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零章花兒溝之血肉磨坊

要說陳應給西域人灌了什麼迷魂湯,答案其實非常簡單。

那就是利益。

肥沃的田地,成了每個人的私有財產。

正所謂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現在慕容伏允要搶他們的糧食和財產,他們不拼命纔是怪事。

“善謀者行遠,實幹者乃成!”

站在歷史巨人肩膀的陳應就是善謀與實幹結合。當陳應還沒有真正赴任只是充任西州道行軍兵馬大元帥的時候,也沒有成爲西域大都護的時候,他就開始佈局西域。

有兵無民,不是駐軍,而是徵軍,自然無法戍守長久。一個地方有胡無漢,長久來說,能不生異心嗎?部落本身必要自己推舉豪傑作爲首領,就算派遣官員去統治,派去的官員也難立足。

陳應發展河西走廊事實上是大唐與西域聯繫最薄弱的一個環節。河西走廊寬者不數百里,狹窄之處不過十數裡。在吐蕃這個國家沒有消滅之前,河西走廊很容易被吐蕃人切斷。事實上在唐朝,安西四鎮先後四次被毀壞,四次復立。

河西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然而這個環節由於氣候的原因,根本就沒有辦法加強。整個河西兩千餘里的狹長地帶,可是適宜人類居住的地方就那麼多,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太廣袤,一旦吐蕃人傾力攻其一擊一點,很容易中斷河西,這些事情一環扣一環,但只要第一環敗壞掉,接下來的連鎖反應就會來得很快,所建立的基業,都有可能很快就全線垮塌!

陳應率先考慮了這些問題,歷經魏晉南北朝三百餘年沉淪,朝廷無暇兼顧西域,西域漢民即使不被殺光,估計大都胡化。此時的西域,縱然有漢人,然而漢人力量太弱,這不利於陳應立足西域,爲此他就將呂梁山區縱橫多年的土匪、強盜,給一股腦的強行遷徙到了西域。

陳應始終相信一個道理,豈有民弱而國強?如果全民都逞現病態,國家的強大,其實就是壘在沙灘上的沙雕,只需要輕輕一碰,就會轟然倒塌。國與民事實上是相輔相成的,民強自然國強,民富自然國富。

雖然一口氣遷徙了五萬餘人口,然而陳應卻沒有將這些土匪、強盜送到敵人的刀口人屠戮。這些呂梁山區的悍匪們,自然不是中原懦夫的百姓可以相比,他們這些人不僅敢拿刀子砍子,而且經過訓練,也熟悉戰陣之道。

這些土匪強盜來到西域,執行的其實都勞役,他們有的五年,有的十年,罪大惡極的還有十五年或二十年。平時與村民一起勞作,晚上則回到拉了鐵絲網的勞改場去吃飯睡覺,雖說能吃飽飯,沒有人虐待他們,每個星期都能和家人團聚,但是呆在那地方畢竟不是什麼很有面子的事情,現在他們最渴望的就是立個功,然後減刑,儘快走出勞改營和家人一起在西域開始全新的生活。

他們原本都是沒有土地的苦哈哈,可是來到西域之後才發現,西域完全是一塊寶地,說句誇張的話,就算拿一根筷子插在地上也會生根發芽。關鍵是西域實在太大,平均在中原,成丁才能分永業田二十畝,口分田八十畝。

這個口分田可不是永業田,也是就說一個成年壯丁,在十八歲和五十歲之間才能獲得租種。可是西域卻沒有這一項。陳應給他們的政策是,只要開墾的田地,官制負責造冊。有能奈,開墾五百畝也是你自己的。

這些犯了罪的百姓們快了高興的瘋了,雖然說西域冬天寒冷,可是有火牆和火炕,他們冬天只要不出屋,倒也凍不着。關鍵是這地,是他們生身立命之本。

不過在這個時候,他們因爲是罪犯,只有勞動吃飽之權,卻沒有財產之權,但是陳應的命令卻說得非常明白,幫助官府殺叛軍,不僅可以獲得一百畝永業田的賞賜,還可以獲得減刑,一顆胡兒首級可以減五年,兩顆減十年。

對於普通百姓來說,殺掉一個胡人或者需要莫大的勇氣,對於這些常年在刀口上刨食的土匪強盜來說,那簡直就是小兒科。

當亂戰打起來的時候,這些從呂梁山區遷徙過來的強盜和土匪們,非常沒有膽怯,反而像打了雞血一樣興奮。

雖然這些士匪強盜的戰鬥力並不算強,甚至一對一的情況下,遠遜於吐谷渾精銳,不過慕容伏允感覺用吐谷渾精銳對付這些百姓實在丟人,最先派出來的反而只西域各族不滿陳應的敵對部落叛軍。

這些人其實就是烏合之衆,以烏合之衆對烏合之衆,事實上就是半斤對八兩,況且這些罪犯與金滿縣的百姓們有塢堡地利的優勢可以借用,反而佔了不少便宜。

當慕容伏允意識到不對勁的時候,他再派精銳加入進攻,已經遲了。嚐到了勝利的滋味,這些新遷徙而來的人已經打瘋了,他們感覺西域胡人也沒有什麼了不起,甚至不見得比呂梁山經過的大戶人家的護衛強。

要知道土匪們在劫掠的時候,遇到的護衛大部分都是大戶人家的死士或者吃護鏢這行飯的鏢師,他們吃的就是這行飯,如果丟下主顧逃跑,他們的口碑算是完了,這是掉飯碗的事情,所以他們在抵抗中,往往都是不死不休。相反在戰鬥這些西域各族叛軍們,反而不如那些死士或鏢師。

血戰一天,金滿縣死了上千人,可是攻打村寨的聯軍士兵也死了將近兩千。眼看天色將晚,慕容伏允只能無奈下令收回罷戰。

次日一日,慕容伏允下令部隊開拔,當然這一次他決定以吐谷渾精銳打頭陣,準備破幾個寨子打打牙祭。

到了中午時分,派出的斥侯陸續返回,沿途的寨子已經空了。啥也搶不到。

慕容伏允驚訝得眉毛都豎了起來,他失聲尖叫道:“鎮子全空了?怎麼回事?”

哨騎也不知道到底是怎麼回事。

事實上這是因爲他們接到了段志感這個西域留守的命令,慕容伏允麾下畢竟有二十萬人馬,就算是烏合之衆,所以慕容伏允纔不會在意那些不是吐谷渾汗國的部曲,哪怕用人命去堆,也可以推平無數寨子。

對於寨子而言,一旦全面被圍,他們只有人死族滅這一個下場。所以段志鹹執行了存人失地政策,讓衆百姓撤退。

慕容順陰森森的道:“父汗,兒臣以爲,這些人肯定是逃到金滿縣了,咱們就直奔金滿縣,將他們一網打盡!”

……

金滿縣花兒溝唐軍大營,這裡是陳應建築的鋼鐵作坊,有一座可以一爐產二十萬斤鋼鐵的高爐,所以段志感就將大部分兵力集中在了這裡。鋼鐵坊並不是城牆,連鎮子也算不上,因爲爲了進出方便,陳應僅僅讓人挖出了幾道壕溝,算作防禦工事。

不過,這種防禦工事基本上用處不大。

隨着兩軍距離的持續拉近,兩軍的距離已經小到了斥候無法迴避對方斥候的地步。

當地吐谷渾出現在東北方的地平線上的時候,段志感不再向對面派出斥候了,而是命令斥候向兩翼擴展,嚴密的監視來自兩翼的敵人。

陌刀軍折衝都尉高飛揚望着稀稀拉拉的吐谷渾大軍的軍陣笑道:“段大將軍,您也不必麻煩了,直接派出我們陌刀軍出戰吧,末將敢拿人頭作保,只要陌刀軍出戰,半個時辰內就可以把這些烏合之衆殺得屁滾尿流!”

段志感冷冷的笑了笑:“正是因爲敵人是烏合之衆,所以更難對付!”

張懷威也感覺段志感說得沒有荒誕,就問道:“烏合之衆,怎麼更難對付了?”

段志感道:“烏合之衆,不確定性因素太多了,所以才更難對付!”

張懷威表示不能理解。

如果陳應在這裡,肯定可以理解段志感的顧慮。在後世國、共內戰期間,在大反攻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兩百萬國、軍被消滅,然而零散的國、軍化身爲土匪,或者他們本身就是土匪,盤踞鄉里,抵抗土改。直到建國十五年後,最後一支國軍殘匪才被消滅。

打敗慕容伏允不難,甚至不用陳應支援,段志感就有信心憑藉着手裡的三萬河北新軍與陌刀軍兩支精銳,把慕容伏允打敗。

可關鍵是打敗慕容伏允容易,可是要想把慕容伏允以及全軍消滅,沒有足夠的兵力,特別是騎兵部隊,那肯定很難辦到。

經過戰略收縮,金滿縣這個面積將近一萬平方公里的縣內,分成三大部分以花兒溝大營、金滿縣城以及五彩城這三分,分別以段志感、張懷威、秦用三人防禦。

在張懷威與秦用即將分別的時候,段志感語重心長的道:“張大將軍、秦將軍,你們可悠着點,別打太狠,萬一在陳大都護率領抵達之前,把慕容伏允嚇跑了,那你們可自己去跟大都護解釋!”

小將秦用撓撓腦袋苦笑道:“段大將軍,您說,我五彩城那裡怎麼打?”

段志感道:“很簡單,第一肯定不能打得太狠,也不能不打,要讓慕容伏允看到破城的希望,也要讓他們絕對不放棄!”

段志感說得雖然輕鬆,可是要做到絕對不容易。

當慕容伏允望着簡陋的花兒溝大營的時候,眼睛中閃爍着綠油油的精光:“看到沒有,那裡就是陳應建築的鋼鐵坊,一爐可以生產二十萬斤鋼水的高爐就在那裡!”

慕容順興奮的道:“父汗,兒臣請戰!”

慕容伏允搖搖頭道:“這座高爐對陳應而言,絕對會非常重要,所以他留守的軍隊肯定多,沒有那麼容易啃!”

關鍵一點即使慕容伏允不說,衆人也都明白。

尼洛周太瞭解慕容伏允了。慕容伏允打仗特別賊,當年他反叛大隋的時候,就是以吐谷渾汗國的羌部附庸部落爲誘餌,吸引隋軍的注意。

雖然被隋朝軍隊打得丟盔棄甲,狼狽不堪。事實上,宇文述當時斬首之功三萬餘級,幾乎七成以上的戰功,不是羌人就是吐蕃人。吐谷渾部的精銳損失極爲有限。

慕容順笑道:“我去叫麴文泰!”

慕容伏允看着兒子這麼上道,非常滿意的點點頭。

也不知道慕容順是如何忽悠的,反正麴文泰很快就帶着他的那幫烏合之衆發花兒溝大營發起了進攻。

麴文泰派出的部隊並不多,莫約千人左右,卻衝了五百餘步,左右分開,兩小隊的騎兵向兩邊奔馳出去,估計也在偵查地形,檢查這裡是否還有埋伏。

不過,麴文泰的擔憂明顯是多餘的,看了周圍並沒有埋伏。

麴文泰一聲令下。

莫約一萬餘西域各族叛軍,浩浩蕩蕩的朝着花兒溝大營發起了進攻。

望着正在進攻的烏合之衆。

慕容伏允笑道:“順兒,你是怎麼做到的?”

慕容順洋洋得意的道:“兒臣只告訴麴文泰,別看他現在是高昌國太子,要想成爲下一任高昌王,也沒有那麼容易,要想成爲高昌王,光靠一個名份遠遠不夠,必須有拿得出手的功勳,眼下唐軍主力在外,花兒溝虛弱,哪裡還有這個機會更好?”

慕容伏允聞言哈哈大笑。

慕容伏允絕對不相信麴文泰可以攻陷花兒溝大營,別說一萬人馬,就算讓麴文泰全部壓上去,他一樣做不到!

果然,不出慕容伏允的意料。

就在一名瘦弱的西域胡人民夫,扛一個沙袋準備填壕溝的時候。一枝弩箭就貫穿了他的頭顱。民夫的身體歪倒,被那袋沙袋重重的砸在身上,至死都一聲不吭。

這樣的場景很普通,沿着花兒溝大營前時時刻刻都有這樣的場面。

從花兒溝最外圍的一道壕溝前,到第一堵矮牆在一百步的空地上,撲倒着無數的屍體。

此刻花兒溝卻成了一個血肉磨坊,無時無刻不在吞噬着鮮活的生命。

然而,麴文泰卻不在乎。

因爲他明白,高昌浴火重生,那就需要生命的獻禮。

第七十三章兵部尚書參預朝政第二八四章三省六部九寺五監絕不能動第一三四章要想西域發展好只有種草(三更)第一四六章憑什麼打我第二六二章 休兵罷戰共抗突厥(一更)第六十九章未必會輸第四十二章勝卻人間無數第二十四章家族傳承第二三一章要麼沒命要麼拼命第一零四章李世民會獵定襄(二更)第二零二章爲了殺孤可真是煞費苦心第一八五章陌刀之下無名將(上)第一一四章陌刀軍揚威(下)第二三二章血腥撕殺三軍爭勇第九十二章一刀將狗頭砍下來第四十七章政治風暴(三更求訂閱)第一三一章縱有百萬何懼之有第一三五章風雪萬里血淚遷徙第一二一章不遠萬里尋找信仰第十九章語不驚人死不休(二更)第七十七章我生君未生第四十九章門當戶對第八十二章皆爲大漢之臣妾第二十五章非我族類非降既殺第九十九章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第二六五章擇天下精銳共禦外侮(一更)第二一三章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月票一百加更)第一零一章鬱悶的茹綝·臧古第八十三章物竟天擇強者爲尊第一七零章具裝劍士衝陣第一六六章陳應是不會虧待表姐的(一更)第七十七章斷尾求生故佈疑陣(三更)第一八七章大唐進入工業時代?第五十六章那一槍的風情第一七零章命不好怪得了誰?第一一四章有糧在手何愁之有?(三更)第一三二章不站隊要依靠絕對的實力(一更)第一四八章半個時辰攻破函谷關(求月票,求訂閱)第七十一章無心插柳第二七六章我們的戰爭纔剛剛開始第二六七章男子漢流血不流淚(二更)第五十二章陳應的隆中對第十四章李二郎你要鬧哪般?(二更)第二零五章一刀在手天下我有(月票四百加更)第三十八章刺頭(三更求訂閱)第一三七章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裡第一九七章安西軍進擊第一二七章唐朝的職業化建設第二七零章陰謀敗露生死時速(一更)第五十章龍城飛將(三更)第一七六章賜封永樂公主第八十五章兩個活寶湊一對第七十四章扶桑大陸來客李世民的消息第一六二章出雲關燃五色狼煙第十五章神鬼莫測的手段第二七五章異變迭起席捲而去(二更)第一七六章賜封永樂公主第四十二章你長得美就不要想得那麼美第四十七章大唐皇家軍事學院第二十九章火牆與火坑(四更)第四十二章你長得美就不要想得那麼美第二五二章送個倭女暖牀第一二四章試問天下誰能相抗?第三十五章物竟天擇強者爲尊第七十八章柴紹的憤怒第六十六章人不爲已天誅地滅第七十三章身世之謎第二二四章賞罰分明持續開疆第二一四章所謂的權謀都將黯然失色第一七六章賜封永樂公主第二十三章苟富貴不相忘第一二二章生而知之不學而爲能第六十九章神池血戰(五更)第六十九章未必會輸第二七一章洺水河畔不死不休(二更)第六十章 攻佔神池第一零五章意馬心猿到卿卿第一五一章長安再聞娘子軍聚將鼓第一七二章人老心不老第四章關中大旱雪上加霜第十九章敵人太狡猾第三十二章透支天下第七十八章楊恭仁的打算(上)第一三零章大唐通利錢莊的房貸業務第九十二章放火焚燒大非川第六十三章香車美人第二八一章四海太平天下長安第四十二章你長得美就不要想得那麼美第四十九章一羣養不熟的白眼狼第十八章党項悍將第一四零章大唐工業大學第六十三章陳應發瘋了第七十四章扶桑大陸來客李世民的消息第一八九章東宮和秦王勢必要分出勝負第五十章汝可知天高地厚?第二三零章一定要親自當莊家第一二零章先把世界第一銅礦給挖光第八十五章李世民出鎮太原第五十四章居然癔症了第九十六章柴氏算什麼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