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與子同仇豈無衣

“凜冬將至。

葉暢徐徐開口,不急不躁,彷彿在說最平常的事情。他這種態度,讓緊張的氣氛稍減,衆人不由得點頭。

這些都裡的漢民,雖然現在能分辨出銅鑼傳遞出的信息,畢竟還沒有經過真正訓練,紀律什麼的還是差了不少。

“某來之前,高寶晟欺壓良善,至使諸君家貧無衣。我等皆居於遼東,於莽林海澤之中輾轉求生,所謂守望相助。詩云,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葉暢說得並不很深,在場諸人也都聽得懂,他們聽得豈曰無衣是,不禁愣住,懂這詩的不免面面相覷。

然後便看着葉暢揮了揮手,他身後的一個大布幔頓時被掀開,露出底下的東西來。

全部是厚厚的棉衣棉褲,這些棉衣棉褲,倒是唐人的樣式,堆在一起象座小丘,少說也有幾百套,甚至有可能更多。

在場的漢人,多是窮困潦倒的,原本就在想這個冬日如何熬過去,一見這些棉衣棉褲,一個個眼裡便熱了起來。一套棉衣在這樣的冬天裡是寶貴的,但更讓人覺得心暖的,是這套棉衣所代表的葉參軍的關懷。

“各保保長,將自己保的人帶好,然後依序來領冬衣。”葉暢又道。

頓時是一片歡呼之聲。

樊季勇呼得聲音最響亮,想起方纔那張全準竟然想要憑藉一件舊冬衣奪走自己的永業田,而現在葉參軍竟然直接發放與自己,強烈的反差之下,他禁不住脫口道:“葉參軍,某願從軍,與卑沙城戰”

此時衆人歡呼暫歇,他的聲音突然響起,衆人都是一愣。

見衆人都看着自己,樊季勇平時的怯懦都沒有了,他怒氣勃然:“我流亡遼東,上無片瓦,下無寸土,食不裹腹,衣難禦寒。葉參軍食我衣我田我護我,父母不過如此。今卑沙城高句麗狗奴欲來犯,若葉參軍敗,田宅衣食盡非我有”

這話說到衆人心裡了,他們中大多數都無立錐之地,如今好不容易看到了一點生活的希望,便又有人慾來破壞。

“正是,我也欲投軍”

“投軍,投軍,爲葉郎君戰”

衆人紛紛嚷了起來,葉暢向邊上示意了一下,頓時一聲鑼響,衆人明白他的意思,又安靜下來。

“諸位未經訓練,上陣只憑血氣之勇罷了,葉某絕對不會讓平民上陣。”葉道笑道:“諸位拳拳之心,葉某感同身受,不過如方纔這位壯士所說,諸位不是爲葉某戰,而是爲自家的田地衣食妻兒戰。若真有心,便入民兵,先經訓練,做一些運糧巡視之類的事情吧。”

接下來便是發放棉衣棉褲,幾座莊園的棉花產量比起去年幾乎翻了一倍,一來是農夫如今學會如何種植棉花,二來則是因爲種植面積的擴大,因此棉衣棉被的產量也增加了。而且因爲看到種棉收益遠高於種糧,已經不少附近地主家也在求種。葉暢自己也準備,來年在遼東推廣棉花種植。

棉衣發到樊季勇手中,無論是布面還是保暖,都比麻布中塞蘆花要強得多。樊季勇一把抓住之後,便迫不及待換上,只覺得自己這輩子還沒有穿過這般暖和的衣裳。

他從來不是膽大之人,但是這一次,他的膽子終於大了起來。

看到衆人都喜滋滋換上新衣,樊季勇便拉着自己一保的保長:“我要投軍,盛保長,你說當如何去投吧”

“我去幫你問問,不過,樊三啊,今日你當真讓人刮目相看,幾個月前你還不是說家中唯有你一人,不肯去民兵麼?”

樊季勇嘿嘿笑了笑,有些尷尬,沒有說話。

幾個月前剛發放田地時,葉暢徵一批人充任民兵,當時保長便動員樊季勇去,樊季勇死活不於。他只想着耕作自己的那二十畝永業田,早些積攢些家當,然後娶房媳婦。可是後來他發覺,自己一個人累死累活於不完的田間事,加入民兵的人則在早晚訓練值勤之餘,大夥協力,數十人互助,沒花多長時間就完成了。那個時候,他心中就有些後悔,只是葉暢沒有再提招民兵之事,所以他也不敢去求。

如今不同,葉暢發放棉衣之舉,讓他徹底歸心,而民兵的互助勞作,又讓他沒有後顧之憂,反生出趨利之心,藉着泉蓋洪入侵之機提出加入民兵,也就是水到渠成之事。

葉暢離開旅順有一個月,南霽雲重軍務輕民政,積壓下來的事情不少,故此葉暢很快就離開了集會所。到了傍晚,事務處置完畢,他再到集會所來,想看看募民兵之事是否結束了,結果卻聽得那邊發生了爭執。

“奇怪,莫非是有人想入民兵而不得?也是,所謂民兵,乃是護衛預備役,總得身體條件達到標準時,才能夠應募,若有殘疾缺陷,那就只能遺憾了。

但近前來,卻知道不是,爭論的乃是幾個高句麗人。

高句麗人與漢人的服飾相近,但髮髻不一樣。他們嚷嚷着,卻是說也要入軍,葉暢微微皺了一下眉:此前他下歸化令,高句麗人都不理不睬,此時怎麼也要入軍了?

“參軍來得好,我們也要入軍,也要分衣”見他來了,那些高句麗人便紛紛迎上來嚷道。

葉暢目光掃過這些人,如今都裡鎮上還留着大約六十餘戶高句麗人,一半略有財產,另一半則家貧,這些人當中,既有家貧的,也有略有財產的。

“你們也想入民兵?”葉暢笑着問道:“民兵辛苦,從早到晚,不是訓練便是值勤,有時甚至會耽擱家中家務,你們也要加入?”

“有衣穿,有糧吃,自然要加入”一人笑道。

旁邊的一個漢人卻道:“這廝胡說八道,他早上還想着拿一件舊冬衣換我的永業田”

說話的正是樊季勇,他因爲早時的表現,讓負責募民兵的葉英甚爲滿意,留下來幫忙。方纔與這夥高句麗人爭執,正是他帶頭,認爲高句麗人沒有資格加入民兵。

“哪有此事,不過是玩笑罷了,永業田,便是我換來也不可能歸我啊。”張全準諂笑着道。

“他還說泉蓋洪會打過來,我們的永業田便沒了”

張全準臉色微微變了一下:“那時不知葉參軍回來了麼,這麼久不曾看到旅順有何應對之策,某心中焦急,口不擇言犯了錯,還請葉參軍大人不記小人過……”

這個高句麗人伶牙俐齒,樊季勇說不過他,被他見招拆招盡數化解。樊季勇氣得臉皮紅紫,只是反覆道:“他不能入,他是高句麗人,他不能入”

“葉參軍說過,高句麗人實際上也是漢人遺支、炎帝后裔”張全準昂然道:“此前葉參軍還發過歸化令,我雖是高句麗人,卻也有一顆漢人之心”

葉暢啞然失笑:“既是如此,這些高句麗人便也準了他們入民兵吧。”

見樊季勇還要諫言,葉暢擺了擺手:“不必多說了,樊三,我還有一件事需要你去做,你且隨我來。”

自有葉英去接應這些高句麗人,葉暢將樊季勇帶到一旁,又找了些雜事讓他去做,便將他打發走了。

待招募已畢,旅順體系下的民兵就已經達三千餘,幾乎所有成年男子,都加入了民兵,但護軍數量卻仍然是三百五十人。

讓葉暢放心的是,這三百五十人是未來的職業軍人,都是他一手訓練出來的,其中有部分在攻打周圍寨子時見過血,算是有些戰鬥經驗。而且,他們中的主力要麼是從修武跟來的親族子弟,要麼是受過葉暢救命之恩的洛陽災民,忠誠方面,葉暢很是放心。

“五弟,那些高句麗人,你也讓他們加入民兵了?”

他回到旅順沒多久,聽到消息的南霽雲一臉驚訝地匆匆趕來,見了他後徑直說道。

他脾氣耿直,對葉暢一片赤心,說話也就沒有什麼避諱,只要想到,便說了出來。

葉暢笑道:“怎麼,遼東漢人少,咱們要想做一番事業出來,沒有足夠人手不成,這些高句麗人,嚴格來說不少都是漢人後裔,若能爲我所用,亦是美事。”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南霽雲搖頭道:“這些高句麗人,你頒佈歸化令時,他們可都不曾當一回事,如今要開仗,他們會好心來相助?”

“呵呵,是啊,兄長說的是,所以他們也太把我們當傻瓜了。”葉暢大笑起來。

這羣高句麗人背後肯定有鬼,現在讓葉暢有疑問的是,這鬼來自外部,還是源於都裡的高句麗人本身。不過不管這鬼來自何方,葉暢都覺得,目前將之揪出,並不是最好的解決方法,留爲己用,纔是正途。

“你之意……想要借他們之手行事?”

“兄長猜對了。”葉暢微笑起來。

張全準如願加入了民兵,心中甚爲歡喜,第二日一早,他便跟着都裡鎮上大多數青壯男子一般,在集合所集合之後跑向旅順。如今都裡到旅順之間的沙子路已經修好,跑到也不過是一刻多鐘的時間。到得旅順,他們卻沒有進入營地,而是在營地之外的操練場。

平日裡旅順操練民兵、護軍,便是在此。

南霽雲出現在衆人面前,他目光在張全準臉上掃過時,張全準立刻露出諂媚的笑容。南霽雲點了點頭,然後喝道:“今日你們都要進行操演,操演之前,先得有人去武庫領取武器,誰願意做此事?”

“我”樊季勇第一個叫道。

“我也願意去,我們幾個人都可以去”張全準聽得“武庫”,眼睛微眯了下,不甘落後地叫道。

樊季勇瞪了他一眼,他卻滿不在乎。樊季勇喃喃罵道:“這夥高句麗狗奴,如今還囂張”

南霽雲見不少人願意,當下點了十餘人,張全準一夥五個高句麗人全在被點之列。

倒是樊季勇沒有點到,多少有些失望。

這十餘人跟着南霽雲走向營內,武庫作爲最重要的建築之一,位於旅順偏西之處,如今只是一座面積不大的獨立院落,只不過周圍預留了足夠的空間。到了這裡,戒備明顯嚴格起來,便是南霽雲領着他們,也先後經過三道崗哨。

“庫裡還有多少件兵刃?”進到院子之後,南霽雲向庫管問道。

“只餘一些哨棒、竹槍了。”那庫管懶洋洋地答道。

“什麼,爲何只餘這些,我記得武庫中當有三十五副甲、五十張弓、五十杆槊和二百柄橫刀的,怎麼只餘這些?”

張全準跟在南霽雲身邊,一聽得這些數字,眼睛不由一亮,他垂下頭,不讓別人看到自己的面色,暗暗將這些全部記下來。

“我有什麼辦法,這些裝備,前些時日隨大師一起運到崴子寨去了,我這裡剩下的,就只有三百杆哨棒、五百杆竹槍”那庫管嘆着氣道:“參軍此次回來又沒有帶來補給,他說明年開春纔會有五百副甲兵送來,今年先只有對付着過了。”

南霽雲聽得此語大發雷霆:“如何能對付,那邊卑沙城隨時會攻過來,就靠着這些哨棒、竹槍,如何能對付他們?”

“要攻也得先破崴子寨,咱們也靠着崴子寨爲屏障,否則靠眼前這些生瓜短褐,豈能守得住?”

庫管的話讓南霽雲更爲惱怒:“若是賊人繞過崴子寨,徑直來攻都裡、旅順,當如何是好?”

“不可能,賊人哪有這膽子。南將軍,你只管放心,熬過這個冬天便好了,過了這冬,五百套甲兵,都可以與賊人正面野戰了。”

南霽雲憂心忡忡,嘆息道:“如今也就只能如此,但願這些新募的民兵能有幾分戰力……”

領了哨棒、竹槍發了下去,南霽雲開始一板一眼地訓練這些民兵,衆人倒是賣力氣,因爲南霽雲說了,表現得好的,中午可以加肉菜。張全準等人表現得較突出,還得了南霽雲連接誇讚,讓樊季勇心中更是不喜。

操演訓練了十日,氣溫一天冷勝一天,在天寶四載十一月十五日,終於旅順口之外的海面都爲浮冰所阻,遼東與登州的聯繫就此中止。隨着海面冰凍,天空也被陰雲所籠罩,與寒風一起來臨的,還有幾乎讓人窒息的氣氛。

第146章 安得猛士護主上第159章 孫武練兵縱宮娥第86章 噓寒送暖我所願第113章 一計不成一計生第378章 豪雨滂沱各療傷第283章 磬盡餘勇破城行第61章 鯉魚堪膾且還鄉第120章 事了拂衣全無痕第308章 八方玲瓏四面光第6章 蒸餾原理(上)第230章 雪火勝負兩重天第401章 禍亂妖星聚長安第343章 五十青錢卜兇吉第265章 昔時之因今之果第5章 徐家女兒(下)第492章 頻頻獻計何所第58章 妙語點香僧四過第456章 磨牙吮血問何誰第1章 學院風波(上)第159章 孫武練兵縱宮娥第27章 皇公子瑁(中)第394章 敢向龍種揮鐵拳第21章 尚香詩會(下)第18章 微妙轉變(上)第348章 欲拒猛虎引豺狼第63章 野外新廟舊仇敵第218章 詩書傳家有餘香第383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第253章 紫幔遮溷錐破李第110章 素手驚破琉璃盤第21章 尚香詩會(中)第243章 魑魎浮蚍亦猖狂第65章 吳澤龍女鋪橋樑第168 欲善其事利其器第2章 古怪女童(上)第22章 討個彩頭(下)第504章 三人殊途卻同心第516章 新羅國王居長安第387章 橫掃千軍自癡狂第477章 何意變故生肘腋第518章 無雙聖手織錦繡第17章 雅俗之辯(下)第288章 遼河水深風雲揚第452章 太醫此來傳真意第32章 除夕夜宴(下)第232章 明朝猛虎驚狐猿第11章 樑上有人(下)第136章 洛陽城中福先寺第266章 面似寒梅腰似柳第367章 鼠輩何敢呲龍虎第102章 莫測變換陰陽臉第64章 竟是天家貴子息第503章 兩紙召令自反覆第489章 潼關表裡山河路第24章 隱霧迷蹤(下)第213章 大漢故疆炎黃壤第17章 雅俗之辯(下)第443章 今日敵軍非瓦崗第360章 司馬遠至意所爲第243章 魑魎浮蚍亦猖狂第56章 餌香火旺甕待人第239章 香餌之下隱銛鉤第33章 骨笛之聲(下)第254章 昔日亢龍今有悔第443章 今日敵軍非瓦崗第92章 縱有手段難脫網第168 欲善其事利其器第498章 羣議洶洶戮野狼第318章 大鐺球市覓老狐第280章 焰起煙騰散猢猻第516章 新羅國王居長安第379章 棄軍而逃難爲將第438章 不信將軍可挽天第223章 吾項之上首在否第479章 大唐氣數尚未終第166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第185章 與虎謀皮豈足誇第360章 司馬遠至意所爲第261章 欲得成活須瘋魔第506章 由來宵小少擔當第492章 頻頻獻計何所第101章 昔日葉郎今又還第246章 長安水深如寒淵第209章 利慾薰心近災殃第17章 雅俗之辯(上)第74章 一及利字皆紛攘第188章 東牀袒腹無逸少第464章 鐵衣寒光驚歡宴第378章 豪雨滂沱各療傷第19章 暗夜來人(上)第65章 吳澤龍女鋪橋樑第285章 去途漫漫斷人魂第264章 忽聞遼東起干戈第52章 兄仇弟恨牽撲朔第27章 皇公子瑁(中)第307章 山重水複遮前方第422章 一人生死動天下第486章 其時其地吾當場第271章 棋盤內外誰棋手第373章 一家哭勝一路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