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3.第293章 投桃報李,憐君孤零

萬年尉王璞的病當初來勢洶洶,如今好起來卻也同樣是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不等診斷的大夫抵達,他便明顯精神了起來,待到大夫當着韋拯的面給他診脈時,他更是連聲說因禍得福,對韋拯和杜士儀道謝不迭,讓後兩者都不得不驚歎於他的臉皮厚度。而大夫診脈過後,道是王少府只需多多活動便能身體康健,韋拯也懶得在這再看那猴子戲,撂下一句法曹事務即日交割,當即轉身揚長而去。

把法曹這燙手山芋重新丟給了王璞,杜士儀這才輕鬆多了。萬年縣廨的官吏考課是有常例的,主要是吏考,而官考則是把所有判事等等文書全部彙總謄錄,寫成相應的官文送交吏部,由考功司再查閱後據此考評。這些事務書吏文山和安海都是再熟稔不過的,他只需要攬總,比起之前那些事情的鬥智鬥勇輕鬆得多,上午過後便能出門拜親訪友,盡顯萬年尉這一職的清要。

這一日午後,他便輕車簡從地來到了郭荃位於宣平坊的新宅。前次送信時來過一回的赤畢張望了一眼圍牆,不禁若有所思地說道:“郭少府看樣子是備受重用,手頭也寬裕,上次我來的時候,這圍牆還有些失修和斑駁,現如今卻已經修葺一新了。”

“郭兄本就是能員,如今也該有出頭之日。”杜士儀微微頷首,眼見門口侍立的僕人瞧見他拔腿就往裡頭通報去了,他不禁又笑道,“宇文監察現如今正當受聖人重用,在他麾下卻比在任何人麾下都更能顯才。”

儘管京兆府括田推勾判官只是個使職,原本並不像萬年縣尉這樣享受各種優厚的俸祿和俸料庶僕等等,可宇文融因郭荃的精幹,在短短時間內就摸清楚了京兆府各縣那些不在籍冊田土的大致情況,又因藍田縣主一事在御前受了嘉賞,對於這個天上掉下來的能幹屬官自然信賴有加,竟是爲其爭取到了和萬年尉相同的每月兩萬五千錢,摺合二十五貫的俸錢。

郭荃最初只是賃下了這宅院,待俸錢和從前一樣,他考慮到兩個兒子都已經不小,索性花了在萬年尉任上攢下來的大半積蓄,將宅院買了下來。得了杜士儀之前訂約,他難得提早從御史臺南院歸家,聽到杜士儀到了,正查問兩個兒子功課的他立刻迎了出去。

“杜賢弟!”

“一個月不見,郭兄風采更勝往昔了!所以說,人逢喜事精神爽,此言誠然不虛。”

郭荃如今意氣風發,每日精疲力竭入睡,大清早卻又能精神奕奕,自己都覺得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杜士儀一說這話,他不禁就笑開了:“那還不是因爲我遇貴人相助,故而方纔能有今日?來來,杜賢弟,如今外頭天寒地凍,我們屋子裡說話!”

等和郭荃進了屋子,杜士儀方纔讓隨行的赤畢上前呈上了一個包袱,旋即解釋道:“這是前日樊川杜曲老宅中的家人,送來的臘鹿肉,你也知道,舍妹十三娘去了東都,我一人哪裡吃得了那許多,分送了朋友之後,這些就算是我送給嫂夫人和二位郎君嚐個鮮。另外是些參須,不甚值錢,郭兄可切碎了用來泡飲,如此可以補益精氣。要知道,括田之事現如今是第一要務,你可不像當初在萬年縣廨那般閒了。”

郭荃頓時老大不好意思,訥訥說道:“杜賢弟總是這般周到,我真是……”

“相交一場,何必說這些?再說了,此前我請託郭兄的事情,你還不是義無反顧就幫了忙?畢竟事涉宗室縣主,旁人哪敢冒這樣的風險?”

“杜賢弟這麼說,我可要無地自容了。你那哪裡是請託,分明是讓我能在宇文監察面前更得信賴。不瞞你說,那一日宇文監察進宮之後稟報此事,回來之後春風滿面,對我大爲褒獎,幾個同僚都羨慕得很。看樣子,此事應該是成了。”

儘管杜士儀心中也覺得此計能有七八分把握,但郭荃如此說仍然讓他心情大振,當即含笑抱拳謝道:“所以說,我這是求人求對了!”

放下了心頭一樁大事,杜士儀自然輕鬆,接下來也就和郭荃天南地北隨便閒聊,等提到郭荃的兩個兒子時,他卻發現郭荃的面上有些微微遲疑。他正思量莫非是郭家二子又有什麼不對,他就只見郭荃竟是突然有盤膝趺坐改成了正襟危坐,又對他舉手深深一揖。

“郭兄這是何意?”

“杜賢弟,我實在是愧然。如今我家長子已經到了婚配之齡,以你我交情,本該由你爲大賓,然則宇文監察聽聞之後大有興致,所以……”

見郭荃說着竟是有些語塞,杜士儀不禁啞然失笑,連忙亦是正坐把人扶了起來,因笑道:“你我不用計較這些。再者,我是福薄之人,又並未婚娶,這等大事我出面自然遠遠不如宇文監察,還請郭兄千萬不要放在心上。對了,吉日可是已經定下了?看來我要備上一份重重的賀禮了!”

“這卻不敢,但使杜賢弟到時候來喝上一杯水酒,我就承情不盡了……”

在郭荃的新宅足足盤桓了一個時辰,又應郭荃之邀,無可奈何地“指點”了其二子,杜士儀方纔告辭離開。出門之際,想到郭荃轉瞬間便是要當公公的人了,指不定什麼時候還能抱上孫輩,他不禁露出了一絲笑容。要說他自己拖着,那是因爲情勢所逼不得不如此,可十三娘卻已經老大不小了。等到這一次她從東都回來,有些話不妨攤開來說清楚,他也得先聽聽妹妹的意思再做決定。

如此回到宣陽坊私宅,等到牽馬的僕從將他送到二門口,他才一下馬,留守家中的劉墨便上前低聲說道:“杜郎君,奚王牙帳的信使回來了!我把人安排在郎君書齋外頭的廊房等候,信使的隨從還帶了十幾塊上好的貂皮,說是即將到新年了,奉貴主之命送給杜郎君,做氅襖均可。”

長安到饒樂都督府路途遙遠,杜士儀掐指一算,發現來回耗費了二十餘日,待聽得固安公主還如此周到,他不禁更是心下感激。等到了書齋請人將信使帶進屋來,他接過對方雙手奉上的銅筒,一面劃開泥封,一面開口問道:“路上可有什麼波折?”

“路上順利得很。”那信使正是之前在西市和藍田縣主家奴起過紛爭的人,此刻猶豫片刻,見杜士儀低頭看信,他突然咬了咬牙,低聲說道,“郎君,恕某多嘴,自從去年貴主殺了塞默羯,懾服三部俟斤,李魯蘇就一直對貴主頗多猜忌提防。尤其是幾批茶葉送到那三部之後,除了資費之外,貴主得了三部俟斤不少饋贈,李魯蘇越發喜怒無常,貴主口中從來不說,但實則在奚王牙帳之中的日子很不好過。”

聽到這裡,快速瀏覽了一遍信箋的杜士儀立刻擡起了頭。固安公主的信上對藍田縣主的那一出鬧劇嗤之以鼻,絲毫無懼,甚至還囑咐他不用過多理會,只管自己好好做官就好,對自己在奚王牙帳中的生活隻字不提,反而很關切他的仕途婚姻等等。想到她素來便是如此性子,他不禁放下了信箋,鄭重其事地問道:“照你這番話,貴主在奚王牙帳中豈不是舉步維艱?我記得貴主之前身邊有數百奚人護衛……”

“李魯蘇既然對貴主心生忌憚,又怎會容得貴主繼續保有這些人?雖則因爲是奴隸,不能輕易強奪,但他還是藉着訓練新兵,防備契丹兵馬等各種名義,幾次三番向貴主借調人手,又大方地饋贈其他奴隸,但全都是老弱婦孺。這一年以來,最初的三百老人之中只餘下了一半多,餘者是塞默羯的人,天知道是否有異心,遲早貴主會孤立無援!”

“貴主上一次的鋒芒畢露,看來是嚇着他了。”

杜士儀輕輕嘆了一口氣,便捏着信箋站起身來,不知不覺在書齋中轉了幾圈。長安城中有藍田縣主這樣狠毒跋扈的嫡母,而奚王牙帳之中卻又有李魯蘇那樣戒心重重的丈夫,固安公主那孤立無援的處境實在是太糟糕了!然而,他身在長安,頂多只能幫助壓下藍田縣主這等愚蠢婦人,對於奚族之事卻是鞭長莫及。可要是袖手不管,三年五載之後,他這位風儀讓人心折的阿姊,焉知就不會凋零在北疆那冰天雪地之中?

“杜郎君……”

“你不用說了,我已經明白貴主的情形有多艱險。你先不要忙着回去,待我先好好思量思量,再讓你帶回信給貴主。你一路奔波也辛苦了,先好好休息休息,養精蓄銳。”

“是,那某就先告退了。”

等到信使如釋重負行禮離去,杜士儀方纔回座緩緩坐下,託着腦袋出起了神。能夠像固安公主這樣在虎狼之地立威揚名的,古往今來的和親和蕃公主衆多,卻鮮少有人能做到,即便如此,她終究力量有限,無法在那種虎狼窩中久留。然而,歷來和蕃公主除非夫君亡國,否則是不可能迴歸長安的,就如同固安公主先前那丈夫死了,都沒辦法歸來一樣。倘若要辦到這種不可能辦到的事,只怕要用非常之計!

可如此一來的風險……

眯縫眼睛思量許久,杜士儀最終重重一拳擊在了地席上,一時下定了決心。固安公主遙望長安不得歸時的悵然,他至今也無法忘記,可如今她卻寧可內外交困,也不告訴他實情,既然如此,還是要先說服她賭一賭!

萬年尉王璞的病當初來勢洶洶,如今好起來卻也同樣是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不等診斷的大夫抵達,他便明顯精神了起來,待到大夫當着韋拯的面給他診脈時,他更是連聲說因禍得福,對韋拯和杜士儀道謝不迭,讓後兩者都不得不驚歎於他的臉皮厚度。而大夫診脈過後,道是王少府只需多多活動便能身體康健,韋拯也懶得在這再看那猴子戲,撂下一句法曹事務即日交割,當即轉身揚長而去。

把法曹這燙手山芋重新丟給了王璞,杜士儀這才輕鬆多了。萬年縣廨的官吏考課是有常例的,主要是吏考,而官考則是把所有判事等等文書全部彙總謄錄,寫成相應的官文送交吏部,由考功司再查閱後據此考評。這些事務書吏文山和安海都是再熟稔不過的,他只需要攬總,比起之前那些事情的鬥智鬥勇輕鬆得多,上午過後便能出門拜親訪友,盡顯萬年尉這一職的清要。

這一日午後,他便輕車簡從地來到了郭荃位於宣平坊的新宅。前次送信時來過一回的赤畢張望了一眼圍牆,不禁若有所思地說道:“郭少府看樣子是備受重用,手頭也寬裕,上次我來的時候,這圍牆還有些失修和斑駁,現如今卻已經修葺一新了。”

“郭兄本就是能員,如今也該有出頭之日。”杜士儀微微頷首,眼見門口侍立的僕人瞧見他拔腿就往裡頭通報去了,他不禁又笑道,“宇文監察現如今正當受聖人重用,在他麾下卻比在任何人麾下都更能顯才。”

儘管京兆府括田推勾判官只是個使職,原本並不像萬年縣尉這樣享受各種優厚的俸祿和俸料庶僕等等,可宇文融因郭荃的精幹,在短短時間內就摸清楚了京兆府各縣那些不在籍冊田土的大致情況,又因藍田縣主一事在御前受了嘉賞,對於這個天上掉下來的能幹屬官自然信賴有加,竟是爲其爭取到了和萬年尉相同的每月兩萬五千錢,摺合二十五貫的俸錢。

郭荃最初只是賃下了這宅院,待俸錢和從前一樣,他考慮到兩個兒子都已經不小,索性花了在萬年尉任上攢下來的大半積蓄,將宅院買了下來。得了杜士儀之前訂約,他難得提早從御史臺南院歸家,聽到杜士儀到了,正查問兩個兒子功課的他立刻迎了出去。

“杜賢弟!”

“一個月不見,郭兄風采更勝往昔了!所以說,人逢喜事精神爽,此言誠然不虛。”

郭荃如今意氣風發,每日精疲力竭入睡,大清早卻又能精神奕奕,自己都覺得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杜士儀一說這話,他不禁就笑開了:“那還不是因爲我遇貴人相助,故而方纔能有今日?來來,杜賢弟,如今外頭天寒地凍,我們屋子裡說話!”

等和郭荃進了屋子,杜士儀方纔讓隨行的赤畢上前呈上了一個包袱,旋即解釋道:“這是前日樊川杜曲老宅中的家人,送來的臘鹿肉,你也知道,舍妹十三娘去了東都,我一人哪裡吃得了那許多,分送了朋友之後,這些就算是我送給嫂夫人和二位郎君嚐個鮮。另外是些參須,不甚值錢,郭兄可切碎了用來泡飲,如此可以補益精氣。要知道,括田之事現如今是第一要務,你可不像當初在萬年縣廨那般閒了。”

郭荃頓時老大不好意思,訥訥說道:“杜賢弟總是這般周到,我真是……”

“相交一場,何必說這些?再說了,此前我請託郭兄的事情,你還不是義無反顧就幫了忙?畢竟事涉宗室縣主,旁人哪敢冒這樣的風險?”

“杜賢弟這麼說,我可要無地自容了。你那哪裡是請託,分明是讓我能在宇文監察面前更得信賴。不瞞你說,那一日宇文監察進宮之後稟報此事,回來之後春風滿面,對我大爲褒獎,幾個同僚都羨慕得很。看樣子,此事應該是成了。”

儘管杜士儀心中也覺得此計能有七八分把握,但郭荃如此說仍然讓他心情大振,當即含笑抱拳謝道:“所以說,我這是求人求對了!”

放下了心頭一樁大事,杜士儀自然輕鬆,接下來也就和郭荃天南地北隨便閒聊,等提到郭荃的兩個兒子時,他卻發現郭荃的面上有些微微遲疑。他正思量莫非是郭家二子又有什麼不對,他就只見郭荃竟是突然有盤膝趺坐改成了正襟危坐,又對他舉手深深一揖。

“郭兄這是何意?”

“杜賢弟,我實在是愧然。如今我家長子已經到了婚配之齡,以你我交情,本該由你爲大賓,然則宇文監察聽聞之後大有興致,所以……”

見郭荃說着竟是有些語塞,杜士儀不禁啞然失笑,連忙亦是正坐把人扶了起來,因笑道:“你我不用計較這些。再者,我是福薄之人,又並未婚娶,這等大事我出面自然遠遠不如宇文監察,還請郭兄千萬不要放在心上。對了,吉日可是已經定下了?看來我要備上一份重重的賀禮了!”

“這卻不敢,但使杜賢弟到時候來喝上一杯水酒,我就承情不盡了……”

在郭荃的新宅足足盤桓了一個時辰,又應郭荃之邀,無可奈何地“指點”了其二子,杜士儀方纔告辭離開。出門之際,想到郭荃轉瞬間便是要當公公的人了,指不定什麼時候還能抱上孫輩,他不禁露出了一絲笑容。要說他自己拖着,那是因爲情勢所逼不得不如此,可十三娘卻已經老大不小了。等到這一次她從東都回來,有些話不妨攤開來說清楚,他也得先聽聽妹妹的意思再做決定。

如此回到宣陽坊私宅,等到牽馬的僕從將他送到二門口,他才一下馬,留守家中的劉墨便上前低聲說道:“杜郎君,奚王牙帳的信使回來了!我把人安排在郎君書齋外頭的廊房等候,信使的隨從還帶了十幾塊上好的貂皮,說是即將到新年了,奉貴主之命送給杜郎君,做氅襖均可。”

長安到饒樂都督府路途遙遠,杜士儀掐指一算,發現來回耗費了二十餘日,待聽得固安公主還如此周到,他不禁更是心下感激。等到了書齋請人將信使帶進屋來,他接過對方雙手奉上的銅筒,一面劃開泥封,一面開口問道:“路上可有什麼波折?”

“路上順利得很。”那信使正是之前在西市和藍田縣主家奴起過紛爭的人,此刻猶豫片刻,見杜士儀低頭看信,他突然咬了咬牙,低聲說道,“郎君,恕某多嘴,自從去年貴主殺了塞默羯,懾服三部俟斤,李魯蘇就一直對貴主頗多猜忌提防。尤其是幾批茶葉送到那三部之後,除了資費之外,貴主得了三部俟斤不少饋贈,李魯蘇越發喜怒無常,貴主口中從來不說,但實則在奚王牙帳之中的日子很不好過。”

聽到這裡,快速瀏覽了一遍信箋的杜士儀立刻擡起了頭。固安公主的信上對藍田縣主的那一出鬧劇嗤之以鼻,絲毫無懼,甚至還囑咐他不用過多理會,只管自己好好做官就好,對自己在奚王牙帳中的生活隻字不提,反而很關切他的仕途婚姻等等。想到她素來便是如此性子,他不禁放下了信箋,鄭重其事地問道:“照你這番話,貴主在奚王牙帳中豈不是舉步維艱?我記得貴主之前身邊有數百奚人護衛……”

“李魯蘇既然對貴主心生忌憚,又怎會容得貴主繼續保有這些人?雖則因爲是奴隸,不能輕易強奪,但他還是藉着訓練新兵,防備契丹兵馬等各種名義,幾次三番向貴主借調人手,又大方地饋贈其他奴隸,但全都是老弱婦孺。這一年以來,最初的三百老人之中只餘下了一半多,餘者是塞默羯的人,天知道是否有異心,遲早貴主會孤立無援!”

“貴主上一次的鋒芒畢露,看來是嚇着他了。”

杜士儀輕輕嘆了一口氣,便捏着信箋站起身來,不知不覺在書齋中轉了幾圈。長安城中有藍田縣主這樣狠毒跋扈的嫡母,而奚王牙帳之中卻又有李魯蘇那樣戒心重重的丈夫,固安公主那孤立無援的處境實在是太糟糕了!然而,他身在長安,頂多只能幫助壓下藍田縣主這等愚蠢婦人,對於奚族之事卻是鞭長莫及。可要是袖手不管,三年五載之後,他這位風儀讓人心折的阿姊,焉知就不會凋零在北疆那冰天雪地之中?

“杜郎君……”

“你不用說了,我已經明白貴主的情形有多艱險。你先不要忙着回去,待我先好好思量思量,再讓你帶回信給貴主。你一路奔波也辛苦了,先好好休息休息,養精蓄銳。”

“是,那某就先告退了。”

等到信使如釋重負行禮離去,杜士儀方纔回座緩緩坐下,託着腦袋出起了神。能夠像固安公主這樣在虎狼之地立威揚名的,古往今來的和親和蕃公主衆多,卻鮮少有人能做到,即便如此,她終究力量有限,無法在那種虎狼窩中久留。然而,歷來和蕃公主除非夫君亡國,否則是不可能迴歸長安的,就如同固安公主先前那丈夫死了,都沒辦法歸來一樣。倘若要辦到這種不可能辦到的事,只怕要用非常之計!

可如此一來的風險……

眯縫眼睛思量許久,杜士儀最終重重一拳擊在了地席上,一時下定了決心。固安公主遙望長安不得歸時的悵然,他至今也無法忘記,可如今她卻寧可內外交困,也不告訴他實情,既然如此,還是要先說服她賭一賭!

299.第299章 見微知著,大獲全勝263.第263章 取士不避私,杜郎真君子1214.第1214章 安陽城破1159.第1159章 氣急攻心的天子328.第328章 餘怒745.第745章 鄯州老卒488.第488章 吳郡之盛,顯宦不絕149.第149章 請君入彀334.第334章 御前激辯,針尖對麥芒16.第16章 一盤好菜837.第837章 同工同酬97.第97章 聲名鵲起18.第18章 美人飄渺,功成身退737.第737章 節度幕府1109.第1109章 待風雷乍起240.第240章 阿姊1248.第1248章 驚天動地的登聞鼓619.第619章 千里回雲州961.第961章 欺人太甚第781章 詩品高下,河州刺史301.第301章 問君心意1140.第1140章 絕情絕義527.第527章 親迎,卻扇238.第238章 劍勢颯沓如流星325.第325章 離心離德456.第456章 同科再聚首297.第297章 投胎是個技術活552.第552章 造勢952.第952章 威逼利誘437.第437章 香茶美樂,弟子隨侍595.第595章 另置別縣140.第140章 突變1136.第1136章 東西截擊883.第883章 千里回京爲述職?1073.第1073章 忠臣遭屈1004.第1004章 雄城奠基944.第944章 王權再易主584.第584章 雙贏之約1247.第1247章 君臣倒置519.第519章 薦友得儐相1027.第1027章 一呼百應1259.第1259章 喪子之痛362.第362章 洛陽縣主簿買春事件581.第581章 大局已定829.第829章 還君先鋒使,朔方君最賢852.第852章 成敗論英雄1134.第1134章 自綁手腳43.第43章 夜半魅影582.第582章 慶功之喜872.第872章 心狠手辣350.第350章 不如回家賣蕷薯!490.第490章 家務事469.第469章 都督好茶203.第203章 面唾不容情,他鄉遇故知616.第616章 君欲魚死網破乎130.第130章 萬年縣試596.第596章 無地之縣,一窮二白233.第233章 豪俠之道,飄零金枝884.第884章 諫君寬仁,名士風流567.第567章 無恥小人的下場1053.第1053章 厚此薄彼262.第262章 纔出試場,又爲試官1242.第1242章 高風亮節?579.第579章 城頭冰場1239.第1239章 成王敗寇628.第628章 巡行雁門,代州三虎793.第793章 虎狼爲從,大城爲妝77.第77章 珠聯璧合423.第423章 道不同,驟見血466.第466章 弟子美人,清福無邊228.第228章 送卿回京,與君惜別498.第498章 原是故人伎倆1256.第1256章 不記名投票推舉313.第313章 大功告成926.第926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800.第800章 巨閹惜舊情860.第860章 道基弘方,既隆且昌17.第17章 驅鴨吞蝗1185.第1185章 卻教忠良寒心382.第382章 東宮見太子601.第601章 吾兒廣元,採煤供幽州108.第108章 驚變50.第50章 禮有大倫125.第125章 此曲只應天上有1140.第1140章 絕情絕義68.第68章 蕙質蘭心崔五娘864.第864章 軍功由邊釁起1096.第1096章 全我君臣忠義535.第535章 會錯聖心1250.第1250章 十六王宅大抄檢1151.第1151章 虛驚之後大軍至958.第958章 玲瓏心竅1180.第1180章 人心散了的大燕朝164.第164章 善惡到頭終有報537.第537章 求之不得的中傷841.第841章 等價交換1048.第1048章 兩樁婚事27.第27章 婉言辭御史350.第350章 不如回家賣蕷薯!456.第456章 同科再聚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