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七章寧死不做兵部尚書

相比東宮而言,秦王府如今局勢有些被動。

長孫無忌嘆了口氣道:“還是有些急了些,現如今京兆韋家、河東柳家、太原王家、武功蘇家、河內司馬家、敦煌令狐家,加上早就表明心跡的,楊家和裴家,差不多九成關隴世族,都表明態度,支持東宮。”

李世民面無表情地翻看着文牘。

其實,立嫡立長,傳統,也是常例。就像現在這個時代的士大夫,一妻多妾制度,誰要是不納妾反而不正常。

房玄齡嘆了口氣道:“太子近來動作頻頻,大批東宮一系的官吏,通過尚書省和吏部,出任要職,就連玄武門禁軍屯營的中郎將一職,也由太子門下常何出任,其門下陳應更是領了兵部尚書。”

杜如晦皺起眉頭道:“如此下去,遲早有一天,朝野上下,都會倒向太子,局面兇險,大王不能坐視,平日裡還是應該多走動走動,蕭家、獨孤家,一向親近大王……”

李世民掩上卷宗,憤憤的道:“太子本人,近日有什麼舉動?”

杜如晦想了想道:“太子上表,學識不足,請大名士李綱爲其講經!”

“學經?”李世民啞然,他想破腦袋也沒有想到,此時李建成居然學經,

李世民朝着旁邊的親衛說道:“去請杜兵曹過來。”

杜淹走進大殿的時候,腦袋裡不由的浮現陳應的履歷。

陳應,原名侯莫陳應,原西魏、北周大宗伯、大司徒、柱國大將軍、樑國公侯莫陳崇之孫,北周、前隋上柱國、大司馬侯莫陳芮幼子。

大業五年,上柱國侯莫陳芮上疏惹怒楊廣,被流配嶺南。侯莫陳芮委託家僕廖平撫養幼子,然而廖平其子廖耀庭與其父爭執,失手將其父廖平打死,唯恐事情敗露,廖耀庭將侯莫陳應賣給當朝相國蘇威之子蘇護爲奴。

武德元年,蘇護出任萬年縣令,侯莫陳應因故打傷蘇護,逃出蘇府。陰差陽錯,被拉如軍中。

淺水塬李世民大敗,西秦宗羅睺攻猛攻涇陽城,陳應一戰脫穎而出,智殺宗羅睺,進入李建成視野。

隨後配合李秀寧、薛萬徹守住涇陽城,晉封東宮右衛率勳二府折衝都尉、寧遠將軍。以一個折衝府的兵力,平定旁企地叛軍四萬餘人,因功晉升右衛率、忠武將軍。

武德二年救援靈州,四戰突厥皆大勝,晉升靈州總管。

武德三年平定河東劉武周之亂。

武德四年出戰王世充,隨後平定河北竇建德。

……

想着陳應從一介小兵,僅僅五年時間就升任從二品西域大都護,僅僅這份升遷速度,就是常人望塵莫及。

杜淹走進來,一邊衝衆人行禮,一邊繼續道:“陳應是太子在軍中引來的援手。”

李世民擡手,示意杜淹落座。

杜淹坐在一旁,笑道:“秦王與杜伏威義結金蘭,如今杜伏威雖未死,亦不遠矣,陳應入京,此消彼長,這是太子……即將全面插手,軍隊事務的明證。”

長孫無忌顧慮重重的道:“如今太子春風得意,秦王卻只能閉門思過,大批朝臣和世族,倒向東宮,若是連軍隊的事權,都被太子攬過去,我等必將死無葬身之地。”

衆人齊齊點頭,唯獨杜淹和李世民毫無反應。

李世民淡淡地道:“我不怕!”

杜淹淡淡的笑道:“既然太子殿下想要管軍隊,那就如他所願,讓他管。”

衆人愕然。

杜淹解釋道:“在這個時候,無論太子,還是秦王,做不如不做,不做不錯,做了就會出錯,多做多錯,少做少錯!”

房玄齡、杜如晦恍然大悟。

陳應如今出任兵部尚書,這個兵部尚書可不比軍中,一言不合,陳應大可以行軍法,十七禁令五十四斬,有的是辦法治服刺頭。

可是,兵部卻不一樣。

這裡是大唐朝廷的要害衙門,掌握着實權的都是不入流的小吏,這些小吏大都是滑不留手的滑頭,成事的本事或許不大,要想壞事,陳應絕對會是一籌莫展。

長孫無忌冷冷的問道:“杜軍曹就這麼自信,陳應掌握不了兵部?”

杜淹搖搖頭笑道:“陳應只所以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從一介兵卒,升任兵部尚書,除了他真的很能打之外,還是一點,他是駙馬都尉,尚平陽公主。如今平陽公主得了氣疾,乃不治之症,陳應絕對沒有精力去管兵部的瑣事!”

衆人一聽,頓時興高彩烈。

唯獨李世民聞言,臉色大變。

杜淹望着李世民笑道:“要徹底扳倒太子,說到底,還是要靠大王自己,旁人只能甘爲鷹犬,還請大王牢記。”

李世民呢喃道:“我們下一步該何去何從?”

杜如晦沉吟道:“大王的根基,並不在長安,而在河東太原,因此,在長安大王纔會處處受到掣肘。爲今之計,要麼將河東的力量調來關中,以增強西府實力;要麼便只能自請出鎮太原,惹不起,咱們躲得起。”

房玄齡憂心忡忡地說道:“只怕皇帝和太子,都不會答應。”

長孫無忌苦笑道:“長安城內,唯一能依仗的,便是天策府內的親衛,滿打滿算,也不過兩千將士。東宮外加齊王府的甲士,就有一萬五千人,這還不算,長安城內的幾萬禁軍。咱們在長安城內的力量,太薄弱了,秦王府就像個紙糊的。”

李世民沉吟道:“那就從河東,調一批人到長安,老侯——”

侯君集渾身一凜,沉聲道:“調多少人馬?”

長孫無忌皺起眉頭道:“少了不頂用,多了容易被發覺。”

侯君集道:“最關鍵的是,現在長安城裡,誰也不會答應,秦王府增兵添將。”

李世民稍稍思索了一下,道:“先調一千甲士,本王要的是精銳,以一擋十的精銳,讓張亮來操辦。老侯你負責接應安置。”

侯君集怔怔的望着李世民,恭恭敬敬的一稽。

李世民渾然無所覺似的繼續道:“調來的人,不要集中在秦王府,分散安置。”

……

芙蓉園芳林苑中,陳應跟着孫思邈、李秀寧一起練習道家養生術十段錦,孫思邈一般教近授着李秀寧功法,一邊道:“要想治癒公主殿下的氣疾,必須內外兼修,外以藥物敷之,內以功法調理內息,唯有如此,方有一線生機!”

陳應躬身道:“多謝道長!”

孫思邈淡淡的笑道:“應該的,應該的!”

孫思邈是一個品德高尚的人,原本他無意仕途,甚至不願意爲官,如今卻願意委身在大唐博仁醫院充當醫正(既院長),主要還是他經不住陳應的誘惑。

孫思邈一生著書,著有《千金要方》已經著完書,還有在著的《千金翼方》,他很想將自己畢生絕學,弘揚開來,惠及勞苦大衆。奈何在這個時代,寫書容易,推廣卻非常難。以抄書爲例,《千金藥方》共九十三卷,五千三百餘方,全書共計六十五萬餘字。

在當時已經算是鴻篇鉅著了,孫思邈還在不停的錄入,預計有可能突破百萬字,這樣以來,傳播此書實在太難了。如果抄書爲例,一個書生一天了不起可以抄出上萬字,僱傭一百人抄錄,一天最多能抄兩冊。

這種不僅費事,而且更加費力,還容易出錯。

可是採取雕板印刷,成本會比抄書更貴。孫思邈想要推廣他的書,就算他行醫賺的錢,根本就負擔不起,更何況孫思邈並沒有多少錢,他喜歡爲窮人免費治病,而且更喜歡送藥。

別說出書,就算是抄一本書,他就請不起人。

陳應向他承諾,會出資爲孫思邈出書萬冊。

這是孫思邈無法拒絕的誘惑!

由於,氣疾容易在空氣中傳染,陳應爲了避免病菌感染,就兒子陳謙也戴上了口罩。包括何月兒在內,所有接觸李秀寧的人,都必須戴上口罩,就連孫思邈也不例外。

就在陳應與李秀寧完本練習,準備吃飯的時候,突然芙蓉園傳來司閽的稟告:“有天使傳旨!”

不多時,中使前來宣旨。

陳應迷迷糊糊的從中使手中接過聖旨,陳應反而更加迷惑了:“李淵何時轉性了?居然讓自己出任民部尚書?”

不過,陳應自然不傻,很顯然,這也是明升暗降。

一個兵部尚書看似位高權重,可關鍵是大唐的軍制與後世不同,地方武將有着極大的權力,這個兵部尚書,其實充當的就是後世國防部後勤部長的職責。

如果李秀寧沒有這個病,陳應當也就當了,還可以趁在在兵部建立自己的勢力。

只是現在陳應沒有這個心情,陪着他們玩過家家的遊戲。

思來想去,陳應決定辭官,陪着李秀寧好好過日子。

……

陳應兩眼通紅,神色萎靡地走進兩儀殿,鬆鬆垮垮地給李淵見禮。

李淵見陳應一臉落魄,微笑着,準備好言撫慰一番。

陳應突然起身道:“陛下,末將今日來見陛下,是來辭官的。

李淵一愣。

陳應道:”那兵部尚書,末將寧死不做。“

周圍的侍從官員目瞪口呆地看着陳應。

李淵臉色頓時由紅變紫,戟指陳應,半響說不出一句話。

李淵氣得舌頭都開始打轉轉:“……你……好你個忠心耿耿陳應,朕倒成了……棒打主僕的惡人了……朝……朝廷公器在你眼裡還……還算什麼?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李淵閉上雙眼大口喘氣,突然李淵睜開雙眼怒喝道:“來人啊,傳朕旨意,陳應藐視聖命,踐踏朝綱,褫奪一切爵職,下大理寺勘問。”

PS:好不容易終於碼出來了,大家晚安。本書到這裡,快要結尾了,關鍵是結尾沒有考慮清楚,希望大家進**流一下。扣扣羣號:183524012

第一一二章天上不會掉餡餅第二零六章官升司徒拜上公第一七五章我不會認命更不會認輸第二六二章天策府生死一念而決(二更)第二百七十八章事出反常必有妖孽第一一九章李世民纔是腹心之患第二四零章我們是兄弟各爲其主(爲堂主冉曦傾城加更)第三十三章魏徵魏玄成你真有種第七十四章幕後黑手第一八三章化學從娃娃教起第一六六章哪裡出現了問題第八十六章不留下遺憾第二六三章必死之戰以殉社稷(二更)第一九六章混世魔王專招下三路招呼第一二四章試問天下誰能相抗?第七十一章陳應是個厚道人(三更)第二十八章偷雞不成舍把米第三十六章畫地爲牢(一更求訂閱)第七十八章柴紹的憤怒第五十四章人啊總是不見棺材不落淚第二七四章無論勝敗生死不相負(一更)第十九章對待畜牲自有畜牲之道第一四七章有些東西是不能分享的第二七三章私通後宮且有苟且(二更)第一四五章李秀寧大鬧秦王府第二十一章夏蟲不可語冰(二更)第一四五章武魔生到底還是出生了第二十章皇族真是有錢第五十六章如喪考妣第一八七章大唐進入工業時代?第一四八章宇文昭儀東市失蹤第二六零章別無選擇劍出偏鋒(二更)第二六零章屋漏偏逢連天雨第一七七章被遺忘的大唐海軍第四十一章尉遲恭第一六零章陰謀與刺殺第二十一章李世民的決定(補一)第八十二章皆爲大漢之臣妾第一四三章大筆一揮四十萬貫不翼而飛(三更求月票)第一百六十五章要相富先修路第八十五章算計劉文靜第二十七章把裡海變成大唐的內湖第二十一章李世民的決定(補一)第一四二章報應來了這是命數第二十章長安不是你撒野的地方第十八章幸福的煩惱第三十八章我魏玄成向來以理服人第二二二章新概念戰爭(四)第九十一章悠悠我心第十四章天怒人怨衆叛親離(爲堂主月皇臺萬賞加更)第一六五章戰爭沒有妥協沒有談判第二八一章四海太平天下長安第一零三章九月烽火驚長安(一更)第一六四章楊文乾造反真正的原因第八章招攬尉遲恭第一四六章憑什麼打我第一九七章安西軍進擊第五十七章男人征服世界女人征服男人(爲堂主四季來財會喝酒萬賞加更)第四十四章旁企地叛亂第一二六章背嵬軍進攻第一七三章想跑門都沒有第七十八章一萬泉邊磨刀霍霍第二零零章會見之前殺威棒伺候第一零六章生來就是富貴命第五十章龍城飛將(三更)第九章駭人的戰績第一二二章武侯故智僱傭軍初想第六十六章最後一戰不勝則亡第八十五章人間“兇”器第六十九章未必會輸第十七章歪打正着第二十九章火牆與火坑(四更)第二十一章綁票第六十四章三代以降惟今上纔是大國雄主第二章十六連殺揚威名第二十六章居長安大不易第二八三章宋侍中莫讓我爲難(二更)第三十九章射崩了第十七章敲山震虎殺雞儆猴(三更)第九章誘與餌第五十三章一頓家常便飯弄得軍心大亂第一九四章不必理會繼續進發第二六一章李世民被貶爲庶民第一八八章強攻不得那就智取第一三一章李世民的野望第四十二章你長得美就不要想得那麼美第七十七章安西新變化廢除徭役第六十四章大人物的待遇(三更)第一八五章送錢的人來了第二五五章老子的名聲都毀了第二零九章激烈留給後人看第一二七章單雄信歸心第二零三章太子就是比秦王強第二五二章送個倭女暖牀第二十四章家族傳承第三十九章清河馬周第二一九章新概念戰爭(爲護法無想無情加更)第九十六章善惡一念之間第二三九章輔公佑造反了(二更)第四十七章若不取之天必棄之(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