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兵強馬壯可爲皇

“當真是好大的狗膽,好大的狗膽”

安祿山的咆哮聲,即使隔着十餘座營帳也能聽得見。嚴莊縮了縮脖子,不知是該慶幸自己當時不在安祿山的身邊,還是該痛苦自己就要去見他。

此次出征,徵發了十萬百姓,雖然安祿山是想拿他們來消耗葉暢的實力,但總不能在抵達戰場之前就讓他們死盡。所以他們還是發了營帳,只不過在這正月的寒風中,他們的營帳實在是抵不了什麼,故此一個個都在瑟瑟發抖。

他們看着嚴莊的眼神,也是帶着仇恨,儘管他們很努力地掩飾這種仇恨,但嚴莊總能從不經意間察覺到。

“這些烏合之衆,真打起來,十之**是要倒戈一擊的,這一戰……沒準就要打成牧野之戰啊。”

嚴莊心裡憂忡,但這些話他不敢對安祿山說出來。如今的情形,莫說在安祿山面前說一些違逆他的話,就是拍他的馬屁都不保險了。說喜怒無常是輕的,嚴莊甚至覺得,自己效力的這位主公,恐怕有些瘋了。

但就是瘋了……也必須撐下去……

“嚴軍師,嚴侍郎,大王正在喚你,你快一些去吧”

“好,好……”

嚴莊加緊了幾步,心裡卻是更爲擔憂。過去,他是巴不得安祿山看重,但現在,他更希望自己被安祿山忽視。

如他所料,被暴怒的安祿山鞭撻了一番之後,他纔算脫身。安祿山打完他,似乎是出了口氣,便回營帳中去休息,嚴莊一拐一拐準備離開,卻看到李豬兒同樣一拐一拐地走了過來。

兩人相對一望,不禁同含熱淚。

“豬兒,這究竟……是怎麼回事?近來大王的情形,當真是不對啊……”

換了以往,嚴莊絕對不會這樣和李豬兒說話,但如今不得不如此。李豬兒身爲安祿山最信任的近侍,恐怕是最清楚安祿山變化之人。

“大王身體出了問題。”李豬兒看了看左右,壓低聲音道:“大王體軀肥碩,這兩年連騎馬都困難了,更莫提領兵打仗。上次在葉暢宅中,他被面粉妖術炸倒,除了面部受傷之外,身體也頗不適,背上更是生出了惡瘡……”

“什麼?”嚴莊聽得這大吃一驚:“爲何從未聽大王提起?”

“大王不準提,他砍了那麼多的御醫,並不是只爲了大郎君……而且,而且還有一事……”

李豬兒有些吞吞吐吐,嚴莊心中發急,厲聲道:“都這情形,你我明日有沒有性命在都不知道,你還隱瞞什麼?說,說出來對症下藥,或許還有挽回的餘地,不說出來,那就不等葉暢來,我們的腦袋就沒有了”

李豬兒咬了咬牙,也下定了決心:“大王如今看東西有些吃力,大約是受傷的緣故,看得都不清楚,此事別人不知,唯小人知曉。”

嚴莊心裡登的一跳:難怪

喪子之痛,惡瘡之困,失明之憂……這麼多東西混在一起,安祿山難怪會變得脾氣暴躁反覆無常。

而且這些症狀,也讓嚴莊更是憂心:若是消息傳出去,原本就已經隱隱分崩離析的軍將之心,只怕立刻要渙散了。

崔乾佑敗而不歸,張忠志去而不返——這兩件事的發生,象是開閘放水一樣,讓安祿山部下人心都騷動起來,而安祿山日益惡劣的脾氣更是爲這種騷動火上澆油。這幾日安祿山藉故已經誅殺了數名大將,眼見着葉暢大軍將至,雙方就在這三天之內會發生大決戰,安祿山部下的某種躁動更加明顯了。

甚至嚴莊自己,就親眼見到一些忠於李隆基的官員,出入於安祿山部將的營帳,這些人來做什麼,不問可知。他也曾考慮過檢舉揭發這些將領,但一想到安祿山現在的脾氣,只怕立刻會下令殺人,這樣一殺,不等葉暢來打,安祿山的部下將領只怕都要失去一半了。

更何況,嚴莊自己的營帳之中,也不是沒有人來試探。

當初曹操與袁紹在官渡決戰,雙方部下多有書信使者往來,這種事情很正常……嚴莊只能如此安慰自己。

若有退路,嚴莊也想另做打算了,但是他很清楚,身爲安祿山的謀主,他是罪魁之一,而且他是文人,李隆基與葉暢可能容得下那些粗魯野蠻的武將,是絕對容不下他這樣的陰謀家。

“你好生照顧大王,有什麼變化,速速告訴我。”琢磨了好一會兒,嚴莊也想不出更好的辦法,只能道:“三日之內,便要與葉暢決戰,一切都等這一戰之後再說”

“這等情形,嚴先生,你也給小人說句實話,咱們可能勝麼?”

李豬兒的話讓嚴莊啞口無言,此時此刻,大約除了安祿山之外,沒有誰會認爲他們能勝吧。

“若是不能勝,嚴先生須得早做其餘打算……”

嚴莊低頭苦思,還能做什麼打算呢,他還有什麼計策,能夠改變如今的局面?

依着他的意思,就是退回長安,甚至退回洛陽,控制住潼關天險,與葉暢進行對峙。哪怕長期來看,這種對峙對安祿山仍然不利,但總好過現在這樣危險之局。

若能與葉暢東西對峙,乘機吞併遼東,控制住葉暢的經濟命脈,那麼或許還有一絲反敗爲勝的機會。

但安祿山不會同意的,他出長安來,原本就是爲了與葉暢決戰,此前他甚至考慮過哥舒翰的主力全部加入葉暢部下,因此動用了十餘萬人的大軍,卻不曾想,葉暢無中生有,弄出了十餘萬多軍來,而且哥舒翰在得知自己派出的前鋒裴冕竟然是李亨埋下的暗棋之後,更是星夜兼程,據斥侯說已經在兩日前抵達雍縣,向李隆基伏地請罪,李隆基並未過多斥責,只是讓他去葉暢軍中效力

這就意味着,葉暢的實力又增加了。

既然不能戰勝,唯一的辦法就是先退,只是以安祿山如今的脾氣,想要立刻勸退他,只怕不易。

“大王要用田承嗣爲前鋒,與葉暢會戰。”

“什麼?”嚴莊一愣,這個消息,又是他所不知的,方纔安祿山只是鞭撻他,對於如何應對,卻是守口如瓶,這說明了什麼?說明了安祿山對他的信任正在迅速減少

“有崔乾佑、張忠志之教訓丨大王還敢用田承嗣?”

“田承嗣全家老小,都在大王手中呢。”李豬兒有些幸災樂禍地道:“除非田承嗣不要家小的性命,否則的話,只能乖乖的……大王已經暗中派人回去,令將所有人的家眷都取來,嚴先生,你家也不例外”

嚴莊覺得自己的呼吸似乎停了一下,他面色發白,想要罵,卻不敢罵出口

安祿山此舉也是不得已爲之,但是他採用這種計謀,卻根本沒有與嚴莊商議,分明就意味着他對嚴莊的智計已經很不信任。以安祿山現在的脾氣,嚴莊只要失去他的信任,那麼……

所以必須做出些什麼事情,來挽回信任

嚴莊魂不守舍,與李豬兒說過話後,不由自主就走出了大營。幾個親兵護衛之下,他正準備登高遠眺,卻看到長安方向,有數騎飛馳而來。

他停住腳步,等那些騎士到得面前問道:“汝等何許人也,爲何來此?”

“原來是嚴侍郎,奉吉大夫之命,從長安送信而來。”來人認得他,慌忙下馬行禮道。

嚴莊聽得“吉大夫”,心裡突然一動,伸出手道:“將信與我,我替你轉呈大王。”

那信使不疑有它,將信奉上之後,嚴莊讓他在營前等候,自己回到大營之中。但並沒有先去尋安祿山,而是回到自己營帳裡,瞧了瞧並無火漆密封,便直接將信拆開。

吉溫的信裡主要是公事,長安城中的一些人事安排,各地的兵糧輸送,還有外地軍事情形,特別是洛陽那邊的軍事調動。但嚴莊還是在這裡尋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

“果然,果然不出所料啊……”

看到那一段內容,嚴莊仰天大笑了三聲,精神一振,然後快步去見安祿山

安祿山聽得嚴莊請見,本來是不想見的,但想到方纔才鞭撻過對方,對方此時又來,必定是有什麼要事,便還是召他入內。這也算是安祿山給予嚴莊的最後機會,若是嚴莊不能打動他,此後就更會冷落吧。

“大王,長安有事”嚴莊一句話就讓安祿山跳了起來。

“長安?吉溫不是在那兒麼,慶恩也在那兒,我又留了兩萬忠心軍隊,能出什麼事情”

“大王擔心的事情……”嚴莊將信件呈給他。

安祿山自己不識字,將信又甩到了嚴莊的臉上,咆哮道:“你念,念”

嚴莊將信念了一遍,見安祿山仍是一臉不明所以的模樣,便將其中一段重複了一遍:“大王,吉公反覆說,皇帝連日宴請諸將,賞賜金銀、宅邸、宮娥、錦帛”

“你是說?”

“大王在前方替他打天下,他在後方挖大王的牆角”嚴莊嚴厲地道:“而且,吉公一向謹慎多智,他都反覆提起此事,只證明一點,他也察覺到不妙了”

若說此刻,還有誰能讓安祿山信任,恐怕就是吉溫了。其實吉溫若在安祿山身邊,只怕還不會有這種信任,正所謂遠香近臭,隔得遠了,反倒是讓安祿山念着他的好。

故此,嚴莊拿吉溫當幌子,讓安祿山真正重視起此事來:“我留下的可都是忠心耿耿的部將……”

“崔乾佑與張忠志,豈不對大王忠心耿耿,可如今還不是自有打算?”嚴莊道:“況且,爲大王效力,圖的是榮華富貴,可是大王能給的榮華富貴如何比得上皇帝給的榮華富貴?”

安祿山面上殺氣一閃,然後用狐疑的目光看着嚴莊:“你是說,他們有意投靠李亨?”

“即使如今還沒有這個意思,可李亨反覆拉攏,許以富貴,大王又長時間在外,哪有不動心的?他們與卑職不同,卑職並無兵權,亦無勇武,不依附於大王,便無安身立命之資,他們有兵有勇,何愁沒有地方效力?”

自古以來,要進讒言,都是一個路子。嚴莊這話說出之後,安祿山頓時暴怒:“他們敢”

“大王,長安城中的那位皇帝只要有兵將幫他擋着他那老爹就可以了,至於這兵將是姓安還是姓別的,他可不在意。而且大王動身之時大殺特殺,當時他派程元振來,分明是準備喝斥大王。芥蒂已生,不可不防”

安祿山面目猙獰,怒意越來越甚。

他是打慣仗的,自然明白,他與葉暢的交戰,絕對不是短時間內能徹底分出勝負,很有可能要在京畿到關內的地方反覆拉鋸。而在這種僵持過程中,若是後方不穩,出現什麼動盪,那他在前面還怎麼打仗?

“依你之見?”

“大王,此時情形已然明顯,天下諸鎮,有幾人派人來見李亨,承認他爲大唐天子?莫說諸鎮,就是諸道、州郡長官,又有幾人承認李亨爲皇帝?大王留他,原本是想借其號召之力,如今來看,不但借不到其號召之力,此人逼父謀逆,天下唾棄,反而連累了大王”嚴莊道:“大王,既是如此,不如換個天子吧”

“換個天子?尋個李家的年幼小輩,免得坐在御座上胡思亂想……這倒是一個主意。”

“不,爲何要換個李家的小輩,天子之位,德者居之,兵強馬壯爲之耳大王如今兵強馬壯,何不稱帝,再與哥舒翰、葉暢等互相稱帝,分了這李家江山,有何不可?”

“我稱帝?”

安祿山愣了好一會兒,就是膽大狂妄如他,也不禁被嚴莊的這一建議嚇住了。

他不是沒有謀逆稱帝的野心,但現在這種野心還只是萌芽,而且他總覺得,天下人心尚未完全背棄大唐,此時稱帝,並不是什麼好的選擇。

“你要害我?”他蛙眼一翻:“此時稱帝,豈不成了衆矢之的?”

“李家子弒父弟殺兄的事情難道少了麼,大王此時稱帝,取而代之,再挑起邊將各自稱帝稱王,則李家再無號令天下之力。大王雄據京畿、河東、河南北道,進圖都畿、河南南道、淮南道與河西,成則萬世帝王基業,不成難道還能比如今的情形更差麼?”

第13章 推測身份(上)第50章 宮中有缺汝來否第375章 恩威並施收軍心第215章 此地肥美可爲鄉第240章 一夜破城問戰守第327章 前怨就此樑上懸第218章 詩書傳家有餘香第513章 一輪明月照九州第403章 舊戚今爲新貴族第456章 磨牙吮血問何誰第390章 欲釣狡鯊魚餌香第119章 借取天火效燧人第313章 葡萄架倒郎篩糠第75章 願以重禮爲謝儀第120章 事了拂衣全無痕第79章 山因高士有賢名第412章 此爭彼奪試方熱第108章 欲造神舟訪仙山第481章 軍雖未敗親已離第465章 當知太宗見高祖第99章 何來蠻女淡梳妝第508章 色厲膽薄謀無斷第445章 千帆競渡再無賊第178章 扶傷救死論罪功第416章 宵小無癩何須懼第290章 主客易位有誰知第139章 掌中一字印玄機第286章 宅田禁奴方略正第60章 嬌俏暗香綻芳芬第220章 從來反覆是蠻夷第245章 燕子還時葉郎還第199章 風止雲散將星集第384章 重騎斜掠至此回第127章 鄉有賢者佑四鄰第72章 未料後院火難妨第76章 長者糊塗少知禮第324章 死有餘辜薄情郎第469章 奇禍無憑汝自招第54章 一箭雙鳥驚天案第159章 孫武練兵縱宮娥第371章 關山萬里赴戎機第13章 推測身份(上)第258章 報仇十日猶恨晚第15章 是非又來(上)第125章 無知豎子真無畏一五零道雖殊途亦相謀第3章 昔日王孫(上)楔子第87章 莫非前世對頭冤第345章 靜如處子動脫兔第261章 欲得成活須瘋魔第248章 海外奇珍悅上意第183章 失意門庭羅傻雀第391章 黎明初照怛羅斯第296章 前後籌謀我稱雄第24章 隱霧迷蹤(下)第54章 一箭雙鳥驚天案第27章 皇公子瑁(下)第493章 大勢蕩蕩順者昌第81章 胡狄盡是中山狼第296章 前後籌謀我稱雄第252章 我自歡笑豺狼泣第359章 將軍百戰何苦來第15章 是非又來(下)第481章 軍雖未敗親已離第453章 紛至沓來探虛實第397章 世傳妙手可點金第270章 不如意者時常有第264章 忽聞遼東起干戈第221章 臨冬北風忽驟起第250章 水晶廊內紅顏喜第475章 繁華恩愛轉成空第76章 長者糊塗少知禮第507章 厲王之禍在咫尺第37章 班門孰敢弄大斧第496章 大廈已傾各西東第158章 白首相知猶按劍第213章 大漢故疆炎黃壤第401章 禍亂妖星聚長安第391章 黎明初照怛羅斯第91章 不知孰人新少府第373章 一家哭勝一路哭第6章 蒸餾原理(下)第443章 今日敵軍非瓦崗第231章 今日家鵲慕鴻雁第259章 上陽宮中白頭人第238章 又展歡旗論輸贏第294章 舌上藏槍試猛虎第248章 海外奇珍悅上意第147章 登門問罪探前因第497章 錦衣貂帽入長安第309章 馬不停蹄接踵忙第379章 棄軍而逃難爲將第359章 將軍百戰何苦來第89章 他時誓報今日怨第515章 大食學者遊廣州第494章 各懷鬼胎算計忙第302章 只恨此身無一用第103章 路轉峰迴洗疑嫌第70章 願伸援手相扶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