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 天下熙熙(十六)

神都,長夏門。

今年朝賀正旦,各方藩屬國使節,已然來得齊齊整整,大多都是酋首國君親至。

西南、正南的小國小部不說,便是大藩,也來的格外隆重,新羅國王金理恭親至,鐵勒九部的酋長一齊來到,突厥部落中,無論是腦後長了反骨的默棘連,還是自命鐵骨錚錚的默啜,都底下頭顱,親自來神都朝賀,遊離在突厥邊緣的突騎施部、執失部,頭領已經老態龍鍾,仍是驅馳千里趕來。

因來者都是一方豪雄,即便國小,也當得敬重,義興郡王李重俊每日裡在神都長夏門、安喜門兩處來回,忙得不可開交。

眼下,吐蕃使節和倭國使節也將來到,這兩家接待完畢,迎迓外藩的差事,便可告一段落。

“鄧寺卿,倭國使節遠跨山海,受節氣天候影響,來得遲緩也就罷了,吐蕃使節近在劍南道之側,下了高原,比六詔等藩要近便些,何故來遲?”李重俊搖了搖脖頸,很是痠痛,對即將到來的吐蕃使節頗有微詞。

“回稟義興王,吐蕃使節上路時辰甚早,但因國內爭拗,兩次更換使節人選,中道將人撤回,重又在邏些城出發,因此延遲”鄧懷玉微微欠身,公事公辦,姿態不遠不近。

眼前的郡王,是極有可能成爲太孫,或者太子的,但他並沒有巴結之意,數年以來,他早已看清,武后當朝,朝局大勢,與爵位、地位全無關聯,誰能上位,都在未定之天,能踩準踩穩節奏,纔是王道,恰好,他的恩主權右相,在這方面從無失手。

再者說了,即便是李重俊本人,仍要喚權策一聲師傅或者大兄,多仰仗他提攜,才能穩住腳跟,只須跟緊了權右相,便天然佔據先手,又何必捨近求遠折騰?

“撤換兩次?吐蕃可是有甚大事?來使何人?”李重俊脫口詢問,鴻臚寺預先提供的參考卷宗,只簡介了吐蕃基本情形,並未提及其他。

鄧懷玉傲然一笑,淡淡道,“吐蕃國主赤都鬆與大相論欽陵不和,選派使節,未成共識,便各自選人來神都,論欽陵一開始派了自己的長子過來,後又決定親來,赤都松原本派了重臣,後又改了主意,派了自己的王后和上次的沒廬氏協爾一同來”

“王后做使節?”李重俊目瞪口呆,神都不缺國王,甚至女王也有不少,但讓王后來的,還真是開天闢地獨一份。

“哼哼”鄧懷玉仰着頭哼了聲,高傲不可一世,“去年,因論欽陵才與大周鏖戰,邏些城方面掉以輕心,只派了宗室貴女前來,恰逢權右相大動干戈,以商道調理外藩忠誠,沒廬氏協爾一人,雖有赤德祖贊世子襄助,仍舊遭了論欽陵算計,沒能鞏固優勢,給了論欽陵喘息之機,這次怕是痛定思痛,擔憂論欽陵再出陰招,才換了王后親自來”

李重俊下意識地挺直了肩背,不須鄧懷玉多言,這幾日他體悟頗深,外藩如雲,上至國主,下至護衛民夫,無不聞權策之名而色變,但又按捺不住時常將權策掛在嘴邊,旁敲側擊打問行蹤,敬畏有加,愛恨交織的情態,令他真正瞭解了權策在外藩領域獨一無二的地位。

口中問道,“既是如此重視,赤都鬆爲何不親自來?”

鄧懷玉笑了,“義興王有所不知,赤都鬆贊普能坐穩邏些城,全都仰仗母族沒廬氏、妻族尼雅氏,現在吐蕃朝中掌權的,大多出自這兩大氏族,太后沒廬氏赤瑪倫,是定海神針一般的存在,委派尼雅氏王后和沒廬氏貴女來朝,纔是邏些城的權勢真相”

李重俊似懂非懂,但看出了鄧懷玉無處不在的傲氣,大周的清水衙門鴻臚寺,不只對外藩內情瞭如指掌,還能讓外藩各自相爭,競相討好,心懷激盪,長聲一嘆,“祖宗基業,我等手中光大,真天朝也”

鄧懷玉看了他一眼,眼神中有一抹譏誚,腹誹一句,本事不大,口氣不小。

與權策的黨羽圈子接觸多了,朝中風高浪急,愈發看得清晰,受了些氛圍影響,對這些憑着血脈出身,碌碌無爲,坐享其成之輩,不大看得起,哪怕他是權策的學生也是一樣。

未久,吐蕃使團大隊人馬出現在天際,鼓角爭鳴,禮樂翻飛,李重俊率隊迎上前去。

一輛金銀包裹,亮閃閃的寬大厚氈車來到最前頭,走出個年過三旬的少婦,身上穿着白袍,珠珠串串掛得到處都是,額頭正中,一枚藍色的寶石,格外顯眼。

她膚色微黑,臉頰微圓,眼睛明亮,掛着開朗的笑容,顧盼之間,野性十足。

“大周義興郡王、洛陽牧李重俊,恭迎吐蕃王后殿下”

李重俊甩鐙下馬,躬身行禮。

“貴人請起,有勞貴人遠迎”尼雅氏扯了個燦爛的笑臉,頗有感染力道,只是李重俊彎着腰埋頭,並無緣欣賞到。

簡短寒暄之後,尼雅氏回到馬車上,鄧懷玉先導,李重俊伴行。

“協爾,依着他們的規矩,我要如何才能見到赤德祖贊?”簾幕放下,尼雅氏笑容收起,沉聲問道,顯得很是謹慎。

沒廬氏協爾在馬車中,叉腿而坐,顯得很是隨意,歪着頭想了想,“依着天朝的規矩,王后要先上奏請旨,皇帝陛下恩准之後,由鴻臚寺轉達國子監,赤德祖贊世子方可前來探望,或者在天朝大宴的時候,陛下如果令赤德祖贊世子一同出席,也可成事”

尼雅氏微微皺了皺眉,“如此複雜的麼?那你待會兒便去準備上奏,莫要耽擱了”

沒廬氏協爾沒有動彈,聳了聳肩膀,“王后,依着天朝的規矩,現下一直到正月末,皇帝陛下是不處理政務的”

尼雅氏愕然,本就大的眼睛瞪起來,黑白分明,“這麼長時間不理政事,國政如何運作?”

沒廬氏協爾面上的輕鬆緩緩斂去,眸中說不清是追憶,還是怨恨,“一般說來,皇帝陛下會指定攝政大臣處置政務……”

“攝政大臣?”尼雅氏只疑惑了一瞬,便脫口而出,“還是要走通那個權侍郎?”

“他不是侍郎了,他是宰相”沒廬氏協爾聲音低沉,她上次離京,沒有見到權策,心中不託底,空蕩蕩,一直到現在。

她已分不清,是爲了邏些城的利益,還是爲了自己。

尼雅氏似有所感,動動柔韌微寬的嘴脣,想要勸說幾句,天朝的皇孫權臣,實不是眼下的吐蕃能圖謀的,猶豫半晌,終究沒有說出來。

馬車內一時靜默。

到得洛陽城內,沒廬氏協爾掀起窗帷,向外頭張望,一年不見,神都大變,更加繁華,人也更多了,但她,仍覺得親切。

行經一處大道,前頭車馬突地一頓,沒廬氏協爾翹首望去,一長串緇衣官差,簇擁着個年輕的緋袍官員進入了一處高門府邸。

那處府邸的朱漆大門上,高懸着門匾。

樑王府。

第一千零六十四章神龍政變(九)第四百零七章 血色羅裙(二)第四百二十六章 血色羅裙(二十一)第82章 延義攻略(六)第三百九十七章 四大天王(下十一)第五百零九章 雙龍戲珠(三十)第90章 暴躁少卿(中)第329章 風雨歸人(下十一)第701章 天下熙熙(三十五)第304章 還君明珠(下七)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弈者風度(三十)第五百二十六章 領軍領軍(十六)第四百六十七章 攘外安內(十四)第四百六十八章 攘外安內(十五)第49章 大雲經疏(下)第一千零九十一章神龍政變(三十六)第一千零七章 弈者風度(二十六)第309章 廬陵魅影(上)第212章 千古艱難(下)第57章 伊水伊人第150章 何去何從(中)第九百四十三章美人遲暮(二十二)第201章 太平之厄(下二)第191章 西塞朔風(下三)第四百零三章 無衆生相(下三)第638章 三生三諾(六)第274章 奪儲風雲(十六)第205章 太平之厄(下六)第五百七十五章 金銀金銀(二十九)第731章 花謝花飛(十四)第五百七十九章 南衙南衙(一)第一千零八十章神龍政變(二十五)第770章 瓜熟蒂落(七)第一千零二十九章弈者風度(四十八)第290章 奪儲風雲(三十二)第337章 松漠有雨(三)第671章 天下熙熙(四)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神龍政變(三)第750章 花謝花飛(三十二)第267章 奪儲風雲(九)第869章 是佛是魔(八)第九百六十五章 美人遲暮(四十四)第五百六十七章 金銀金銀(二十一)第628章 色即是空(二十一)第五百四十二章 領軍領軍(三十二)第14章 豪門逆子(上)第四百八十一章 雙龍戲珠(二)第九百七十四章美人遲暮(五十三)第四百一十九章 血色羅裙(十四)第291章 奪儲風雲(三十三)第九百五十一章 美人遲暮(三十)第四百零一章 無衆生相(下一)第一千零八章 弈者風度(二十七)第28章 弔古戰場第三百九十九章 無衆生相(上)第八百一十四章 手可摘星辰(十二)第四百四十五章 青萍之末(十五)第九百零九章 是佛是魔(四十六)第603章 南衙南衙(終)第36章 烈日灼心(終)第707章 天下熙熙(四十一)第212章 千古艱難(下)第384章 難唸的經(終)第161章 慾壑難填(中)第四百八十三章 雙龍戲珠(四)第一千零六十六章神龍政變(十一)第三百九十章 四大天王(下四)第655章 三生三諾(二十四)第31章 風再起時第四百二十四章 血色羅裙(十九)第96章 御史臺院第五百五十六章 金銀金銀(十)第605章 色即是空(二)第692章 天下熙熙(二十六)第77章 延義攻略(一)第159章 亢龍有悔第七百六十一章 花謝花飛(三十九)第一千零四章 弈者風度(二十三)第110章 幾家歡喜(上)第291章 奪儲風雲(三十三)第145章 尚衣奉御(下三)第九百九十三章 弈者風度(十二)第667章 三生三諾(終)第五百零四章 雙龍戲珠(二十五)第四百八十三章 雙龍戲珠(四)第221章 艱難皇嗣(九)第254章 蟬與黃雀(下三)第776章 瓜熟蒂落(十三)第五百四十一章 領軍領軍(三十一)第九百零一章 是佛是魔(三十八)第789章 瓜熟蒂落(二十六)第一千零一章 弈者風度(十二)第八百八十九章?是佛是魔(二十六)第600章 南衙南衙(三十一)第五百八十二章 南衙南衙(四)第58章 愚忠愚孝第848章 手可摘星辰(四十八)第145章 尚衣奉御(下三)第48章 大雲經疏(上)第804章 手可摘星辰(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