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太一卷軸

正心先生上前取下卷軸,打開一看,卷軸忽飛離其手,懸於空中展開。卷軸上的文字均熠熠生輝,從中出現一生力幻化的白髮老者。

那白髮老者道:“吾乃太一,此卷軸乃吾所創,用以培育創世之主並指引其創造宇宙。卷軸共分爲生死宇宙之道、生死宇宙之史、創世之力三部分,請後世創世之主依次閱之,方可創世。亦煩請後世創世之主好生珍藏此卷軸,並及時補充之。”

二人便先閱覽第一章“生死宇宙之道”,其正文之前有一句話爲:

“大道無言,以虛言表之,陋形而已,並非至理。”

其正文如下:

創世前,不分生死宇宙,一切稱爲虛實,即無存在,亦無不存在。

偶然,分出虛、實,便分出死、生,從而有了宇宙這般時空。

生死爲實,宇宙爲虛,虛實本同一,無虛無實,無實無虛。

生、死本同一,無生無死,無死無生;生可轉化爲死,死可轉化爲生,生、死往復,平衡存在;宇、宙同理。

生有序,虛形爲生力,實形爲生物;死無序,虛形爲死力,實形爲死物。

生力轉死物爲生物而幻化萬千,而出死力;死力轉生物爲死物而歸一萬千,而出生力。

生之實形幻化先天地萬物而後萬千生靈,死之實形歸一先萬千生靈而後萬物天地。

宇宙轉換:

宇宙彼此依存。

宙即生、死之虛形(變化),宇即生、死之實形(存在);

生即宇宙之實形,死即宇宙之虛形。

同一時刻之同一大小空間,不同狀態,便是時間,此即宇轉換爲宙;

同一空間之同一長短時間,不同狀態,便是空間,此即宙轉換爲宇。

於空間中移動即作用於自身即可,於時間中移動則要作用於除自身之外的所有生物。若使得自身變化,除自身之外的所有生物不變,則可於空間中移動;若使得自身不變,除自身之外的所有生物變化,則可於時間中移動;若使得所有生物變化,則可於時空中移動。

向過去移動逆轉時間,所耗生力無限,需使所有生物向過去移動且自身不作時間移動。若可向過去移動,則沿原有軌跡退回之時間移動所耗生力最小。向未來移動順應時間,所耗生力較小,有兩法可行,一種是使得除自身之外的所有生物在時間中加速移動,所耗生力較大;另一種則是使得自身在時間中減速移動,所耗生力較小。無論何種時間移動,均有違天道。

生物聯繫:

生物本質聯繫分爲愛和厭。

生力聯繫即爲愛,死力聯繫即爲厭。

越是簡單基本的生物,愛越多,厭越少,吸收生力越多,吸收死力越少,從而生長髮展;越是複雜高級的生物,愛越少,厭越多,吸收生力越少,吸收死力越多,從而消亡衰落。

…………

正心先生嘆道:“原來如此,看來即便道依不施‘獸屠’之法,我們這個世界也難以久存。”

神綱道:“我們這個世界本就存在着不平衡,不,與其說是不平衡,不如說是不公平。有的人天生生力強大,有的人卻天生生力弱小,而且人可以憑藉喜好肆意妄爲地吸收生力和死力。”

正心先生道:“不止是人,萬物生靈何嘗有着平衡?人生來即爲意識強者,發現了生死之道,因此便可主宰萬物生靈、肆意掠奪殺戮?整個世界失衡是我們一手造成。但我不同意你說的不公平,天道是公平的,人類終究還是被天道懲罰,不平衡的世界終究被天道滅亡……”

“我本想讓你在成爲創世主後,復活那些對我來說重要的人,但依此來看,讓一個人起死回生是不可能的……你可以創造一個一模一樣的人,但這個人並不是他……”神綱黯然道。

正心先生道:“天道不可逆轉,凡事不可強求,如今我們什麼都看得清了……”

於是二人便又閱覽第二章“生死宇宙之史”,其文如下:

初宇宙:創世後的宇宙。

終宇宙:滅世後的宇宙。

一初宇宙:生死初次分離形成之宇宙,萬物生靈之始。一初宇宙毀滅後又生出二初宇宙,而後爲三初宇宙……以此類推。

前初宇宙:太一一初宇宙之前的宇宙統稱。根據太一卷軸收錄的幾個前初宇宙卷軸殘片記載,在太一之前,就存在過創世之主,且有創世之主書寫過助後世創世主創世的卷軸,猜測由於某種原因造成卷軸損毀。太一依此而創太一卷軸。

太一卷軸啓示:由歷代創世主設置,在滅世之象形成之時出現,指引合適之人成爲創世主,並取得太一卷軸而完成創世。

太一前初宇宙:創世主太一所在宇宙,資源耗盡而滅世……太一偶得遠古宇宙卷軸殘片,悟出生死宇宙之道,而後成爲太一一初宇宙創世主。

太一一初宇宙:太一所創,並創造太一卷軸。人爲意識最強者,太一創造衆多神靈,掌握自然之力,領導萬物生靈,太一因滿足人類各種慾望終究生力耗散而亡,而後神靈混戰而滅世,衆神爭奪創世主之位……煉世成爲創世之主。

太一二初宇宙:煉世所創。人爲意識最強者,煉世因創世耗盡生力而亡,自然之力占主導地位,最終因自然之力太過強大,物種難以在苛刻條件下生存而滅世……啓示出現,但很難找到合適的創世主,幾經周折找到了唯一存活的人類鴻蒙,鴻蒙獲得了太一卷軸的力量而成爲了創世主。

太一三初宇宙:鴻蒙所創。人爲意識最強者,鴻蒙因創世耗盡生力而亡,自然之力過於渺小,環境安逸,生靈繁衍過快……草木、鳥獸、人類相繼滅絕……最終黃老成爲了創世主。

太一四初宇宙:黃老所創。人爲意識最強者,黃老因創世耗盡生力而亡,自然之力較小,生靈物種數量極少、永存和無法繁衍,最終因……滅世……明夷成爲了創世主。

太一五初宇宙:明夷所創。明夷效仿太一,成爲存世的創世主與至高神,創造衆神管理世界,人掌握着自然之力,併爲意識最強者……人類在衆神領導下殺死了明夷,而後相互征戰,衆神爭奪至高神之位……滅世之象出現,太一卷軸因衆神爭奪創世主之戰而遭到了部分損毀,無妄成爲創世主,並修補太一卷軸。

太一六初宇宙:無妄所創。無妄因創世耗盡生力而亡,自然之力、萬物生靈之力彼此平衡,人不再是意識最強者,萬物生靈均可修道,各個物種彼此可交合繁衍……因各個物種爲爭奪資源而滅世……人面獸身的真元成爲創世主。

太一七初宇宙:真元所創。真元自以形陋,認爲人是世間最美的生靈。人爲意識最強者,禁止物種間交合繁衍,真元因創世耗盡生力而亡。真元創造少數完美的人擁有強大生力和衆多智慧,多數人生力弱小且愚昧。少數完美之人成爲統領,以法統治多數人,人類之間無情感可言。而後人繁衍壯大,其他物種滅絕……隨後滅世之象出現,妱媂成爲了創世主。

太一八初宇宙:妱媂所創。妱媂重視愛,人爲意識最強者,可操縱自然之力……

正心先生驚歎道:“觀生死宇宙之史,方知天道之博大,人類之渺小,宇宙更替亦遵循天道之法。”

神綱道:“每個宇宙滅世與創世均是一種進化,太一卷軸利處之一便是使得歷代創世主都能夠吸取前代宇宙滅世的教訓,創造出更美好的宇宙。”

正心先生道:“是啊,每一個宇宙都是天道的一種嘗試,但無論何種嘗試,每個宇宙亦有生與死,我想歷代創世主亦明白這個道理,這亦是天道,他們只是儘量讓自己所創宇宙的光輝照耀得長久一些罷了。也正因如此,歷代創世主都會將太一卷軸傳給下一個創世之主。”

神綱道:“若你真能成爲創世之主,那麼太一八初宇宙的歷史就將由你書寫了。”

二人繼續閱覽,打開了第三章“創世之力”,此章中僅有數言如下:

“歷代創世主雖盡其所能創造宇宙,但仍不免於滅世,故將一部分生力注入太一卷軸之中,以助滅世之時創世之主再造宇宙。”

此時,從卷軸之中忽然幻化出一位美麗女子,正是妱媂之像,其道:“吾乃妱媂。在吾沉睡甦醒之時,發現世間愛少而厭多,有滅世之兆。吾不忍就此放棄,便以僅剩的生力創造出生力強大者,希望可以教會人們愛之道,以挽救世界。但吾亦做好了再造宇宙的準備,故造出可以滅世的天神劍交於天帝,若此世界無法挽救,便以此劍聚集死力滅之,否則創世之主需等待不知多少歲月,方可等到宇宙歸一。吾又告知靜怡人太一卷軸的秘密,希望在滅世之後,他能成爲創世之主。不知眼前之人是否爲靜怡人?但如今創世之主便是吾眼前之人,吾即將太一卷軸之中的創世生力傳授於你,希望你能夠創造出更美好的宇宙!”說罷妱媂之像消失,一股巨大的生力注入了正心先生體內。

正心先生全身發出白色的亮光,周圍生氣瀰漫。

神綱微笑道:“你已達到了生神的境界,現在你便是新世界的創世之主!”

正心先生嘆道:“妱媂大神原本希望天帝和靜怡人共同完成創世,終不如願。”

神綱思索片刻,道:“你是靜怡人後人,我亦算是天帝后人,現又手握天神劍,就由我們來實現妱媂之願吧!”正心先生微笑頷首。

“這也是爲了實現妹妹的願望……”神綱說罷飛至天空之上,以天神劍開始聚集天地間縱橫的死力。正心先生收起太一卷軸,飛至神綱之旁。

須臾之間,天地間的死力盡被吸入神綱體內,神綱全身散發着黑色的煙氣,周圍死力瀰漫,冷笑道:“這便是死邪的境界嗎。”說罷開始發出巨大的死力,卻聽正心先生止道:“且慢,萬一還有生靈存活,就此毀滅天地,於心何忍?”

神綱冷冷道:“滅世已始,若不解脫此等苟延殘喘的生靈,如何完成宇宙的更替?新的世界是要在毀滅中誕生的!”說罷繼續發出更多的死力。

正心先生雖然心生憐憫之情,但亦知在宇宙生死麪前,生靈顯得如此渺小,舊世界的暗淡生命是難以阻擋新世界的明媚生命發出璀璨之光的。

樹閣亭臺之上,伴在清霖旁的白帝長髮如雪,隨風飄逸,飲了一口酒,微笑着被迅速而來的巨大死力吞噬。

屍體,枯木,山川,河流,繁星,月亮,太陽,天空,大地……一切慢慢地消失於無,同時產生出了巨大的生力,均被吸收到了正心先生體內,這是太一卷軸之故。

空間越來越小,周圍一片漆黑,只聽神綱氣息微弱道:“我也該歸於宇宙了……希望新世界的人們美好的生活……妹妹……晴颸……”而後消失於無。

“神綱!”正心先生喚道,但已無人迴應,他知道神綱也消失了。

“就這麼消失了嗎……我所在的世界……我所在乎的所有人……都不存在了嗎……”正心先生黯然神傷,雖然明白一切,但心中還是會酸楚難過,這大概便是愛吧……

“不……大家沒有消失……他們都在這裡……都在這裡……那麼,便讓大家和我一起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新世界!”正心先生心中忽豁然開朗,這大概也是愛吧……

“現在已經沒有時空,因此對於創造一個什麼樣的新世界,我可以思考很久很久,但只是對於我自己的時空來說很久很久吧……”正心先生陷入沉思當中……

“或許天上的星星不再只是可以看的星星,而是像大地一樣可以去的地方,或許那裡也有生靈……”

“或許世界不應像曾經的宇宙那麼狹小,應該廣闊無垠,充滿美麗和神奇……”

“或許萬物生靈都應爲愛而活,因愛而在一起,因愛繁衍生息……”

“或許應將自然之力交給天道,沒有神靈,但人類要有對神靈的敬畏,對天道的敬畏……”

“或許人類還是這個世界的意識強者吧……”

…………

“或許不應該有創世主,創世主本即天道之形,把生死宇宙交給天道本身去運轉應該更好吧……而太一卷軸,姑且作爲一個美麗的傳說,只有有緣人能夠看到……”

…………

“希望人們不會因爲私慾而去破壞這個新世界的美好……希望這個新世界可以因愛而永遠存在下去……”

原初隕落於浩瀚宇宙之中……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十三章 命喪天陽第二十七章 曲歸人安第十二章 不知花意第二十五章 棋盡歌危第二十七章 曲歸人安第四十四章 屠靈亂象第四十章 血染古踏第四十章 血染古踏第五章 絕命危情第四十五章 天啓生神第十六章 長劍迷心第三章 英華感衆第四十一章 止戰遇龍第十七章 靈巒同歸第十四章 生育折壽第十四章 生育折壽第三十四章 鳳凰情緣第四十五章 天啓生神第四十二章 師命難違第四十四章 屠靈亂象第十五章 簾後美姬第十二章 不知花意第十二章 不知花意第三章 英華感衆第二十六章 似幻似真第三十六章 暗潮起伏第七章 清兮長生第二十章 情難兩全第三章 英華感衆第四十二章 師命難違第六章 月夜手談第三十章 雲散日出第三十章 雲散日出第十九章 紅槍破畫第二十五章 棋盡歌危第三十三章 和平約定第四十六章 妱媂神廟第三十九章 擂鼓舉旌第三十一章 竹谷祭友第二十八章 盛怒難止第十三章 命喪天陽第五章 絕命危情第四十四章 屠靈亂象第四十二章 師命難違第四十六章 妱媂神廟第十二章 不知花意第十章 仙域煉弦第七章 清兮長生第二十六章 似幻似真第四十五章 天啓生神第四十章 血染古踏第四十章 血染古踏第三十章 雲散日出第六章 月夜手談第二十四章 苦思寒意第十五章 簾後美姬第四十五章 天啓生神第三十九章 擂鼓舉旌第三章 英華感衆第三十章 雲散日出第三十二章 我心如初第十七章 靈巒同歸第十二章 不知花意第二十七章 曲歸人安第四十二章 師命難違第四十二章 師命難違第十七章 靈巒同歸第三十四章 鳳凰情緣第十三章 命喪天陽第四十章 血染古踏第二十九章 絕音落雪第二十五章 棋盡歌危第四十六章 妱媂神廟第二十一章 水斷火滅第十二章 不知花意第二十一章 水斷火滅第十三章 命喪天陽第三十章 雲散日出第十章 仙域煉弦第十二章 不知花意第一章 生死約定 和 第二章 琴意正心第十七章 靈巒同歸第三十四章 鳳凰情緣第十一章 夜寂晝如第四十四章 屠靈亂象第十七章 靈巒同歸第三十八章 巖火焚身第二十三章 方現君心第二十二章 亡族必誅第五章 絕命危情第十五章 簾後美姬第四十一章 止戰遇龍第十三章 命喪天陽第二十八章 盛怒難止第二十八章 盛怒難止第四十二章 師命難違第二十五章 棋盡歌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