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媚誘(3)

本章已經和諧,大家請努力投紅票……

二:大唐

再說廣成子離開上清天彌羅宮,駕起金光自向南贍部洲東土而來。得到大唐國境,隨即按下金光落地。搖身變成個遊方全真入城投宿。因爲他先行隱匿了自己頂上三花,所以神不知鬼不覺,滿長安各廟神祗,盡無一得知。

二日清晨,廣成子信步出客店閒遊。當時正值貞觀十三年,大唐國勢方張,市井坊肆裡繁華熱鬧,不可勝數。廣成子游了半朝,忽然看見有個漁夫和名樵子從酒館結伴出來。廣成子心中一動,掐指推算一卦,立刻暗暗跟在這兩人後面。

只見這漁樵二人出了城,沿着徑河岸邊談論。一個自誇水秀,一個自贊山清。走到分岔路口,彼此躬身道別。漁夫叮囑樵子小心上山遇虎,那樵子即時生氣說:“我要是遇虎遭害,你必遇浪翻江。”想不到漁夫卻說:“我定不會翻江。因爲這長安城裡,有個賣卦先生袁守誠。我每日求他袖傳一課,依方位百下百着。”二人從此敘別。

廣成子隱身在旁邊,看見兩人道別時,旁邊那徑河河面上打了個水花,分明就是隻巡水夜叉。嘆道:“所謂路上說話,草裡有人。這話講得沒假。徑河龍王生性好強,知道此事後一定不肯罷休,只怕還會鬧出亂子。嗯,先不管這個,還是找我那記名徒兒要緊。”又跟在樵子身後走過幾裡,入了個山谷。見樵子放下扁擔將要入屋,於是現出原身,出聲叫道:“奘玄子,奘玄子,還記得我麼?”

那樵子猛然聽見聲音,急忙回頭去望。立刻大吃一驚,倒身下拜,口中連叫:“老師。”原來這樵子就是當年的萬載紫金精魄,因爲受人皇之血而孕育靈根。又拜廣成子爲師,蒙受了半篇道訣。經幾千年苦修而得到人身。奘玄子三字道號,卻是廣成子所賜。

廣成子拈鬚微笑,擡手讓奘玄子起身。道:“不必多禮。徒弟,爲師這次下凡出山,是有一事相托。不知道我徒肯不肯應承?”

奘玄子伏地頓道:“老師這樣說話,徒弟無地自容。要是沒有老師教導,徒弟到今天也依然是塊無知無識的頑鐵。能夠修成人身,可不全是老師恩賜?只要老師吩咐下來,徒弟水裡水裡去,火裡火裡去,決不敢有半分猶豫。”

廣成子大喜,伸手相扶道:“這樣就好。只是爲師也不用你赴湯蹈火。卻另外有番功德相贈。你跟我來。”於是抓起奘玄子的手,坐下把大雷音寺佛老,要傳三藏真經於東土等事詳細講了。只是擔心這便宜徒弟認死理,故隱去彌羅宮裡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商議時所說的話。更不談佛興道衰之憂,只說兩教交好,有意助取經人一臂之力,又怕那妖猴孫悟空性子頑劣不聽教誨,於是有意叫奘玄子潛身其中着意保護。事成,就許其位列仙班,也得逍遙正果云云。

這奘玄子自孕靈根,一向獨處深山,並不曉人情世故,心下只知道要尊師重道。既然廣成子講得冠冕堂皇,他也不知深淺厲害,即刻就答應了。只是又爲難道:“弟子道行膚淺,雖然修成人身,其他神通卻都不會。萬一孫悟空真要起蠻來,卻怎麼辦?”

廣成子道:“不怕。我徒本身就是先天靈物。又得人皇之血,天資福澤,都不輸妖猴。我現在且授你當日未講完的半篇道訣。助你通法性,固根源,鑄道體。你且專心修行,以備來日。”

當下廣成子便密密傳了大道真言。奘玄子歡喜鼓舞,倒地再拜謝師尊。退下自揣摩箇中奧妙,潛心修煉去了。

如此這般過去幾日。奘玄子照舊入城賣柴,忽然滿大街聽人說道:“涇河龍王和凡人打賭,爲好勝剋扣了雨水時辰點數,罪犯天條,玉帝命當朝丞相魏徵斬。這老龍當時就去乞求大唐天子救命,想不到魏徵卻有夢中斬龍的本事,終是救不了老龍。老龍躁不散,如今夜夜在宮門外作祟呢。”

奘玄子聽了,也不以爲意,只回去告訴廣成子知道。廣成子嘆道:“追本朔源,還是你當日和那漁翁在徑河邊上談論惹出來的禍。卻先別管它,這事該還有下文。”

又過幾日,忽然再聽到街上傳言,老龍王於陰間告狀,要在十殿閻王前和大唐天子當面對質。天子經三晝夜,死而復生,俱言幽冥地府所見所聞。繼而聚集百官,商議出榜募集四方高僧。又選出了當朝文淵殿大學士陳光蕊之子陳玄奘法師,賜予天下大闡都僧綱之職,主持水6大會度冥府孤魂。

奘玄子聽了,回來又告訴廣成子。廣成子口中不說,心內嘆道:“和龍王打賭的是袁守誠,夢中斬龍的又是魏徵。他二人都是道門弟子,想必唐王因此遷怒於我道門了。難道當真註定佛門當興,我道門則要盛極而衰?”心下打了個突,不敢再細想下去,只暗暗想:“從來天運無常,事在人爲而已。金蟬子西行取經是勢在必行,但能不能成功,終究還是未知之數。我該盡力而爲以報師門恩德,哪怕再犯殺劫,也顧不得那麼多了。”

當晚廣成子夜觀星象,只見半空中有祥雲瑞彩,向宮中而去了。廣成子認得正是觀世音尊者,冷笑道:“她倒熱心着急。只不知究竟是爲金蟬子呢?還是爲孫悟空?”喚奘玄子過來,吩咐道:“徒弟,明日一早隨我入城。且現出本相,我替你掩飾掩飾。”

奘玄子心思單純,也想不到這個老師別有用心,於是便答應了。現出原身,原來是塊氤氳紫金。廣成子捏訣唸咒,噴口仙氣喝道:“變”紫金登時變成一個僧家化齋用的鉢盂。廣成子將它收入懷裡,等到天明,依然化身雲水全真,入長安城來直趨金鑾寶殿求見聖駕,聲言要獻上如意之寶。

大唐天子正和百官商議朝政。忽聽午門官啓奏,喜道:“昨天才有行腳和尚前來獻上錦襴袈裟和九環錫杖,今日又有遊方道士要來獻寶。可見朕做水6大會,確是上應天心。”當下宣廣成子上朝,問:“道長,你要獻什麼寶?”

廣成子不慌不忙,從懷中取出紫金鉢盂拿在手中,對天子道:“我這鉢盂,不是尋常食器,是用紫金所制。看着雖然小,裡面卻可儲蓄千擔米糧。卻又不費力,即使三歲孝也拿得動。再有一樁好處,放在裡面的飯食永不會變餿,無論存放多久,味道依然鮮美如初。正合陛下做水6大會之用。”

天子聞言大喜,收下鉢盂,着左右拿一千貫錢給廣成子。廣成子也不競爭,收了錢鈔打一稽,揚長出午門去了。

等到九月初七,敲是水6大會的正日。天子連皇后及文武百官,都來化生寺聽陳玄奘法師講經及度亡魂。想不到觀世音菩薩忽然在會上出現,更點化天子遣人去西天取經。陳玄奘於是自告奮勇要承擔大任。天子歡喜,當懲陳玄奘結拜,認爲大唐御弟。

二日,天子擺駕送陳玄奘出城遠行,賜“三藏”爲號。親手替三藏酌了杯酒,拾一撮塵土彈入酒中,道:“御弟可進此酒:切記寧戀本鄉一捻土,莫愛他鄉萬兩金。”三藏感激飲盡了,天子又拿過包袱遞在三藏手裡,道:“這是通關文牒,裡面還有個紫金鉢盂,雖然比不上菩薩送的袈裟禪仗,不過也是件寶物。送你途中化齋用吧。”

三藏於是又再謝恩。辭別天子,上馬孤身去了。

三:拜師

飢餐渴飲,曉行夜宿。唐三藏自從離開長安。一路上馬不停蹄向西方而行。他是天下大闡都僧綱兼天子御弟,沿途上各州各府官員及地方寺廟,都派人出來恭請迎接。齋席間少不免執經問難,研討內典。三藏法師佛法高深,言辭又簡潔明白。既畢,聽聞者無不歡喜讚歎。

所謂言者無心,聽者有意。奘玄子化身紫金鉢盂,三藏法師每次說法,他都在旁邊聽講。這萬載紫金精英天性淳樸猶如一張白紙,雖然得廣成子傳授道法修成人身,但對於世間大道理卻還是懵懵懂懂。對佛道兩家本來就沒有成見。這時候有機會恭聆佛法,正好似醍醐灌頂,眼界不禁爲之豁然開朗。再加上日常耳濡目染,只看見三藏長老憐貧恤老,濟病救人的種種慈悲善行。所以心中對三藏法師的景仰敬佩之情,也不由得與日俱增。

不經不覺在路上走了個多月,已到河州衛地界,再往西就不是大唐疆土了。唐三藏在福原寺歇息一晚,二日天明起行。走不多久,只見眼前矗立了座險惡高山,山腳下有塊石碑,寫着“雙叉嶺”三個大字。三藏長老也不以爲意,下馬牽着繮繩上山就走。

才走了沒多少步,突然呼啦啦狂風驟起,吹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幾乎讓人連站也站不住。緊接着山搖地動一聲咆哮,從草叢裡跳出只吊睛白額猛虎,向三藏長老縱身猛撲。這長老“哎呀”失聲低叫,情急間向旁邊跳開,老虎就撲了個空。那匹馬受驚,揚起前蹄咴律律人立,掉轉身一溜煙跑得無影無蹤。老虎轉身壓低雙爪,兩眼如電死死盯着三藏法師,也不掀不剪,只是徐徐逼近。一條帶刺舌頭在嘴角舔了舔,暴露出兩排雪白獠牙,教人不寒而慄。

三藏法師也不驚慌。反而盤膝坐下,合什閉目默唸經文。那老虎似乎通人性,聽到經文居然微現猶豫畏縮,向後退了半步。可是雙眼隨即卻又綻放兇光,張牙舞爪再次撲出。眼見這長老就要葬身虎口,陡然間他身邊包袱裡光華四射,紫金鉢盂幻化人形躥出,橫臂架住猛虎,喝道:“瞎了眼的畜牲,竟敢作孽傷人?給我滾”擡腳踢起,正中老虎肚腹。那畜牲慘叫一聲向後翻倒,直跌出七、八步遠。爬起來再不敢多望唐三藏半眼,夾着尾巴頭也不回地逃走了。

奘玄子吁了口氣,回身走近三藏身前,抱拳下拜道:“奘玄子拜見法師。法師受驚了。”

三藏睜目向奘玄子一笑,道:“有虧了。你是誰?爲什麼會在我包袱裡?”

奘玄子恭恭敬敬答道:“法師,在下名奘玄子,就是唐皇贈予法師的紫金鉢盂。我本乃紫金精魄,因爲得遇大福緣,蒙本身恩師收爲徒弟,經多年修行而成人身。法師奉唐皇之命要去西天求取真經,這是造福蒼生的大善事,我恩師也讚歎不已。因爲西行路上多有妖魔鬼怪,恐怕法師會遇危險,所以恩師特意命令在下化身紫金鉢盂,危急時現身保法師平安,也好讓天下蒼生早日脫苦海。”

三藏道:“原來如此。不知道你恩師是哪位上仙?”

奘玄子搖頭道:“我恩師是三清座下弟子。至於名字。恩師吩咐,爲善若欲人知,就不是真善。所以特意命令在下不準提及他老人家道號。恩師還說,爲方便起見,奘玄子應從今日起拜入法師門下,求法師慈悲收留。”

三藏點點頭,伸手按在奘玄子頭頂,道:“好,既然是上仙好意,那麼貧僧就收下了你這個弟子。也不用剃,你就在我門下做個頭陀吧。”

奘玄子歡喜行禮,連磕三個響頭。扶三藏起身,又把包袱行李收拾好。那匹馬只是一時受驚,在山路上也跑不多遠,找回來讓長老騎了,兩個重新起程。師徒兩個談談說說,沿路上太太平平,再沒遇見什麼危險。得到日落黃昏,奘玄子又入山林找來野果野菜,生火煮好服侍長老用膳。他本來就做慣了樵子,這些事都駕輕就熟。一夜無話,翌日起身又行。到中午時下了雙叉嶺,眼前卻又有座大山,比起雙叉嶺更顯雄奇,乃是形如手掌,五指合攏。

三藏法師坐在馬上觀望風景,正在嘖嘖稱奇。突然間聽見山腹裡叫聲如雷,不由得嚇了一跳。回頭問奘玄子:“徒弟,那是什麼叫聲?”

奘玄子仔細分辨,冷笑道:“師父,這山叫做五行山。聽我從前恩師講,五百年前有隻無惡不作的妖猴,因爲逆犯天條,率兵造反大鬧天宮,所以被大雷音寺佛祖施展法力鎮壓在山腹內,叫他永遠不能再出來害人。這陣子不知道在抽什麼風,亂喊亂叫的讓人聽了就煩。師父別管這妖怪,我們自己走自己的就是。”

三藏法師還未答話,只聽那叫聲又喊道:“要去西天取經的和尚去西天取經的和尚”長老隨即扯住繮繩頭,道:“徒弟你聽,他在叫去西天取經的和尚呢。那可不就是叫我?去看看怕什麼。”

奘玄子依然用力搖頭,但拗不過長老堅決要去看,只好作罷。牽馬下山而行,走了兩三里路,赫然見山下光滑石壁凹進去了一大塊。裡面隱約還嵌着個人。再走近看才現,那不是人,

第148章 赴宴第76章 霹靂蓋天火第182章 絕世幻魔不死印(2)第357章 人心險惡妖心詐(四)第128章 開戰、激戰、酣戰(3)第311章 隨心所欲不逾規(二)第8章 七日入定第168章 紫雷七擊(1)第92章 列柳城第342章 地獄雷刀破體劍(四)第187章 窮途未末路,絕處有生機(1)第297章 無關勝負論生死第158章 暗手第163章 禮物第146章 意外(2)第87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楊唐第131章 隱世奇人第165章 驚變(2)第364章 真武宇宙絕寰宇(一)第346章 何去何從亦相問(一)第249章 陰陽合一,逆亂乾坤(四)第132章 身教言傳(2)第43章 岷江尋寶第299章 日出東方我不敗(二)第155章 冰冰(2)第40章 纏綿第306章 元始篇章告功成第340章 如來破極脫空無(二)第260章 財帛動人,張冠李戴第138章 扭轉乾坤(2)第177章 南陳舊臣(2)第152章 紅拂第207章 未來?現在(2)第275章 前朝舊族,嶺南宋閥第361章 天晶兵俑潛龍穴(二)第200章 滂沱雨(2)第87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楊唐第127章 雖遠必誅(1)第199章 驅狼吞虎,陰差陽錯(2)第9章 新鮮出爐的王爺第99章 大龍鳳(上)第342章 地獄雷刀破體劍(四)第337章 甕中捉鱉見蛟龍第273章 南海仙翁,鐵勒飛鷹(二)第137章 大援(2)第21章 絕路崩雲第114章 唐門劍器,五招戰約(上)第289章 親上加親童養媳第198章 毒心毒計毒肝腸(1)第268章 秘境末日,獵族覆亡(一)第174章 極樂秘辛,神掌由來(2)第284章 有意無意謀虎皮(一)第336章 機關重重兇險絕第47章 四全福地第79章 蜀中惡客來第218章 刀槍劍爪四大天王第95章 禍起蕭牆第121章 爭雄(2)第94章 夜探第266章 六根清淨,遁地飛天(上)第346章 何去何從亦相問(一)第215章 佛道雙修,伏魔尊者(2)第273章 南海仙翁,鐵勒飛鷹(二)第362章 恩怨情仇神兵斷(三)第46章 唐門七殺第350章 喜氣洋洋殺意濃(五)第159章 媚誘(3)第16章 大義凜然第125章 九寨溝(2)第139章 窮途已末路,絕處無生機(2)第264章 求諸本源,破盡天下第336章 機關重重兇險絕第48章 不圓滿第25章 入蜀賀壽第230章 投石問路,血書傳訊第220章 天道仙府,金丹異寶第357章 人心險惡妖心詐(四)第50章 麒麟劫(下)第250章 真龍蛻變,帝星爭輝(四)第56章 水乳交融,妳中有我第263章 窮山惡水,世外桃源第125章 九寨溝(2)第183章 陰陽令出破不死第120章 吐蕃之王,密宗黑教(1)第364章 真武宇宙絕寰宇(二)第189章 毒絕天下(1)第124章 三百(2)第147章 邀宴第59章 稱皇獨尊唯一聖(下)第154章 怒火第332章 雷刀妖棒初相逢(二)第149章 隋閥(2)第205章 橫死荒墳(2)第81章 烽火煉天驚魂雪,碧磷覆地奪魄金第131章 隱世奇人(2)第205章 橫死荒墳(1)第267章 舊夢前塵,物是人非第133章 三日攻防(1)第50章 麒麟劫(上)第352章 斬鬼屠神第九擊(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