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國殤(三)

給你兩萬騎兵?外加一千曳落河?彷彿從天上掉下一個大炊餅,瞬間將宇文至砸得頭暈目眩。()從小到大跟在王洵身後當影子,在長安時如此,在安西軍中時如此,一直到了藥剎水畔還是如此,要說他心裡沒有半點不甘絕對是假的。然而當安祿山將一個反客爲主的機會擺在他的面前時,他卻開始泛起了猶豫。

我要帶兵跟二哥對決疆場?我真的要跟二哥走到這一地步麼?不把二哥踢開,怎可能滅得了大唐,替封帥、周大哥他們報那比海還深的冤仇?可以二哥的性子,真的被我擊敗了,又怎可能獨自逃走?瞎想,我怎可能打得過二哥!

坐在宇文至身邊,右相嚴莊也被安祿山突然拋出的好處砸得眼冒金星。他答應過向大燕朝廷舉薦宇文至不假,卻沒想到會讓對方一步登天。要知道,目前整個大燕國只有二十萬幽燕騎兵和七千餘曳落河,宇文至一下子就分掉了那麼多,其未來的地位,豈是一地節度所能滿足?而當此子真正可以與孫孝哲、崔乾佑等悍將比肩而立,又豈肯像現在一般對嚴某唯命是從?!

想到這兒,嚴莊忍不住有些後悔。正懊惱間,卻又聽見大燕國皇帝陛下對自己問道:“嚴卿,此子在你那裡做個侍衛統領,的確有些屈才了。朕不能讓人說我大燕國上下都沒長眼睛,硬拿寶劍當劈柴火的斧子用!所以準備委他鎮國將軍之職,不知嚴卿能否割愛?”

即便借給嚴莊一百個膽子,他也不敢給安祿山留下結黨營私的印象,立刻俯下身去,大聲迴應:“不敢,不敢。陛下客氣了。微臣之所以將宇文將軍帶在身邊,就是準備爲國舉賢。陛下能重用他,微臣高興還來不及,豈敢再橫生枝節,耽誤國家大事和宇文將軍的個人前程?!宇文將軍,還不趕緊謝過陛下!”

“草民,末,末將謝陛下洪恩!”聽到嚴莊的提醒,宇文至才從恍惚中回過神,對着安祿山長揖及地,“但是末將自知才疏學淺,當不起如此大任。所以領軍西進之事,還請陛下仔細斟酌!”

“宇文將軍過謙了!”安祿山笑着擺手,正準備慰勉幾句,卻又見宇文至躬下身軀,再度重複,“末將並非過謙,末將的確不是王明允的對手。所以西征軍的主將,還請陛下另選他人!”

“你,你說什麼?”安祿山的眉頭登時擰成了一個大疙瘩,臉色陰得宛如暴風雨前的天空。“你,你可知道自己剛纔說了什麼?你有種再將剛纔的話重複一遍?”

“宇文將軍,你可考慮清楚了。嚴某追隨陛下這麼多年,從來沒見到過,陛下如此器重一個人!”右相嚴莊也被宇文至的莽撞舉動嚇了一大跳,心臟登時提到了嗓子眼。恨不能衝過去,狠狠給宇文至兩個耳光,以便讓對方徹底清醒,‘皇帝陛下是什麼性子,臨來之前,嚴某又不是沒提醒過你。就連手握數萬大軍的史思明,在陛下面前,都沒膽子說半個‘不’字。你這小混蛋可好,居然連番掃陛下的顏面!’

“末將剛纔說.......”宇文至頓了頓,擡起頭,直視安祿山噴着火的眼睛,目光平靜如水,“末將本領低微,不是安西軍王明允的對手。末將並非有意辜負聖恩,正是有感於陛下的器重,才越要實話實說。那王明允與末將自幼相交,從小到大,凡事都壓着末將一頭。如果陛下此刻就讓末將領兵去征討他,沒等交手,末將這邊氣勢上已經輸了三分。況且安西軍那邊的衆位將領,當年都跟末將一道出生入死。末將對上他們之時,不敢保證自己心裡頭會不會念幾分香火之情。所以,末將斗膽,請陛下重新考慮西征軍主將人選!”

說着話,他緩緩跪下去,深深俯首。

“你,你.......”安祿山手指宇文至後腦勺,先是惱怒,後是震驚,到最後,通紅的眼睛裡,居然又涌出了幾分激賞,“你這小混球,氣死老子了!該殺!老子從一鎮節度使做到大燕皇帝,從沒被人如此直接地拒絕過。”

話說得雖然是咬牙切齒,卻沒真的命人進來,將宇文至拖走。而是彎下腰去,雙手將其拉起,然後又輕輕踢了一腳,有些恨鐵不成鋼地說道:“打不過就打不過,沒什麼大不了的。朕相信,只要給你時間,你早晚會把他拉於馬下。你不必拒絕,朕說的不是現在。朕現在不勉強你,朕派別人去征討他!你只需在出戰之前,在旁邊幫着謀劃一二,講清楚安西軍的長處和短處,讓朕的人做到知己知彼即可!”

“末將謝陛下寬厚!”宇文至後退半步,誠心誠意給安祿山做了個揖,感謝對方能接受自己的推辭。

“不必客氣。朕欣賞的就是你這種肯說實話的年青人!”安祿山大度地擺手,把微笑寫了滿臉。

嚴莊在旁邊暗暗納罕,沒想到安祿山還能放過一個再三令他自己下不來臺的人。按照嚴莊的瞭解,平素像宇文至這樣不知道好歹的傢伙,早就被拖出去,不知道打死多少回了。莫非人長得清秀就是能帶來好運氣?!早知如此,嚴某也將頭髮和鬍子好好擺弄擺弄啊,未必能討得陛下歡心,至少能少挨幾頓胖揍!

正百思不解間,監門將軍李豬兒,已經帶人將安祿山專用的米籌木圖送到,在御書房中央支開,幾乎佔了大半個屋子。

“西征的事情,咱們稍後再說。宇文將軍,你替朕將當日兩軍交戰的情況,推演出來!”安祿山久不弄此物,心癢難搔。立刻拉着宇文至的手走過去,笑着吩咐。

“陛下請恕臣僭越!”宇文至笑着客氣了一句,然後迅速抓起粟米,開始模擬永樂原戰場的地形。

他一入白馬堡,就做了封常清的親兵。隨即被後者當做安西軍未來的將種來培養,手把手教導各項軍中技能,基本功打得紮實無比。轉眼間,便將永樂原的地形模擬了個七七八八。然後拿了十根代表兵力的竹籌,九黑一紅,放在自己面前。又數出十五根竹籤來,十三黃紫二,雙手舉起遞給安祿山,“末將斗膽,請陛下暫且模仿一回孫將軍如何用兵。畢竟,他是陛下的假子,俗話說,知子莫如父!”

安祿山原本就有此意,因此毫不猶豫地接過竹籌,在木圖一端依序排開。每根竹籌代表一千人,左右稍稍靠前,中央拖後,卻是個中規中矩的倒品字大陣。

宇文至也將自己手中的竹籤排好,按照對王洵用兵習慣的瞭解,排成了一個橫陣,左中右齊頭並進。然後,深深吸了口氣,向安祿山做了個請的手勢。

“朕年齡是你的二倍以上,兵力又比你多五千,要是再採取守勢,豈不被人笑掉大牙?!”安祿山冷冷一笑,雙目中精光四射。從自己的右翼抓起六根竹籌,惡狠狠地向宇文至的左翼砸將過去。“這些都是部落兵,由阿史那從禮、室點密、耶律雄圖等人統率。戰鬥力比朕親手訓練出來的幽燕精騎稍遜,但用來試探你的虛實,是最好不過了。”

“末將拿西域諸國的聯軍對敵。人數不如陛下,但不求取勝,只求纏住阿史那從禮等人,令其無法寸進,想必也不會太難!”宇文至笑了笑,把左翼四根竹籌直接拿起,與安祿山拋過來竹籌混做一團。

”倒也是個辦法!不過你也太小瞧朕麾下的各部健兒了!”安祿山手捋鬍鬚,輕輕點頭。此舉一點兒也沒出乎他的預料。即便未曾親臨戰場,他也知道敵我雙方第一下會亮什麼招。部落兵對西域聯軍,都不是嫡系,戰鬥力都很平平,用來試探彼此的虛實,消耗主將耐心,再好不過。即便死光了,也沒人會心疼。

“末將剛纔還有一事忘了奏知陛下!”宇文至想了想,又緩緩開口,“王明允與末將在經過疏勒時,仗着手中實力雄厚,把安西軍存在疏勒的軍械庫,給仔仔細細梳理了一遍。其中光是騎兵專用的伏波將軍弩,就得了九千多具。給剛纔出戰那四千將士,每人配備兩把,還綽綽有餘!”

“嗯!”安祿山猝不及防,被打得微微一愣。隨後搖搖頭,大聲冷笑,“靠幾把兵器佔得先機,能風光到幾時?朕有的是辦法,將局面搬回來。不過換了孫孝哲麼......”想了想,他按照孫孝哲的用兵習慣,迅速又丟下兩根竹籌,“這回朕給你面子,派兩千騎兵上去打開僵局。定南將軍周銳,素有勇力。孫孝哲肯定會第一個想到他!”

“末將用角聲,命令西域聯軍跟着阿史那從禮將軍的部落勇士走。敵人走到哪裡,聯軍跟着到哪裡!”宇文至點點頭,鎮定自若地做出調整。

混在一起的黑黃兩色竹籌被他分開,在戰場中間,露出一條寬闊的通道。安祿山後丟下來的兩根竹籌沒了阻擋,正對上了代表安西軍中軍的紅色部分。

“嗯.....”安祿山又楞了楞,眉頭緊緊鎖在了一處。

宇文至微笑,手指輕叩木圖邊緣,“乓,乓,乓......”錯落有致。

“你確信這樣能應付得了?!”安祿山被敲得心煩意亂,豎起眼睛,順手將兩根失去了目標的竹籌,推向對方中軍。

“爲了避免被孫將軍看出端倪,王明允應該還有這樣一手!”宇文至又想了想,把自己一側的所有竹籌,除代表中軍主帥直屬的紅色那根之外,全都抓了起來,徑直襬到安祿山的右翼。

“呃!”安祿山喉嚨裡發出了非常難聽的聲響,然後皺着眉頭,沉默無語。

宇文至花光了大部分籌碼,也不再做任何動作,雙手抱住肩膀,靜靜地看着安祿山的反應。

兩個懂得領兵打仗的人都裝起了啞巴,可苦了嚴莊這個外行。對他來說,米籌木圖推演本身就乏味的要死。更何況半晌都沒有新的花樣出現?在旁邊耐着性子陪了好一會兒,終於支撐不下去,清咳了一聲,笑着說道:“宇文將軍恐怕弄錯了吧,照這種擺法,你已經沒兵可用了,此戰豈能不輸掉?!”

“回稟右相大人,末將已經贏了!”宇文至笑着看了看他,非常自信地迴應。

“贏了?”嚴莊得到了個出乎意料的答案,愈發是滿頭霧水。擡起眼睛偷看安祿山的臉色,卻見對方用右手的拇指與食指緊緊托住下巴,雙目中滿是痛苦與不甘。

“你這小子,故弄什麼虛懸。你看過了戰報,當然知道結果是什麼!所以怎麼擺都會贏!”唯恐安祿山惱羞成怒,嚴莊趕緊板起面孔,大聲替皇帝陛下出氣。

“嚴相,你別難爲他。朕的確輸了!輸了!”安祿山突然放下了胳膊,直起腰,長長地嘆氣。“後生可畏,後生可畏。老封,你的確死得冤枉!如果不是李隆基那糊塗蛋殺了你,朕在洛陽城裡,如今真不知道能不能睡得安慰!”

“陛下.......”嚴莊越看越糊塗,壓低聲音,小心翼翼地恭請安祿山指點迷津。

“朕曾經跟你說過,兵法上又一招,叫做倒卷珠簾。用到精妙出,足以憑少擊多,以一當十。孫孝哲,就是輸在了這一招上!”安祿山又苦笑着搖了搖頭,沉聲補充,“封常清帶的好徒弟啊,非但孫孝哲不是他的對手。即便換了朕,貿然與其相遇,恐怕也未必能佔到多少便宜。你且來看........”

有意在行家面前展示自己的真實本領,安祿山手指木圖,慢慢將當日的情形重現。“別看戰場中央這段,這段全是障眼法。爲的就是把人弄糊塗掉。孫孝哲那廝輕敵大意,應對失當。在這時候,馬蹄揚起的煙塵遮天蔽日,他根本看不清對面是什麼情況!”

“臣受教!”其實根本不清楚孫孝哲爲什麼會看不清對面的情況,嚴莊依舊裝作一幅恍然大悟摸樣。

安祿山此刻正沉浸在對一局“絕妙好棋”的覆盤當中,沒注意到他的表現,也沒心思去注意他的表現。點點頭,繼續補充道:“孫孝哲看不清楚對面,對面的王明允,卻將他的所有表現,都算計了個清清楚楚。周銳帶領着兩千騎兵,失去的阻擋,定然要趁勢直撲對方中軍。而對方中軍,肯定有個大陷阱在等着他。先用雜兵或者其他辦法,擋住他的第一次衝擊,讓他失去速度。然後陌刀手出陣逆推。周銳所部猝不及防,肯定瞬間就被砍個稀里嘩啦。然後對方再趕在孫孝哲作出反應之前,倒推着周銳所部的潰兵,去衝擊阿史那從禮。阿史那從禮到了此刻,已經跟西域諸侯的兵馬廝殺了好一陣子,精疲力竭。恐怕連擋一下的勇氣都沒有,立刻轉身逃命。他這一退不打緊,卻等於把西域聯軍完全給騰了出來。王明允手中一下子就多出了幾千可用兵力,直接調頭向右。孫孝哲的右翼這邊,恐怕也立刻就支撐不住了。到了這時,孫孝哲即便把手中所有曳落河都派上去,也於事無補。不用安西軍來殺,光自家潰兵,就能將他們活活踩死!”

“啊......”饒是不通軍旅之事,嚴莊也被驚了個目瞪口呆。前幾天還在偷偷罵孫孝哲愚蠢透頂,此刻卻明白,此人敗得其實一點兒也不冤。非但是此人,換了大燕國的任何一位將軍上去,如果不收起輕慢之心,仔細應對的話,恐怕在王明允手裡也討不到分毫的好處走。

“末將只是根據以往的用兵習慣,推測王明允的所作所爲。具體與事實符合不符合,還不敢妄下斷言。”宇文至這會兒又突然學會了謙虛,拱了拱手,笑着說道。

“恐怕他在戰場上的殺招,還不止這些!”安祿山在軍旅方面,還是相當務實的一個人,有一說一,有二說二。“你剛纔說得對,西征軍主將人選,朕的確需要仔細考慮。不能再輸於安西軍之手,徒墜了我家士氣。”

“末將還有一句話,不知道當講不當講!”感激安祿山對自己推心置腹,宇文至稍作猶豫,又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

“說!”此刻安祿山的心思正沉浸在大戰後的酣暢之中,點點頭,笑着鼓勵。

“先不進攻安西軍,把戰略重點放在朔方和蜀中!”宇文至受到了鼓勵,聲音變得有些激動,“安西軍也好,淮南等地的殘唐餘孽也罷,都不過時疥癬之癢而已。陛下只要能解決掉李隆基、李亨父子,安西軍自然也失去了效力目標,不戰自潰了。”

釜底抽薪,當然不失爲一個妙計。然而卻不太對安祿山的心思。他同樣是個驕傲的人,不肯輕易認輸。更不肯因爲面前出現了某塊可能絆腳的石頭,而選擇繞路而行。想了想,念在宇文至乃一片忠心的份上,笑着道:“這等軍國大事,朕不能一言而決。你下回去休息吧,朕會讓右相將你的提議記錄下來,明日早朝時當衆討論。今天太晚了,明天朕會命人在城中挑一座府邸給你,朕的鎮國將軍,不能連個像樣的住處都沒有。”

“陛,陛下.....”宇文至的嘴巴張了張,最終還是把話嚥了回去。躬身,施禮,“陛下厚恩!末將縱然粉身碎骨,亦難以爲報!末將告退!祝陛下聖體安康,早日一統四海。”

“下去吧!”安祿山笑着揮手。

打發走了宇文至,他將目光轉向窗外的夜空,久久不發一語。

平心而論,年青人今天的表現並非完美,很多地方,都顯露出無法遮掩的生澀。然而,即便如此,依舊給他一種驚才絕豔之感。不忍捨棄,也不敢捨棄。因爲像這樣有才華且知道進退的年青人,他的大燕朝廷根本找不到。而李唐那邊,卻早在數年前,就於白馬堡中培養了數以千計!

即便把封常清本人離開後,由高力士和陳玄禮兩個粗製濫造的那幾期排除在外。光是跟王洵、宇文至等一道從白馬堡走出來的,據安祿山所知,就有近千人。哪怕這一千人中,能達到宇文至這種水準的,只是百裡挑一。那也有十餘位之多,在李唐那邊慢慢成長起來,個個都將成爲橫在大燕帝國前頭的絆馬索!

況且在大燕帝國的包鐵戰車上,眼下匱缺的不僅僅是能引領戰車向前疾馳的千里馬,更缺乏的是,能沉下去,成爲車軸、車輪、車架、車輻的都尉、校尉、旅率、隊正,缺乏的既能準確領會主將意圖,又能凝聚周圍士兵的底層軍官。早在幾年之前,李唐帝國就在封常清的倡導下,開始了類似的人才儲備。白馬堡大營,經過封常清和一衆有着豐富作戰經驗的安西軍將領手把手教導,完全由長安附近的良家子和勳貴子弟組成,對李唐的忠誠度遠遠超過其他地區的年青才俊.....

別人可能意識不到這裡邊所包含的意義,作爲臥薪嚐膽多年,爲造反作出周密細緻準備的大燕國皇帝安祿山,卻能敏銳地意識到危險的臨近。偏偏當他意識到之時,已經太晚了。長安城被攻破之後,一干從白馬堡大營培養出來的飛龍禁衛,死得死,散得散,肯留下來追隨邊令誠投降的,只是極少數最窩囊的廢物。而王洵以封常清嫡傳弟子的身份出現在長安城外圍,對那些曾經在白馬堡大營受過訓的年青人,無疑是一面聚兵旗。所豎之處,用不了多久就有大批人才來投奔。說不定,就在大燕國朝廷爲該不該處罰孫孝哲吵成一團時,那支安西軍殘部,已經又悄悄地發展壯大了數倍!

‘該死,該死的封矮子,咱老安跟你到底有什麼怨仇?你都死了這麼久了,還在給老安添堵!’。望着夜空中的星斗,安祿山恨恨地跺腳。也不知道是巧合,還是冥冥中有所感應,一顆碩大的流星從西北方迅速滑過來,瞬間照亮整個天宇!

第2章 初雪(六)第3章 陽關(一)第1章 笳鼓(六)第6章 大唐(九)第4章 英魂(八)第1章 笳鼓(三)第5章 不周山(五)第2章 初雪(二)第2章 初雪(三)第3章 國殤(五)第3章 正氣(二)第6章 驚蟄(八)第2章 天河(四)第5章 異域(四)第3章 陽關(四)第3章 正氣(二)第1章 羽衣(二)第3章 霜刃(一)第5章 雙城(一)第1章 看劍(三)第5章 不周山(四)第4章 英魂(八)第6章 大唐(六)第6章 大唐(三)第6章 驚蟄(七)第5章 雙城(三)第1章 白虹(四)第3章 正氣(一)第1章 看劍(五)第3章 陽關(一)第3章 國殤(二)第2章 霓裳(六)第2章 礪鋒(二)第6章 大唐(四)第1章 羽衣(四)第4章 霜降(一)第4章 霜降(五)第3章 國殤(三)第2章 霓裳(四)第4章 社鼠(一)第1章 看劍(一)第6章 大唐(四)第6章 雪夜(五)第1章 羽衣(四)第5章 異域(四)第1章 秋聲(三)第2章 霓裳(四)第1章 秋聲(三)第4章 霜降(一)第3章 陽關(五)第4章 英魂(三)第1章 長生殿(三)第2章 天河(八)第6章 雪夜(六)第1章 白虹(二)第6章 雪夜(三)第4章 樓蘭(一)第5章 紫袍(三)第1章 白虹(二)第6章 驚蟄(一)第5章 異域(三)第4章 霜降(三)第3章 國殤(七)第4章 英魂(七)第1章 笳鼓(七)第3章 霜刃(六)第1章 羽衣(二)第5章 不周山(三)第2章 初雪(一)第6章 大唐(八)第6章 大唐(九)第5章 異域(二)第2章 初雪(七)第5章 雙城(二)第1章 笳鼓(四)第5章 異域(五)第6章 大唐(九)第4章 光陰(三)第3章 國殤(一)第2章 礪鋒(二)第1章 看劍(一)第6章 驚蟄(七)第3章 壯士(一)第3章 陽關(八)第5章 不周山(八)第3章 霜刃(一)第3章 陽關(一)第4章 社鼠(三)第4章 樓蘭(二)第1章 笳鼓(一)第4章 破軍(五)第6章 驚蟄(九)第4章 光陰(三)第6章 大唐(八)第6章 大唐(六)第4章 英魂(二)第4章 光陰(四)第4章 社鼠(一)第2章 霓裳(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