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君欲魚死網破乎

雲州長史杜士儀親自赴光德坊京兆府廨,爲宇文融的妻兒徙往雲州之過所。

這樣一個突如其來的消息在宇文融從罷相又遭嚴厲貶斥之後,自然又在整個京城引起了軒然大波。因宇文融之前驟然拜相,其親信腹心如郭荃韋濟等等,不少都還在外任上,他尚未來得及將他們舉薦調回中樞,自己只當了區區百日宰相便遭貶斥,因此如今的長安,罕有人能幫得上忙。

司農少卿蔣岑便藉着聖意讓他主理這樁案子的機會,以貪贓等罪名爲由,通過沒收宇文融多年爲宦置辦的田地家產,藉機對宇文一族一再逼凌。果然,宇文一族之中除卻宇文琬這個從來沒有出仕的,其他人竟是噤若寒蟬無人敢說話,使得宇文融的夫人及子女原本不得不選擇跟着隨徙嶺外。

可杜士儀這突然一出頭,讓蔣岑的算盤一下子爲之落空。他和張說乃是舊友,早在兩人都在外任上頭時便曾經常常詩賦唱和,如今同爲京官,自然更加少不了往來。這一日,他輕車簡從地來到了位於宣義坊的燕國公別院,一見張說就忍不住抱怨連連。

“這個杜十九橫插一腳算怎麼回事?就算他曾經和宇文融有些交情,何至於在這種時候跳出來庇護他的妻兒想當初宇文融得志便猖狂時,多少人因他之故或貶或斥,如今我不過是追回他貪贓的東西,讓他那些享盡富貴的家人也跟着去嶺外嚐嚐別人都嘗過的苦頭”

蔣岑是個什麼脾氣,張說自然心裡有數。此時此刻,他沒有說話,而是擺手請其坐下,這才把手中的一張信箋遞了過去:“看看,王子羽的信。”

wWW. т tκa n. co

張說對王翰素來賞識,故而在舉薦王翰應制舉,拜相之後又對其一再提攜,不數年便讓王翰升到了最清貴的郎官,這一點蔣岑自然心裡有數。此刻,他莞爾一笑接過了信箋,卻還沒來得及看便打趣道:“這個王子羽,一直都是狂狷好酒的性子,我倒是沒想到他屈居人下還能甘之如飴,還以爲他在雲州呆不了多久就會回來的。要知道,一州司馬素來都是左遷,也不知道杜十九給了他什麼好處……等等,他這是什麼意思”

蔣岑一面說一面看完了王翰的信,一下子驚得站起身來,隨即怒道:“他這是好了傷疤忘了疼,都不記得自己是怎麼爲了燕公你奔走,於是被人直接攆到汝州任長史的往事了”

“你消消氣,我這個險些連命都丟了的尚且坐得住,你怎麼反倒急躁了起來?”張說眉頭一挑,見蔣岑沉着臉坐下,他方纔說道,“王子羽任俠重義,當初你們大多牽連獲貶,他爲我前後奔走,就是杜君禮給他的暗示,最終我僥倖得脫囹圄,他卻被人惦記上了被貶。若不是他因爲杜君禮的婚禮於脆辭官回了長安,只怕別人還會揪着他不放,其實,我心裡清楚,宇文融固然可恨,但那時候若非別人也不放過我,何至於張子壽張九齡)等人至今尚不能回京?

這話說得蔣岑爲之一怔,他若有所思沉吟了好一會兒,這才恨恨說道:“難不成就輕饒了宇文融?”

“你想饒了宇文融,政事堂卻有人不想饒過他,所以,你只管該如何就如何,這樁案子是陛下給你的,你只管公正明允就行了。但是……”張說拖了個長音,竟是帶着幾分無可奈何說道,“不要去招惹杜君禮了。”

“燕公是覺得,這次杜君禮做出如此姿態,你不在意,蕭相國裴相國也會嚥下這口氣?”蔣岑說這話的時候,心裡竟是覺得有些難以置信。眼前這熟悉的人真是張說?什麼時候張說這般大度了?

“範承明當初也曾經如你這般想過,但現在他的下場,你就沒有半點觸動?”張說說到這裡,有意留心了一下蔣岑的臉色,果然,範承明這個名字對蔣岑的觸動很不小。曾經一度官居益州大都督府長史,入朝拜侍郎或者尚書都不在話下的高官,卻在杜士儀手裡灰頭土臉,他不得不承認,年紀輕輕的杜士儀確實是有手段的。

“更何況,宇文融有什麼下場都是他應得的,罪不及家人。王子羽的這封信上已經說得很清楚了,他對杜君禮深爲敬服,不想看着我這個薦主與他的知己鷸蚌相爭,結果反而漁翁得利。宇文融是宇文融,杜君禮是杜君禮,既然我之前還曾經爲其說過公道話,也算是一笑泯恩仇,何必現如今再看不開?這幾日京城流傳一句俗語,寧負白頭翁,莫欺少年窮。”

“那好吧”蔣岑品味着莫欺少年窮五個字,最終點了點頭,“我只盯着宇文融便是,他家人如何就算了,至於杜君禮我也不理會。不過,要是別人死揪着他不放,那可不管我的事。”

“正是如此。”張說微笑着點了點頭,“要是杜君禮不能擺平裴光庭蕭嵩,那是他手段不夠,自然怪不得你我”

同樣的消息,張說決定偃旗息鼓,只揪着宇文融不放;然而,在蕭嵩和裴光庭這兩位正當紅的宰相看來,意義就不一樣了。蕭嵩是曾經對裴寬交過底的,而他固然是名門之後,又一度軍功煊赫,卻因爲缺乏文采,一直被士林鄙薄,所以,他的爲人處事也自然更加小心謹慎。再說宇文融罷相本就不是他的手筆,故而他思前想後,索性徑直去見了信安王李煒。

“宇文融使人構陷於我,所以我爲了自保計,不得不在御前揭破了他。但杜君禮和我無冤無仇,我怎會因爲他容留宇文融的妻兒家小,就因此對他不利?難道蕭相國認爲我李煒是那等沒度量的人?”

李煒不等蕭嵩開口解釋,便擺手阻止了他的話:“蕭相國什麼都不用說了,我是曾經因爲杜君禮和宇文融交情不錯,而瞧不起他這爲人。但公是公私是私,他在雲州頗有建樹,這是我不會否認的。我和他沒有私仇公怨,但也不會有什麼交情。我言盡於此,蕭相國請回吧。”

蕭嵩因爲奉旨安撫李煒,可以隨時隨地去見他,但裴光庭就沒有這樣的藉口了。別人對宇文融的家眷和族人一再逼凌,他沒有沾半點手,也並不在乎宇文融的家眷究竟什麼下場,如此可以⊥他這個宰相保持一貫清直的姿態。至於把杜士儀留在長安,則是他有心藉機敲打這個年紀輕輕便一路青雲直上的雲州長史。如果杜士儀識相,他會手段巧妙地將其納入麾下,這也是李林甫的建議

裴氏固然名門,他的父親裴行儉又是出將入相的典範,可就因爲母親庫狄氏爲武后信賴,妻子是武三思之女,他沾上了一個武字,早年蹉跎了太多歲月,更不要說有什麼私人勢力。

張說以文壇宗師,集結了一大堆文人墨客於麾下;而蕭嵩以河隴節度出戰,也簡拔了不少出類拔萃的人才,讓他們的身上打上了蕭氏印記。可他於文武上頭盡皆缺缺,李林甫固然相交不錯,也足智多謀值得信賴,可要說給他帶來什麼班底卻力有不逮。今後他要和蕭嵩抗衡,怎能沒有人?

“這個杜君禮,他以爲他是什麼人?他就不怕張說和蕭嵩惱上了他?”

儘管李林甫也曾經是宇文融堅實的盟友之一,但按照李林甫對裴光庭的說法,早在當初宇文融一意孤行對張說窮追猛打不放之後,他就漸漸與其疏遠了。對照這次宇文融拜相之後,李林甫確實與其不大走動,裴光庭對此自然深信不疑。於是,這天晚上李林甫一來,他就忍不住把心中鬱悶都倒了出來。

杜士儀陡然之間從低調到高調的這種轉變,李林甫自己也有些始料不及。主意是他對裴光庭出的,倒不是真的要爲難杜士儀,而是藉機給杜士儀套上一層桎梏。如此一來,倘若裴光庭將來能夠體體面面結束宰相任期,他能夠再往上一步,也許就能讓杜士儀爲他所用。到了那時候,這位不聲不響已經在朝野紮下了不小根基的年輕天子信臣,也能夠給他添上不少砝碼。可杜士儀這突如其來的一招,打亂了他的所有計劃。

而最最讓他無奈的是,杜士儀還給他捎帶了一封信,除了提及想盡快回雲州的要求之後,末了便是讓他觸目驚心的一句話。

“君欲魚死網破乎?”

李林甫依樣畫葫蘆以自己的話突然對裴光庭如此一說,就只見裴光庭驟然爲之色變。於是,他便循循善誘地說道:“相國千萬不要小看了杜君禮,以爲他無能爲力和宰相抗衡。要知道,前有張嘉貞,後有燕公張說,一個曾經對其耿耿於懷,一個曾經藉着範承明與其小小交了一回手,雖不是全力,但最終都沒有奈何得了他。相國貴爲宰相,對手不但有罷相的宇文融,在朝的蕭相國,還有更多對相位虎視眈眈的人。所以,窮究宇文融固然是斬草除根,但沒有必要和杜君禮相爭。相國是宰相,他不過區區一州長史,無論輸贏,到時候以大欺小這名聲不好聽”

留杜士儀也是李林甫的建議,放杜士儀回雲州也是李林甫的建議,裴光庭頓時有些不悅了。

可在這個當口,李林甫又加上了分量更重的一句話:“相國,陛下對杜君禮留京彷彿一直置若罔聞,安知不是一種試探?”

裴光庭登時醒悟過來。他噌的一下站起身,情不自禁走了兩步,這才低聲說道:“不錯,因小失大卻不合算。罷了,讓他去邀名,我不和他一般計較王毛仲頻頻使人激我,我可不會上了他的當”

聽到裴光庭竟是立刻把留着杜士儀歸咎於王毛仲的私下慫恿,李林甫頓時啞然失笑,面上卻如沐春風地贊裴光庭度量遠大。可等到離開了裴家,他便忍不住劍眉緊鎖了起來。

杜士儀如此對宇文融示好,難不成是想要接收宇文融這些年來收納的班底?不可能,宇文融舉薦的人多數與其並沒有太大的關聯,只要看看這次其人罷相,這些承過情的也多數不發一言就知道,這些人絕不會爲了宇文融一句話改換門路?可要不是如此,杜士儀這一招若只是爲了脫身,似乎有些小題大做了

第152章 鷸蚌相爭,漁翁...第1033章 羅鉗吉網第595章 另置別縣第1151章 虛驚之後大軍至第392章 黃泉之路,請君走好第127章 情到濃時情轉薄第837章 同工同酬第225章 薊北樓上夕陽會第455章 師傅師孃第226章 尊卑長幼第86章 翁婿or翁媳第680章 走馬上任第191章 吏部關試第675章 送客茶後莫登門第722章 有你之處,便是故鄉第1118章 西域之爭第105章 志同道合第79章 名動天下第18章 美人飄渺,功成身退第751章 突破口第633章 伏殺局,裴休貞第983章 跑官第280章 貪得無厭第56章 胡騰舞后胡騰詩第675章 送客茶後莫登門第514章 君前鬥法第597章 弄巧成拙第463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642章 詩仙最狂豪,禾稼重如山第276章 聲動九天,摘桃子第709章 夤夜廢太子第250章 不求貪歡,護短師兄第618章 相交之道第550章 託君以軍權第57章 酒逢知己千杯少第380章 聖眷恩貴主第607章 長安急召第906章 滅國之功何不圖?第72章 天真的狂士第823章 寄君以厚望?第408章 誰讓你不經嚇?第564章 負荊請罪,觥籌慶功第1020章 憶往昔崢嶸歲月第1101章 打死你這混蛋!第790章 薦君使吐蕃第1047章 國士第926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1162章 該退位了第1115章 漠北新聯盟第1231章 借刀殺人第555章 小別勝新婚第890章 年少輕狂,難死心第924章 千里終南三日回第992章 漠北震,陳司馬第958章 玲瓏心竅第1086章 人走茶涼,結盟約對敵第303章 不招人嫉是庸才第843章 用人須不疑第271章 泄題第144章 當場考問,對答...第416章 誰家玉人最知音第692章 蛇之七寸第523章 風雲際會第1231章 借刀殺人第1032章 御前訴衷腸第794章 楊家有女初長成第626章 代州履新第987章 封公封疆第1259章 喪子之痛第129章 名利雙收動京華第1260章 火燒太子別院第328章 餘怒第134章 睚眥必報第899章 昔日故人今雄主第339章 催妝卻扇送新人第1255章 不是兵諫的兵諫第1113章 一呼百應第357章 狗急跳牆第1262章 如同笑話的推舉第969章 雛鳥放飛時第876章 送女回長安,熱腸李光弼第91章 夜半春心動第349章 就是趕你走!第627章 六州之主,風儀無雙第964章 巧舌如簧第659章 故人再見鬢微霜第76章 蒙塵和氏璧第210章 勇者魄,美人膽第1065章 誰比誰更狠第134章 睚眥必報第1276章 傳奇的結束和開始第41章 故人相見未從容第1140章 絕情絕義第304章 門下省履新第699章 薦才於天子第1096章 全我君臣忠義第497章 栽贓第112章 名門夜宿,大風...第468章 別有風情第620章 欣欣向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