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瘋狂反撲(2)

楊昭乘着馬匹經由朱雀門從皇宮中出來的時候,已經是華燈初上時分了。想起剛纔在太極宮中和祖父楊堅的對話,他不禁回頭凝望沐浴於皎潔銀輝之下的宮城城牆,隨之長長地嘆了口氣。剛纔陀羅所講的“朝廷中但凡有一官半職在身的,現在幾乎都是人人自危”這句話究竟包含着怎麼樣的意思,他總算是理解了。但與此同時,卻也仍然只能苦笑而已。本來以爲在楊玄感傷勢痊癒並重回顛峰的三個月限期之前,楊素應該會保持安靜蟄伏的姿態靜靜度過的。現在看來,卻是太低估這老狐狸了。

任誰也想不到,楊素的反撲居然會來得如此快,如此猛烈,如此瘋狂。就在小王爺離開大興前往南蠻的同一日,東邊潼關有消息傳來,關城守將“嵩陽劍”嚴無忌、“風雷劍”古傲、“墓劍”獨孤寒等三人以下,合共三千餘將士盡數被殺。僅僅五日之後,駐守洛陽的洛州刺史楊尚希以下,大小合共十七名官員遭遇刺客被刺身亡。由此端,刺殺行動以洛陽爲核心,迅向四面八方蔓延。短短一月時光,洛陽周邊各州各縣,被刺殺的朝廷官員竟達到了三十餘人之多,刺殺行動幾乎是無日無之。

地方官員雖然被刺,但地方政務卻不能因此而陷入停頓,勢必需要有人來接受。可是面對如此頻繁的刺殺事件,朝廷方面實在措手不及,只好儘量安排新官上任,又或者提拔當地的副官暫時主理政事。然而,十名官員從大興出前赴任地,至少要有七八人在途中就遭遇襲擊,最後能夠平安到達的,不過二三人而已。如此一來,朝廷再要任命誰人上任,卻竟是人人都視如畏途,紛紛託病不出。

就和當年討伐尉遲迥、平高智慧之亂等戰役一樣,楊素在這等關係生死的戰場之上,向來不甘於只簡單地等待,而是善於利用猛烈而持續的不斷進攻騷擾敵人,進而令敵人應對不暇而顧此失彼,並由此暴露出致命的弱點。如今雖說並非兩軍交戰,但其道理終究還是相通。

楊素擔任大隋丞相長達十幾年之久,門生故吏可謂滿天下。雖然這段時間以來,天子楊堅已經在朝廷內外清洗了許多楊素黨羽,但暫時範圍也只及於關中,未及將潼關以東的地方勢力也來個清洗。而被刺客所殺的地方官員,仔細調查背景的話,便可以現幾乎都是屬於平日裡與楊素敵對的派系。而那些因爲主官被刺而暫時主持地方政務的副官,卻十有七八都和楊素有千絲萬縷的關係。雖無明確證據,但此際已可斷言,楊素正是通過這種出乎意料之外的瘋狂方法,迅將潼關以東,以洛陽爲的大片地區之實權都掌握在手,隱隱形成了一種表明上並不明顯,實際上卻確實存在的割據之勢。

洛陽自古爲天下之重。所以前朝東西兩漢,均以長安爲西都以制關中,洛陽爲東都而制關東。關中雖然人才輩出,但自漢末以來,田地屢遭破壞,已非復舊秦時天府之國的富饒。朝廷的錢糧賦稅,十之六七需要自關東而輸入關中。大隋朝上承西魏、北周之法統,所以仍立足於關中而治天下。但西魏北周均偏處一隅,故此以關中可爲都而有餘。而大隋朝混一宇內,兼有南北。大興城之繁盛雖然當世無雙,但若放眼全局,僅以關中爲核心便大有不足。

正因如此,所以自開皇初年以來,洛陽地位便日益重要。雖無東都之名,而有東都之實。如今楊素使出這樣瘋狂手段,情況已可謂危急之極。假若再任由這種刺殺行動繼續下去,則潼關以東,將非復朝廷所有了。當務之急,是必須派出得力官員前往洛陽坐鎮,以雷霆霹靂手段將這種瘋狂刺殺行動徹底打壓下去,力挽狂瀾於既倒。所以,楊堅三日前已經頒佈聖旨,任命衛王楊爽擔任洛州道行軍大總管,主掌洛陽軍權。

這位衛王楊爽,說起來或許在江湖中名聲不彰。但他另一個名字楊林,卻當真如雷貫耳,天下間無人不識——便是大名鼎鼎的“靠山王”是也。楊爽乃是楊堅同父異母的弟弟,論輩分,楊昭若見了楊林,還須恭恭敬敬地稱呼他一聲“叔公”,乃是楊家第一代中極出色的人物。想當年,他年少氣盛,武藝初成,於是孤身離家,以“楊林”的化名出外闖蕩江湖。輾轉五年之間,幾乎是打遍河北無敵手。江湖中人列〖奇功絕藝榜〗,便將他手中的一對“水火囚龍棒”列作第三十六名。後來大隋立國,楊爽歸來輔助長兄,於戰場上衝鋒陷陣,屢立奇功。被民間的好事者與忠效王武建章、老元帥高潁、上柱國賀若弼、下柱國韓擒虎、越國公楊素、大都督魚俱羅、昌平王邱瑞、雙槍將定彥平等並列,合稱爲“興隋九老”。楊堅則封胞弟爲衛王,鎮守望海登州。

楊爽功勳卓著,德高望重,卻又性情豪爽,向來最愛提拔後進。所以在朝廷上下極受敬重。當此危急存亡之際,憑他的功勳威望手段,確實是鎮住局面的不二人選。但若論武功,靠山王楊林雖然也算一流高手,卻也頂多只和宇文述、李淵等人差相彷彿。假若對上楊玄感,卻萬萬擋不住〖紫雷七擊〗一刀。更何況楊素心存逆謀多年,私底下卻也不知道已經網羅了多少高手死士爲己所用,但靠楊爽一人,實在獨木難支,所以楊堅正在大感爲難。恰好這時候楊昭回來大興,卻正好替楊堅解決了個大難題。將眼下形勢詳細告之以後,楊堅當場下旨,加封楊昭爲河南道行臺尚書令,明日立即出前往洛陽,務必要輔助楊爽鎮住場面,防範可能出現的一切變故。務求在最短時間內,遏止楊素這種瘋狂的刺殺行經。

大隋朝官制,乃以文武分治地方。一州地方,文官以刺史最高,武將則以行軍總管爲。河南道行臺尚書令則脫於兩者之上,並非常設官員。當年大隋開國之初,楊堅曾經任命過楊廣擔任此職。後來楊廣被封爲太子,此職即不復設。如今楊堅命令孫兒楊昭出任河南道行臺尚書令,隱隱之間,竟是已有了以身後事相托之意。縱使楊昭熟知“歷史”,知道自己這位皇祖父至少還要再過四年之後才駕崩,但楊廣暈迷不醒、摩訶葉六識盡斷不知何時才能出關,祖母獨孤皇后也染病臥牀。大隋朝內外交困,風雨飄搖。卻教小王爺心中,如何能夠輕鬆得起來?

第249章 陰陽合一,逆亂乾坤(三)第159章 媚誘(1)第336章 機關重重兇險絕第348章 昨日我死今重生(四)第185章 合作協議(1)第30章 不該惹的人(上)第249章 陰陽合一,逆亂乾坤(上)第151章 歌舞第13章 極樂寺(上)第264章 求諸本源,破盡天下第255章 腐水流泉,金菊迎客第159章 媚誘(2)第285章 恩怨情仇信義親(二)第155章 冰冰第189章 毒絕天下(2)第30章 不該惹的人(上)第319章 愛恨情孽苦交纏第204章 惺惺相惜,如何善後(1)第172章 善後事宜(2)第122章 時代存在的痕跡第140章 曲終魂斷,龍骨歸位(1)第133章 三日攻防(1)第345章 舊日情債今須償(一)第80章 至剛無敵,其慢也剛第169章 惡鬥七大限第306章 元始篇章告功成第161章 不速第107章 大開殺戒,小心有詐(下)第203章 佈局?拆局?終局(2)第352章 斬鬼屠神第九擊(三)第269章 破滅地獄,屠龍無悔(二)第102章 遺物禮物(上)迪二五0張真龍蛻變帝星爭輝一第149章 隋閥(2)第346章 何去何從亦相問(一)第139章 窮途已末路,絕處無生機(2)第352章 斬鬼屠神第九擊(三)第353章 金頂佛燈照大千(三)第282章 雛龍元祖兩成空(四)第55章 終局未終第92章 列柳城第30章 不該惹的人(上)第49章 誰爲敵友定分界第247章 芳蹤何覓,魂歸何處?(下)第315章 邪極別傳四魔聚(一)第231章 寶庫之秘見端倪(一)第193章 救人救到底,送佛送到西(2)第232章 童子金身,金剛一指第237章 風華絕代,陰後駕到(上)第231章 寶庫之秘見端倪(一)第338章 千年約定在今朝(一)第46章 唐門七殺第139章 窮途已末路,絕處無生機(1)第205章 橫死荒墳(1)第15章 白雲深處有人家(上)第357章 人心險惡妖心詐(二)第360章 千秋一帝至尊皇(四)第251章 兩敗俱傷,玉石俱焚第277章 得刀忘刀,天道霸道(下)第68章 虎魄也殺不了的人第212章 只能活一個第296章 獨步東西豈百里(三)第345章 舊日情債今須償(二)第197章 移禍江東(2)第121章 爭雄(3)第164章 延請(1)第270章 大難不死,必有豔禍(五)第138章 扭轉乾坤(2)第104章 決不後悔第215章 佛道雙修,伏魔尊者(2)本章還是自動發佈如無意外俺就8說了哇卡卡0第22章 領悟,突破第173章 舊事不須提,秘法凍光陰(2)第294章 閨房中事細叮嚀第214章 無言的終局(1)第204章 惺惺相惜,如何善後(1)第84章 四大部主第80章 至剛無敵,其慢也剛第254章 天魔解體,生命真火第363章 血歸穹蒼注龍穴(三)第88章 驚天動地的唐十三第209章 屠神(2)第340章 如來破極脫空無(三)第363章 血歸穹蒼注龍穴(三)第117章 破繭(3)第92章 列柳城第284章 有意無意謀虎皮(四)第332章 雷刀妖棒初相逢(二)第46章 唐門七殺第21章 絕路崩雲第353章 金頂佛燈照大千(一)第347章 舊愛新歡狹路逢(一)第101章 四大皆兇皆成空(下)第117章 破繭(2)第247章 芳蹤何覓,魂歸何處?(下)第356章 競尋龍穴驪山陵(三)第215章 佛道雙修,伏魔尊者(2)第270章 大難不死,必有豔禍(五)第360章 千秋一帝至尊皇(二)第130章 麟爭龍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