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八章田獵之冬狩

楊天保看着趙德言出現,楊天保就可以肯定他一定遺漏了什麼。在目送趙德言離開後,立即就前往軍營,重新審問這些俘虜。

由於語言不通,楊天保所有部曲也沒有人會突厥語,不過軍營中卻有人懂突厥語,越騎校尉傅彥伯略通突厥語。

在傅彥伯的幫助下,這才審問出他們是欲谷設的部曲,而欲谷設也是頡利可汗之弟,突厥僅次於可汗的特勤(親王)。

按照突厥的傳統,那麼這個欲谷設最有可能接任頡利可汗的汗位,這就是兄死弟及。其實,華夏既有父死子繼,也有兄死弟及的傳統。三國時期孫策死時,其子孫紹年方九歲,無疑難以服衆,其弟孫權繼位。

當然還有宋朝時期的趙匡胤與趙光義兄弟,不過野史給趙光義太多陰謀的論調,這個不可不論真假,反而作爲第一合法繼承人死在楊天保手上,東突厥如果沒有反應,肯定說不過去。

楊天保已經開始意識到了,東突厥應該會向雲州用兵!

所以第一時間,楊天保就找到王惠,希望他可以動員雲州百姓,積極備戰。

只是王惠此時已經沒有心思在這上面了,他的接任者雲州刺史王仁表。

這個王仁表也是一個倒黴蛋,他雖然出身太原王氏,爲太原王氏王思政的曾孫,王秉的孫子,駙馬都尉王裕的兒子,不過他並非同安公主所出,他與同安公主的關係很差,在王仁表死後,他和他的兒子年僅九歲的兒子王方翼,都被同安公主趕出家門。

朝廷裡有人好做官,但是像王仁表這樣的有關係的人,能做官,絕對不是做好官,在這個環節接任雲州刺史,可見同安公主也是煞費苦心。

王惠是非常清楚這個王仁表與同安公主的關係,自然清楚,一定不能給王仁表任何實質性的幫助,否則得罪了一個小心眼的女人,會非常麻煩的。

就這樣,楊天保離開王惠府上,就在楊天保走到大門口的時候,一名駝背的老管事邁着小碎步追上了楊天保道:“楊兵佐能否借一步說話?”

楊天保點點頭,他自然王惠這個傢伙肯定是有話想說,只是在家中不方便而已。

在太原王氏中,王裕的地位其實也很特殊,在王裕死後,他的兒子王仁表與夫人同安公主勢同水火,這個王仁表擅長忍耐,不管再怎麼忍耐面對同安公主,他永遠是弱勢地位,一旦被抓住痛腳,同安公主不會放過他。

楊天保能看到的問題,王惠自然能看到,甚至他比楊天保得知的消息要早,突厥向雲州用兵也是必然的。

雲州西北的白登山,早在漢朝的時候冒頓單于率領四十萬匈奴軍隊,兵圍白登山,把劉邦差點弄到在白登山,還是因爲陳平之計,順利退走。作爲長城防線上最重要的一環,雲州的壓力其實相當大,有地利優勢,卻不能作爲屏障,必須屯駐重兵防守。

然而,朝廷卻一直沒有提升雲州府的地位,甚至別說上府,就連一箇中府千人編制都沒給。

這名駝背的管事在楊天保耳邊輕聲低語起來,楊天保恍然大悟。

有些事情,王惠不能做,他也理解,一入侯門深似海,事實上太原王氏可不是侯門,簡單就是世代公爵,一門七公。

王惠深不由已,而這場私怨很可能讓雲州城生靈塗炭。

雲州實爲全晉之屏障、北方之門戶,且扼晉、冀、內蒙之咽喉要道,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有“北方鎖鑰”之稱。

雖然雲州百姓並不多,只有四千餘戶,但是這裡民風彪悍。就算突厥人想血洗雲州城,只要不來個十幾萬人馬,基本上佔不到便宜。

楊天保因爲萬年司兵的習慣,以爲他只是一個軍械倉庫保管員,事實上司兵參軍的職責,不僅僅掌握軍械倉庫,還掌軍防、烽驛、門禁、田獵、儀仗等事。

其實華夏民族是一個非常注重武備和武事的民族,田獵就是一項具有軍事意義的生產活動,並與祭祀有關,主要目的是訓練各種武器使用和車馬的駕控。

禮書說,周代的制度爲四時田獵:春搜、夏苗、秋獮、冬狩。田獵有一定的禮規,不按禮法狩獵是暴殄天物。禮法規定,田獵不捕幼獸,不採鳥卵,不殺有孕之獸,不傷未長成的小獸,不破壞鳥巢。另外,圍獵捕殺要圍而不合,留有餘地,不能一網打盡,斬草除根。

這些禮法對於保護野生動物資源,維持自然界生態平衡是有積極意義的,只是不可能真正嚴格實行。

現在田獵正值冬狩,正好可以藉着機會把所有百姓都集中起來,四千多戶百姓,可以集中四千多名百姓,以雲州府的府兵作爲基層軍官指揮,就可以武裝將近五千兵馬。

在王惠的提醒之下,楊天保才恍然大悟,不是王惠這個雲州刺史不配合,這本來就是他楊天保的工作職責。

於是,楊天保這個司兵參軍發佈了上任以來第一道田獵令,爲了鼓舞百姓工作熱情,楊天保提出重賞。

田獵前一百名壯丁,獎勵良朐一匹。前五百名,人人可獲得與獵物同等質量的馬肉,反正楊天保手中還有五六萬斤馬肉,天天吃都吃膩了,還不如作爲獎品送出去。

隨着楊天保這個田獵令發佈而出,整個雲州都開始沸騰了。畢竟冬天閒着也是閒着,以往田獵,百姓需要自備乾糧、兵刃、騾馬,所以興致不高。這次卻恰恰相反,不僅不用承擔乾糧,所有人員的食宿問題,都有司兵參軍楊天保負責解決,還有重賞。

老百姓其實是最聰明的,每個人必須要吃飯,在家裡多吃一口糧,其他人就會少吃一口,而青壯年都是大肚子漢,一頓飯吃上三升米的人大有人在。能在外面多吃一口糧,就會在家裡省下來一口糧食,將來青黃不接的時候,他們也可以攢點糧食,萬一運氣好,被獎勵一匹良朐,賣上二十幾貫錢,日子就會好過太多了。

楊天保明明要求一戶一丁,結果聰明的百姓臨時與里正商議,臨時分家,將那些未成家的兄弟單獨出戶成丁,萬一被獎勵到一匹良朐娶媳婦蓋房子的錢都有了。

不要以爲古代結婚不需要成本,其實扯淡,古代因爲戰爭,男少女多,男女比例失調,不過窮的打光棍,富的三妻四妾這是常態。

就在第一天晚上,距離雲州最近的青壯開始出現在雲州城外,楊天保與張桐商議,讓府兵配合田獵,這些府兵就出城,指揮這些青壯臨時搭建窩棚。

不過,窩棚和帳篷不保暖,百姓的衣服都很單薄,萬一出現凍傷,這可是楊天保不願意看到的。

爲此,楊天保讓他們不在居住窩棚,而是挖地窩子。

這是新疆建設兵團在進新疆的時候,發明的一種營房,冬暖夏涼,但是通風性較差,但是不易凍傷百姓。

條件有限,能將就就將就。

就這樣,雲州城外成了密密麻麻的工地,到處都是拿着鐵鍬的百姓,雖然天寒地凍,不過也難不過聰明的百姓,他們將炭火放在地上燒着,等待乾柴燒盡,移開炭灰,被火燒得化凍的土壤比較容易挖掘。

楊天保的部曲與挑出來的百姓青壯一起開始做飯,對於雲州盛產的煤炭,楊天保如果不利用就沒有天理了,他利用擠壓而成的蜂窩煤球直接放進一排排壘起來的火爐裡,蜂窩煤不要錢似的往裡面放,煮出一鍋鍋熱水供人和牲畜飲用。

沒有一個人去飲生水。

原本計劃只有四千餘人,結果青壯和流民居然都過來了,楊天保也是來者不拒。?一下子要管多六千人的飯,楊天保也是壓力山大。

他們架起大鍋,打來井水煮開,鏟了兩大鏟油鹽放進去,切了一些鹹馬肉煮成湯,然後從車上搬來一袋袋糧食,洗過之後,直接倒進鍋裡。

如此大手大腳,看得張桐都有點兒心疼了,這幫敗家子喲,就算是有一座金山,也得讓他們吃空吧?

不過,城外瀰漫着馬肉的香味,這些過來參加田獵的百姓歡呼起來,他們本來的目的就是想混一頓飽飯,沒有想到還可以吃到肉,這一下他們挖地窩子的勁頭就更大了。

那些青壯手腳麻利的洗菜切菜,有的剁肉,有的攪拌着鍋裡的肉湯,也有的攪拌着滿鍋的雜糧,想讓全部人都吃白麪饅頭是不可能的,就是麥粥、豆粥,小米粥、慄米粥,各種雜糧,雲州百姓們也是一邊工作,一邊看着他們不停的料理這個料理那個,他們的喉結動個不停,一個勁的嚥着口水……

餓,真是餓啊!

好不容易,一名號兵吹響了飯號。

雲州府兵的八百名府兵,六千多名青壯,迅速集結,排隊。

楊天保的部曲最先吃飯,他們拿着自己的飯盒,開始在伙房前領飯。楊天保的部曲,伙食都是非常過癮的,小地主不見得可以吃得這麼好。

白如凝脂的饅頭、包子,又香又軟的米飯,冒出一陣陣白霧。他們拿着飯盒,一個接一個上前領飯,愛吃包子的領包子,愛吃饅頭的領饅頭,愛吃米飯的領米飯,管夠。

在部曲領完飯後,楊天保指着張桐道:“張將軍,讓你的人帶上飯盒過來領飯吧?”

張桐有些尷尬的道:“我們沒有飯盒!”

一名黑着臉的府兵急不可耐的叫:“要什麼飯盒啊?我們用手拿就行了!”

說着,他將頭盔解下來,拆掉頭盔裡面的內襯,往胸口一塞,拿着頭盔用熱水洗了洗,直接走到伙伕面前:“給我裝滿!”

第二二八章不臣之心昭然若揭第三章自投羅網第一二六章我帶你們去抓頡利第五十章養蠱選將(爲無想無情萬賞加更)第九十一章閻王好見小鬼難纏第一二六章我帶你們去抓頡利第一八三章光明正大的搶奪第一二六章我帶你們去抓頡利第二六一章即將失去的靠山第一章活着真好第一零八章給我狠狠的揍他第一五三章大唐丟不起這個人第二十三章讓他進宮(爲戮胡1成我名萬賞加更)第五十六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二零零章你看上我的駙馬了第四十章睚眥必報第二六七章要想人前顯貴必定人後受罪第五十六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二四五章一勞永逸解決問題第四十二章吐血三升第二六四章沒理由的潰敗第三十六章拖出去杖斃第二八四章河源軍攻略之恩威並施第二一七章可憐的人必有可恨之處第三三六章霍去病轉世第九十四章這不是錢的事第一零九章你贏了第一九四章明崇法你的事發了第二二八章不臣之心昭然若揭第一三三章空白告身第三一二章李世民的野望(上)第二一五章欺負楊家沒人嗎第二二六章李婉寧所出的難題第二九五章你還要點臉不第二零五章來自李世民的敲詐第三二五章邏些城陷落(上)第一三七章讓他們得不償失第二三二章以其人之道還施彼身第三零三章中計第一零七章能不能有點出息第二三一章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第十八章你們什麼意思第五十九章砸場子的人來了第二七七章你做初一我做十五第三零二章果然是一塊肥肉第二四五章一勞永逸解決問題第三零七章大唐開國以來第一大勝第五十四章仇將恩報認賊作父第三十五章膽大包天第三十九章老東西你死定了第二九三章恨其不幸怒其不爭第二八八章吐蕃佈局第一七三章竟標與離間第九十一章閻王好見小鬼難纏第五十八章結親王珪第一五八章黃雀張士貴第二三七章華夏民族頭上的魔咒第一九三章柳暗花明又一村第三三一章敗得一發不可收拾第二十七章一不小心當官了第二四四章不遭人嫉妒是庸才第二零四章丟人丟到姥姥家了第一六一章楊恭仁心裡苦啊!第二五八章迫在眉睫的問題第三二九章吐蕃的末日(中)第三零三章中計第二六七章要想人前顯貴必定人後受罪第三一二章李世民的野望(上)第二二零章武氏要臉楊氏不要臉了嗎第三三一章敗得一發不可收拾第三二八章吐蕃的末日(上)第二二八章不臣之心昭然若揭第一百章癡情總被無情誤第二六四章沒理由的潰敗第七十九章邸抄上的秘密第二二八章不臣之心昭然若揭第二六六章一不小心放出的資本巨獸第六十五章有錢真可以任性第一七八章代替拜堂第八十四章多抄幾家(兩更求訂閱)第二三一章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第二九八章寇可往我亦可往第一零五章他有沒有野心?第一零八章給我狠狠的揍他第七十三章隨扈這是富貴路第三零七章大唐開國以來第一大勝第三零四章吐蕃人怎麼不經打了第二十二章數錢也是一件麻煩事第二八二章河源軍攻略之殺雞儆猴第三一七章難啃的鐵核桃第六十六章想借勢的武元華第二一四章啓動舊城區改造項目第一四八章武德九年臨湖殿第三三零章吐蕃的末日(下)第二八五章河源軍攻略之趁熱打鐵第二二五章不難要你們幹嘛第二二五章不難要你們幹嘛第二五二章額滴,額滴,都是額滴!第一二零章突厥人險惡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