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濟濟一堂冬至宴

形狀如同鵝毛般的無數雪片,從夜幕之上紛紛揚揚灑下。6河南道行臺尚書行署正殿大廳之內,此時此刻,正是一片燈火通明。粗若兒臂的牛油蠟燭,以及散放於大廳之內各處的碳爐火盤,讓屋內溫度絲毫不似隆冬時節,反類於春暖花開。悠揚絲竹樂韻之下,廳中已然設置了豐盛筵席來款待濟濟一堂的客人。大隋立國以來,天子楊堅力行簡樸,不尚豪奢。所以雖然王府設宴,席面上卻也並沒有什麼特別貴重的山珍海味。狗肉、羊肉、餛飩、鯉魚、還有赤豆糯米飯以及肉圓、豆芽、粉條、雞、鴨等等尋常菜餚,合共擺了九碟九碗,取其九九消寒之意。

當然,不論如何崇尚簡樸也罷,這始終不是在搞什麼憶苦思甜活動,用不着特地把菜品往難吃里弄。更何況原料雖然並不特別珍稀,但孔夫子曾有言在先: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朱門之家,自有種種手段可以化腐朽爲神奇。比方說其中一碗羊肉粉湯餃子,雖是平民百姓也常做的家常菜,烹飪起來,卻絕不簡單。

先要把蘑菇洗淨熬湯,熬好後將其撈出備用;羊肉丁下鍋烹炒,水汽炒幹後放姜、蔥、蒜等調料翻炒,入味後將切好的蘑菇加在肉丁上再炒一下,然後用醋醃,再放入調和麪、精鹽、醬油;肉爛以後放木耳、黃花菜略炒,將清好的蘑菇湯加入,湯滾開後放進切好的粉塊、泡好的粉條,再加入韭黃、蒜苗、以及香菜。這這鍋湯紅黃綠白黑五色俱全。香氣撲鼻,真讓人垂涎欲滴,食指大動。其餘菜品,亦大多類似。

楊昭在吃這方面之上,向來並不怎麼講究。尚書行署裡的廚師,根本是直接從洛陽城駐軍大營裡調過來的。其手藝如何,也就可想而知了。如此精緻菜品,那是萬萬料理不來。眼下這十多席的佳餚,卻是小王爺臨時通知了這洛陽城的地頭蟲,洛陽幫幫主上官龍而得來。上官龍本身當然不會做菜。但他名下有座董家酒樓,卻是洛陽城中所有老饕都趨之若鶩的所在。至於如今穿梭席間,爲衆位賓客倒酒上菜的那些美貌侍女,卻與大廳中奏樂的樂師們相同,都來自洛陽城另一地頭蟲,洛陽富榮鳳祥(實質乃魔門八大高手之一,真傳道宗主闢塵道人)名下產業曼清院。這曼清院是有名的銷金窟,美貌侍女以及出色樂工,當然是要多少有多少了。有這兩位幫忙張羅,向來給人印象更似軍營而絕不像王府的河南道尚書行署,今晚之中,竟也罕有地流露出幾分平日所無的富貴氣象。

楊昭之所以如此大張旗鼓地排筵設席,固然因爲漢王與唐國夫人的到來,此外,更因爲今日原來恰好就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所謂冬至者,乃陰極之至,陽氣始生之日也。此日中,天上曦輪金烏之位置非東非西,反倒偏南。白晝短促,爲全年之最,而日照影子之長,亦爲全年之最。過此日後,即進三九隆冬,但白晝持續時間也由此逐漸增加,正合《易經》老陰生少陽之說,故此便有冬至一陽生之俗論。《漢書》中有言: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因之稱爲吉日。

自武王姬建立大周朝以後,歷經秦漢魏晉等各朝,冬至日皆爲朝廷法定之節。《後漢書》中有云: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百姓皆在此日中祭拜父母尊長,爲天子者,則須出郊舉行祭天大典。因此歷代之下,又有冬至大過年之說。

回想這一年多以來,楊昭在各地東奔西跑,總有各種各樣事情在身,忙個不停不休。不管上元抑或清明、無論中元還是重陽,這許多重要節日到來時,小王爺都無暇理會,更不用說專門進行慶祝了。可未曾想到,剛剛回到洛陽城的今日,原來就是冬節。恰好,又正逢漢王與唐國夫人也從太原到達洛陽(東突厥使團也一齊出,但突厥人並無過冬節習慣,所以並沒特地在洛陽停留,趕路直趨大興去了),所以無論在情在理,身爲主人家的河南王,便很應該設宴款待,以替遠來貴客接風洗塵,順便慶祝冬至纔對。

所謂貴客,卻絕不僅只有漢王以及唐國夫人二位而已。燈火映耀之下,只見大廳內合共擺開了二十張酒席。當中主位之上,自然是河南王楊昭,他身後矗立着丫鬟小晴。左側客位,第一席是在座衆人中地位最高輩分也最長的衛王楊爽;第二席是漢王楊諒;第三席是唐國夫人,身邊一大一小兩位女子,分別是李淵獨女李秀寧,以及其生前寵妾萬貞兒;第四席是洛陽刺史張須陀、第五席是洛陽治中從事李密李法主、第六席是河南王府上將軍諮祭酒,督河南王府軍事李靖李藥師。至於第七、八兩席,則是曹二、歐陽四、阿魯五與蕭六這四名河南王府中親衛。第九席是衛王府校尉尉遲恭尉和秦瓊。在這一列上就座者,盡皆爲有朝廷官職(誥命)在身之人。

而在小王爺右側這一列上就座者,恰恰相反,全爲白身之輩。坐席者,正是慈航靜齋傳人梵清惠。其次是魔門陰癸派宗主陰後祝玉研與其女祝美仙。**雙修闢守玄、幻媚娘子聞採婷、銀豔魅旦梅、魔隱邊不負等分別坐於三、四席上。第五席是正一道弟子,玄學奇才袁天罡。第六席爲河南道綠林大豪大龍頭翟讓和他的義子程咬金。第七席是血鳳凰杜大小姐、第八席橫死荒墳司馬荒墳及飛天司徒雅。第九、十兩席,便是洛陽幫幫主上官龍和洛陽富榮鳳祥了。

這裡合共二十九名賓客,其出身來歷之複雜,不敢說後無來者,但卻肯定是前無古人了。先不論身份貴賤如何,單單慈航靜齋與魔門陰癸派兩者,就是彼此明爭暗鬥了整整幾百年之久的夙世仇敵。此際兩大門派的腦人物,居然能夠共坐飲酒,而且暫時看起來還彼此相安無事,對於熟知二人身份的賓客而言,又豈能不爲之而暗地裡嘖嘖稱奇?

楊昭踞坐主位,對於下面衆人種種或詫異、或驚訝、或鄙夷、或惱怒、或不屑、或擔憂、或崇拜、或幸災樂禍、或心安理得的種種神態,一概置諸不理,只是自顧自地該幹什麼便幹什麼。須臾之間,席間侍女撤去殘酒,轉而送上董家酒樓的新造冬釀。入冬以後下缸釀酒,此爲江南舊俗,向爲北方之所無。大隋統兵掃滅南陳以後,在政治上以北統南,但文化上卻反過來以南侵北。故此江南風俗,亦逐漸流播於北方。

這冬釀新酒,是以秋收之後新鮮糯米,以冬水蒸煮,再摻雜以桂花以及各種不同草藥釀製而成。其口味甘甜,色澤金黃,隱隱地有桂花幽香,口感清爽怡人。醇而不烈,最是滋補養顏。當下小晴搶先捧起酒壺,替自家少爺滿斟一杯。楊昭執杯輕嗅,但覺甜香撲鼻,當場滿室皆春。他擡頭向席間衆人環顧一週,笑道:民間俗話有言,冬至大如年,原本是一家團圓的日子。可惜本王奉皇祖父之命而出鎮地方,雖逢佳節,亦未能承歡於皇祖父、皇祖母、以及父王母妃之膝下,盡爲人子女兒孫之孝道,實是個大大的遺憾。姑且便以這一杯新釀冬酒,遙敬我大隋天子,恭祝皇祖父、皇祖母福壽綿長,身康體健。言畢,他早捧杯長身而起,面向西邊大興城所在的方向彎腰拜了三拜,將杯裡酒水灑於地上。席上衆賓客自衛王楊爽以下,盡皆不敢怠慢而跟隨起身遙拜,同樣將杯中酒漿灑地。

敬拜已畢,衆皆返身就座。小晴趕緊又替自家少爺斟上第二杯。楊昭舉杯,回望向屋外,只見白雪紛飛,鵝毛遍地,一派銀裝素裹,分外妖嬈。不由得又笑道:聽聞民間向來有俗諺,雲道是瑞雪兆豐年。這一場好雪,可正正來得及時。惟願來年時候,我大隋也能風調雨順,天下百姓盡皆安居樂業。來,大家便爲天下百姓,滿飲了此杯。言畢舉杯遍邀,率先將杯中酒漿一飲而盡。衆人也跟着飲了。

在座衆人當中,若說性格圓滑八面玲瓏,自當要數榮鳳祥這位洛陽富。他有心巴結這位前途無量的河南王,當下搶先起身,微微彎腰道:朝廷不幸,今年先有西南戰事,又有楊素這忘恩負義的賊子造反作亂。以至於小民百姓流離失所,我等商家也損失慘重。可是朝廷亦有大幸,竟能出了王爺這位命世之英傑,先後兩次力挽狂瀾於既倒,終於將那天大禍事消弭於無形,還給大隋江山一個朗朗乾坤。王爺不但有霹靂手段,更具菩薩心腸,處處不忘生民百姓,這當真是咱們大隋朝的福氣了。小人在此,亦祝王爺多福多壽,使我大隋江山能得永固也。

榮鳳祥這番說話,馬屁拍得也稍嫌過分了些。而且聽其言下之意,更分明是已經將河南王當作了未來的大隋天子看待。如此態度,未免有些兒逾越。不過天子楊堅已經六十多歲,在這個時代而言,年紀算是很不輕的了。若無意外,太子楊廣繼位便是板上釘釘的事。楊昭作爲太子嫡長子,表現又如此搶眼,則將來身登大寶,正位九五,也只是水到渠成的事罷了。當下衆人或真心歡喜,或隨口敷衍,齊齊點頭稱是,各自滿飲一杯。獨獨漢王楊諒眼眸內流露出不滿的異樣光芒,以僅有自己聽得到的聲音輕蔑冷哼着,只將酒杯放在脣邊做個樣子而已,卻連半滴酒漿也沒有真正入喉。

衆人雖然可以善頌善祝,但楊昭卻也不能坦然受之。他搖搖頭,道:我年少識淺,懂得什麼?若說僥倖能夠有何成就,那也並非本王一人之功。全賴在座各位不吝鼎力襄助,才總算不至於鬧出什麼大漏子。趁真今日冬至佳節,本王就在此敬各位一杯,請,請。舉杯由左至右劃個小圈以示遍邀,又是仰飲盡。

衆賓客又都飲了,衛王楊爽手捋長鬚,呵呵笑道:《荀子堯問篇》有云,諸侯自爲得師者王,得友者霸,得疑者存,自爲謀而莫己若者亡。故楚莊王是以憂也。昭兒年紀雖輕,但能不驕不躁,懂得尋師拜友,如此,正是王霸之姿也。我們楊家到了第三代,居然能夠有如此一匹千里駒,何患江山之不固?好,好得很啊,呵呵~~

衛王楊爽頓了頓,卻又道:孔子曾自述雲: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二十而冠,三十而立。昭兒明年就是二十歲了(虛歲二十,實質十八)。行過冠禮之後,便好應該成家立室,替我們楊家開枝散葉纔是。昭兒,你自己對於這件大事,可有什麼打算沒有?皇兄皇嫂他們二位,有否曾替你作過什麼安排呢?

衛王楊爽一生未曾生兒育女,所以對於兄長楊堅的這些兒孫們,也都是關懷備至,視若己出。佳節共聚,他心裡高興,自然而然地便順口問起侄孫的婚事,那是在正常不過了。可是他萬萬沒有想到,此言甫自出口,大廳中原本還算輕鬆的氣氛,登時便是一緊。

楊昭心中嘆了口氣,暗道:該來的,終於也要來了。定定神,故作淡然道:回叔公的話,侄孫上次離開大興的時候,皇祖父與皇祖母還不曾對這件事有什麼安排。不過不過麼,日前昭兒來太原的時候,我倒是和唐國夫人一起,做主替昭兒定下了一門上好親事。河南王話尚未畢,漢王楊諒已然搶先出聲將之打斷。他微笑着道:卻就是唐國夫人的孫女,李秀寧。

偶素後怕滴分割線

今天下午正在碼字的時候,忽然啪的一聲,居然停電了。可憐我辛辛苦苦寫的東西,都沒有保存,就此毀於一旦啊,555,好不容易到晚上9點多才重新來電,於是只好重新寫過,幸好之前的還大致都記得,碼起來比普通狀況快了不少。否則的話,今天就又要沒得更了。怕怕啊

第318章 疚瘋嘯鳴情難控(一)第138章 扭轉乾坤(1)第210章 三日之後?死戰(2)第247章 芳蹤何覓,魂歸何處?(上)第249章 陰陽合一,逆亂乾坤(中)第128章 開戰、激戰、酣戰(2)第296章 獨步東西豈百里(一)第291章 辣手施威見行藏第110章 善智、善武、善智也善武第121章 爭雄(3)第308章 鳳武九天好夫郎第359章 恩斷義絕滅穹蒼(二)第359章 恩斷義絕滅穹蒼(三)第361章 天晶兵俑潛龍穴(二)第260章 財帛動人,張冠李戴第197章 移禍江東(2)第351章 勇闖地獄閻王驚(二)第159章 媚誘(3)第175章 追尋(2)第230章 化蛹爲蝶期可待第156章 劫數(1)第45章 超神兵第308章 鳳武九天好夫郎第242章 石破天驚,菩薩滅道第302章 血海陰山東溟生(二)第328章 興師問罪見真章(二)第185章 合作協議(1)第45章 超神兵第9章 新鮮出爐的王爺第343章 恩怨會及愛別離(三)第184章 懇君以三事(2)第342章 地獄雷刀破體劍(五)第16章 大義凜然第300章 殘兵斷劍見神皇第323章 魔妖尊卑惟強決(二)第84章 四大部主第319章 愛恨情孽苦交纏第357章 人心險惡妖心詐(一)第65章 終於回家了第138章 扭轉乾坤(1)第159章 媚誘(1)第28章 純陽無極,神行八法第136章 擒賊……必擒王(1)第206章 塵埃落定(1)第249章 陰陽合一,逆亂乾坤(三)第347章 舊愛新歡狹路逢(三)第123章 臥龍之智(1)第358章 皇陵禁地入者死(二)第308章 鳳武九天好夫郎第364章 真武宇宙絕寰宇(四)第231章 寶庫之秘見端倪(二)第295章 爾之君父爲我臣第114章 唐門劍器,五招戰約(上)第143章 王府(2)第249章 陰陽合一,逆亂乾坤(上)第276章 鬱河之泮,宋家山城第197章 移禍江東(2)第227章 不依國主難立法第177章 南陳舊臣(1)第284章 有意無意謀虎皮(四)第362章 恩怨情仇神兵斷(一)第270章 大難不死,必有豔禍(四)第187章 窮途未末路,絕處有生機(1)第161章 不速第174章 極樂秘辛,神掌由來(2)第197章 移禍江東(2)第321章 脫胎換骨轉輪迴第359章 恩斷義絕滅穹蒼(二)第250章 真龍蛻變,帝星爭輝(二)第249章 陰陽合一,逆亂乾坤(中)第80章 至剛無敵,其慢也剛第343章 恩怨會及愛別離(三)第74章 紅粉綺羅第223章 忠貞勇烈,惟利是圖(上)第247章 芳蹤何覓,魂歸何處?(上)第282章 雛龍元祖兩成空(四)第40章 纏綿第105章 天鼓嶺第278章 喪屍喪獸喪心膽第203章 佈局?拆局?終局(3)第57章 相濡以沫第272章 飛來橫禍,霸王兇威第342章 地獄雷刀破體劍(四)第151章 歌舞第178章 四大寇(2)第269章 破滅地獄,屠龍無悔(四)第134章 壯志飢餐胡虜肉(2)第302章 血海陰山東溟生(一)第161章 不速第133章 三日攻防(2)第199章 驅狼吞虎,陰差陽錯(2)第189章 毒絕天下(2)第269章 破滅地獄,屠龍無悔(四)第364章 真武宇宙絕寰宇(二)第238章 天下熙壤,爲利來往(上)第173章 舊事不須提,秘法凍光陰(2)第351章 勇闖地獄閻王驚(五)第320章 天魔解體焚日月第217章 瘋狂反撲(2)第185章 合作協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