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李安說的都是很現實的問題,自古以來,古今中外的底層百姓,都必然是幹最苦最累的活兒,拿着最微薄的工資,任何時代都不可能有例外,不論多麼完美的社會,都不可能存在共同富裕,或者說均富。

而所謂的讓早期富裕起來的人,去幫助還沒有富裕起來的人,推動所有人一起富裕,這不過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罷了。

不論在哪個帝國,哪個朝代,隨着帝國的發展,貧富差距永遠都是越拉越大的,貴族地主圈地會越來越多,老百姓會一步步的喪失土地,到最後所有的土地幾乎都到了極少數人的手中,而普通老百姓卻一無所有,然後天下動亂,進入一個新的朝代。

爲什麼富裕的人,不願意去幫助窮人,然後讓窮人也跟着富裕呢?這自然是因爲人是貪心不足的,有錢了之後,還會想着更有錢,永遠都不可能滿足,若是去幫助別人,自己的利益肯定會受到損失,另外,若是幫助別人之後,別人比自己更富裕了,那自己的幸福感就會極大的減弱,說話也不如之前硬氣了。

很多人都能明顯的感覺到,自己身邊的人,對自己並不是真的關心,若是自己中獎了,周圍的人估計不是羨慕,而是非常的嫉妒,並盤算着該如何撈點好處,自己獲得了事業的成功,周圍人真心祝賀的少,內心嫉妒的多。

若是一個人講了自己遇到的倒黴事,周圍的人都會很開心的哈哈大笑,若是一個人講了自己獲得了某項榮耀,可能無法獲得任何的迴應,甚至,別人根本就不去理睬。

當然,這些有嫉妒心的人,並不是什麼壞人,有可能都是遵紀守法的老實人,但就算是好人,也是有嫉妒心的,嫉妒心是人的本性,從人生下來的那一刻就已經確定了,任何人都改變不了,這就是人的本性。

人的本性就是要一切以自己爲中心,一切都要服從自身的利益,不是有句老話嗎,人不爲己天誅地滅,還有教會了徒弟打師傅,東郭先生幫助了啥被啥咬了一口,總之,富人不肯幫助窮人,除了自己貪心之外,也是明白這些道理,知道人的本性。

但聰明的富人,做事兒都是有度的,在盤剝壓榨窮人的時候,會留有餘地,要給窮人一個活下去的空間,不能盤剝的太狠了,不能不給別人活路。

當富人集團壟斷了整個天下的所有土地和資源的時候,給幹活的窮人多少報酬,那還不是完全自己說了算麼,這樣壓榨就會越來越嚴重,直到把窮人給逼死或着逼反。

古代的社會就是如此,後來的人吸取了教訓,強制性的給富人集團帶了個緊箍咒,強迫他們不能以太低的價格僱傭僕人,要有最低的工錢標準,否則就是犯了王法了,如此一來,雖然窮人依舊很寒酸,可有了這個最低保障之後,吃喝是不用愁的,養活一家老小就沒啥問題了,若是特別困難的,朝廷還有米油補貼,那更是讓窮苦老百姓感激涕零。

在這種情況下,若是有人號召這些貧民打天下,貧民是不會答應的,打完天下,你做皇帝,我還是貧民,或者早就身首異處了,誰也不是傻子,憑啥好好日子不過,跟你冒着殺頭的危險去造反,老百姓的要求也不高,有吃有喝,基本上就滿足了,當然,也必須有個安定的家,這個李安已經在想辦法了。

李安躺在後座上,開始思考京城百姓的衣食住行,此刻,衣食住行之中的衣服問題,早就不是什麼問題了,已經獲得了全面的解決,出行也沒有什麼問題,比之前便捷太多了,地下通道還在修建,以後會更好的,吃喝也隨着高產作物的推廣,變得不再是什麼大問題,只有住房的問題最大,這也是因爲京城來的人太多了,再加上炒房的人趁機搗亂,而李安顯然已經在想辦法了。

閒聊一陣子之後,顏如玉和唐兒都睡着了,李安看着她們睡着的樣子,嘴角露出了一絲溫馨的笑,她們的日子過的太幸福了,而這一切,顯然都是李安的功勞,是李安的努力奮鬥,換來了她們的舒心生活,而若是要讓更多的人過上如此安逸的日子,李安就必須更加的努力才行,不但要研究高產的作物,而且,還要研究如何改善城市的住房問題,畢竟,隨着李安推動工坊和商業的發展,人口都開始向城市和資源地集中了,而人口集中之中,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居住的問題了,糧食和衣服這些物資,都可以隨時運輸進來,但房子是固定的資產,是無法實現運輸的,只能在人口的聚集地進行建造才行,在土地面積有限的區域建造房子,除了往高處蓋之外,實在沒有更好的辦法,即便如此,那也是比較緊張的。

因爲有限的土地上,不可能全部用來蓋居住的房子,工坊,商業的店鋪,學堂,軍營,衙門,休閒的草地,這些都是需要土地面積的,把這些去掉之後,能夠用來蓋房子的面積就更少了,所以,總體來說壓力還是很大的,爲了容納更多的人,只能選擇擴大城池的外延,把房子蓋在更遠一些的地方。

京城的外延已經擴展的很遠了,三環四環啥的都出來了,城外的人口早就已經超過城內的人口了,只是居住的相對分散,所以,顯得沒有城池內熱鬧,但以後怎麼樣就很難說了,也許繁榮程度會超過城內也說不定。

城外的工坊有很多,當然,資源類的工坊是不多的,因爲不是每個地方都有資源的,而加工類的工坊就非常的多了。

比如紡織,染布,服裝類的工坊就很多,只需要從外地將棉花,亞麻,蠶絲這些材料運輸過來,就能在工坊裡進行生產了,這些工坊還是勞動密集型的,對用工的需求非常高,每一個都是用工的大戶。

關於吃喝方面的加工工坊就更多了,比如醃鹹菜的工坊,醃臘肉和蛋類的工坊都是不少的,生產醋油的工坊自然也少不了,因爲京城讀書人多,生產紙張和印書的工坊就更不缺了,生產毛筆和硯臺的工坊更不能少。

總之,由於京城的人口很龐大,對各種物資的需求很高,所以,各種各樣的工坊,都如雨後春筍般的冒了出來,而如此龐大的工坊,都是需要很多人力資源的,人都想不多都不可能,這也很自然的造成了京城居住困難的現狀。

後世的帝都也是同樣的情況,居住環境很是不好,房子永遠都是緊缺的,而且房價是一漲再漲,都高的離譜了,普通的打工仔是無論如何都難以在京城購買一處屬於自己的住房的。

很多人經過各種分析,都覺得房子的價格太高了,是不可持續的,是早晚要大降價的,結果,房子不但沒有降價,反而是越來越高,高到讓人懷疑人生。

其實,這些人也不想想,帝都的人口是爆發式的增長,幾十年都漲了十倍了,如此龐大的人口涌入都城,房價不貴反而會顯得很不正常,需要房子的人太多,還有人擁有多套住房,剩下的房子沒有人多,房價不漲就有鬼了,假如進入京城的老百姓都選擇離開京城,那麼,京城的房價一下子就會見底的,甚至白送都沒有人要,這可不是危言聳聽,而是實實在在會發生的事情。

只不過,京城有太多掙錢的機會,有更加優渥的生存條件,很多有條件的人,拼了命也會選擇在京城定居,並不會出現所有人都逃離京城的事情,逃走一批之後,還會有更多的人涌入,京城有足夠吸引力,讓全天下的老百姓都願意前來,從而推動京城的繁榮,房價想要降低是幾乎沒有可能的。

因爲只要降低了一些,原先買不起房子的人,就會再次跑到京城,從而讓京城的人口增加,房子會再一次的緊張。

李安前世的時候,就有身邊的好友說過這些類似的話,他們吐槽房價太貴,若是降低六成,他就入手兩套大的,旁邊的一人更是表示,房價若是降低一半,他就買一套躍層,有如此想法的人太多了,這樣一來,房價還怎麼降低,根本就沒法降低,人太多了,想買房的人也太多了,降低是不現實的,夢想抄底的人還是早點醒醒的好,晚買的話,幾年的錢就都白賺了,還不夠房價漲的呢?

回到府邸之後,天色已經非常晚了,李安除了休息之外,沒有別的事情要做。

第二日一早,李安早早的去研發中心上班,先把捕鼠籠子的圖紙交給一名鐵匠,讓他想辦造出一批,不用多,一百個就夠了,多一些當然更好了,多多益善。

然後,李安把京城房屋緊張的事情,隨意的說了一遍,讓這些傢伙出出主意,也算是閒聊了。

李安很想看看這些傢伙,是否能想出更好的辦法來,畢竟,三人行必有我師,說不定這些貧民會有更好的辦法呢?也許朝廷大臣都想不到的辦法,這些貧民能想出來呢?

“李侍郎,這也不能怪房子不夠,就這幾年,京城的老百姓是越來越多了,之前咱們這裡是郊外,旁邊都是空地,現在好了,周圍都是老百姓,還有各種工坊衙門,真是好不熱鬧啊!”

“就是,就是,人太多了,沒地方住也是正常,要想有地方住,還是要多蓋房子纔是,沒有什麼更好的辦法,這是死數。”

兩人開口說道。

李安不滿道:“你們說的都是廢話,大街上隨便拉個人,都能說出你們說的話,我是讓你們好好想想,有沒有更巧妙的辦法,來化解居住困難的問題。”

衆人蹙眉思索,都陷入了痛苦之中,似乎沒有什麼好辦法。

這讓李安很是得意,看來這些笨蛋也是無用,居然什麼辦法都想不出來。

“李侍郎,小人覺得,是不是可以弄個能住人的車子,就是可以拉着走的車子,多弄一些,人在何處着火,車子就停在何處,若是停不下,那就把車子拉着附近能停車的地方,哪怕佔用朝廷的荒地也不要緊,朝廷需要這塊地的時候,只需要將車子挪到別處就行了。”

一名工匠突然說道。

李安聞言,猛然一驚,這個辦法確實挺不錯的,這讓李安想到了草原上的蒙古包,當然是移動的蒙古包,這種房子可以隨時移動,不必待在同一個地方,具有很強大的靈活性,這也是草原民族的特色住房,在農耕民族卻很少有人這麼幹,所有的房子都是固定的,都是無法移動的,而這顯然限制了靈活性。

這名工匠提出的移動房屋,似乎真的能夠緩解京城住房難的問題,剛纔,李安想了半天,都覺得食物和衣服都能來回運輸,而房子卻是固定的,但若是做出移動的房子,那不就與衣服和食物一樣了麼,讓每房子的人住在移動的房子裡,有什麼不行的,雖然條件是艱苦了一些,但至少能夠休息啊!

另外,自從朝廷禁止老百姓私自佔用土地開始,老百姓就能在京城附近佔用土地蓋房子住了,因爲這些土地隨時都有可能會被徵用,被老百姓蓋了房子,不賠償老百姓損失,賠償了朝廷有損失,總之,利益不好平衡。

而有了這些移動的房屋之後,這個問題就不存在了,這些移動的房屋,就算集羣佔領一塊荒地,當朝廷需要動用這塊荒地的時候,這些集羣移動房屋離開這塊荒地,去旁邊的空地不就好了,反正這些移動的房子能動,老百姓並沒有什麼損失,朝廷也不需要賠償,可以說誰都沒有損失。

當然,這樣會降低居住的體驗,讓人住的不是很舒坦,似乎並不是什麼長久之計,可在當前的情況下,似乎也沒有什麼更好的辦法了,在極高的房租面前,沒有住處的老百姓,應該是願意居住在這種房子裡的。

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趁火打劫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第三百三十六章 紫紅專列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第六百三十七章 人真多第五百零五章 張霸天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第五十九章 君悅樓投壺比賽第三百六十章 橋部第八百二十九章 沙灘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第一百一十二章 借刀殺人第七百四十七章 表明態度第九百二十五章 半夜回家第四百五十章 統治階級的利益最重要第七百零九章 鬥獸表演第一千零六十章 全身是美味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第六十六章 宣節校尉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第八百六十一章 裝睡第六百三十五章 編寫教材第六百三十四章 青春的回憶第一千三百零九章第三百三十三章 鐵路局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第三百一十三章 鋼化玻璃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第一百六十九章 瀘州募兵第五百章 生財之路第一百三十八章 斬殺吐蕃王子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第五百六十一章 睡過頭了第二百二十一章 粉碎陰謀第一千零三十章 再抓一隻第四百一十二章 輕鬆獲勝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第二百一十四章 半老徐娘第二百九十一章 籌劃黑藥工坊第一千六百零六章第一百三十五章 吐蕃軍出動第七百六十二章 騎射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第二百三十五章 蔬菜大棚第四百零九章 吐蕃挑事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第八百五十二章 會說話的石頭第三百一十二章 偷看江採萍第七百八十三章 極品女子第五百零二章 南下廣州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第八百六十四章 縫的還可以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第四百五十五章 攻城第二百七十四章 李隆基的本命第一千五百零三章第一千二百零八章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第七百零三章 鬥獸場第一千六百二十章第一百七十二章 募兵要求高第八百三十四章 宴會第六百五十九章 獎盃第七百四十六章 進港第一千五百八十章第二百三十九章 溫暖的浴室第二百八十五章 焦慮的士族第六百一十三章 寫封信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養生第九百九十五章 驪山養殖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第一千二百六十章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第七百九十二章 資源豐富第九百五十七章 手都破了第就把六十九章 李岫第七百六十四章 蹴鞠第四百七十七章 報紙發行第六百八十七章 套路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第九百九十四章 野豬吃肉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第一千四百零三章第一千四百零四章第五百三十二章 馬六甲第八百九十九章 和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