但也有一些,明顯屬於超額完成的“真.驚喜”。

比如,自己居然能被封爲丹陽太守、平越中郎將,這顯然超出了諸葛瑾的計劃。

有了更大的名分,諸葛瑾後續佈局也就能更放得開手腳。

激勵好甘寧之後,諸葛瑾關起門來,跟二弟私下聊更多細節,以調整下一階段對祖郎的行動部署。

諸葛瑾親手給二弟斟了一杯新茶,諸葛亮也恭恭敬敬接過抿了一口。

豫章原本不產茶,不過隨着諸葛家順利入主,諸葛瑾就很注意各種改善民生的種田規劃。

今年開春時,他派去荊州打探消息的商船隊,就從同樣去荊州經商的益州商人手中,高價弄到了一些茶種。準備將來在不適合種糧食的山區坡地推廣種茶,也便於未來改造內附的山越人的生產方式。

當然,眼下他和諸葛亮喝的,依然是直接買來的——自己種茶樹至少要生長几年才能產茶葉,沒這麼快的。

諸葛瑾只是讓家裡人摸索炒制殺青之法,目前炒得還不好,依然帶着澀味,然後按後世的沖泡法喝,省去了蔥姜鹽。

諸葛亮出門幾個月,還是第一次喝到這種茶,雖然口感不好,但他相信大哥推廣的東西肯定有道理,說不定能養生。

大不了以後讓黃家小娘也跟着步姑娘學學怎麼炒茶,說不定她能擅長總結規律。

諸葛瑾等弟弟適應了苦澀,這才問道:“沒想到此番竟能接收劉揚州的勢力接收得這麼徹底,甚至能讓孫卲以劉繇之名去許都上表求官。

阿亮,你的表現實在超出我的預期了。既然孫卲都肯投效,那太史慈應該更不在話下吧?我記得他與玄德公還有舊。”

諸葛亮:“他也與我一同來了,只是大軍調度不比我輕裝送信,所以在柴桑多中轉了一日,留守柴桑的陳橫也需要交割查驗,不會隨便放外兵入境的。”

諸葛瑾:“既是如此,到時候就讓太史慈也自領一軍、夾擊祖郎。他也不必跟我們一起打黟縣、歙縣了,完全可以沿着長江擴大地盤,從春谷縣往周遭擴張地盤,還可以直接打出劉繇旗號。”

春谷縣大致相當於後世安徽最南部的池州、銅陵這兩個地級市。銅陵這地方,聽名字就知道也是一座銅礦,是安徽境內最大的銅礦,早在漢武帝的時候,就已經在當地大規模開採,並設置銅官了。

一旦太史慈按照諸葛瑾的計劃執行,則春谷在涇縣、宣城以西;黟縣、歙縣在涇縣、宣城以南。官軍將從西南兩個方向,夾擊祖郎的核心地盤。

不過,計劃歸計劃,諸葛瑾也不是很急着執行。太史慈遠來,他也應該親自接見一下,給對方接風,然後再委派任務。

不能爲了節約時間節省路程,就讓太史慈直接在春谷就地反打。

於是,諸葛瑾就吩咐甘寧也多休整一兩天,不必急着再戰,一起爲太史慈接了風再走。

……

次日,諸葛兄弟和甘寧,一起從鄱陽來到柴桑,跟太史慈會晤。

後續諸葛瑾也打算親自駐留柴桑,遙控全局,不再突前到鄱陽縣駐紮——原先只有關羽甘寧這一路軍隊時,鄱陽更靠近前線,可以沿着鄱水和一線部隊聯絡。

現在要兼顧鄱水和長江兩路推進,

還是把大本營設在柴桑,更便於兼顧。

雙方一見面,太史慈雖是客將,但也恭恭敬敬主動行禮:“末將太史慈,拜見府君。”

諸葛瑾連忙上前扶住:“子義天下豪傑,何必多禮。當初玄德公於廣陵危難之中,每每提及子義一諾千金,有恩必報,信義素着,我聽得悠然神往,欲結交久矣。”

太史慈卻還堅持行禮,只說:“尊卑不可廢,慈不過一介雜號都尉,府君既被朝廷明詔封爲丹陽太守,於國法論之,慈自當在帳下聽命。”

諸葛瑾一愣,這纔想起,太史慈雖然偌大威名,但在劉繇麾下時,官職其實一直不算高。最後是劉繇其他將領都凋零了,無人可用,才把太史慈提拔爲雜號都尉,以求守住丹徒苟延殘喘。

漢制每個郡和關卡都可以設都尉,除此還有雜號都尉,太史慈這個雜號都尉沒有具體防區職責,但他原本防守的是丹陽郡,所以也能算是丹陽都尉。

現在諸葛瑾是丹陽太守,他暫時受諸葛瑾調遣也很正常。當然等劉備成爲揚州牧後,太史慈肯定也會升遷,到時候還是直屬劉備,目前只算是臨時借調。

《三國志》上就有記載一句劉繇的親口評述“我若用子義,許子將(許劭)不當笑我邪?”,足以說明太史慈在劉繇麾下時的官職低微。

只因當時許劭也是南下投奔劉繇躲避戰亂,隨後纔跟朱皓一起來的豫章,最後在笮融之手貧病而亡。

諸葛瑾想到這些,不由嘆息:難怪劉繇做不大,用人太看出身履歷,這點和袁紹、劉表有何異?甚至可以說是比袁紹都不如了。

不過,既然太史慈已經來投,諸葛瑾也就當面把話說開了,故意試探道:

“我破笮融後,在南昌得許子將家小,聞其子轉述說,劉正禮當年曾言‘我若用子義,許子將不當笑我邪?’,莫非果有其事?正禮公如今身體還好麼?”

太史慈原本聽到這些導致自己官場失意的話語,內心肯定會不爽,也會覺得是有人在挑唆他和劉繇的關係。但諸葛瑾說得語氣坦蕩,還是自然而然回想起許劭家人的話,那感覺就完全不同了。

太史慈只會覺得諸葛瑾是在關心他,沒有任何別的意思。所以他也坦蕩承認:

“正禮公用人講究大義名分、朝廷詔命。慈曾爲亡命之徒,正禮公也有他的難處。他如今病篤衰弱,怕是隨時有可能不測……唉。”

諸葛瑾這還是第一次聽人提起劉繇的病情近況,之前諸葛亮都沒和他說。他不由心中一凜,覺得自己之前的計劃似乎有些多此一舉。

既如此,諸葛瑾也就樂得做個順水人情,順便也顯示自己的坦蕩:

“既如此,有些話還是你知我知就好,免得傳出去,害得正禮公病情加重——我月前救得許子將遺孤,聽說許子將留下遺言,

說若非正禮公識人不明,拘泥名分,放着子義這樣的名將之纔不委以兵權,卻對笮融這樣的賊徒信任有加,他又豈會被連累而亡?

由此觀之,當初正禮公那番顧慮,實在是毫無必要。許子將這番遺言若傳出去,對子義的名聲必然有好處,但卻會讓正禮公難堪,所以我壓下了。”

太史慈正色拱手:“府君高義,慈代正禮公謝過。慈本不欲靠這些名士的品評揚名,反正我此生跟定玄德公與府君,只要玄德公這樣的英雄、與府君這樣的賢者知我,其餘碌碌世人知與不知,又有什麼關係呢。”

雙方把話徹底說開,也就有了充分合作信任的基礎。

接風酒宴上,諸葛瑾也把甘寧和太史慈互相介紹引見認識,提到“甘寧就是跟着諸葛家後,終於得到了朝廷正式冊封爲豫章都尉”,此番縱然是臨時借調,也肯定會讓太史慈立功受賞,不會白白使喚人的。

太史慈見了甘寧的際遇,內心也是振奮不已,暗忖果然還是跟着玄德公的派系賣力有前途。

……

兩天之後,甘寧、太史慈各自回軍,重新投入戰局。

太史慈那一路,領本部四千人,很快沿着長江重新順流而下,拿下了後世銅陵的銅官鎮,佔領了這座被山越人竊據的大漢銅礦,斷了祖郎的一個主要財源。

隨後,又把相當於後世池州的兩座鎮子佔了,一路勢如破竹,那些山越小部落完全不是對手。

而且太史慈還帶來了州牧的命令、朝廷的討伐旨意。更是讓那些意志不堅,原本只是想自立避免繳稅服役、但從沒真想過對抗大漢的軟弱部族,直接就投了。祖郎在春谷縣方向的羽翼,一下子被剪除過半。

甘寧這一路,經過數日行軍,順利與關羽會師,並且再次清掃了一遍鄱水流域的零星殘敵——主要是之前陳僕逃跑時,有些自行潰散不知往哪兒逃的潰兵,陷在這鄱水山谷中。

甘寧這次再來,正好把這些傢伙重新抓了俘虜,免得威脅關羽的鄱水糧道。

不過,兩軍會師之後,對於林歷山的進攻卻並不順利。

陳僕回到林歷山後,佔據地勢險要,漢軍一時不熟悉黃山的險峻,探路時略受小挫。

關羽便隨機應變,跟甘寧一商量,準備先圍困觀望,做好守外虛內的準備,看看祖郎是否會帶着山越主力來增援。

如果來的話,那就先圍點打援。等打贏了援再挾大勝之威攻山不遲,到時候也能拿出“援軍已破”的消息打擊守山敵軍的士氣,事半功倍。

……

另一邊,自從關羽拿下黟縣、開始圍攻林歷山,他就早早把祖山放了回去,讓他跟祖郎談談條件。

反正林歷山被圍,祖山也是找不到路回部落的,他只能去找族兄。

四月二十六這天,祖山經過連續跋涉,終於到了涇縣,他族兄的老巢,然後把黟縣、歙縣山越各部的遭遇,跟祖郎彙報了,還把關羽勸降的話一五一十說了。

祖郎聽了,氣得直接一腳把族弟踹翻在地:“都是你惹出來的禍事!咱涇縣各部原本只要跟漢人互不相犯,便能長久安生,如今被逼得非得臣服其中一方!”

祖山不敢閃躲,只是叩首陳述:“大哥,這是陳僕先起的貪念,我不過是跟着眼紅!而且那些漢人着實卑鄙,他們是故意讓樂安部那羣叛徒先勾引的。

其實關羽、甘寧早就埋伏好了人馬,隨時準備反擊我們。我們就算不去招惹,諸葛家遲早也會打到我們頭上。”

祖郎繼續狠狠扇了祖山一把,揪着他衣襟喝問:“那你是要我出兵救援林歷山,給黟、歙各部解圍咯?”

祖山眼神閃躲:“小弟不敢!此事全憑大哥裁處。不過小弟經此一戰,也知道那關羽、甘寧絕不好惹,諸葛瑾更是號稱有仙術,能點鐵成金,這纔有那麼多族人甘願當叛徒投效漢人賣力……”

祖郎聞言,也是神色有些頹然:“果然不容易對付麼……不過這般耍詐引誘我們上鉤,若是全然不反擊,我這各部共主的威信往哪裡擱!”

祖山還有些不理解:“大哥,那你的意思是……”

祖郎一咬牙:“召集各部酋首,把漢人的詭計公之於衆,看衆人的意思,若是各部不願戰,我也算是順從衆意,跟漢人談談條件,看能不能稍微讓出點好處,把這事兒了結了。那樣,也不損我的威望。

若是各部不願付出代價,我也只好帶着大家去試試,真等各部都看清敵情強弱,再做決斷不遲。”

祖郎說完,內心也是非常無奈。

蠻夷素來尊奉強者,祖郎如今的地位,是他從中平末年以來,一味強硬,爲山越整體爭奪來更多利益地盤、逼得漢人官府沒法來山越控制區徵兵徵稅,才被各部尊戴共推。

如果他今天直接認慫了,那他的統治地位也就岌岌可危了,要認慫,也得是山越各部一致認慫,否則他背這個軟弱的鍋,背後再有某個吃裡扒外的傢伙攻擊他,說什麼“要是讓我當諸部共主,絕對不會讓大家過得這麼慫”,那情況就麻煩了。

一番拉扯後,祖郎在短短三天內,召集了周邊各部首腦,然後把情況說了,漢人耍詐先製造藉口挑釁,這些也都說了。

山越各部很多都沒有見識,地理又閉塞。很多部族離黟縣、歙縣也比較遠,沒聽說諸葛瑾的仙術,得知漢人來挑釁,頓時怒不可遏,紛紛請戰,還要求打贏後多分一些戰利品。

尤其是聽說漢人居然在圍攻險峻的林歷山,各部中的莽夫就愈發覺得很有希望打贏。

“什麼?漢人竟如此不知死活?林歷山周邊,崎嶇無比,漢人在這種戰場,豈能是我們山越勇士的對手?大王,打吧!管他什麼關羽不關羽的。

就算他打贏了陳僕一次,那也是有心算無心!真到了黃山這種險地,大家擺開了陣勢硬戰,一天便能殺得漢人潰不成軍!”

祖郎被羣意所拱,眼神飄忽,思之再三,覺得確實可以賭一把,否則軟弱的名聲自己背,那些人還不一定念他好。萬一能打贏,那自己的威望就徹底一輩子不用愁了。

……

祖郎下定決心後,選起涇縣、宛陵(宣城)、故鄣(廣德)、安吉各縣山越勇士,合計青壯四萬餘人,自帶行糧,南下往黟縣而去。

山越人本土防守作戰,出兵規模還是非常巨大的,只因蠻夷擅長全民皆兵,連軍糧都不用祖郎統一解決,而是各個部族自行解決。

一時之間,聲勢壯盛,加上林歷山上還有一萬多青壯,隔壁歙縣金奇、毛甘合計也有兩萬青壯。

整個黟縣戰場,短時間內竟有七萬山越壯丁雲集,人數足足是關羽和甘寧聯軍的八倍之多。

只是山越士卒普遍武器簡陋,這些人不比職業的丹陽兵,完全不着鎧甲,或最多隻披獸皮軟甲。

武器方面,連環首刀都湊不足,因爲環首刀要用到的鋼鐵還是太多。

一半以上的山越兵,用的是短矛或單手的狼牙棒,再配上硬木圓盾。短矛只有矛頭那一點金屬,而狼牙棒主體就是木頭的,只有幾根鐵釘紮在棒頭裡,用鐵非常節省。

祖郎的調兵遣將,當然也沒瞞過關羽的耳目,在敵軍抵達以前,關羽就已經知道其動向了。

關羽便立刻跟甘寧商量:“山越雖衆,但終究分爲三部,林歷山上的陳僕居中,祖郎自北而來,在林歷山西。金奇、毛甘在東,要翻越林歷山才能到主戰場。

不如我軍撤開包圍圈,主動往西北迎擊祖郎。林歷山上的陳僕已成驚弓之鳥,必然懷疑有詐,不敢貿然下山。而金奇、毛甘翻山不及,也來不及增援。

如此,敵軍雖有近十萬之衆,但決戰時我們卻只需先對付祖郎,而且還能由我軍挑選迎擊的戰場。只要擊破一部,另外兩部自然不敢再來求戰。

而且我軍還有朝廷最新的旨意,加封了子瑜爲丹陽太守,還奉詔討賊,這一點祖郎是不知道的,到時候我們以此激勵士氣,或能在決戰時贏得更多優勢。”

關羽並不知道祖郎到底帶來多少兵, 所以按總數“近十萬之衆”料敵從寬。

甘寧對此略一思索,也覺得有道理,還指着地圖補充:

“黟縣周遭都是莽莽羣山,若是我們堅持留在鄱水源,怕是沒處騰挪。要想主動迎擊,至少要帶足數日干糧,然後翻越黟縣周邊的分水嶺,往北進入涇水河谷,纔好順流而下迎擊祖郎——

祖郎自涇縣而來,必然是沿涇水逆流而上。我們只有沿着河谷與山越人擺開陣仗決戰,才能稍稍揚長避短,不至於讓山越人發揮翻山越嶺的優勢。”

甘寧口中的涇水,便是後世皖南的青弋江,源發於黟縣西北,經涇縣最後在蕪湖注入長江。

黟縣是鄱水、浙江、青弋江三江源頭所在,黃山的東西北三個方向,分別誕生了贛東浙西皖南的最大河流,可見此地高峻險要。

關羽聽了這個補充計劃,眉頭微微一皺,但覺得自己還能掌控局面,於是拍板:

“那便如此施爲,此法確實有利於挑選戰場決戰。不過就怕祖郎懂智謀,若是他發現我們翻山抵達涇水河谷迎擊,卻高壘深溝不戰,甚至分兵利用山越人善於攀緣、斷我糧道。

那我軍恐怕就只有放棄黟縣,暫時強行退軍回鄱水了——所以此戰要多帶行糧,每個士卒至少要帶十日口糧,若三四日內不得戰,就要立刻翻山撤回,不給敵軍迂迴的可乘之機。”

計劃已定,關羽立刻開始調度部隊,前往涇水迎擊祖郎。

第98章 搶了孫策的蕪湖,還要讓孫策主動認錯第40章 被羣狼環伺的諸葛家第23章 諸葛加班,一日一計。諸葛休假,三日一計。第39章 得到諸葛密卷的諸葛亮第152章 合肥之戰-下第172章 高端的技術改良往往只需要樸素的方式第67章 轉進柴桑第100章 被迫二線作戰的劉備第23章 諸葛加班,一日一計。諸葛休假,三日一計。第44章 空談之才孔文舉第156章 不管禰衡怎麼諷刺,我自啊對對對第24章 沒試過的東西姓怎麼敢種第54章 你永遠可以相信呂布的反覆橫跳潛力(突獲通…第19章 血戰廣陵第184章 武戲之前,當然還需要做表面功夫第73章 阿亮,你要好好跟着關將軍學練兵第15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171章 年僅弱冠的蒲元第169章 曹操以爲是體驗碼,劉備激活完就拔網線第61章 諸葛亮辭行第94章 祖郎:我怎麼就成反賊了第179章 收服王朗第21章 日子還是朝不保夕第24章 沒試過的東西姓怎麼敢種第140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啊第93章 賀齊需要幾個月完成的任務,關羽幾天就可以第88章 諸葛治水第19章 血戰廣陵第77章 笮融:我笑那關羽無謀,諸葛亮少智第88章 諸葛治水第76章 堅壁清野還是速戰速決,這是一個問題第17章 主公!先生已讓張將軍取廣陵了!第52章 劉備接旨,分兵豫章第82章 你敢使喚我二弟,我就使喚你二弟第98章 搶了孫策的蕪湖,還要讓孫策主動認錯第75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你不打笮融笮融會來打你第188章 破江夏三板斧第65章 初出茅廬第一功第179章 收服王朗第53章 我加了三個月班了,就不能享受享受嗎第85章 先把擁護揚州牧的大旗扯起來第160章 以我之道,還施我身第59章 臨走撿了個步練師上架感言第3章 帝王如姦夫,天下似婦孺第132章 順水人情,諸葛迴歸(六千字大章)第12章 絕地求生第36章 叛徒!留你何用!第118章 人心之歸廣陵,如水之歸下第68章 破柴桑第38章 先生大恩,沒齒難忘第140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啊第133章 諸葛瑾:二弟別的事情輪不到你管,你先…第179章 收服王朗第97章 對山越的最後一擊第7章 舍弟諸葛亮之才,十倍於吾第161章 禰衡之死第104章 火攻濡須口第140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啊第158章 劉備還是個忠厚人吶第45章 先噴禰正平,後教孔文舉第127章 隨便一出手,就是一個天大的人情第45章 先噴禰正平,後教孔文舉第185章 諸葛怎麼說,曹操就怎麼做第106章 劉勳:雖然我們敗了一陣,但還剩二萬人打…第73章 阿亮,你要好好跟着關將軍學練兵第174章 公孫瓚已死,呂布還能活多久?第150章 合肥之戰-上第109章 人心向背,昭然若揭第55章 高祖不疑留侯,吾何疑於子瑜(五千字大…第152章 合肥之戰-下第30章 二弟養成計劃第73章 阿亮,你要好好跟着關將軍學練兵第29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119章 演一場州郡爭功第110章 自投羅網魯子敬第190章 歷史上對孫策都無效的招數,現在還想用來…第74章 吳起李廣霍去病之法,各有所用第55章 高祖不疑留侯,吾何疑於子瑜(五千字大…第187章 劉備:我澄清一下,這不是流言第21章 日子還是朝不保夕第51章 做義帝還是做獻帝,這是一個問題第182章 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七千字大章…第169章 曹操以爲是體驗碼,劉備激活完就拔網線第17章 主公!先生已讓張將軍取廣陵了!第109章 人心向背,昭然若揭第44章 空談之才孔文舉第123章 劉玄德真信義之士也第38章 先生大恩,沒齒難忘第21章 日子還是朝不保夕第100章 被迫二線作戰的劉備第134章 袁曹呂三方會戰第87章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用處,哪怕是一條旁次一張…第109章 人心向背,昭然若揭第78章 嘲笑完諸葛之後的下一個環節,就是死第49章 豫章太守諸葛玄第188章 破江夏三板斧第69章 一張一弛,文武之道第24章 沒試過的東西姓怎麼敢種第91章 諸葛家的“點金仙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