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欺於己

御龍訣中記載,萬物有形,有形必然可見。.萬物有聲,有聲必然可聞。因而所謂潛形,便是將可見之形藏匿,可聞之聲靜息。

萬物可藏於天地之中,如魚兒躲在深水之中,蟲兒伏於葉片之下,鳥獸藏在巢穴之內,並不是這些鳥獸魚蟲都不在了,而是無法被看見、聽見,鳥獸即以此避開天地的捕殺而存活下來。

但不管是修行人也好,天地之間的妖物也好,卻有神識感應,可以不用目視而見,不用耳聽而聞,所以如鳥獸之藏行跡是無法躲避他們的搜索的,因爲神識所感應的是一切身息變化。天地之間每一個生靈,所具備的身息都是不同的,包括了形貌、氣味、心跳、呼吸等等之外,還有一種最爲特殊的生機韻律,這種生機韻律是每一個生靈之間最大的區別。

除此之外,如果是修行人或者妖物精靈的話,身上的法力則會不停地與天地之間的靈氣發生交感。因此修行人所過之處,就好像是一顆石子投入了湖水之中,所有的靈氣都會被觸動,盪漾開來就如石子驚破湖水發出的漣漪一般。

因此,因爲生機韻律和法力和靈氣的交感的緣故,修行人自可以通過神識從萬物之中清晰將之分辨出來,就好像在黑夜之中,在羣星之間找到月亮一樣。

而潛形術就是將自身的生機韻律與周圍其他萬物相互融合在一起,將法力收斂迴轉,不去觸動外在天地間的靈氣,這樣一來,便很難被修行人用神識感應的辦法找到。

其實天地之間的許多生靈也會在一定的情況之下,如此收斂自身的生機。比如有些生靈爲了適應氣候的變化,在冬天的時候進入一種沉睡的狀態;更有甚者,還有些生靈爲了躲避天敵的捕殺,會在危急關頭進入一種假死的狀態。而除此之外,天地之間有許許多多數不清的生靈,能夠改變自身的顏色,或者模擬成爲其他生物的形態等等。

總之有着層出不窮的花樣,而御龍訣之中對此林林總總介紹了不少之後,還有一個總結,那就是修行之道,可以萬物之行爲師,因爲萬物皆天地造化而生,萬物之行,便是天地之道。

陸正不知道其他法訣是不是這樣,但是隨着他不斷閱讀御龍訣,他的興趣越來越濃了,因爲御龍訣好像不僅僅是在教他一種神通,更是在教會他如何去看待天地。而且從言語之間透露出來的是一種師法萬物的十分開闊的心胸氣度,這不由讓陸正油然而生一種敬意。

聯想起苦行僧曾經告訴過自己有關聖宗的事蹟,以及聖宗這兩個字的含義,其人也聖,諸法之宗,陸正深深的覺得,不論其他,就單單是那句‘修行之道,可以萬物之行爲師,因爲萬物皆天地造化而生,萬物之行,便是天地之道’便足以值得讓他敬佩,便是隻有聖宗這樣的境界和氣度,才能說出這樣的話,看來這御龍訣似乎真的是聖宗傳下來的法訣。他不由得有些懊悔,怎麼不早點來學習着御龍訣。

她站着的身姿略微扭曲,腰臀突出,烘托一身窈窕;倚着一棵樹,雙目含意,似看非看;嘴角露情,似笑非笑,仍舊是心兒的面容。陸正見她現身,登時戒備的向後退了一步。

而尤其是這御龍訣,只有六重神通劫,便是六重修行劫,直指最終超脫之境,並無任何的彎曲。雖然去除了蕪雜,但卻比一般神通法訣來得更爲兇險。因爲有時候走一些彎路,可以讓人獲得許多的經驗,可以更好的走接下來的路,更需要有一個師父好好的指引。

陸正聞言一愣,情不自禁的摸了一下眼角,好奇問道:“眼角?我的眼角怎麼啦?你能看出什麼來?”他之所以這麼問,因爲她這句話卻正是說對了。他昨晚除了修習潛形術之後小睡了一會兒,還真的做了一個夢,不過夢見的自然不是這翠衣女子,而是心兒。他不知道這女子如何就從眼角就看出了這一點,這才問了出來。

這麼想着,他又想到一個問題,聖宗既然有法訣留世,留下這法訣的人又自稱是聖宗的傳人,怎麼在修行界就從來沒聽說過呢?佛門和道門作爲修行界兩大源流,幾乎一切修行世界都從這兩大源流而出,卻從來沒有聽過聖宗的門派,就連苦行僧也說聖宗並沒有傳人。這倒是讓人感到十分奇怪!不過這一點陸正倒是沒有去想太多,也並非自己所能知,畢竟他的修爲還不夠,而且修行界這麼大就算聖宗有傳人在世,就算是苦行僧不知道也沒什麼奇怪的。

這些當然以陸正現在的情形是想不到的,不過他也沒有貪多務得,而是好好先從御龍訣第一層境界潛龍訣開始學起,目前最重要的自然是先把潛形術學會了,先擺脫了那古里古怪的翠衣女子再說。雖然他心裡猜測她就是無面狐,但是尚未得到那翠衣女子的承認,因此也不把她當做無面狐。

第二天一大早,林中霧氣瀰漫,鳥兒帶着清脆的叫聲在樹上跳來跳去。陸正去水源邊將洗了臉,然後去叫醒青龍和白虎,準備上路。忽然周圍霧氣逸散,顯出了那翠衣女子的身影,在晨風之中含羞帶笑,一聲翠綠更映襯她周身白嫩肌膚。

但是不管她是不是無面狐,她對陸正所做的事情,卻是陸正極爲不樂意的。這一點與她是人是狐毫無分別,如果她是個人,那就是個讓陸正討厭的人,如果她是隻狐狸,那就是隻讓陸正討厭的狐狸。

另外一點就是,任何一種法訣修行之中都有重重劫數,假如沒有師父從旁指點學習的話,是十分危險的,輕則走火入魔,重則身死道消,絕不是拿着一套法訣就可以獨自修煉的。沒有前人的經驗的指導,想要修行有所成就,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所以修行界之中最重師徒之間的關係,簡直比父子之間還要親密和嚴厲。因爲,父母所生者身而師父所傳者卻是道。若身無道,則如同處於無邊黑暗之中。所以,修行人如果不尊其師,那是要受到所有人的指責和唾棄的。

那翠衣女子笑意盈盈,走近陸正身前,在陸正的耳邊輕聲道:“原來你不只是好人壞人,也是一個笨人呀。人家說從眼角看出來,你就相信了啊。要是人家說,是昨天晚上鑽到你心裡看見的,你信不信呀?”說着,伸出手指在陸正心口輕輕划動了一下。

練習了一夜,陸正嘻嘻揣摩之下也漸漸學會了如何收斂一身的生機韻律,收攝一身法力,不去觸動周圍的天地靈氣。因爲他早已突破了知身境,這些對他來說並不是太難的事情。

不管怎麼說,陸正已經打定主意,這御龍訣他是一定會繼續學習下去的。他心裡暗暗想着,這樣一來,豈不是聖宗在教自己,如果成爲聖宗的弟子,那也是一件很不錯的事情。其實他沒有想到,修行界之中,沒有徵得師父或者所在門派尊長的同意,隨意轉投他師或者是習練其他一種修行法訣都是十分忌諱的。只是他雖然已經是天宗的記名弟子,卻沒有拜師,也沒人告訴他這一點。

那翠衣女子笑了起來,款款向陸正走來,白皙的雙足在草尖走動,如迎風擺柳,說不出的動人。陸正看着她的臉龐,心間一時恍惚,那臉龐的確跟心兒太過一樣,甚至每一根髮絲,臉上的每一根絨毛都是一樣的。不由讓他呆住了,雖然分明知道走來的是翠衣女子,但是心裡卻忍不住想着她就是心兒,一時忘記了阻止,也沒有逃開,任由她走到了自己的眼前。

那翠衣女子撲哧一笑,對陸正道:“好人壞人,人家還沒來吃你的心,幹嘛看着人家就要逃走。昨晚人家沒來吵你,你睡的好不好,有沒有夢見人家。啊,你的眼角告訴我了,一定是夢見了。”

陸正如遭雷擊,‘啊’的一聲驚呼:“心兒,你別這樣……”,整個人向後彈跳了出去,隨即想到眼前的並不是心兒,頓時臉上漲得通紅,低着頭什麼話也說不出來。

那翠衣女子這次卻沒有笑他,反而只是溫柔地看着他,柔軟的目光之中帶着一種理解和寬容,更有一種莫名的鼓勵,好像在說,我知道你心裡的感覺,但是我會包容你,什麼都沒有關係,只要你開心,一切都是好的。只要你願意,一切都是可以的。

陸正在這樣的目光鼓動之下,漸漸地開始放下心中那一層隔閡之感,第一次真正的將目光投射到了那翠衣女子身上,從她白皙的雙足到蓬起的裙子,收攏的纖細的腰肢,繼續往上到了豐隆的胸部,以及中間那一道口子,以及口子中那深深地……陸正喉嚨咕嘟一下,腹部忽然有一道熱流涌動,他趕緊將目光移開,不料正好撞上了那翠衣女子的眼睛。

翠衣女子的眼中不再是以前那種放肆,此時反而有一種羞澀,兩朵紅雲飛上了她的臉頰,似乎不勝陸正目光的熱烈,她將目光輕輕移向一邊,脣齒間含糊不清的說了句:“好人小哥,不要這樣……”

正是這輕輕的一聲,卻彷彿在陸正身中點燃了一把火。陸正大腦頓時一片空白,整個人渾身燥熱,一股莫名的衝動油然而生。這衝動是來的那麼強烈,讓他無力抵抗,而這衝動根本就是他自己,所以也根本沒想着去抵抗。(未完待續。)

第六十九章 一念之間有鬼神第十五章 關關雎鳩第四十四章 物歸原主第二十八章 咒曰自在能感應第十六章 觀我生第二十四章 接骨第四十一章 淬鍊萬古不磨心第五十章 天命現第七十八章 金蟾第五十一章 鬥智第一百零八章 御之以無形第六十三章 七絃同奏第九十一章 殺生戒第三十四章 因緣起第四十章 魔羅第三十七章 死生身運同第三十九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二十三章 周章費盡求莫離第六十二章 魔境劫第六十七章 我身與衆身第二十六章 心機第七十九章 聖身殘留唯一念第五章 吃烤肉第四章 己欲喪心誰可救第三十一章 相見無歡第五十五章 暗流洶涌第五十一章 鬥智第九十六章 傷未央第四十九章 隻手遮天金剛意第八十七章 七情爲弦身爲器第八十六章 把斷津樑絕人行第三章 龍圖之意第二十七章 念動意真難化消第二十六章 千年事第七十八章 此心如種第十五章 知天境第三章 出身第五十章 還清涼無憂第七十章 百花釀淚第三十四章 瘋第八十五章 唐小九第八十八章 凡物皆有偶第三十五章 天地爲局布棋子第九十四章 相思又相忘第五十一章 諸慧生第九十五章 對鏡見形知是我第九十章 呼之將欲出第十章 變中有所得第四十二章 何所取第二十四章 接骨第六十章 尋師千里塵滿身第三十四章 不知道第六十六章 百花深處第九十章 輸贏定第八十八章 小週天之陣第三十九章 認兇第四十八章 誰爲主第六章 行非我願第七十八章 但恨爲妖第五十三章 人與妖物合一身第八十九章 應跡一化身第十七章 失刀關於本書的一些想法第十六章 惡夢第六十一章 意中人第二十三章 因材而施教第十二章 千心狐第八章 此中玄妙誰觀得第九十七章 當面故舊對面心第十二章 神化第三十四章 因緣起第一章 生路何在第十三章 有木擎天地第三十六章 愛別離第十二章 凝情此刻誰消得更新通知第六十三章 不歡而散第六十一章 不可傷第七十九章 重逢方知不曾失第四章 己欲喪心誰可救第二十六章 千年事第十二章 同出異趣第八十四章 有道法自然第七十八章 殺與殺第六十二章 轉易陰陽我爲主第三十章 佛山之爭第二十章 以一敵六第五十五章 暗流洶涌第九十八章 興疑答非所問者第一章 青龍寺第二十二章 可以爲師矣第七十八章 金蟾第七十二章 明月無歸處第七十六章 落荒第四十四章 何所恃第五十九章 蓮華不滅第四十四章 袈裟身第四十章 敗葉終凋零第八十七章 澄明無礙紛紜中第三十九章 知命起行於願中