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一輪明月照九州

八月中秋轉眼就來了,一輪明月照在皇城之上,城牆之內,纖毫畢現,有如白晝。

但在李俅眼中,這月光慘白,讓人心頭髮寒。

門被推開,周相仁緩步走了進來,李俅側過臉去,故意不看周相仁,周相仁嘖嘖了兩聲。

“今日白天的大典可真熱鬧,比起慶王那一天熱鬧得多啊,長安城的百姓來了不知多少,還有許多洛陽城的百姓,幾日前就從洛陽乘轍軌列車來,專門爲了觀禮。嘖嘖,那場面,看過之後,讓人一輩子都忘不了……”

“住口”

李俅厲喝一聲,鬚髮皆張,瞪視着周相仁,目光中滿是怨毒。

周相仁卻哂然一笑,失去皇權的李俅,連沒牙的老虎都比不上,只能算是沒牙的貓。

當初李俅在登基之後,便有意冷落他,扶植別的太監取代他,雖然他韜光養晦,亦被迫得退無可退。如今,他還有什麼顧忌的,若不是葉暢有交待,他甚至願意親自下手,解決這個在他看來的“後患”。

“慶王莫非以爲現在還是你當天子的時候?如今可是女帝即位,壽安殿下……不,陛下今晨已擇吉時登基,慶王在這深宮中,只怕還不知道吧?”

李俅如何不知道,他雖然被禁在宮中,卻並不意味着完全不知道外邊發生了什麼事情,更何況,是壽安登基稱帝這樣重大的事情

壽安登基稱帝,在所有人看來,這是一個平衡的結果,讓舊士大夫與葉暢爲靈魂人物的新權貴之間,實現了某種妥協,也讓皇權由李氏向葉氏逐漸過渡

因爲在整個過程中,並沒有出現血流漂杵的現象,幾位皇族自盡,那是他們自己的事情,被百姓打死的那些差役,更是無人提起。故此,朝廷內外都是極力鼓吹,認爲這樣和平的權力轉換,自古少有,可見是女皇陛下與衛王殿下澤被天下,乃至萬民歸心。總之大肆鼓吹,還讓史官將之鄭重記入史冊,稱之爲“不流血之鼎革”,亦有人稱之爲“光榮鼎革”。

雖然國號仍是“唐”,國主仍姓李,可是在這些人眼中,鼎革之勢已經完整,只等着平衡過渡了。

自然少不得一輪封賞,只不過這些與李俅無關,他被改封爲慶王,但允許保有舊皇宮,並居住於此。這等優厚,曾讓羣臣十分擔憂,但壽安與葉暢還是堅持如此。

“現在你是來趕我離開這裡麼,我告訴你,休想,葉暢不是不願意擔上弒君之名麼,除非他殺了我,否則休想我搬出皇宮”李俅嚎叫道:“來吧,來殺我,來殺我,我不懼”

“你若不懼,早就自我了結了,拖到現在還裝什麼模樣?”周相仁實在忍不住又譏諷了他一句,然後道:“不過你放心,女帝有旨,此處宮闕,改爲慶王府,歸你所有,另外,每年撥款十五萬貫,用於維持慶王府一應開支。”

“什……什麼?”

李俅張着嘴,再度愣住了。

不是來趕他走的,那他方纔一番做作,難怪引來的只是嘲弄與譏笑。

葉暢與壽安對待李唐皇族相當厚遇,按照與李隆基的血統遠近,李唐宗室都有一份不菲的年金。李俅的標準最高,是十五萬貫,當然,這筆錢是供李俅整個家庭所用,既包括他們家的衣食住行,也包括僱請僕役內監使女、宮室維修,若是李俅還要支撐一個大攤子,那麼十五萬貫可能還不夠花費。

這麼算下來,整個李氏宗族,每年要從葉暢這兒拿去二百餘萬貫的錢,葉暢雖然能賺錢,對此也是挺肉疼的。

得知此事之後,李俅心裡,百感交集,好一會兒,長嘆了一聲,終究沒有再罵葉暢。

原本以爲性命肯定不保,卻不曾想,葉暢還撥年金與他,這份器量他望塵沒及。此時他心裡,也生出濃濃的愧意,只恨不該聽了小人讒言,非要猜忌葉暢,以至於今日。

都怪元載那廝,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他心中咒罵的元載,此刻卻在自己甚爲熟悉的地方,雖然已經夜深,卻依然睡不着。

說熟悉,那是因爲他現在所處的地方是京兆府的牢門,月光就透過大牢的縫隙照在他腳前。他在這裡曾經擔任過主官,將不少商會會首與國子監諸生關到這裡,只不過那時他志得意滿,根本不曾想到沒多久自己也會住到這裡來。若當時想到,就該令人將這裡的環境改上一改,至少,不象現在一樣,瀰漫着一股腐臭味兒。

牢門突然傳來吱的一聲,是被人打開了,元載立刻上前,抱着柵欄大叫:“放我出去,放我出去,我是冤枉的……”

一個馬燈被舉了起來,然後,元載聽到熟悉的咳嗽聲,他愣住了,叫聲也嘎然而止。

王忠嗣蒼老憔悴的臉,他妻子淒涼哀婉的臉,還有劉晏平靜的臉,在那燈光照耀下,先後出現在他視線裡。

元載心裡忽喜忽憂,既希望這是來放他的,又害怕這是讓他與親人見最後一面。

他知道王忠嗣與葉暢關係有些複雜,但至少在這十年裡,兩人的關係相當不錯,所以王羊兒纔在葉暢身邊,成爲戰功赫赫的勇將。王忠嗣若是出面,求到葉暢處,葉暢當真有可能會賣個人情。

但他更知道,自己算是把葉暢得罪狠了。

李俅與葉暢的關係之所以那麼僵,有相當一部分原因在於他窺測出李俅心底對葉暢的猜忌,從中推波助瀾而致。

“王公,我到外邊去一會兒,有什麼事情,你自與他說吧。”劉晏向王忠嗣拱了拱手,然後有些厭惡地看了元載一眼,自顧自離開了。

獄卒搬了張椅子,王氏扶王忠嗣坐下,王忠嗣緩緩嘆了口氣。

“丈翁……”元載喃喃道。

“當初先帝因我與逆亨等自幼便生長一處,罷去我職務,將我放至黔中,那個時候,我便心灰意冷,對於朝廷之事,實在不願意再參與了……我也反覆說過,我們只要做好自己本份之事即可,勿要貪心求進,免得招惹禍端,可是你卻就是聽不進去。”王忠嗣擺了擺手,示意他安靜:“你有此禍,乃是自招,怪不得別人”

“是,是。”元載低聲應道。

“我原本是不想理會你的,只是你家娘子求到我面前來,當初她嫁與你,就受了不少委屈,如今你還爲他招災惹禍,若不是衛王寬厚,禍不及妻子,就是她,也要陪你入獄”

元載看了看妻子,妻子瘦了許多,遠不復當初的光彩照人。

他心中真生出幾分慚愧,當初他只是一個窮書生,一無所長,能娶得王氏之女,乃是平生幸運,而且因爲他受到王氏家族成員輕視,妻子毅然隨他離家,四處飄泊,吃盡苦頭。到後來他抑鬱不得志,甚至爲身爲平民的葉暢所辱,妻子又含羞回家,爲他求官。

到現在,他面臨牢獄之災,又是妻子,請來父親,要對他施以援手。

“你如今可知錯?”王忠嗣問道。

“小婿已經知錯了,不該與葉公作對。”元載定了定神,愧疚地說道。

“錯,錯,你還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你不是在與葉公作對,你是在與全天下作對”王忠嗣哼了一聲道:“你在獄中,不知這些時日的事情,在你想象當中,此次鼎革,四方總要有些不穩,對不對?”

元載沒回答,算是默認了。

雖然葉暢把壽安推出來爲女帝,明眼人可都知道,實際上還是他謀朝篡位。李家的天下坐了這麼多年,李隆基就當了五十年皇帝,四海鹹服,萬民歸心,怎麼會沒有人出來大聲疾呼,斥責葉暢,甚至起兵舉義?

“我告訴你,四方邊鎮,各處鎮將,這幾日齊聚於長安,你知道這意味着什麼?”

各鎮節度使等大將齊聚於長安,也就意味着他們對葉暢是毫無保留地信任,同時也是對此次鼎革的全力支持。聽得這個消息,元載不由得失神,然後苦笑:“他……他竟然有此威望”

“便是先帝再生,威望也比不得葉暢,你以爲先帝后來五年不做任何動作,是真正對葉暢沒有猜忌之意了麼?錯,錯,那是因爲先帝明白,猜忌與不猜忌,都沒有意義,葉暢大勢已成”

王忠嗣說到這,咳了兩聲,又嘆了口氣:“你是不知,衛王儀衛火器之利

在火器軍隊練成之後,天寶十九載,也就是去年,葉暢曾經邀各鎮節度派親信將領齊聚遼東,說是要進行一次操演。那一次,身爲軍中宿將的王忠嗣,作爲朝廷派出主持操演的使者也去了,那是王忠嗣第一次見到火器的演習。

身爲大唐有數的名將——很有可能是當今葉暢之外的第一名將,王忠嗣有足夠的眼光,從火炮火槍還有其演練的方陣看出,這樣一支成了型的部隊,會有什麼樣的戰鬥力。

只要彈藥不絕,就沒有任何一支部隊能夠接近他們,所有的敵人,都在短兵相接的距離之外被屠戮一空。

這場演習對王忠嗣和諸鎮邊將的衝擊是極大的,無論是否象高適這樣,原本就是葉暢一系的將領,見到這種新兵種新戰法新武器,都對葉暢心悅誠服,同時也幻想,自己的部隊同樣成爲這樣一支超越這個時代的軍隊。

但很明顯,這是葉暢的最高機密,也是他的立命之本。他們通過各種途徑,獲得了少量槍械,甚至讓煉丹的道士們仿製出了火藥,可是無論是威力還是安全性能,都與葉暢所擁有的相差甚遠,更不要提象葉暢一樣列裝部隊。

故此此次鼎革,手握兵權的各鎮將領,無論心裡是否同意,至少都沒有做起兵反對的傻事。

“即使個別人物,不識大勢,意欲起兵,亦爲部下所擒,獻與葉公……這些部下倒不是怕了葉公火器,而是敗於葉公金錢,邊軍各鎮,這幾年哪個沒有從邊留之中大發其財,若按着你與慶王的專利之政,他們哪個不要利益受損?

邊將們和朝廷裡的新貴族一般,都是開辦工礦的積極參與者,別的不說,僅僅是紡織工場爲自己的部下提供軍衣這一項,就不知給他們私添了多少進項。加上現在他們在武器裝備上甚爲依賴安東、安西兩大商會,也依靠着爲三大商會打通前往夷狄之境的商道收取了不少費用,故此,他們同樣是葉暢的堅定支持者。

反倒是朝臣之中,顏杲卿等對鼎革甚爲不滿,可是他們也知道,走到這一步,並非葉暢主動的選擇,讓壽安爲女帝,乃是葉暢做了極大讓步,這種情形之下,他們除了辭職不食周粟之外,也沒有別的舉動。

聽王忠嗣說的外邊的事情,元載心裡十分別扭,這些,他都不愛聽。王忠嗣看着他的眼睛,發現了他內心所想,心中大怒,可看到自己女兒可憐巴巴的模樣,王忠嗣不由得又嘆了口氣。

“孽障”他指着元載道:“你在這裡,好生反省,不指望你洗心革面改弦更張,只希望你多想想我女兒的好”

他說完之後,揮袖起身,便要離去,元載在後見了不由慌神:“丈翁,丈翁”

王忠嗣懶得理睬他,對女兒道:“我在外等你,休要耽擱太久,讓劉公難做”

王氏原本是要扶他離開的,被他甩開胳膊,只能留下來。王忠嗣纔出去,元載便顫聲向妻子問道:“我何時能出去?”

王氏抹着淚道:“再等三日,三日之後,天子大赦,你便能出去,只是……只是自此之後,你不得再爲官了。”

“能出去就好,能出去就好……官?他葉暢的官,我還不想做”元載道

“還有……雖是大赦,只赦死罪,仍須處罰……”王氏看了看元載,欲言又止。

“什麼處罰,不讓我做官出仕之外,還有什麼處罰?”元載頓時緊張起來

“宗室之中,有些不滿朝廷鼎革者,當與他們一起,流放夷州。”

“夷州……流求島?”元載大驚失色:“這……這還不如殺了我們”

第78章 雌虎霸氣真無雙第9章 父女之間(下)第360章 司馬遠至意所爲第28章 誰來作證(下)第184章 忘情樓臺請吃茶第500 心腹之內起隱患第433章 舉世滔滔孰最賢第243章 魑魎浮蚍亦猖狂第444章 願奉葉公清朝堂第388章 血滿弓刀單于逃第384章 重騎斜掠至此回第318章 大鐺球市覓老狐第119章 借取天火效燧人第162章 暗備金鉤誘海鰲第45章 與凡不同皆變態第89章 他時誓報今日怨第429章 爲爭權勢民何辜第197章 世事如奕人如棋第18章 微妙轉變(上)第397章 世傳妙手可點金第192章 願以萬貫添鏡妝第478章 何愁天下無精兵第73章 聰明亦有聰明傷第391章 黎明初照怛羅斯第408章 風雲際會暗潮隱第62章 安知無人送葉暢第70章 願伸援手相扶將第25章 合歡玦碑(上)第356章 盟約四項志氣豪第388章 血滿弓刀單于逃第445章 千帆競渡再無賊第111章 借取君王金錯刀第514章 滿堂朱紫爭先後第513章 一輪明月照九州第42章 子與曾點共其志第314章 忽如傾廈倒金樑第379章 棄軍而逃難爲將第11章 樑上有人(下)第59章 誰家仙子謫凡塵第354章 明犯強漢不輕饒第379章 棄軍而逃難爲將第195章 如墜冰窖座針氈第78章 雌虎霸氣真無雙第218章 詩書傳家有餘香第397章 世傳妙手可點金第21章 尚香詩會(上)第431章 涇渭濁水浸河洛第116章 陸地舟車移綵樓第499章 市井之中聞真言第397章 世傳妙手可點金第151章 詩河羣星耀洛陽第424章 時至此節運勢高第184章 忘情樓臺請吃茶第27章 皇公子瑁(下)第209章 利慾薰心近災殃第167章 天下誰人不怨君第89章 他時誓報今日怨第279章 兄虞弟詐互欺瞞第22章 討個彩頭(上)第457章 一事一事又一事第312章 娘子軍破夜曲江第496章 大廈已傾各西東第363章 一紙詔書速還京第11章 樑上有人(下)第15章 是非又來(下)第294章 舌上藏槍試猛虎第351章 短兵長刃夜相交第358章 鳥獸紛散效後主第514章 滿堂朱紫爭先後第133章 借請仙童鎮戶門第171章 誘汝入彀虞詐間第45章 與凡不同皆變態第313章 葡萄架倒郎篩糠第407章 負義忘恩真先生第41章 吾羞不屑與汝友第306章 長安大道阻且長第484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231章 今日家鵲慕鴻雁第279章 兄虞弟詐互欺瞞第18章 微妙轉變(下)第499章 市井之中聞真言第1章 學院風波(下)第422章 一人生死動天下第210章 無德無行聲繞樑第447章 進退維谷失所據第223章 吾項之上首在否第359章 將軍百戰何苦來第22章 討個彩頭(下)第282章 重山千萬馬蹄輕第299章 黃海浪底隱旋渦第434章 江南兩道警相連第30章 除夕夜宴(中)第165章 犬戎日夜吞西鄙第178章 扶傷救死論罪功第50章 宮中有缺汝來否第462章 局外冷眼局中人第496章 大廈已傾各西東第2章 古怪女童(下)第265章 昔時之因今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