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第92章 羣貴雲集,張顛吳狂

二月二十七日一大清早,安國寺所在的宣教坊東南西北四座坊門便迎來了陸陸續續的車馬。而辰時過後不到半個時辰,安國寺不得不在寺院各處門前入口高掛免戰牌,讓聞風而至的百姓們大爲失望。好在豔妝戎服的嶽五孃親自出來賠禮,道是接下來三日之後,會在洛陽修善坊的波斯胡寺前那片空地再演一場,這才讓一時喧然大譁的民衆稍稍平靜了一些。因而,當巳時過後,陸陸續續的車馬從寺院東邊的車門徐徐而入時,大清早聚攏的百姓已經散去了好些,只有極少部分存着僥倖之心的,依舊聚在那裡不肯離開。

安國寺主持崇照法師如今已經年逾六十,在洛陽諸寺的主持中,也算得上德高望重的高僧。因今日是他親自請來公孫大娘獻藝,因而蒞臨寺中觀賞的,多半都是歷年來香火供奉不絕的香客,或者是與寺中僧人詩文唱和談禪說經的文人墨客。這其中,既有豪門世家,書香門第的子弟,也有本地縉紳,抑或是文人雅士,尋常的善男信女也不少。那演武場四周圍搭起的臺子中,早已有寺中僧人安設好了一處處雅席。

此時此刻,來得不早不晚的杜士儀和杜十三娘在知客僧的領路下到了一處雅席,正要入座之際,杜士儀突然對身旁知客僧人問道:“昨日我來時,曾有個叫做羅盈的小沙彌引路,他如今可還在?”

他本是對那小和尚印象深刻,故而隨口一問,然而,讓他意外的是,那知客僧竟是面露難色,好一會兒才低聲說道:“檀越恐怕記錯人了,寺中並沒有如此一個小沙彌。請檀越和娘子入內落座,貧僧還要去安頓其他客人,失陪了。”

“阿兄?”杜十三娘本來想着崔家正在辦喪事,自己這樣出來看劍舞是不是說不過去,可崔五娘和崔九娘全都告訴她不妨事,攛掇她跟出來看看熱鬧,她想起從前在登封所觀那一場,又着實心中癢癢,故而今天就跟了出來。此刻,見兄長望着那知客僧的背影面露沉吟,彷彿沒聽到她的喚聲,她忍不住又拉了拉杜士儀的衣袖,“阿兄,那個小沙彌難道有什麼不對?”

“沒事。你不用擔心,只是昨天見他有趣隨口一問,許是此人不認得,我回頭再找個人問問。”

杜士儀見杜十三娘面露關切,便笑着搖了搖頭。等到他攜杜十三娘入座之際,那邊廂正在指揮侍女整理劍器的嶽五娘冷不丁瞥見了他們兄妹二人,立時撇下手頭的事情,興沖沖地往這邊走來。她今日一身簇新的戰甲,除了頭上沒有罩上頭盔,乍一看去竟是和戰場上威風凜凜的將軍沒有區別。到了近前的她甚至還笑吟吟地重重一拍腰中所懸寶劍,笑吟吟地對兩人打招呼道:“杜郎君還真的把杜小娘子帶來了!”

將近三年不見,杜十三娘固然已經出落得亭亭玉立,可此刻看見嶽五娘那凹凸有致的身材,以及嫵媚嬌豔的面龐五官,勾魂奪魄的眼神,她卻忍不住生出了一種自慚形穢的感覺,除此之外,還有一種不知道從哪兒鑽出來的警惕感。於是聽到嶽五娘這小娘子的稱呼,她忍不住開口說道:“公孫大家從前在登封一曲劍舞技驚四座,今日重臨洛陽,我當然要跟着阿兄再來觀瞻觀瞻,當然,名師出高徒,我也想見識見識嶽小娘子的劍舞!”

嶽五娘沒料到自己無意中說了一個小字,竟惹來了杜十三娘這般反詰,一愣之後若有所思打量了人一眼,嘴角便露出了一絲狡黠的笑容:“好啊,就請杜小娘子好好見識見識。這三年中,我隨師傅輾轉各地,見識了許多從前未曾經歷過的大場面,可是今非昔比了!”

“哦,那我就拭目以待了!”

這兩個年歲彷彿的小丫頭暗藏機鋒鬥嘴鬥得不亦樂乎,抱手站在一旁的杜士儀只覺得好笑得很。尤其是看見杜十三娘竭力挺胸昂首,彷彿就想和嶽五娘一較高下,對比人在崔宅時嫺靜大方舉止有度的大家千金模樣,他不覺更有一種荒謬的感覺。不管怎麼看,小丫頭跟着崔五娘只學了一個皮毛,骨子裡其實還是存着那種莫名的好勝心,在這種地方就立時表現出來了。然而,摩挲着下巴看熱鬧的他卻絲毫不曾發覺,不遠處兩個正在說話的中年人看見他們這邊的這一幕,交談兩句之後竟是並肩走了過來。

“杜郎君,就快開始了,我得趕緊回去預備。”嶽五娘猶如男子那般交手行禮,隨即又衝着杜十三娘嫣然一笑,“今日開場和壓軸都是師傅排練的新舞,還請杜小娘子盡情觀賞。須知這雅席是師傅親自請崇照法師讓人安排的,絕不遜色於那些爲達官顯貴安排的好位置。”

轉身翩然而去的嶽五娘見那邊兩個面目陌生的人聯袂而來,只當是其他觀賞劍舞的客人,頷首一笑後便不以爲意地徑直離去。而那兩人也彷彿並沒有被嶽五孃的豔光所懾,閒庭信步地來到杜士儀和杜十三娘這一座雅席中,年紀大的那個便問也不問坐了下來,稍稍年輕些的那個卻笑看着杜士儀問道:“這位小郎君和那公孫大家的弟子熟識?”

兩人皆是衣衫隨意,一個不管不顧坐下來便擰開了酒葫蘆的蓋子,咕嘟咕嘟大口大口喝着酒,絲毫沒在意這乍暖還寒的天氣,自己身上不但外袍敞開着,裡頭一件羊皮襖也一樣敞開着;而問話的這個甚至連衣袂處還沾着幾點墨跡,瞧着顯然是不拘小節的人。更何況,這雅席乃是早早就由寺中定下了每一席誰人何座,還有杜十三娘這女眷在,兩人貿貿然闖了過來,怎麼看都顯得太過隨便了。

因而,面對這不請自來,而且還自來熟的兩個人,杜士儀忍不住皺了皺眉,待見那盤膝坐着大口喝酒的中年男人猛地放下酒葫蘆,就這麼用大拇指虛按身前,口中喃喃自語,彷彿在寫些什麼,他心中一動,便從容一笑道:“數年前某與舍妹在登封有幸見過公孫大家和嶽娘子舞劍,因而結下了不解之緣。如今得知公孫大家又到了洛陽,故而方纔攜妹再來觀賞。”

這個賞字纔剛出口,他便只聽那邊廂傳來了一個爽朗的聲音:“杜十九郎!”

杜士儀擡頭往聲音來處望了過去,連忙留下竹影和田陌隨侍杜十三娘,喜出望外地迎了上前:“王兄,我還以爲你必定回長安去了!”

“本是要走的,可因爲去歲聖人回京的時候,天氣已經冷了,我擔心舍弟體弱,所以打算三月啓程,誰知道正好遇到公孫大家蒞臨洛陽!更沒有想到,你不聲不響竟然回來了!”

一年不見,王維看上去比從前彷彿瘦削了幾分,此刻含笑和杜士儀打了招呼,他就側身讓了一步,指着身後一個面容酷似自己的少年郎笑道,“這是舍弟王縉王十五郎,十五郎,這便是我和你說的,京兆杜陵杜士儀杜十九郎!”

這一對年歲彷彿白衣翩翩的兄弟倆往那兒一站,杜士儀忍不住暗歎山川靈秀盡鍾於此,因而王縉拱手施禮之際,他微微一分神,隨即連忙還禮見過。既然剛剛自己那邊都已經有不速之客光臨了,他也就索性盛情相邀兩人到自己那邊去,王維一看位置正佳,立時笑着答應了,王縉則是落後一步,趁着杜士儀在前邊引路,輕輕拉了拉兄長的袖子。

“阿兄,杜十九郎那一席位置頗佳,應該是安排與那些權貴的,咱們貿貿然過去是不是不太方便?”王維乃家中長子,在王氏一族同輩之中行十三,王縉從小就習慣了凡事跟在長兄後頭,眼下卻不禁輕聲提醒道,“而且那同席的兩人,瞧着彷彿不拘小節……”

“咦?”王維這才注意到杜士儀帶他們兄弟倆過去的那雅席上,除了杜十三娘還坐着另外兩個人。他定睛端詳了片刻,突然不假思索地一個箭步上前,一把拽住了杜士儀的胳膊,低聲問道,“杜十九郎,和你同席的那兩人,難道是張顛和吳狂?”

“嗯?”杜士儀對這不請自來的這兩人正心存疑慮,此刻聽王維這一問,他不禁愣了一愣,旋即立時倒吸一口涼氣,“莫非是張旭張伯高,還有吳道子?”

“雖說我漫遊兩京,只偶爾見過他二人兩三次,但如他們這樣行事做派的找不到第三人,應該不會認錯。據說他們都極其喜愛公孫大家的劍器舞,可公孫大家行蹤飄忽不定,所以他們遇着如此良機,必然會想方設法地佔據那些最好的位子。”

“若非王兄解釋,我正在狐疑這兩位不請自來的不速之客是誰!”杜士儀聞言莞爾,眼見得王縉身後,尚有一個抱着琵琶的僮兒跟着,他便笑說道,“話說回來,王兄真是好雅興,竟連琵琶都帶來了!”

“那兩位想必都是來觀劍舞找靈感的,其實,我也許久沒有譜出新樂,今日恰逢公孫大家獻劍舞絕藝於安國寺,若能因此得些靈感,那我此行就是一舉兩得了。”

等到和杜士儀一塊走入那雅席之間,他見杜士儀渾然沒看見那大名鼎鼎的二人似的,徑直走到杜十三娘旁邊欣然坐下,他忍不住暗自點頭,一回首看見王縉正若有所思盯着張旭和吳道子看,他立時拽着人坐到了右後方席中,不等王縉開口說話便低聲說道:“張顛吳狂那兩位不可用常理忖度,認出了最好也只當沒看見。平日達官顯貴去向他們求書畫,常常會碰硬釘子,更何況我們這些後學末進,不信你待會看着好了!”

199.第199章 臨別肺腑言,意恐遲遲歸549.第549章 禁卒鬧事,神龍現身351.第351章 明察秋毫906.第906章 滅國之功何不圖?558.第558章 應對之策840.第840章 薦君歸安西548.第548章 覆滅373.第373章 樹倒猢猻散238.第238章 劍勢颯沓如流星1135.第1135章 烏合之衆238.第238章 劍勢颯沓如流星1132.第1132章 大軍入雲州597.第597章 弄巧成拙1189.第1189章 衆望所歸549.第549章 禁卒鬧事,神龍現身805.第805章 紅山之上,布達拉宮526.第526章 杜十九送聘,玉奴見貴主854.第854章 血戰出強將1262.第1262章 如同笑話的推舉1150.第1150章 過馬嵬驛不見君406.第406章 見利忘義非君子1251.第1251章 立東宮172.第172章 借刀殺人1036.第1036章 越鬧越大615.第615章 請雲州過所610.第610章 醉不糊塗吳道子第781章 詩品高下,河州刺史112.第112章 名門夜宿,大風起兮1204.第1204章 招降688.第688章 雲州降格,舞弊之道284.第284章 迎難而上655.第655章 鐵勒拔曳固821.第821章 誰人技高一籌?1045.第1045章 大捷之後的暗戰501.第501章 聯手善後415.第415章 奪人權柄,一言九鼎174.第174章 競相染指88.第88章 萬里奔波,啓殯路祭481.第481章 鄂州品鮮論茶道1274.第1274章 杜氏有後881.第881章 最寒帝王心994.第994章 圍困示威40.第40章 銅膽鐵腕502.第502章 春宵一刻,今夕除夕789.第789章 天下寒士盡歡顏1054.第1054章 團圓教子1271.第1271章 復推又見軒然大波524.第524章 師徒463.第463章 士爲知己者死129.第129章 名利雙收動京華980.第980章 阿史那氏的末日739.第739章 人人皆道君粗鄙650.第650章 巡軍495.第495章 吳郡第一家640.第640章 請君遊代州400.第400章 李白引私訪537.第537章 求之不得的中傷823.第823章 寄君以厚望?538.第538章 國之支柱930.第930章 霸主將衰22.第22章 舌戰1151.第1151章 虛驚之後大軍至1254.第1254章 比死多口氣185.第185章 都堂唱第,狀頭登科665.第665章 飛黃騰達573.第573章 備戰請纓405.第405章 金屋藏嬌,辭君遊天下1050.第1050章 安西傳大捷192.第192章 帝妃會羣英678.第678章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1223.第1223章 一意孤行1120.第1120章 大勢不可逆280.第280章 貪得無厭1084.第1084章 了卻君王天下事143.第143章 京兆府試,姍姍來遲873.第873章 斷腕求活935.第935章 何處求邊功1004.第1004章 雄城奠基835.第835章 磨刀霍霍415.第415章 奪人權柄,一言九鼎1180.第1180章 人心散了的大燕朝796.第796章 名將喜相逢541.第541章 此去俟待封疆回48.第48章 但願年年好97.第97章 聲名鵲起188.第188章 名相風儀世無雙1276.第1276章 傳奇的結束和開始864.第864章 軍功由邊釁起553.第553章 慈悲爲懷328.第328章 餘怒1086.第1086章 人走茶涼,結盟約對敵1123.第1123章 獻策安祿山409.第409章 民心向背1197.第1197章 誰死誰生1207.第1207章 不破之城350.第350章 不如回家賣蕷薯!876.第876章 送女回長安,熱腸李光弼266.第266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612.第612章 老驥慧眼,託以俊傑397.第397章 錦城風光冠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